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本文由此角度切入,系统清理、分析了"和合"观念与伦理道德层面上的爱有等差观念、社会政治层面上的宗法等级观念、民族国家层面上的夷夏之防观念的互动关系.指出要重视考察"和合"观念与其他基本观念的相关性,才能早日迎来一个和合文化的新世纪.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有一种世界文明史上难得一见且独一无二的现象:一个王朝就有一种文化记忆,或称为文化符号.先秦散文、汉赋、六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以此来构建一种文化脉络,来伸展一种文明姿态.那些古典,仿佛是盛放在中华文明殿堂高庙的圣经,永远被无限的来者膜拜和景仰.  相似文献   

3.
企业文化是伴随着企业产生而产生,伴随着企业发展而发展的.企业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 诚然,一个企业没有物质资源就难以发展,但是有了物质资源而没有先进的文化,这个企业也不会长久.  相似文献   

4.
企业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行为规范,并渗透在企业的各个发展领域.企业文化在无形中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为企业打造出独特的品牌效应和良好的信誉.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存在,对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都有极大的促进意义,所以其发展的状况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文章简要分析了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旨在深化企业管理者对企业文化的探索以及建设意识.  相似文献   

5.
企业文化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热门课题,论著甚丰,见仁见智.近年来企业文化研究有如下特点:一是立足于经济全球化,立意广.二是集中在分析应用上,立意实.三是着眼于企业发展,立意远.  相似文献   

6.
思维和文化真的有高下之分吗?语文老师总是不遗余力的表达自豪的民族情怀:历史老师对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事件侃侃而谈,如数家珍:地理老师在课堂上沉醉于我国幅员辽阔,气候万千,物种丰富,其中就有我们最自豪的大熊猫了.然而在理科的课堂上很少看见老师们流露出自豪之情.仅仅是因为这些老师上课严谨不苟言笑?还是因为中国人在这些领域的贡献真的太少.本文用数学逻辑思维来分析中国传统文化,探索它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抗战时期,为适应抗战宣传的需要,文艺工作者适时的提出了文艺大众化的口号,主动到农村基层运用自己的所学,为抗战尽一份力.中共也出台了相关的文化政策,对于文化大众化思想也有了理论上的提升,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知识分子认真贯彻党的政策,真正从思想上、行动上靠近人民群众,不仅宣传了抗日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的文化水平.但是文化过度的从属于政治,也导致了文化的政治化,由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世界经济进入以知识驱动为基本特征的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此背景下,我国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逐渐处于劣势,特别在中外企业文化交流中矛盾不断凸现,使得我国企业对竞争的理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认识到当今市场更有力的竞争应当是文化的竞争.可是,我国企业在文化建设上的认识和行动不够深入,不少企业把文化认为是企业获利的手段和工具,文化建设上照搬照抄,毫无自身特色,花了钱出了力,但无结果,大大的打击了我国企业进行文化建设的热情.面对问题,我国企业应当努力培养和形成企业内部共同的价值观,未来需要建立起学习型企业组织,突出企业特性,创新文化内容,走出一条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9.
腐败犹如社会机体上的癌细胞,根植性和或扩散性都很强,腐败的成因,有社会体制的原因,也有社会制度的原因,更有民族文化和人的自利性原因.分别从以上几个视角对腐败的成因进行了具体的阐释,并做了相应的治理对策.以期对我国的腐败治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通过介绍中国传统建筑和西方的建筑,建筑从古代发展到现在,经过长期的演化,必然积淀了人类悠久的文化历史.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反映在建筑风格上,也就是中西建筑文化的差异.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建筑形式上.中国的建筑总是给人一种神秘色彩,有着和道家,佛家,儒家结合的思想等,讲究天人合一;而西方的建筑,给人是一种高耸的,科学和宗教化感觉明显,多是几何的,西方建筑更注重物.我们把两种文化进行对比研究,取其精华,不断创新,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文化,为建筑设计提供更多的文化支柱.  相似文献   

11.
企业员工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对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的认同,是企业客观存在的潜在文化.由于其缺乏系统的引导和有针对性的塑造,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自发的、集体的认同,所以企业中潜文化在既有积极的内容,也有消极的成分.因此,企业在文化建设中必须对业已形成的文化加以鉴别,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优秀的、健康的成分继续发扬传承.消除潜在消极文化影响,既要改变其赖以生存的客观条件,又要靠强大的精神力量去扭转,促进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并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12.
我是1983年接触企业文化的.1982年我由中共中央书纪处研究室调到中宣部工作.那个时候,我们国家有个中国行为科学研究会,他们找到中宣部点名要我兼任副会长.虽然我是副会长,并没有参加过行为科学研究会的任何会议,但是我从行为科学接触到了企业文化,看了翻译过来的美国最早几本企业文化著作,当时号称"管理新潮四重奏"的书都看过了.从1983年算起,已经有25年的时间.25年,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回想起来也是感慨万千啊!特别是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时段是放在"文化力"与企业文化研究上了.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个极其宽泛的概念.涉及该民族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性质上分,中国文化属人文文化,西方文化属科学文化.人文文化重人论、轻器物,价值取向以道德为本位,强调同一性.科学文化重物质、轻人论,价值取向以功利为本位,主张个人至上,重视特殊的辨识.着重探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在思维方式上的重大区别.  相似文献   

14.
企业是整个社会的经济细胞,企业经济发展离开了文化和精神的投入,很难有旺盛的活力和生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从整体上把握企业的政治、经济、思想观念的协调发展,通过多种方法、途径,努力在培育和引导上下功夫,充分体现企业的文化内涵,实行良性运行,以建成具有现代特色的优良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5.
农耕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春季.采桑文化是农耕社会悠远而美丽的图景之一.桑林濮上,河塘湖边,山峦原野传来的采桑、采莲、采菊之歌,是一曲曲动人的天籁.采桑,是中国农耕社会最有泥土芬芳和文化力的画面.  相似文献   

16.
院文化与经济的关联性,在制度经济学中早已论述,然而区域文化融合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却是一个新话题.长三角区域文化融合,是历史与现实的必然选择,其途径有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文化产业发展、跨地区投资增长、移民和人口流动等方式.长三角区域文化融合受经济一体化水平程度、地区亚文化与区域文化的结构性矛盾、文化认同等因素制约.推动长三角区域文化融合的途径,可在区域物质文化、区域精神文化和区域制度文化等三个层面上予以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7.
北京的老百姓大都知道有"古船"牌面粉.虽说这个牌子只有十几年,可自从超市货架上有了它,"古船"食品公司就靠货真价实的产品在京城里站住了脚.  相似文献   

18.
政治经济文化构成了社会的三大基础,但是在大多的研究质料中,人们对于文化的认识还是停留在其为社会的一般精神享受上,对其存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却是知之甚少.就有必要对其做一番研究,本文就文化对经济的影响作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19.
现代意义上的国外会计文化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已经形成了三大研究理论框架:以荷兰学者Hofstede为代表的社会文化研究框架;以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教授Gray为代表的会计亚文化理论框架;以美国学者哈里,H.E.费克纳和艾伦.基尔戈为代表的修正后的会计亚文化理论框架.总结与研究国外会计文化研究现状是为了对中国会计文化研究提供研究的坐标和思路.  相似文献   

20.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和国际地位逐步提高,都为招收和培养来华留学生提供了新的契机. 近几年,来我国学习的留学生数量与日俱增,来华留学生在规模、层次和文化水平上,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他们来自世界各地,由于文化、背景和习俗的不同,给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难题和挑战,加强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日益变得迫在眉睫. 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在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上所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以及采取的切实可行的方法与措施,并且提出了有现实意义的建议和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