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陵侧4-20井是吐哈丘陵油田的一口小井眼侧钻井。针对该井在钻井过程中发生的粘吸卡钻事故,结合粘吸卡钻机理及影响因素,对该起事故的发生及处理过程进行了叙述,从地层、泥浆、井眼、操作等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从影响粘吸卡钻的钻具侧向力、钻井液液柱压力、钻具与泥饼的有效接触面积、泥饼的摩擦系数等4个因素着手,对此类事故的预防从现场工程和泥浆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三公司在中原区块每年接到十多口侧钻井生产任务,但随着油田的开发,经多年注采作业,井下地层压力系数紊乱,施工井周边注水井多,地层岩性复杂,侧钻井井眼环空间隙小,井眼净化困难,井漏、溢流、粘卡时常发生,给钻井施工带来很多困扰,对钻井液性能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3.
浅谈测卡仪及测卡松扣技术在卡钻事故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海钻探工程公司根据目前钻井作业中经常发生卡钻事故,引进了测卡松扣技术及测卡松扣仪。本文介绍了测卡松扣仪的结构和测卡松扣技术的原理,分析了测卡松扣工艺技术在事故处理中的应用效果。实践表明,测卡松扣工艺能大大减少事故处理时间、降低事故损失,其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优于常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长庆区域注水区块的增多,钻井液密度越来越高,随之带来的粘吸卡钻风险增大,压井后平均钻井液密度1.40g/cm~3,容易发生粘卡套管,处理卡钻复杂更易导致井控险情的发生。文章通过室内试验对现场处理剂及所有影响因素进行评价,为现场钻井液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胜利油田草20区块水平井以往钻井施工中经常出现起钻遇卡、拔活塞,憋泵甚至卡钻等井下复杂情况,导致钻井周期延长,通过优选高携带复合封堵抑制钻井液技术获得了高动塑比钻井液流型、良好的封堵性和抑制性,采用合理的钻具结构及必要的工程措施,解决了草20区块上部地层泥岩水化膨胀导致井眼出现缩径、馆陶组含有多套砾石层坍塌掉块、玄武岩上下地层砾石脱落堆积易发生卡钻的难题,保证了钻井施工顺利,缩短了钻井周期,降低了钻井成本。  相似文献   

6.
在压裂施工过程中,地层及套管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压裂施工后井下作业管柱被卡的事故经常发生。作业管柱被卡后,有时处理不当,易造成事故井复杂化,不仅延长作业时间,而且增加施工成本,直接影响油水井生产。分析了压裂施工后卡管柱事故的类型及原因,总结归纳了事故的常规处理方法;并通过处理压裂后卡管柱事故的事例,分析了卡管柱原因,提出完善施工工艺,从源头上控制、减少压裂后卡管柱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郭良辉 《化工管理》2015,(2):125-126
随着油田的后期开发,侧钻井也越来越多,侧钻井多数为套管下面下悬挂器悬挂小套管,这样既节省了钻井成本,又节省了油层套管的成本。但是在开采后期事故的处理增大了很大的困难。玉东204-7c井就是一口侧钻井,小套管悬挂在大套管下面,由于前期施工造成卡钻,后期进行了复杂的打捞施工。文章就玉东204-7c井的打捞过程进行了分析,对于小套管、斜井的井下复杂情况的处理提出了新的观点和看法,以便在同行业交流学习。  相似文献   

8.
随着油气井开采需求不断增加,开采周期日渐增多,钻井深度不断加深,井下压力不断增大,各类卡钻事故频发,井下位移不断增长,钻井作业中摩阻成为制约大位移井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结合目前国内外各区块井的施工现状,为保障大位移井施工安全,全面提升钻井工程质量,文章针对大位移井作业过程中需要降摩减阻等问题,对大位移井钻井摩阻进行了深刻分析,推导出一套关于大位移井摩擦系数理论校正方法,对影响摩擦系数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不断优化各类影响因子,使得钻井过程中摩擦系数不断减小,有效减少钻井施工过程中的摩擦阻力,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油气井工程质量,为实现安全优快钻井奠定了良好基础,保障了钻井作业生产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油气田开采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钻井施工过程中,由于地层应力、岩石性质、现场施工等因素的影响,常出现井壁失稳导致卡钻、测井复杂、井眼坍塌等复杂事故,本文对井壁失稳机理做了相应分析,重点分析了南堡41-4568井失稳情况,并通过钻井液性能维护、施工技术优化等方面总结了钻井施工过程中对井壁稳定所做的防护及处理措施,为后期井壁稳定工作提供了借鉴性方案。  相似文献   

10.
塔里木油田小井眼卡钻事故在钻井和井下试油作业过程中时有发生,处理难度很大。介绍了小井眼卡钻处理程序与技术难点,描述YTK5-1井、HD18-1H井事故处理过程,分析小井眼卡钻事故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研究先进的钻井工具、新工艺、新技术对降低钻井成本、降低事故发生率、提高钻井效率有着重要意义。钻井过程中发生的轻微的漏失会使钻井工作中断,如井漏得不到及时处理,还会引起井喷和卡钻等事故,CCV(Centurioncirculate valve(可多次开关式循环分水接头))接头的出现,对处理井漏事故复杂提供了工具保证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在石油钻井过程中卡钻事故时常发生。爆炸解卡是进行卡钻事故处理的一项重要技术,其首先需测得卡点位置,而后对所测卡点上方的钻具接箍进行爆炸解卡作业。测取卡点的方法包括注磁测卡和扭矩测卡,通过实践表明了该测卡方法和爆炸解卡技术是处理卡钻事故挽救经济损失的一项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对于大位移水平井而言,水平段较长,在钻遏岩性方面存在复杂多变的情况,同时,钻井与地层接触的时间较长,这些原因的存在,使得钻井在作业过程中存在较多的技术问题.通常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水平段过长,固井中遇到的技术问题是由于套管、水泥浆与水平段的延伸方向呈垂直状态所引起的.本文结合作业实践,有针对性地对大位移井钻井井眼轨迹控制对策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以此实现对钻进效率和固井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针对山西省晋城市潘河区块煤层气勘探中出现的煤层掉块及垮塌,导致出现井下复杂甚至卡钻情况,文章结合PZC42井组在钻井过程中出现的井下垮塌埋钻卡钻等复杂情况采取的措施,通过钻井过程监控,判断卡钻类型,总结出一套针对该区块卡钻事故的处理方法,在煤层气井钻井作业处理卡钻中可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虎XX井是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的一口定向预探井。该井在钻井过程中发生了严重井漏,通过对井漏发生和处理过程进行详细研究,并从该井的构造、地层、岩性、测井特征以及钻井队井漏处理技术等方面对井漏事件进行了分析。为避免类似井漏事件的发生,从录井队制定卡山计划、卡潜山过程和钻井队处理类似事件两方面提出了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火焰山中央隆起带位于鲁克沁油田北区火焰山周边区域,该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受褶皱及断层影响,地层倾角大且倾角变化范围大,表层裂缝发育、中部地层煤层且断层发育、下部地层可钻性差,在钻井过程中复杂事故频发,机械钻速低,钻井周期长。通过对已钻井的调研分析,可知复杂事故发生的层位及类型,经过开展表层防漏堵漏技术、优选个性化钻头、优化井眼轨迹控制技术、防卡钻井技术、大倾角地层防斜技术等研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复杂事故率,缩短了钻井周期。  相似文献   

17.
超深侧钻井在施工作业上来说属于深入地下的非常规作业形式,因而其工作强度较一般的施工作业要大很多,而且因为地质环境影响也会导致其具体工作具有模糊性,因而在实际工作中,螺杆断落的事故也比较常见。在螺杆断落事故发生后,如果井下正常则易处理,且事故处理成功率较高,而一旦井下条件不明,就会出现难以处理的状况。基于此,文章主要就超深侧钻井螺杆断落事故处理及预防策略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8.
根据理论模型研究分析得出影响膏盐岩蠕变缩径的主要因素为切向应力与泥浆压力差值、钻穿时间及地层温度,而影响缩径速率大小直接与泥浆密度有关。在泥浆密度一定时,提出了一种方法可以反推得到井眼缩径率,从而预测卡钻时间。方法在西部某山前气田钻井应用中准确预测了卡钻时间,及时进行划眼、通钻等工作,有效地避免了塑性形变导致卡钻等工程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WFSD-4是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施工的最后一口井,设计井深3350m、井斜35°、方位133°,设计钻穿F4、F5主断裂带。完井后进行综合测井、流体监测、井内长期实验观测等。钻探主要地层为寒武纪板岩、粉砂岩夹杂少量砾岩,硬度高、可钻性差、地层倾角大,钻进施工中护壁困难,易发生漏失、坍塌、掉块和卡钻事故。本文重点介绍了钻井中不同地层所选用的钻井液体系、处理措施和维护手段,总结出CMC高坂含普通钻井液的使用效果及局限性。钻井液转型措施。复杂地层钾石灰聚磺钻井液优良的防塌、防缩径、抗污染性及润滑性。井场固控设备的组合使用。  相似文献   

20.
石油钻井通常是在井下进行生产工作,这个时候工人是在下井之前对井下作业的各种复杂性的因素进行考虑,然后做好安全的措施。钻井施工中涉及到的安全隐患是比较多的,因此安全管理在钻井施工中至关重要,如今虽然技术上在不断更新,但是钻井施工依旧是危险性非常高,安全管理方面若是不够理想,就会出现非常严重的事故。这些事故的发生,会有影响到工程的进度,对工人和企业来说都是非常大的伤害,对企业也是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如今钻井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研究钻井施工中如何提升安全管理的实际效果,可以让钻井施工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