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当前各地积极推行义务教育学校“学区”制,旨在破解择校难题,追求公平教育。已有研究与实践经验表明学区制背景下教育资源“资本化”现象确实存在,并带来教育资源的内生性,强化了“学区房”空间分布的不均衡。基于此,阐述“学区房”内涵以及基础教育资本化实证经验,结合天津市中心城区“学区房”空间分布特征,探讨“学区房”不均衡分布的溢出效应,进而提出改善“学区房”不均衡布局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国民对教育的重视,使得房地产市场上出现了特有的房产类型——学区房。为了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学区房的购买热持续发酵。学区房并不是专有名词,而是交易市场中使用的一种俗称,是指跟一些优秀教育资源即所谓的学区挂钩的房产。目前房产市场中所称的学区房,主要是指能帮助获取较好义务教育阶段入学资格、享有优秀教学资源的房产。一、二手学区房的特点成熟的学区、优越的教育资源需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各地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原有优质教育资源集中于局部区域,学区房问题浮出水面,天价学区房更是层出不穷,引发了诸如儿童入学难、家长负担重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众所周知,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优质教育资源扎堆于个别学区是造成学区房现象的根本原因。只有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资源的配置难题,才是解决学区房问题的根本出路。为此,本文立足于解决教育资源配置难题,在了解学区房现状及形成原因的基础上,通过中日比较研究,即参考对照日本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问题的经验,提出符合我国教育均等化配置方针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4.
俞琳 《楼市》2014,(7):84-86
正由于教育资源优势明显,导致"学区房"价格始终坚挺,普遍比同区域其他房源要高。无论是首次置业还是二次择校而居,都一定要量力而行。购房者需结合家庭实际经济情况,选择适用的房型和楼盘,以免对家庭生活造成过大影响,因此购买"学区房"应了解以下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沈理文 《楼市》2014,(7):62
正在家长将子女教育作为购房决策关键因素的背景下,"学区房"也成为激活市场交易的金钥匙。而作为本土房地产企业的一面旗帜,滨江集团精心打造的"教育大盘"紫金府也成为购房者关注的焦点。为此,我们采访了滨江集团常务副总余忠祥,看看他是如何解读教育资源稀缺背景下,"学区房"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楼市》2014,(7):52-57
正杭州优质教育资源配套楼盘推荐时下杭州在售项目中,有哪些楼盘配置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哪些楼盘与杭州知名的幼儿园、小学、中学为邻?哪些楼盘可以"正读"知名学校?作为行业媒介,我们有理由从中穿针引线,帮助有需要的人群买到最合适的学区房。本期《楼市》特刊,小编走访了几个热点学区的新楼盘,通过调查,整合各方核心资源,为三位故事主人公推荐理想学区房的同时,也为广大家长提供置业参考。因为篇幅有限,只选取重点项目介绍,对这些学区房有兴趣的家长不妨到售楼处做全盘了解。  相似文献   

7.
郑童  吕斌  张纯 《城市发展研究》2011,18(10):115-123
以北京以及丰台区的适龄流动儿童分布和公立小学分布数据为例,采取社会地理学空间匹配的分析方法来测度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空间不均衡性。结果显示,无论在市域、城区还是街道尺度,流动儿童就学需求和教育资源供给之间的空间不均衡现象都存在。据此,建议在学区划定时不仅要考虑常住户籍家庭儿童的数量,也要考虑校区吸引流动儿童的数量,并在流动人口集中的城乡结合地带,应尽量增设新的教育设施;或在现有教育资源的情况下,借助集体通勤方式提高这些教育设施的可达性,使更多的流动儿童得到就近接受义务教育机会。  相似文献   

8.
单之卉 《数据》2012,(1):14-15
正家住城南大兴区的吴女士最近正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要不要为了孩子上学而搬到城里去?可房子惟有以大换小才能负担得起学区房高昂的房价。一面是优质教育资源的"诱惑",一面是居住条件的大幅"缩水",吴女士不由得感叹:"什么时候重点小学也能开到咱郊区来啊!"化堵为疏:引导人口合理分布箭在弦上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市学区绅士化及其社会空间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不均衡是引发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原因之一。教育设施的差序格局与社会阶层分化共同推进了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演化格局的细分化,进而产生重构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的力量之一:学区绅士化现象。在分析转型期中国社会空间分异特征的基础上,介绍国外教育设施与社会空间分异关系的研究热点,分析了中国城市教育设施不均衡及其引发的学区绅士化现象,认为学区绅士化现象存在值得思考的负面效应与社会风险,包括优质教育资源的"空间俱乐部化"、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非均衡格局与居住空间分异格局的加剧等。  相似文献   

10.
《楼市》2013,(16):28-29
2013年6月,北京学区房再创"天价";景山东街一套400m2的学区房,报价1.3亿,折合32.5万元/m2如此高价的原因。在于这里能就读"北京最牛小学"实验二小,这一新闻,使"学区房"这一热门话题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从某种惫义上讲,学区房是房地产市场的衍生品,同样也是现行教育体制下的一个独特的现象。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家长为使孩子不输在教育的起跑线上。  相似文献   

11.
《楼市》2014,(7):88-93
正在当前楼市下行的背景下,"学区房"仍然有着很强的需求。开发商洞察"教育"商机后,迅速寻找和"制造"卖点,"学区房"也顺理成章成为热炒的一个概念,客群云集。然而,一些家长在买了名校附近的"学区房"后,却被告知子女无法就近入读,从中衍生出的各种"学区房"纠纷问题也层出不穷。因此买房时遇到纠纷,如何通过维权保护自己的权益就显得尤为重要。"商品房交易中,买卖双方的信息往往并不对称。开发商、房产中介及买卖双方的口头承诺、不同学  相似文献   

12.
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教育资源均等化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社会空间协调的重要保障。以北京市为例,借助学龄人口分布数据和教育资源格局的统计数据,运用空间距离协调度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并进行历史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的教职工分布、学校分布,以及幼儿园的招生分布格局与学龄人口的空间协调度较高,各区县幼儿园、小学的学校数和教职工数量与学龄儿童的空间协调度不高;丰台、昌平、朝阳、大兴四个区的教育资源比较匮乏,其中昌平、大兴和通州的教育资源匮乏现象比6年前更加严峻,东城区、西城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常住人口有大量盈余;复合指标的历史对比显示,2012年的人口—教育资源协调度低于六年前;制约人口与教育资源协调度的关键性因素在于人口格局变动迅速、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过度聚集于主城空间;信息采集反馈系统不完善,教育资源自我协调、优化能力较弱。因此,有必要建立人口—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协调系统,并将教职工数、财政投入和学校品质等数据纳入系统,促进人口教育资源信息的快速获取和及时协调。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教育作为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日益突出。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存在资源分布不均、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而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们的教育,由此引发诸多社会问题。政府为了禁止择校行为,推动教育公平提出的"单校划片"就近入学政策,却推动了学区房的溢价。"多校划片"政策作为政府缓解学区房热的创新举措,对学区治理的创新有一定的作用。本文环比南京30所名校学区房2018年11月价格,得出2018年12月30所名校学区房中16所名校房价有所下跌,总体来看政策推出有利于学区房价格的回落。但其作为一个补充性的政策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对住房价格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015年北京市六环内的居住小区二手房房价为研究对象,应用基于特征价格的空间计量模型,研究北京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对房价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在六环全域和分环线区域分析中,学区房显著影响房价,总体上学区房平均价格显著高于非学区房价格(约10%),这表明合理配置城市优质教育资源至关重要;地铁站点、商场、休闲娱乐设施等因素对房价的影响随距离增加而减弱;居住小区的绿化率和房价呈正相关关系。而依靠市场调节的超市、便利店等基本生活设施对房价影响并不显著;医院对房价影响的不显著是因为北京现有医疗机构服务对象已不再局限于本地居民,应按照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要求,布局优化调整;公共汽车等出行方式对房价的总体影响并不显著,表明优化公共交通资源配置、促进公共交通出行是北京城市发展应该努力追求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意义为切入点,对我国教育资源配置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指出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对农村教育的影响,阐明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才能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沈遂  高栩 《楼市》2014,(7):64
正"万马奔腾、雏燕迎春",浙幼师二幼灯谜会、"小鬼当家、欢乐成长"亲子筑家DIY活动……几乎每月、每个节日,中国铁建国际城都充满了童声笑语,不断上演父母与孩子真挚而温馨的场景。作为优质学区房的中国铁建国际城,不仅以优质教育资源风靡"学区房"市场,更是主动创造人文教育的氛围。中国铁建地产营销总监陈炜对此十分自豪地说:"国际城提出‘懒爸爸’的概念,仔细解读会发现,‘懒爸爸’其实是个‘好爸爸’,正是深深经历过‘好爸爸’的阶段,他们才会独具慧眼地选择做一个‘懒爸爸’。"  相似文献   

17.
微观     
正#天价学区房#日前,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到2015年19个大城市所有县(市、区)实行划片就近入学,100%的小学划片就近入学:90%以上的初中实现划片入学。就近入学政策堵住了择校"拼爹"的口子,但马上催生了更疯狂的"拼房"门槛。享誉京城的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位于西城区狭长的胡同里,学区房不少都是老旧的平房,但价格已经被炒到了每平方米近30万元,并且房源稀缺。一个不足10平方米的单间,要价税后实收3∞万元,不还价。中介表示:"不是一房难求,甚至一平难求。""如果学校之间教育差距大,就近入学也是句空话。"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应该优先于就近免试入学,现在堵住"递条子",也难解"拼房子"。  相似文献   

18.
搜楼     
《楼市》2014,(7):104-108
为满足读者对于杭城各个区域学区房的了解,《楼市》杂志搜罗各大板块学区房,整理出基本信息、最新动态,将杭城热点关注的学区房楼盘呈现于各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购房者朋友们面前。  相似文献   

19.
俞琳 《楼市》2014,(7):70-74
选择学区房时,其居住品质、楼盘景观以及居住功能等方面,依然是不可忽略的因素。当然,拥有良好居住价值的基础上,如果周边还有学校教育资源,那么这个房子是非常值得考虑的。  相似文献   

20.
沈遂 《楼市》2014,(7):16-17
正市场冷淡时,关于"学区房"的概念,突然在杭州变得尤为火爆。"冲刺在起跑线上"的中国式焦虑,让学区房成了世界上"最贵"的房子之一。同一板块,同一地段,甚至是同一个社区,只是对口的学区不同,价格有时也会大相径庭。有些优质学区房的价格,比同区域的房产高出价格甚至超出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