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天津空港经济区枣疯病样品进行分类鉴定.采用植原体16S rDNA通用引物R16mF2/R16mR1对患病植株总DNA进行PCR扩增,得到约1.4 kb特异性片段.经克隆测序、Blast比对和系统进化树构建分析,结果表明,天津空港枣疯病植原体16S rDNA基因片段长1432 bp,与国内枣疯病植原体...  相似文献   

2.
在GenBank中搜寻EHNV相关序列并进行多重比较后,利用其中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建立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检测方法,扩增蛙病毒属主衣壳蛋白(MCP)410 bp的DNA片段.用该方法从患"红脖子"的甲鱼中分离的病毒毒株(9701株)中扩增出特异性的片段.对扩增产物进行基因克隆、序列测定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片段和蛙病毒属其他病毒MCP的编码基因同源性都在96%以上,和牛蛙虹彩病毒的基因序列相似性为100%,因此初步判定9701株属于蛙病毒属.  相似文献   

3.
2017年-2019年每年4月-10月,利用诱虫灯在渤海新区进行吸血蠓诱集,共采集吸血蠓8911只,经形态学鉴定,计1属8种,均为库蠓属Culicoides.其中,发现一新种命名为黄骅库蠓Culicoides (Avaritia)huanghuaensis An,Shi et Liu sp.nov.,2个河北省新记录分...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根据GenBank已公布的鹅细小病毒B株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扩增VP3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对鹅细小病毒延边分离株基因组DNA进行了PCR扩增,得到了约为1500bp的VP3基因片段,将其回收纯化后与pMD-18T simple载体连接,然后进行克隆,经双酶切分析、PCR鉴定及测序,验证了所克隆的基因是鹅细小病毒VP3基因.用EcoR Ⅰ和Xho Ⅰ双酶切该片段并回收该片段,将此基因片段克隆至相同酶切回收后的PGEM-4T-1原核表达载体中,获得重组质粒PGEM-VP3,经PCR鉴定,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分析,证实了重组质拉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在GenBank中搜寻EHNV相关序列并进行多重比较后,利用其中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建立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检测方法,扩增蛙病毒属主衣壳蛋白(MCP)410 bp的DNA片段.用该方法从患“红脖子“的甲鱼中分离的病毒毒株(9701株)中扩增出特异性的片段.对扩增产物进行基因克隆、序列测定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片段和蛙病毒属其他病毒MCP的编码基因同源性都在96%以上,和牛蛙虹彩病毒的基因序列相似性为100%,因此初步判定9701株属于蛙病毒属.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随机扩增多态性、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简单重复序列、单核苷酸多态性等分子标记技术及其衍生技术在兰花分类鉴定研究中的应用,分析了各个技术的主要特点,阐述了各个技术的应用情况,展望了分子标记技术辅助兰花分类鉴定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7.
根据GenBank发表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M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扩增位置在M基因的14744~14846位,片段长度为103bp。提取PRRS RNA,并反转录成cDNA,以此cDNA为模板建立了SYBR Green Ⅰ实时定量PCR检测PRRSV的方法。并用该方法检测送检的临床疑似病料,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PRRSV-SYBR Green I PCR特异性强,操作简单,耗时短,只需3h即可完成整个实验过程,可初步用于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8.
检疫性杂草分子鉴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随机扩增多态性、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简单重复序列、单核苷酸多态性等分子标记技术及DNA条形码技术在检疫性杂草鉴定研究中的应用,分析了各个技术的主要特点,阐述了各个技术的应用情况,并对分子标记及DNA条形码技术在检疫性杂草鉴定中的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9.
多重PCR检测食品中霍乱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建立快速检测食品中霍乱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多重PCR(MPCR)方法.针对古典型霍乱弧菌(CVC)和埃尔托型霍乱弧菌(EVC)的共有序列霍乱肠毒素基因(ctxB)、CVC的毒力协调A亚单位基因(C-tcpA)、EVC的毒力协调A亚单位基因(E-tcpA)、副溶血性弧菌的热稳定性直接溶血素基因(tdh)为靶序列设计引物,建立多重PCR检测方法,相应扩增片段依次为564bp、617bp、471bp和202bp.用该方法检测EVC、CVC、副溶血性弧菌、非O1群霍乱弧菌、沙门氏菌等35株菌株表现出极好的特异性,对人工污染的罗非鱼、小虾、牡蛎、鱼鳃和鱼肠混合物的检出限EVC为2.2 cfu/mL、CVC为2.8 cfu/mL、副溶血性弧菌为6.5 cfu/mL,扩增片段表现出极好的特异性,整个实验过程8~10h完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特异性强、省时、省力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鸡新城疫病毒强弱毒株RT—PCR鉴别诊断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对不同毒力的新城疫病毒(NDV)的融合蛋白基因(F基因)核苷酸序列分析,根据毒力和序列间的相关规律,分别设计出3对引物P1+P2,P1+P3,P1+P4,建立了一种可以迅速鉴定新城疫病毒并且同时鉴别毒株毒力强弱的RT-PCR方法.引物P1+P2能特异性地对所有新城疫病毒可扩增出一条362bp的片段,引物P1+P3能特异性地针对所有新城疫强毒株扩增出一条254bp的片段,引物P1+P4能特异性地针对所有新城疫弱毒株扩增出一条254bp的片段,整个试验过程可在6小时内完成.对实验室分离的4株病毒进行检测,结果同常规检测方法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1.
以新鲜的百香果果肉为原料,用PCA培养基对百香果果肉中的内生细菌进行分离纯化,然后用16S rDNA测序法鉴定菌种,最后测定菌株的生长条件。菌种分离结果显示,从百香果果肉分离出了3类菌;菌种鉴定结果显示,白色菌落为Enterobactersp.,黄色菌落为Pseudomonas sp.;菌种生长条件结果显示,3株受试菌均在LB培养基中生长最好,在pH 5.0~8.0具有良好的生长状况,最适温度约为35℃。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微生物分型鉴定技术,对本市水厂的微生物污染情况进行调查,以了解水厂生产环境的污染程度和潜在风险.采用16S rDNA和LSU rDNA测序、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分离得到的微生物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共收集微生物126株,分离细菌120株,霉菌6株.水厂中的微生物污染是影响桶装水生产的潜在隐患,桶装水的污染受水源...  相似文献   

13.
利用IMS/PCR方法快速检测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用免疫磁珠(1mmunomagnetic separation,IMS)和复合PCR(multiplex-PCR)联用方法,从样品中直接浓缩获取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针对L.monocytogenes的Listeriolysin O基因和李斯特菌属的23S rRNA设计两对特异性引物,作为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的靶基因,经PCR反应分别得到700bp和240bp.用IMS/PCR方法和SN方法同时检测了样品162份,结果通过API方法确证,符合率达到100%.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IMS/PCR方法较常规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灵敏度可达1.5CFU/mL,在24h可快速检出L.monocytogenes,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
用RT-PCR方法,以1株H2N2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株RNA为模板,扩增了HA全基因cDNA.将HAcDNA克隆于pMD18-T载体,并对其进行了测序.测序结果表明所克隆的1685bp核苷酸片段包含了全部HA基因阅读框架和上下游引物,编码区为1683个核苷酸,编码560个氨基酸.将其序列与其他8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其核苷酸同源性在85.3%~98.6%之间,氨基酸同源性在88.8%~98.9%之间,HA基因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没有连续碱性氨基酸插入.本研究结果为国内基因工程疫苗等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通过分子进化分析揭示了各毒株间的亲源关系.  相似文献   

15.
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弓形虫RH株的P30基因(X14080)设计了3条特异性引物P1、P2和P3,建立了半巢式PCR检测体系,并将P1和P3的扩增产物克隆到pUCm-T载体上进行测序。结果表明,该体系能够扩增出约250bp的片段,P1和P3能扩增出约500bp的片段,克隆到pUCm-T载体上的504bp片段与P30基因(X14080)的序列同源性为99.8%。该PCR检测体系的特异性强,不能在健康猪血液、猪链球菌、多杀性巴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和猪圆环病毒DNA上扩增出条带;敏感性高,最低检测的DNA含量为18fg。  相似文献   

16.
检测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RT—PCR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RT-PCR检测方法,为该病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可靠的和敏感的手段.[方法]根据Genbank收录的TGEV-Miller毒株S蛋白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在优化RT-PCR反应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检测TGEV的RT-PCR方法.[结果]两条引物扩增目的片段长度为1262bp.经测序分析,与Miller毒株的同源性为99.1%.[结论]该RT-PCR方法灵敏,可靠,具有很强的临床检测意义,可用于TGEV的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7.
试验以自制泡菜为原料,通过平板涂布、划线分离、革兰氏染色和接触酶试验得到3株乳酸菌,经过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3株菌株分别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2株和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utum)1株,并对其胞外多糖产量进行测定,筛选出产胞外多糖含量最高的菌株。分离出的高产胞外多糖乳酸菌,可为研究、开发新型功能性食品提供原料,并为后续胞外多糖的工业化制备提供理论依据及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8.
从待出口冻兔肉中检出一株疑似枸橼酸杆菌新种的细菌,对其进行相关种属的鉴定研究,以确定该菌分类地位.采用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细菌分类鉴定方法及分子生物学手段,对该菌进行培养特性、生化反应、血清凝集、噬菌体裂解、PCR鉴定和16SrRNA基因测序等研究.结果显示该菌与沙门氏菌O65诊断血清有单边交叉凝集,其O和H抗血清效价高,但与所有沙门氏菌代表株不凝集.噬菌体裂解试验证实该菌为枸橼酸杆菌,PCR阴性试验证实该菌非沙门氏菌.该菌生化反应符合枸橼酸杆菌属定义,但与已知¨种枸橼酸杆菌均有明显不同.同时,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表明该菌与已知枸橼酸杆菌基因种(genomospecies)不同.所以,该菌为枸橼酸杆菌属的新种,暂名为滨州枸橼酸杆菌(Citrobacterbinzhou)简写为C.binzhou.  相似文献   

19.
奶粉中阪崎肠杆菌PCR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建立和提出奶粉中阪崎肠杆菌PCR检测方法.[方法] 利用细菌16S和23S rDNA的保守区作为通用引物,对6株阪崎肠杆菌16S~23S rDNA间区序列(ISR)进行了扩增和测序,在比较阪崎肠杆菌与其近源株16S1~23S rDNA间区序列的基础上,设计了11条阪崎肠杆菌PCR检测引物,组合成30对PCR引物并筛选出一对阪崎肠杆菌PCR检测的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奶粉中阪崎肠杆菌PCR检测方法.[结果] 用10株阪崎肠杆菌,18株近源菌验证试验表明,本文所建立的PCR方法特异性强;加菌试验表明,奶粉样品中阪崎肠杆菌检测低限为2.2~5.4cfu/100g,灵敏度高;新建的PCR方法与FDA BAM方法比较试验表明,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完全符合.[结论] 本文提出的奶粉中阪崎肠杆菌PCR检测方法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可在实际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20.
昌北机场医学媒介生物及其携带病原体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昌北机场口岸医学媒介生物本底及其病原体的携带情况,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从1999年12月~2000年11月,采用鼠夹(笼)捕鼠,粘蝇条诱捕法捕蝇,人工小时法捕蚊,紫外灯诱捕法捕蠓,玻璃瓶诱捕法捕蜚蠊,浮选法收集鼠身上的螨、蚤、蜱,分别用显微镜凝聚实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肾钩端螺旋体及鼠血流行性出血热.鼠类包括2目2科4属7种,以小家鼠为优势种.全年平均密度3.58%.蝇类有3科6属7种,以舍蝇为优势种群.蚊类有1亚科3属4种,以致倦库蚊为优势种群.鼠携带寄生虫(螨、蚤、蜱)的比例为23.81%.所以,应进一步加强灭鼠、灭蝇、灭蚊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媒传染病从口岸传入或传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