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充实教学内容和改革教学手段这两条途径,以此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中,我们可以利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之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课堂教学,在这门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实践观教学、唯物史观教学、价值规律教学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教学等多个方面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面临着教育对象、课程内容设置等诸多因素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增强该课有效性的关键是树立大学生“理论背案意识”。把“理论背景意识”贯穿于该课教学的始终,要用“理论背景意识”来对待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联系历史背景和现实矛盾讲清楚基本理论问题,要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进行相应的改革和调整。  相似文献   

4.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在新课标背景下,需要对该课程进行整体性教学,帮助学生从整体上准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由于受到教学组织、管理方法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未能有效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需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出发,改变课堂教学现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提高整体性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考试普遍存在“重评价,轻导向”的现象,这种考评方式不能对学生起到有效的引导和激励作用,难以完成教学目标。因此,需要对这种考评方式进行改革,推行“知行合一”的考评方式:既考虑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考虑到学生能力的提高,还要考虑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为学生的思想,真正进入学生的头脑。具体做法是考试与考核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四门公共政治课中最枯燥的一门.“学以致用”教学法是增强本课程吸引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学以致用,思想政治教育是每个人发展的需要,本课程中提供了很多重要的方法论启示,这些方法论对大学生而言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大有用处。教师注意把理论与学生实际结合起来学生就会议为其有用.就会感兴趣。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05方案”思想政治理论新课程体系的变动.着重针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特点,认为为确保新课程体系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在“概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领导意识与帝王意识、教材观点与学术观点、理论讲授与个案分析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试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的实践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实效性不足的现状和"学马列要精、要管用"原则,该门课在提高教学效果和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还有待加强。因此,教师教学时要力求生动活泼,增强实效性,促进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提高。同时,强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思想性、科学性和理论性的学习,真正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能够自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来,从而指导自己的社会生活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9.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7,20(4):F0002-F0002
广西财经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成立于2004年10月,其前身是社会科学教学部。2006年3月更名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下没“思怨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教育”、“心理学”等六个教研室,负责承担全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部分人文社会科学类公选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0.
理性精神要求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去认识世界,单纯注重工具理性,抹杀了《概论》课的受众对象——大学生的主体性,使大学生成为文本范式教育下被动的接受者;在价值理性的应然指导下,人本范式要求《概论》课实践教学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真精神,促使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不断去创新多种实践模式,以实现人文关怀的维度。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中央十六号文件精神,为了更好地利用"两课"主渠道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力争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中央对原有的"两课"体系作了新的调整并在2006年级学生中开始实行。其中原有"两课"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拓展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了将新课改后的这门课程开设好,我们教学组高度重视,积极致力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的改革,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建设成令学生终身受益、受学生欢迎的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1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骨干课,自2005年整合以来,一直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也面临重构压力。只有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进行从形式到内容、从理论到实践的深入改革,才能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收到实效。通过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模块的研究,构建合理的双模块化实践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法律基础课程改革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法律基础课程的教育导向,落实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目标,构建以法律基础知识为载体,以法律意识、法治观念教育为纲、为线、为核心的课程改革模式。并注意解决好教学大纲、教材、师资培训和教学方式、方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要深化“两课”教育,不能不研究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的形成和基本思想,并从中寻求改进“两课”教学,深化大学生“三观”教育的启示和方法:要联系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全面系统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教学;要把人的本质观教育贯穿和渗透到大学生“三观”教育中。  相似文献   

15.
高等院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道德修养课是对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要发挥思想道德修养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教学;二要大力改革,创新教学教法。  相似文献   

16.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我们要认真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面临的挑战,着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专业人才培养,关注民生问题,努力探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路径。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至今未变,这个根本不能丢。但应该清醒地看到,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内容、时代心理特征、语言形式上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解决这一问题,理论工作者们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转化成为"大众话语",是目前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网络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主流,它以其快捷性、开放性、多样性深受人们的喜爱,已经成为当前主要的信息传播途径。在给我们带来丰富的信息同时,其中不良的信息也不断地冲击着我们的思想。高校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如何在网络信息资源丰富的条件下,进一步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意识形态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思考的主要问题,也直接影响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所取得的一系列巨大胜利和成就,根本原因是在其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中,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富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实践经验证明: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得好,党的事业、社会主义事业就顺利发展;结合得不好,党的事业、社会主义事业就受挫折。  相似文献   

20.
整体性特点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基本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建立以后,围绕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我国理论界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的提出、内涵与实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主要体现,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方法论原则以及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指导下的学科建设。随着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深入,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的研究也将不断得到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