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议商业银行贷款风险防范与审慎经营规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人民共和围商业银行法》将商业银行“审慎经营规则”(包括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损失准备金、资产流动性等)的内容贯穿于整部法律之中,其中风险管理是该规则的重中之重。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是传统的核心业务,在贷款业务经营中,必须坚持审慎经营规则。坚持“审慎经营规则”,不仅是国家银行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制度设计的规定。而且更应该是商业银行生存发展与国际金融业接轨的内在要求。本文就商业银行贷款风险防范与审慎经营规则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民银行法》(修正案)、《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商业银行法》(修正案)三部法律的实施,对于明确金融监管的职责与范围,规范商业银行的经营与发展.推进金融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次银行法制定和修改的过程中,关于商业银行能否采取“混业经营”模式,是金融界和法律界人士关注较多、争论也较多的问题。尽管修改后的《商业银行法》仍然实行分业经营制度,  相似文献   

3.
《巴塞尔协议Ⅲ》,将金融监管的理念从自由放任转向行政管制,传统的注重效率的监管核心价值观将让位于更加注重安全。作为医治西方银行业过度发展的《巴塞尔协议Ⅲ》,我们应保持理性审慎的态度。我国金融监管当局在修正银行监管规则时,应全面评估其可能对商业银行经营和实体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金融监管的重心应放在国内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流程和风险管理体系的建构优化和完善方面。  相似文献   

4.
混业经营是当今世界金融业发展的共同趋势,但从新修订的《商业银行法》仍然坚持分业经营框架,及中国银行业的现状、监管机构的监管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综合来看,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还有一段较长的过渡期。在过渡期加强金融合作,可以充分借鉴国外金融监管的先进经验,分阶段推进、逐步过渡,本文认为加强金融合作是我国转型阶段的银行业的现实选择,并对合作的形式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银监会的成立和《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已实施重大改革。充分认识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对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影响,加强对有关问题的深入探讨和研究,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依法健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内控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2月1日开始施行的《商业银行法》引进国际通行的审慎经营理念,第一次以法律形式提出。商业银行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制定本行的业务规则,建立、健全本行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要求商业银行增加。内部压力”,进行更加彻底的自身改革。这是当前商业银行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商业银行改革的重要突  相似文献   

7.
黄涛 《中国金融》2004,(4):48-49
这次《商业银行法》的修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为适应银监会履行原由中国人民银行履行的监管职责所作的修改;二是结合《商业银行法》实施8年多来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为进一步促进商业银行改革和业务发展所作的修改;三是为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所作的修改。从这次修改中有关进一步  相似文献   

8.
试论农行依法治行苏晓锋《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等金融法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金融业正逐步走向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为加强金融监管、保护商业银行及其客户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农业银行如何运用有关金融法律依法经营,是一个实际问题。现就农业银行实...  相似文献   

9.
我国商业银行的监管现状及其政策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5年3月18日我国通过并于2003年12月27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国人民银行法》(下文简称《人民银行法》)、1995年5月10日我国通过并于2003年12月27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围商业银行法》(下文简称《商业银行法》和2003年12月27日我国制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下文简称《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标志着我国商业银行监管体系已初步成形。这三部大法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监管体系的核心。《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赋予银监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制定并发布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监督管理的规章、规则”、“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审查批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以及业务范围”等监管职责,这意味着专门性的代表国家的权威监管主体已经确立。  相似文献   

10.
宋捷 《中国金融家》2006,(12):82-85
2003年末,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国人民银行法(修正案)》、《商业银行法(修正案)》等三部关于银行的法律,成为国内金融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三法”虽然没有把综合经营确立为我国银行经营制度,但是《商业银行法》对综合经营的禁止性条款有所松动,一旦条件成熟,国家可以重新规定分业经营的原则,这将推动我国银行业的创新,加速银行向综合经营迈进的步伐,对未来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现针对以银行经营制度为核心,在分析分业经营与综合经营的实质区别、比较二者利弊的基础上,提出综合经营是我国银行业安全与效率的必然选择,以及对综合经营的立法思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银行业运营现状是:资本充足率低,资本结构不合理;负债结构不合理,经营成本高;资产结构不合理,资产业务运隐忧颇多;中间业务薄弱,结算业务效率低下。我国银行业国际金融环境聚变的原因是:国际商业银行集中化、全能化经营;金融创新日新月异,网络化服务和电子银行正成为金融服务的主要手段;银行业日益国际化。为促进我国银行业稳健经营,应该加强金融监管,构筑“四位一体”的金融监管体系;推进商业银行的市场化;发展资本市场,诱导金融结构升级;加快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金融创新步伐。  相似文献   

12.
沃尔克规则是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对美国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所确立的允许商业银行综合经营这一原则的重要修正,沃尔克规则的实施将对美国乃至全球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金融市场环境和竞争力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对沃尔克规则提出的背景、主要内容、最新实施进展、可能影响及对我国的启示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如何区分合法自营交易与非法自营交易是沃尔克规则实施中的最大难题,我国银行业应在重新审视功能与业务定位基础上,审慎推进综合经营,全面加强对自营交易业务的监管。  相似文献   

13.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姜波著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是目前我国银行业的热点话题之一,对商业银行实施资本监管也是当今世界金融监管当局实施审慎监管的核心内容之一。本书从资本理论和风险理论人手,以资本充足性的衡量标准与国际规则作为研究背景,运用对“新巴塞尔资本协议  相似文献   

14.
并购重组是银行业扩大资产规模、拓展经营领域、提升竞争能力、谋求迅速发展的主要路径。通过并购重组建立具有超强竞争力的金融超市或银企集团是世界潮流。我国目前还没有规制银行并购行为的商业银行并购法,现存的《民法通则》《公司法》《商业银行法》等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银行业并购有一定涉及和调整。总体说来,我国法律对银行并购问题的规范过于简单、有关规则残缺不齐、并购规则在监管有效性和合理性方面的问  相似文献   

15.
《中国金融》1995,(6):17-18
依法加强金融监管维护商业银行稳健运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以下简称《商业银行法》)是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出台之后的又一部金融大法。这部法律总结了我国建国以来特别是1979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实践经验,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6.
包卫东 《新金融》1995,(7):20-21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下称《商业银行法》)出台,银行业、证券业、信托业、保险业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已正式纳入国家法制轨道。以利润为经营目的、对资产进行多元配置的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主力军。如何做到既适应金融体制改革的新要求,又不与《商业银行法》规定的经营宗旨相悖是摆在各家商业银行面前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认真贯彻《商业银行法》 切实保障存款人权益中国工商银行宜春地区分行石伟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金融监管和银行体制改革步入了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它对于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维护商业银行的经营自主权,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将发挥积极的...  相似文献   

18.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的出台,是我国银行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在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它标志着我国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和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将逐渐与国际接轨;金融监管的规范化和法制化明显提升;同时也突显了中国银监会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施资本监  相似文献   

19.
王勇 《新金融》2001,(9):18-19
根据《商业银行法》、《证券法》,我国确立了银证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这是在现阶段金融市场发展状况和金融监管能力下的必然选择。但是,国际上混业经营是大势所趋,鉴于我国入世已经为期不远,国内银行业、证券业将面临来自国际上混业的金融财团的激烈竞争,因此,有必要积极探讨在现有分业经营体制下银证的空间,促进行银行业和证券业的共同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实现银证双赢。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利率市场化问题逐渐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对国内银行业而言,利率市场化是银行业真正实现市场化运作进程中的重要一步,其意义不亚于《商业银行法》的实施。《商业银行法》消除了银行业市场进入的壁垒,而利率市场化则将赋予银行自主定价的权力。在这样的形势下,合理的贷款定价模式选择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必需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