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出口产品反倾销预警的经济学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方勇  张二震 《经济研究》2004,39(1):74-82
反倾销是我国出口产品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面临的严峻考验 ,本文将反倾销区分为提起反倾销调查申请、立案调查和裁定倾销三个过程 ,对提起反倾销调查申请的主体、提起反倾销调查申请的时机进行了分析 ,并对进口国企业提起反倾销调查申请的原因 ,以及政府裁定倾销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反倾销预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刘桂文 《经济师》1998,(7):17-18
洋货倾销的危害与对策●刘桂文90年代以来,我国出口产品在世界各国连续遭到反倾销调查,同时,国内企业却正遭受外国同类或类似产品的倾销之苦,致使民族工业生存空间日见狭窄,对我国社会稳定、经济增长和改革开放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一是严重冲击国内市场。由于目...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世界上被立案进行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出口国,倾销与反倾销已成为困扰我国出口贸易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在分析了我国目前倾销与反倾销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外贸企业宏观管理,建立科学的企业营销理念,争取更多国家对我国市场经济的认同,争取早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强倾销与反倾销人才培养,变被动为主动,完善我国反倾销制度等措施。并认为,一方面应努力避免对外倾销的发生,一方面对于那些以倾销为借口阻挠中国产品进入的不合理投诉据理力争  相似文献   

4.
浅谈国际反倾销协议中的倾销和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97年10月,国内新闻纸行业的九家企业提出对来自美国、加拿大新闻纸进行反倾销调查的申请。两个月后,我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决定立案调查。这成为我国第一例反倾销案。反倾销措施作为国际上认可的保护手段,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但我国大多数企业对此还很陌生。在我国市场上进行倾销的外国企业并不只有新闻纸行业的企业,但是,目前却只有新闻纸行业的生产企业提出反倾销申请,这其中有许多原因,但其中一点是我国企业对反倾销方面的法规还缺乏了解。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企业在国外遭受反倾销诉讼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境外企业也不断向我国市场进行倾销,这些现象揭示了中国反倾销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国际挑战。如何应对挑战首先要对“倾销”及其诉讼进行基本分析,同时,分析我国遭遇反倾销现状及原因,进而从建立应对反倾销预警机制、积极应诉和多方配合支持的角度总结出我国企业在国外反倾销诉讼的应对方略。  相似文献   

6.
企业提出反倾销诉讼的扩展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外针对我国进行的反倾销调查层出不穷,且大有增长的态势,我国企业对外国企业进行的反倾销诉讼却不见增长。截止到2003年,我国共遭受外国发起的反倾销案件500多起,而我国自己提出的对外国企业进行的反倾销调查只有41起。这两者之间的失调现象说明我国企业还没有充分利用国际通行规则,实施对自己合理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反倾销调查程序法是反倾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反倾销调查在整个反倾销程序中相当重要。反倾销的调查结果将最终导致倾销的成立与否,并且成为衡量倾销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从而最终决定采取什么样的反倾销措施。世界各国都在反倾销法中对反倾销调查做出相关规定,在我国修订的《反倾销条例》中也有相应的规定。对WTO中反倾销调查的有关规定、相关国家的一些普遍做法进行讨论,以进一步加强我国在反倾销程序上的合理性,以适应我国在反倾销实践的需要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中外反倾销法的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世界上受到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之一。截至1998年底,已有23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出口产品提起反倾销指控,其中大多数案件以最终征收高额反倾销税而结案。1999年1-3月,又发生了欧盟、美国、秘鲁、阿根廷等对我国出口的黄磷、一水肌酸、鞋类、木质衣架等进行的反倾销调查。外国对我国出口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存在不断增长的趋势,据世贸组织报告统计,世贸组织成员国在1996年共启动了206项反倾销调查,作为反倾销调查的对象国,中国出口产品高踞首位,多达39起,占总数的18.9%。另据欧委会反倾销的年度报告…  相似文献   

9.
国际贸易中的反倾销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WTO统计数据显示,自1995年以来,中国连续13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案最多的国家,而国内经贸数据也显示反倾销对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造成极为严重的困扰和伤害,其间更由于世贸主要成员国不承认中国为「市场经济国」,使得中国企业在应诉外国反倾销调查时处境极为不利,不但败诉率高,而且被裁定的高倾销税率也让很多企业难以承受,相继失去了经营多年的市场。文章以专业的视角、详尽的例子,详细介绍了倾销与反倾销的定义、倾销的认定条件以及反倾销的调查程序,既注重反倾销的基本知识介绍,也深入分析了反倾销调查的焦点和关键,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并唤起国内企业对反倾销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杨若霞 《经济论坛》2014,(5):154-156
受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我国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严重影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本文对倾销与反倾销的标准、反倾销的界定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我国频繁遭受反倾销调查的原因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倾销和反倾销过程中不同集团利益及其关系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涛 《经济经纬》2005,(3):42-45
倾销与反倾销过程涉及到多个利益集团的利益。除倾销企业和被倾销企业两个主要当事方外,受这一过程影响的还包括进口国倾销商品的消费者和相关的非倾销企业等,从而形成了出口国倾销企业与进口国被倾销企业之间、进口国被倾销企业与进口国消费者之间以及出口国倾销企业与出口国或第三国非倾销企业之间的多重矛盾关系。本文以一般经济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倾销和反倾销对上述四个主要集团利益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存在于这一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12.
对华反倾销调查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年来,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越来越多。这项贸易保护措施的频繁使用使中国企业蒙受巨大损失,也成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重大障碍。对华反倾销调查的国际方面的原因是:在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认同问题上的差异,贸易保护主义增强,中国对外出口的较快增长;国内方面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各级政府不正确的政绩观,中国企业的低价策略,个别企业的倾销行为。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我国出口企业遭遇反倾销调查呈愈演愈烈之势,而我国企业普遍存在“应诉率”“胜诉率”双低和最终裁定的反倾销税率较高的问题。企业出现“两低”、“一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风险意识淡薄,控制程序和内部监督不到位,不能有效实施信息沟通。因此,从反倾销应诉的视角研究企业内部控制,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是提高出口企业反倾销诉讼的应诉率和胜诉率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出口企业应对反倾销搭便车行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际贸易中,当出口企业面临国外的反倾销指控时,出口国同类产品出口企业都有义务积极应诉,但是每个企业都存在搭便车倾向。本文通过一个博弈论模型分析这种免费搭车现象的存在动因,讨论了哪些企业最易搭便车,市场结构对企业应诉反倾销行为的影响以及政府如何激励出口企业积极应诉。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studies the occurrence of dumping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anti-dumping duties in a deterministic price-setting two-period duopoly model for differentiated products. When current market shares matter for future demand, cost-based dumping can be profitable. Dumping thus arises as a form of investment in market shares. This might trigger the application of anti-dumping law. We further show that correctly anticipated duties do not necessarily hinder firms from selling below costs. The mere existence of anti-dumping law, however, significantly changes the structure of the game, leading to higher first-period prices for both firms. JEL Classification: F12, F13
Parts de marché, dumping défini par les coûts, et politiques anti-dumping. Ce mémoire étudie le phénomène de dumping et les implications des droits compensatoires anti-dumping dans un modèle de duopole de produits différenciés dans un cadre de deux périodes où le processus de définition des prix est déterministe. Quand la nature présente des parts de marché a des cons´equences sur la demande future, le dumping défini par les coûts peut être profitable. Dans ce cas, le dumping émerge en tant que forme d'investissement dans le renforcement des parts de marché. Voilà qui peut déclencher l'application de la loi anti-dumping. On montre que des droits compensatoires correctement anticipés n'empêchent pas nécessairement les entreprises de vendre à des prix plus bas que leurs coûts. Cependant, le seul fait de l'existence de la loi anti-dumping modifie substantiellement la structure du jeu et conduit les deux entreprises àétablir des prix plus élevés dans la première période.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进口反倾销的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入WTO以来,受外国进口产品冲击,中国对外反倾销立案数量逐年增加,反倾销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涉及行业和产品范围日趋扩大,企业自身反倾销意识逐步提高。虽然中国进口反倾销有了一定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对外反倾销现状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反倾销行业过于集中,征收反倾销税率较低,调查期限不灵活,反倾销措施与外资政策重点;中突,国内从事反倾销专业人才缺乏,等等。中国政府应及早建立反倾销措施与产业战略和外资政策配合的经济战略组合,完善反倾销立法对调查期和税率的规定,扩大中国反倾销机构并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7.
李磊  邓颖 《产经评论》2020,11(2):126-143
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深化,近年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增长迅速。企业全球配置生产会面临比国内生产更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为提高投资效率,企业需从多方面获取对外直接投资的知识,包括从邻居企业获取信息和经验等。从理论机制上分析邻居效应产生的原因,包括知识溢出、竞争效应、信号传递、产业链带动等途径。在此基础上,构建2002-2013年期间详细的中国工业企业投资数据,实证检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的邻居效应及其产生机制。结果表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确实存在邻居效应,即邻居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会通过多种方式促进企业"走出去"。进一步地,在省份范围内的邻居效应影响较弱;在行业内部以及细分投资市场的邻居效应影响较强。因此,应利用邻居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信息和经验,发挥企业之间的学习效应,提高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从动态博弈的角度看,进口国想方设法地加大出口商的在反倾销中的成本,是使得反倾销威胁变得可置信的一种“承诺行动;”外国对华涉案出口企业不区别征税是我国企业应诉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原因;西方国家对华反倾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外国对华的歧视待遇。西方对华的歧视待遇实质上是增加其反倾销威胁的可信性的重要手段,改变这样的状况需要相当的努力和智慧。  相似文献   

19.
WTO反倾销协议允许成员国在倾销造成国内产业实质性损害或产生实质性损害威胁时采取反倾销措施。反倾销措施的实施在保护国内受损害产业的同时 ,会损害下游产业和消费者的利益。本文以化工行业为例 ,利用中国投入产出表定量分析反倾销税价格效应对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关联影响。我国对外反倾销涉案产品大多是中间产品 ,因此在反倾销措施执行中应当全面考虑包括下游产业利益在内的公共利益问题。  相似文献   

20.
企业国际化就是土生土长的本土企业如何成长为国际化企业的过程,通常采用贸易式、契约式和投资式(FDI)三种国际化战略形式。当前,我国出口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面临重大的环境变化:一是人民币保持持续性的小幅度升值趋势;二是出口产品越来越多地受到反倾销调查以及苛刻的技术性贸易壁垒(TBT)的限制;同时,全球金融危机导致我国主要出口市场的疲软和萎缩。为了适应全球经济新的变化趋势,我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必须改变过分依赖出口的贸易战略格局,需要根据国际市场的变化调整国际化战略。本文重点探讨在全球金融危机和人民币升值背景下如何实现我国企业实现国际化战略转型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