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委婉语翻译可遵循的三个原则,并从翻译的归化和异化视角探讨了委婉语的翻译问题,指出了在具体的实践中巧妙地运用归化、异化这两种翻译方法,或者有时可将归化异化很好地结合起来,做到两者的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2.
文学作品名中文化信息的翻译处理,总体上有归化向异化转变的趋势。但有时归化与异化交织互补,具体体现为文化意象的移植与替化,文化对等词的替换或是以译名的基本信息替代原名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3.
作为翻译活动的两种基本的指导思想,归化和移植在译界一直都受到重视,但是也很容易引起激烈的争论。针对大部分人极力推崇移植法,而鲜有人支持归化法的现状,笔者从社会文化差异的角度出发,对归化与移植各自的优劣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结合翻译的具体实践,认为翻译的本质就是一种归化,归化与移植二者并行不悖,都能够为翻译活动服务。有时候,归化甚至比移植能取得更好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4.
翻译中始终存在着归化与异化的处理问题。由于影视艺术是视听双频的大众传播艺术而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又存在着较大差异,影视作品的英汉翻译呈现出更为复杂的自身特点,因而在英汉影视翻译的过程中,归化与异化的处理也有着特殊的要求。本文从语言学和文化两个层面分析英汉影视翻译的归化与异化问题。作者主张,英汉影视翻译在语言学层面上采取归化法;在文化层面上,归化或异化则依据目的语受众对源语文化的熟知程度、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时空距离以及源语文化是否强势等而异。  相似文献   

5.
归化翻译法是英汉翻译中译文应以译语文化为中心,采用民族中心主义态度,是外语文本符合译语的文化价值观,把读者带入译语文化。本文首先分析了归化翻译法的理论基础。其次,从东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译文的接受性和可读性需要、汉语词汇的空缺、形象转换以及归化与异化逻辑上的共生关系等五个方面探讨英汉翻译中归化法的理据,借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6.
论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化和归化是英汉翻译中的两种基本方法。异化和归化译法各有千秋。在翻译过程中,只有合理、适度地使用异化和归化法,才有利于中英文化的顺畅交流,才能促进中英文化建设的互补和繁荣。  相似文献   

7.
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不应是互相排斥,而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翻译实践中,译者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归化或异化,甚至综合使用二者,达到翻译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功夫熊猫》电影为例,对英汉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进行了讨论,从译者主体性和文化因素角度分析了归化和异化策略在影片字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归化与异化作为具体的翻译方法,不仅是不矛盾的,而且是各有所长,互为补充的,因而也就无所谓优劣。在习语翻译中,可采用异化法,也可采用归化法,或两者结合运用。  相似文献   

10.
词汇是语言符号和体言中的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载体,对跨文化词义的社会性、文化性、民族化、地理环境和喻体相异性、习俗的文化意义等进行比较,有助于跨文化翻译.采用异化法、异化解释法、归化法、归化意译法等方法,将翻译置于跨文化交际中进行,以达到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效应最大近似或对应.  相似文献   

11.
跨文化翻译要求译语要从文化的角度准确地再现源语所要传达的意义与风格。在对该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异化和归化,语用等效等方面,本文探讨了跨文化交际中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2.
"等值效应"就是译语中的信息接受者对译文信息的反应与源语言接受者对原文的反应基本相同。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使广告词翻译的信息内涵难以实现等值传递。译者可以运用归化与异化手法实现"等值效应"。  相似文献   

13.
功能翻译理论视野下的广告翻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翻译策略必须根据翻译目的来确定。因汉英两种语言及文化差异,广告语翻译应进行恰当的语言形式和文化信息转换,以现原文的信息功能和劝诱功能。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了英语新闻翻译中对中国文化词处理的异化策略,探讨了其在翻译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文中举例说明了完全音译法、音译加解释、完全直译以及直译加解释四种异化的翻译方法,指出了这些翻译手法对中国文化词的翻译所具有的独特作用。本文的探索,旨在使英语在中国文化词的异化翻译中得到更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外语翻译是外语学习过程中的综合性运用,外语翻译教学是对外语教学的综合性考量。如何在翻译教学中培养、提升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是外语翻译应用型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只有运用多方面、多维度、多层次的立体型教学架构,结合实践应用,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外语翻译运用、实践能力,进而提升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同时也能更好地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外语复合型翻译人才。  相似文献   

16.
翻译不仅是语言之间转换,也是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碰撞。文章以劳伦斯·韦努蒂的翻译理论为依托,以霍克斯译本和杨献益夫妇译本为蓝本,分析了《红楼梦》英译本中文化因素翻译策略,进一步指出阻抗式翻译策略在向强势英美文化介绍中国文化时,可以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辜鸿铭采用归化策略翻译《论语》,在西方社会成功地传播了中华文化。然而辜鸿铭的翻译却被认为不忠实于原文。社会文化环境对译者的策略选择具有决定意义。辜鸿铭的归化策略既符合译者对读者的关照,也是译介弱势文化过程中的无奈之举。  相似文献   

18.
翻译学是一门综合社会科学,包括文学翻译,句法翻译,科技翻译,同声翻译和电脑翻译等学科,其采用的方法的手段又是多样的,诸如:直译、意译、扩译、省译、词类转换和正反译等等,但所遵循的原则是译者用一种语言表达原作者用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同一概念或思想。该文力图通过具体的实例浅析正反译法在翻译实践中的相互应用。  相似文献   

19.
法律翻译是法律机制下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要求翻译者具备综合的翻译能力,具体表现在语言能力、知识结构和策略能力上,它们和翻译的具体语境形成互动,贯穿翻译活动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20.
对翻译对外语学习成效的影响一直存在较多的争议。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看,将翻译视作一种学习策略可以增进外语学习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