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对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春 《南方经济》2004,(10):67-69
中国目前所承受的人民币升值压力不仅是经济问题,确切地说是各国政府间的政治博弈。人民币应不应该升值呢?在我国目前的形势下,应如何面对这一压力呢?本文作出了一些浅显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童庆铨 《中国经贸》2014,(23):32-32
自汇改以来人民币一直保持着总体稳步上升的趋势。人民币的升值,对外贸企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本文对上述影响进行简要分析,提出了外贸企业应对人民币升值的一些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
人民币升值对浙江外贸企业的影响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此后,人民币持续升值。本文探讨了当前我国人民币升值压力的由来以及当前的人民币汇率水平,分析汇率升值对浙江省经济造成的总体性影响,并对出口企业应采取的应对措施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套补的利率平价理论,兼用购买力平价理论、国际收支说等学说,结合实证检验,对人民币的汇率进行分析,说明人民币的币值被低估,人民币升值的趋势会继续保持,而且升值幅度会加大。  相似文献   

5.
12月2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1160,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5个基点,破6之日仿佛近在眼前。年初至今,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已超过2.5%,成为今年亚洲表现最强劲的货币之一。人民币升值这把利刃,把中国制造的利润蛋糕切得又小了一些。  相似文献   

6.
《西部论丛》2008,(5):26-27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破七”已于4月10日成为现实,6.992元人民币兑1美元的汇率创造了2005年汇改以来的人民币汇率新高纪录。至此,按汇改前人民币对美元比价8.2765:1计算,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幅度已经超过侣%,市场上对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预期更加强烈。然而,一个后起工业化经济体的汇率调整很少能够是单向的升值,尽管在长期内人民币兑美元无疑会进一步出现较大幅度升值,  相似文献   

7.
杜鹏 《发展》2010,(10):100-101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从多方面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世界各国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国政府努力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消极影响,使中国经济在2009年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而与此同时,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纷纷要求人民币升值,这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与日俱增。依照购买力平价理论对人民币汇率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人民币有升值的空间,且升值时机已趋成熟。当前情况下人民币应主动稳步升值,但升值空间依然不大。  相似文献   

8.
王振华 《辽宁经济》2004,(10):68-69
2003年,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是中国遇到的最大问题之一。特别是从6月份开始,美国财政部长斯诺代表美国政府公开表明希望中国政府放宽人民币的波动幅度,让市场来决定人民币的币值,一时间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空前增大,而且整整持续了1年。  相似文献   

9.
宋淼 《辽宁经济》2006,(8):24-25
我国人民币的最终升值,既有来自国际的重重压力,也有我们本身的原因,通过对人民币升值原因的分析,我们发现了我国对外贸易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围绕我国长期顺差而产生的国际贸易摩擦,以及我国出口产品价格过低、资源浪费的问题。我国经济已陷入高外汇储备和人民币升值的困局中。只有深刻剖析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缓解人民币升值的重重压力,从而走出困局。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使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宏观经济、出口形势和国内价格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从长期看人民币升值对产出、出口有着明显的负面影响,而且随着升值幅度的提高,负面影响呈现递进趋势。同时,升值对平抑国内资产价格、降低恶性通货膨胀风险有明显效果,以平抑国内资产和产品价格为政策目标的升值幅度应为高于10%、接近20%的水平。如果在人民币升值的同时存在技术进步,则不仅可以抵消人民币升值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而且有利于国内经济增长方式转型。  相似文献   

11.
徐瑜佳 《特区经济》2010,(12):77-79
本文运用Johansen协整方法对不同汇率制度环境下人民币汇率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效应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汇改前,无论是进口额还是出口额,均与人民币汇率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汇改后的出口额却与人民币汇率存在显著的长期协整关系,且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出口的抑制效应非常显著。这意味着在研究人民币汇率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效应时尤其不能忽略不同汇率制度环境的影响,所反映的政策含义表明政府当局在制定汇率制度时要保持审慎的态度,以避免人民币升值过快引起对我国出口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2.
浅析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民币汇率的屡创新高,人民币升值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热门话题,以美日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坚持人民币应该升值。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不仅关系到进出口贸易,还关系到宏观经济运行,并影响社会、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我们必须要以国家利益为着眼点,以提高国家整体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为依归,正确分析、评估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既要看到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也要认识到其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理论视角描述了汇率对出口价格传递机制:在进口的投入品比例高时,或出口产品与外国产品相似、竞争激烈时,出口变化对汇率的变动不敏感。而东亚地区出口结构符合这一特性。对于不可避免地增加汇率弹性的中国,也只有使出口结构高级化,才是人民币升值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我国制造业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和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综合考虑了汇率变动对产品出口和中间品进口的不同影响,估算了所有80个制造行业各自利润率受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并模拟了人民币升值不同幅度后的各行业利润率动态变化。结果显示:47个行业会因升值受损,33个行业会因升值获利,升值会对制造业总体带来负面影响,并降低制造业吸纳劳动力能力和研发强度,同时会扩大国有经济在制造业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胡冬梅  袁君宇 《南方经济》2019,38(11):94-112
文章扩展了Yang(2007)的厂商定价模型,对汇率传递非对称性、特点和成立条件进行理论分析,发现对称传递需要满足严格的条件,而现实中更常见的是非对称汇率传递。在一定条件下,商品需求弹性越大,越可能呈现出口国货币贬值传递率高而升值传递率低的特点。利用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国出口日本的966种商品价格数据,发现汇率波动向价格传递具有非对称性:(1)人民币升值时,日元价格上涨较少;而贬值时,价格下降较多。我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较大,在日本市场上面对的是一个强竞争结构。(2)若月度升值超过一定幅度(测算约为2.43%),传递率又会有所上升,说明尽管日元价格易跌难涨,但在升值导致成本上涨较多、明显挤压利润时,厂商不得不适当提高日元售价。采用2000年至2018年9月日本从中国进口单位价值指数进行稳健性检验,得出类似结论。现阶段稳定的人民币名义汇率对我国出口企业是更为有利的。  相似文献   

16.
人民币实际汇率调整趋势与中国经济转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78年以来的人民币实际汇率呈现出长期的贬值态势,本文结合中国经济改革的历程深入分析了实际汇率贬值的内在机制,认为市场化进程中的制度变迁和技术进步是其根本原因。而目前经济的内外失衡所引发的实际汇率和名义汇率的升值压力,本质上是深层次市场化改革推进受阻后经济结构扭曲的外在表现。本文认为,以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名义的市场化改革只能缓解而无法根除这种压力,推行土地、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要素价格在内的实际的市场改革才是纠正内外失衡,缓解汇率升值压力的治本之道。  相似文献   

17.
饶正洪 《特区经济》2010,(11):37-38
本文首先阐述人民币存在的升值压力和广东省进出口贸易现状,在指出传统的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实证研究存在忽略贬值的"J曲线效应"缺陷的基础上,分析得出人民币升值将对广东省进出口贸易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最后给出加强技术创新力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利用货币及资本市场规避风险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梅建予  陈华 《南方经济》2017,36(4):1-18
人民币国际化是否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是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提高之后货币大规模跨境流动而引起的担忧。文章研究发现,在给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放大了境外汇率变动对国内经济产出和价格的影响。因此,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中央银行应将境外汇率失衡纳入货币政策的反应函数,反应系数取决于境外利率、产出和价格对境外货币需求的决定系数。理论分析还表明,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不影响货币政策对国内价格的有效性,而是否影响货币政策对国内经济产出的有效性,则取决于经济结构特征。实证结果表明,目前人民币国际化未对国内利率、产出和价格带来明显冲击,且无论是在M0层次,还是在M2层次,人民币国际化均未明显影响国内货币政策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肖跃 《特区经济》2011,(1):95-96
改革开放初期,广东通过利用劳动力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出口,成功实现经济起飞后,近年来广东面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挑战和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问题。广东省经济发展的道路与我国台湾省类似,台湾成功实现经济升级转型的经验值得广东借鉴。本文回顾新台币汇率制度调整的历史。新台币汇率制度的调整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台湾当局均推出有针对性的经济政策与汇率制度调整相搭配,实现经济发展和结构升级转型的目标。台湾省应对汇率制度调整,推动产业升级转型的经验值得广东借鉴。正确认清广东所处的产业发展阶段和未来发展路径,并从加强人力资源培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运用产业政策引导方面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广东可将货币升值的压力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汇率调整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军 《新疆财经》2006,(1):23-26
我国长期实施汇率低估以及固定汇率制度,使我国的经济结构遭到扭曲,产业结构不能得到优化,影响了国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升。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7月21日宣布,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人民币汇率制度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且使人民币升值1.9%。这一决定的实施能够使汇率水平逐渐向均衡汇率水平靠拢,汇率的形成机制逐渐得到完善,而且能够使我国经济结构进行有序调整,使我国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