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企业中,业务都是连续的,特别是关键业务,容不得出任何差错。无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IT管理者,或者是IT系统使用者,都会关注企业关键业务的连续性是如何保证的。  相似文献   

2.
在目前业务环境瞬息万变的情况下,企业需要一个非常灵活的IT架构.能够快速适应市场和业务的变化,从而为企业带来快速回报、降低风险、提高效率和增加灵活性。惠普公司的BladeSystemc—Class刀片系统提供了企业IT基础设施所需要的性能、容量、灵活性,同时BladeSystem刀片系统的集成设计满足了电源和冷却方面的需求。如今。采用HP BladeSystem刀片系统作为SAP应用平台——无论是部署新的SAP应用还是对原有应用系统的升级,已成为很多客户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3.
《IT经理世界》2011,(19):11
现有IT资产如何演化为虚拟资源池?在惠普的一篇文章里面提到"持续的IT运营与维护将消耗超过70%的IT资源,而仅有30%被用于创新",其原因就是因为业务应用依托大型主机、专用服务器,这些服务器相关资源成为业务应用所"御用"的。在最初部署IT资源的时候,已经充分考虑了业务的需求,然后业务变化的速率已经远远大于当初的预期,特别是现在企业业务应用的微型化、集成化和模块化,使得业务经常处于重组之中,"御用"的策略显得笨  相似文献   

4.
钟国新 《冶金财会》2011,(10):11-13
<正>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设立、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企业开展生产经营业务活动的基本前提。任何一个企业,为了形成生产经营能力、保证生产经营正常运行,必须持有一定数量的资金。如何融到必备资金,对任何一家企业的诞生或者发展至关重要。项目融资作为一种特殊的融资方式,目前正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资源开发项目、  相似文献   

5.
随着IT应用的不断深入,企业的业务与IT的结合变得越来越紧密。企业的业务需求在不断变化,那么,企业的IT系统,特别是应用软件,该如何适应这种变化呢?AMS的潜能:为应用系统增值增寿长期以来,企业的IT运维一直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IT系统一旦上线就万事大吉了。咨询服务提供商通常在应用系统实施完成后就退出,后续的应用管理要么由企业自己搞定,要么另请规模小、价格便宜的  相似文献   

6.
一些CIO角色跨越的先行者们,已经成为了企业中的"新物种",其自身的职业定位开始"模糊"。当CIO们不断通过IT技术为企业的商业基因注入新的动力,当IT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成为了足以改变企业架构的力量时,CIO角色本身会发生改变。那些IT已成为核心驱动力行业的CIO们,如零售、金融等领域;那些在埋首于服务器和软件系统时,仍习惯于长时间探起头凝视业务的CIO们,都会是变化的先行者。CIO的角色变迁可以简单总结为三种类型。第一种,也是整个CIO群体都存在着的变化趋势,CIO们在企业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CIO们在企业的管理层级中,正在从边缘走向核心。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企业的IT需求持续上升,企业的IT部门越来越大,IT管理者们经历了从提供计算机,到提供系统,再到提供分析结论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面对19家直管企业、300多家子公司和多种业务板块,邵阳在纷繁复杂的上药集团体系中搭建出清晰、有力的IT应用架构。上药集团的业务覆盖药品研发、制造、分销和零售全产业链,旗下有19家直管企业,300多家子公司,其中大多数子公司都是在发展过程中收购兼并进来的,拥有各自的IT团队和体系。2010年邵扬走马上任上药集团信息技术中心副主任时,面临的就是这样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谢莹 《冶金财会》2012,(9):26-28
随着国内外贸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外客商不断进入中国市场,进出口代理业务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在国际贸易行为中,是被普遍采用的贸易方式之一,但由此而产生的风险和纠纷也越来越多。对于代理进出口企业而言,在承担着大量代理进出口业务的同时,如果只专注于市场的开拓,而忽略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势必会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因此代理进出口企业应当对自己业务行为中的风险管理有充分的认识,并予以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石化企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层次从传统的小型业务系统不断向大型关键业务系统扩展,应用领域也从业务信息的管理逐渐深入到复杂的生产信息管理和监控,计算机网络已成为石化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平台和业务数据流转的交通枢纽,为企业实现信息共享交流和改善生产经营管理提供有效的捷径,  相似文献   

10.
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资产涉及专业技术,特别对资产密集型的能源企业而言,如何寻求管理好这些资产(包括运营资产与IT资产)的方法,已成为当务之急。因为,企业必须通过优先排序资产管理项目,使其符合运营、财务及其它业务目标,并实现最优化的生命周期资产投资回报。传统管理手段已经  相似文献   

11.
企业信息安全:CIO应该关注的核心业务我们正处于一个网络的时代,恶意软件的传播、黑客的入侵、无意的人为破坏,自然灾害的突发、恐怖行动的实施或者意外事故的发生,随时都有可能影响到企业的信息安全。虽然,绝大多数企业的CIO也实施了一些安全保护措施(安装防火墙、安装查杀病毒软件、进行数据备份和实施灾难恢复计划)保证业务的连续性。但是信息安全仍是  相似文献   

12.
在不少人眼里,如果你的企业还没有与IT业务挂上钩,可能就像一个“80后”的小年轻儿竟不知F4或超级女声一般落伍。以这样的标准看来,业务广泛的威图显然还算一个入时的公司,而最新的消息是这位来自德国的、世界领先的机箱及箱体技术供应商未来会借着IT秀场变得越来越时尚。“威图在机械工具领域已经发展得比较好。现在的目标是IT方面,我们觉得这方面还有开发的巨大潜力。这也是我们在国内生产网络和服务器机柜的重要考虑。”威图中国董事总经理Schoen女士对于IT业务的兴趣溢于言表。分羹IT商机越来越多迹象显示,威图(中国)对于3G业务的…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企业经过几年的信息化建设.已使各个管理部门基本实现了内部高效管理。然而,由于石油化工行业的产业链长、关联行业多、经营单位分布广、企业规模大、管理庞杂,且缺乏有效的一体化IT应用解决方案。相对独立的信息系统建设,致使业务密切相关的各个部门各自为政,丰富的信息资源难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数出多门”、  相似文献   

14.
技术融合的不确定性使得它永远都是话题。 不久前的一天深夜,奔泰来水处理 公司中国区IT经理吴吉被急促的 手机短信声惊醒,短信是通知她公司的企 业网络突然断掉。作为一家总部在美国 的大型水处理企业,吴吉所在的IT部门 必须保证企业业务的连续性,避免突发 性的网络中断。很快,吴吉就和同事查明 这次网络中断的原因是网络服务商处出 现了问题。“我们比他们还早知道网络出 问题了。”吴吉庆幸地说。  相似文献   

15.
四、ERP应用成功的两个前提 前提之一:企业必须业务流程重组 上文对IT应用模式的研究成果表明:为了实现IT应用的预期效果和目标,必须在应用IT的同时,对企业原有业务处理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和改造。 IT在企业管理信息化方面的应用主要是MRPⅡ或ERP软件系统的应用。ERP是在MRPⅡ的基础上进  相似文献   

16.
问题是客观存在 任何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企业也是一样。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其他企业,无论是盈利企业还是亏损企业,无论是优秀企业还是不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都会有一连串的问题。大的问题有经营理念问题、市场开发问题、新产品研发问题、新技术推广问题、新项目投资问题、产品质量问题、员工培训问题、人力资源开发问题、  相似文献   

17.
组织中任何团队的生命周期都不如销售团队的生命周期看得清晰了然,企业无论是处于初创期、成长期还是成熟期,位于企业第一线的销售团队始终在马不停蹄地完成以业绩或者项目为单元的一个又一个业务周期。在每个业务周期尾声之时,只顾埋头走路的团队成员就要开始抬头看路了,只顾带头向前冲的销售经理此刻也要回过头看看自己的兵。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已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企业之间兼并重组的气势,动作越来越大。“九五”期间,企业的兼并重组将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而目前国内券商的投资银行业务主要还是集中在一级市场的发行业务中,其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专业知识还未在目前的大规模资产重组热潮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笔者认为,我国投资银行应把握当前发展的契机,以企业购并业务为重点,积极拓展,使之成为投资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  相似文献   

19.
周应 《IT经理世界》2009,(11):12-12
IDC与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方案提供商RSA近期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表踢,IT安全风险已成为业务创新单一的最大抑制因素,80%的受访者承认,企业曾出于信息安全的考虑而远离创新的商业机会。近80%的CEO认为,IT部门有责任为业务创新作贡献,但仅有21%的企业认为其安全措施具备战略性和前瞻性,有助于启动业务创新。这反映了企业普遍面临着信息风险管理与业务创新平衡的困扰。尤其当企业尝试将Web2.0应用到企业创新中时,出现数据漏洞和违反政策的概率也随之大大提升,将给企业信息风险管理带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IT经理世界》2012,(23):106
什么是信息化,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理解。e行网用户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处,也各有独特角度。广州市今生宝贝服装实业有限公司IT电商总监宋世渠:CIO需要把对企业经营管理的理解,通过信息技术工具,运用到解决企业当下经营管理需要的过程中去,并支撑未来企业战略的拓展。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技术不是关键,对业务的理解才是关键,后者决定了CIO能走多远、信息平台与业务运作的结合有多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