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徐鹏 《时代经贸》2007,(1Z):107-108
所得税会计就是研究如何处理按照会计准则计算的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法计算的应税所得之间差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是会计学科的一个分支。财政部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摒弃了旧规范中所得税会计核算的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规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的会计核算,从而导致新准则与旧规范在差异定义、收益确定所得税费用计算、亏损处理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新准则基本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新所得税会计准则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所得税会计的真正建立与完善,并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认真学习所得税会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新旧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差异作一个全面的比较。以期大家共同来探讨。  相似文献   

2.
与旧的会计准则相比,新准则从基本会计准则到具体会计准则都作了较大的改动,首次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并为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了模本,实现了我国企业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突破。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三个部分构成。新会计准则与原制度相比在会计的确认、计量、列报等方面存在许多不同,其规定了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规范了会计计量属性,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要求等,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经济业务会计处理规定。  相似文献   

3.
一、新企业会计准则概述 (一)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特点 1.系统化、科学规范化。 我国自1993年7月1日实施”两则两制”以来.迄今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从《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发布实施,到《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等16个具体会计准则推行实施,我国会计准则从无到有,从针对某项具体经济业务的会计规范,到形成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一系列规范经济业务的会计标准。  相似文献   

4.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通知,宣布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率先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他企业鼓励执行;同时,不再执行现行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新会计准则是由包括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相关应用指南构成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此次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内容涵盖了目前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多个方面。不少准则涉及的事项都是近年来出现的新事物、新手段或新途径,既填补了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经济业务会计处理规定的空白,在对资产的确认以及计量、披露等方面较旧会计准则又更贴近国际惯例,在会计实务操作中也更为科学化。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特点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体现出了明显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法规体系一致。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布实施,使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与其他具体会计准则对会计工作的规范趋于一致,彻底改变了1993年7月1日实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来,陆续实施具体会计准则出现的会计准则相互“打架”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6.
继财政部2001年11月颁布《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后,于2006年2月又颁布了包括1个基本准则和38个具体准则在内的新会计准则体系,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在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核算及相关信息的披露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在实际工作中通过新、旧会计准则及税法规定的差异,来分析新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变化及造成诸多纳税调整事项,有利于企业正确进行会计核算和涉税事项处理。  相似文献   

7.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一存货》(以下简称新会计准则)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再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且与财政部于2001年11月19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一存货》(以下简称旧会计准则)在从规范范围,确认,计量,披露等方面对存货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披露进行说明和规定。本文以此来进行简要的说明使其更加明了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企业合并业务日益增多,合并会计业务的处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包括《企业合并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在内的39条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合并会计业务作出明确规范,实现了与国际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趋同。本文对新企业合并会计准则做简单的解析,并将其与旧企业会计合并会计准则及国际会计准则进行对比分析,深化对新准则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新会计准则体系中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从而统一了企业所得税的会计核算方法,为企业准确地对所得税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奠定了基础。由于新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制定的出发点不同,导致两者在资产、  相似文献   

10.
2006年2月,财政部经过长时间调研、酝酿、发布征求意见稿后正式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新的会计准则尽最大可能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国际会计准则体系的完善成熟,使我们得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次性地颁布诸多准则,从国内会计准则来看,基本准则令公允价值登上计量属性的大雅之堂,计量属性的改变引起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改变。在《企业会计准则18一所得税》中,明确了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2007年1月,率先在上市公司中实行,3年内逐渐推行到所有的企业。  相似文献   

11.
评析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2月,我国发布了修订后的39项企业会计准则。在我国独特的经济和会计环境下,新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为企业关联方交易的披露提供了更为规范的标准。本文通过与旧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的全面比较,对新会计准则关联方披露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其对防范企业不当关联交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邢秀丰 《时代经贸》2013,(22):131-131
为了满足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和适应我国基本国情的需要,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新会计准则体系在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始终贯彻了“以投资人为主体”、“资产负债表观”、“以财务会计报告为重心”、“公允价值”和“资本市场的国际化”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3.
财政部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指南》中,投资部分的内容变化比较大,文章通过举例分析了新会计准则下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中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又于同年11月6日,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应用指南。职工薪酬准则系统地规范了职工薪酬的定义和内涵,并在会计处理方法和信息披露方面都与原规定相比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对规范职工薪酬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就职工薪酬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及对企业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新旧债务重组准则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财政部新发布的会计准则中,企业债务重组准则与旧的比较,在重组定义和方式上,在关于债务人、债权人的会计处理和债务重组信息披露等方面都作了适当的修订.文章着重论述了这些修订对规范企业债务重组交易,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具有的意义以及对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一整套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对比旧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国情,基本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对企业的会计工作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曲玲 《时代经贸》2007,5(11X):144-144,146
新企业会计准则包括1个基本准则和38个具体准则,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开始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在基本概念、确认、计量与披露方面都作了进一步的规范,与老会计准则相比变化较大,对企业会计信息会产生很多影响。下面介绍几个对企业会计信息影响较大的具体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18.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以下称新企业会计准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布是使我国会计适应经济发展进程需要的重要举措,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布迈出了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坚实一步。  相似文献   

19.
鲁焱 《时代经贸》2007,5(9Z):144-145
从构建完整的会计准则层级体系出发,将新基本准则与1992年11月30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进行比较,对改进的基本准则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新《企业会计准则》相对于旧准则有了较大的改进和完善,并首次在《企业会计准则》中制订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将“资产减值”作为一个单独的会计准则进行列示,完整给出了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时间与计量方法,明确规范了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确认、计量与披露等具体问题。本文就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会计实务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以此完善我国资产减值会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