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汪涛  陈飞 《企业经济》2002,(2):83-84
激励是通过了解人的需要和动机,设计一定的奖惩措施和工作环境,控制和引导人的行为,使其积极努力地朝某一目标前进的行为过程.企业管理的根本是对人的管理,其核心是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如何对人进行有效的激励始终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核心问题,关于这方面的理论很多,如期望理论、需要层次论、成就需要理论、强化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等等,这些理论在实践运用中都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这些理论都只阐述了激励过程中的某一个方面的问题,而没有全面地阐明激励的整个过程.在这里,我们结合魏格纳和赫兰博克所提出的激励模型来说明激励的整个过程,并讨论实际工作中该如何有效地激励员工工作.  相似文献   

2.
周巧 《企业研究》2013,(10):135-136
全面的知人善任不仅应该从品德、行为、能力等方面"知人",还应该深入了解被管理者的需要,了解表现行为的深层次原因,再借鉴激励机制的理论对被管理者进行"善任"。从激励机制角度来理解这一中国传统人才观,考虑被管理者的需求,并采取相应的激励手段使用人才,强调一直容易被世人忽视的知人善任本身具有的这方面内涵,深入剖析知人善任的意义并提出应该注意的问题,对管理工作尤其是组织人事工作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3.
吴凡 《质量春秋》2007,(12):55-55
管理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组织、指挥、率领、引导被管理者去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后者不仅是前者存在的前提,而且是前者所依靠的对象。所以,如何依靠被管理者去实现管理目标就变成了管理者极为重要的课题。被管理者和管理者一样,有多种多样类型。高明管理者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根据被管理者的不同类型采取相应灵活的管理策略。即注意针对性不搞“一刀切”。被管理者的行为类型和管理者的应取策略大体如下。  相似文献   

4.
激励是管理者充分调动被管理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手段,也是管理者提高管理效益的重要途径。本文力求对激励的意义进行探讨,进一步明确激励的必要与可行;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激励的方法与技巧,同时还对这些方法与技巧在运用过程中情况,提供了一些注意事项。希能对管理者的科学管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现代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如何充分调动每位员工的积极性,是管理的首要任务。有效激励应遵循针对性原则、持续动态激励原则、恰当激励原则、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相结合原则、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原则。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应借鉴需要层次理论,抓住主导需求进行激励;借鉴双因素激励理论,报酬激励与成就激励相结合;借鉴公平理论,推行公平激励;借鉴强化理论,实施强化激励;借鉴期望理论,推行目标激励和绩效考核。  相似文献   

6.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提升公司的绩效管理水平,不断完善绩效管理体系,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使员工的工作绩效与公司的经营效益有机结合。根据公司自身特点特提出本方案。一、绩效管理理论1、绩效管理的概念绩效管理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持续不断进行的对话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就工作目标及达成目  相似文献   

7.
激励是管理者充分调动被管理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手段,也是管理者提高管理效益的重要途径.本文力求对激励的意义进行探讨,进一步明确激励的必要与可行;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激励的方法与技巧,同时还对这些方法与技巧在运用过程中情况,提供了一些注意事项.希能对管理者的科学管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赵蕊  陈然 《河北企业》2010,(4):66-67
<正>现代管理理论告诉我们,人是管理的核心,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何,直接影响个人在活动中的行为效率,从而对组织目标的实现产生根本的影响,因此激励问题是现代管理的核心问题。如果能够建立起科学、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就能够激发被管理者的工作热情,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才能顺利实现组织目标。  相似文献   

9.
激励是管理中的最基本问题,是组织通过满足员工的有效需求而使其努力工作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缺乏有效的激励就难以实现组织的目标.本文从激励的根本出发点-人的需要和动机入手,介绍了激励的过程与意义,对应用动机激励理论对管理中人的激励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10.
管理的本质是对人的管理,它强调了“人”作为管理客体的重要地位,也隐含了管理是极为复杂、包含极大主观性的过程。同样,管理是管理者通过对被管理者的管理,利用组织的各种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由此,我们可以把管理的本质理解为“人对人的管理”。在这个表述中,人作为管理的主体和客体的地位都得以体现。实际上,由于管理者对权力的掌握,他们担负着协调、指挥、引导被管理者的责任,从而在组织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与对员工的管理相比,管理者的自律应该是一个首当其冲的问题。当然,无论是对员工的管理还是管理者…  相似文献   

11.
一、激励与约束机制博弈产生背景 激励与约束机制设计理论即薪酬管理博弈论。由于信息不对称性导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行为与结果之间相悖,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就成为了解决激励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军队基层管理涵盖了人、财、物的各个方面,其中对基层士兵的管理是首要工作,因为他们是基层管理的主体。如何具体运用行为管理学派的主要理论——激励理论,来调动士兵工作、学习和其他日常活动的积极性,这对巩固基层凝聚力与战斗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就激励理论中需要层次理论、公平理论、归因理论等在基层管理中的具体运用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人本管理即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在突出人在管理中地位的同时,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管理者也是从被管理者转化过来,管理者的前身也是被管理者。在另一个意义上,管理者仍旧是被管理者,仍旧处于企业的管理体系中。人本管理中的人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这与我国目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现实相符合,因为市场经济是以个人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为基础的。这就要求当代企业在事务管理中实施人本管理,从人本角度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14.
薪酬是人力资源管理非常重要的工具。尽管薪酬不是激励员工的唯一手段,但薪酬激励却是最容易被管理者运用的一种激励方式。文章通过对薪酬管理在施工企业激励机制中的作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施工企业如何发挥薪酬管理的激励作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谈施工企业如何发挥薪酬管理的激励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薪酬是人力资源管理非常重要的工具。尽管薪酬不是激励员工的唯一手段,但薪酬激励却是最容易被管理者运用的一种激励方式。文章通过对薪酬管理在施工企业激励机制中的作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施工企业如何发挥薪酬管理的激励作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无论哪一种管理思想,在本质上都是自上而下的管理。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激励、完善和控制,一切都围绕着这种管理理论来进行。 那么一个不可忽视的缺陷就出现了:谁来激励、完善和控制管理者?要知道,管理者对企业的命运影响更大。 我们的管理观念一直在一种误区里徘徊,一直忽视管理的另一面:自下而上。同时,我们有足够充分的理由来证明自下而上作为自上而下的补充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一、激励机制管理的现实需要在市场化的过程中,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现代企业越来越注重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加强企业激励管理。但是由于传统意识和企业管理水平的限制,在激励管理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刘彬 《企业研究》2011,(9):138-139
一、激励机制管理的现实需要 在市场化的过程中,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现代企业越来越注重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加强企业激励管理。但是由于传统意识和企业管理水平的限制,在激励管理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是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知识型员工是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的主要载体,他们有着与普通员工诸多不同的特点。本文针对知识型员工的特点,结合自定义角色理论,提出在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因素,对现实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基于激励理论构建起新型的管理机制是十分有必要的。通过有效地刺激和激励可以将人才的潜能激发出来,实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双赢。基于目标导向,还可以使员工产生有利于目标实现的动机,并在该动机的影响下产生相应的行为,这为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开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归纳总结法,探究了激励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希望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