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它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等,此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已成为国企改革的探索主流。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很多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共同参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国企持股比例相对较大,从而导致民营资本丧失话语权,市场机制无法充分发挥作用。鉴于此背景下,清科研究中心近期发布的《2014年中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报告》,将从国企改革的基本路线切入,剖析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性质、目的、根本方向以及西方所有制经济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同时分析中国混合所有制改革基本路线,着重解析民营经济及VC/PE机构参与改革的机会及方法,并从不同行业中甄选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案例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尚存在的不足及未来发展展望,以期为VC/PE机构及企业未来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CFO角色重构     
秦长城  聂方超 《新理财》2014,(11):51-53
在经济“新常态”下,改革将成为重点。其中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尤为重要。而且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混合所有制经济将成为我国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存在。那么,在这种“新常态”下,CFO的角色又该如何扮演?在混合所有制资本的特殊性质下,这似乎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改革新思路.这为我们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也为央企全面深化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性机遇.2015年8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把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工作,作为国有企业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4.
秦长城 《新理财》2014,(4):45-46
中国建材集团(下称“中国建材”)和中国医药集团(下称“国药集团”),是两家被人经常提起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样板企业。而这两家央企的双料董事长宋志平,更是被人称作行业整合的战略型企业家。其早年所创立的“央企市管”理论,其实就是典型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概念。  相似文献   

5.
方明月  孙鲲鹏 《金融研究》2019,463(1):91-110
本文使用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采用国际前沿方法识别出僵尸企业,然后比较了国企控股、国企参股以及转制民企这三种混合所有制改革策略治疗僵尸国企的效果。实证结果表明:相对于纯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僵尸国企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在多种混合所有制改革策略中,转制民企优于国企参股,国企参股优于国企控股,这形成了一种“国企混改类啄序”现象;然而,上述“啄序”现象并非对所有国企都适用,对于那些所处行业垄断程度高、企业政治级别高的国企,单纯民营化导向的混改对僵尸企业治愈的效果较差;最后,混合所有制改革治疗僵尸国企的主要渠道,是降低了国企的期间费用(主要是管理费用)。本文的结果为处置僵尸企业和渐进式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我国所有制形式的改革目标选择原则,一是确保其社会主义性质,二是市场化取向。混合所有制经济符合这一要求。自中央提出“混合所有”是“新的财产所有结构”的表述,直到确认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市场经济下“公有制主要的实现形式”的政策演变,其过程之快、力度之大有其客观原因就在于这个复合性所有制形式它具有“公”和“私”两种所有制和“资本”和“知本”多种生产要素混合为一个市场主体内的“杂交优势”,从而在制度安排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既可以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又更便于现代产权制度建设的要求。所以它的发展对于推动国企改革的深化;有利于改变社会资产占比从而收入分配构成不合理的状况;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和生态和谐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严凯 《中国外资》2014,(11):62-63
随着“两桶油”(中石油、中石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进,外资油企看到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8.
<正>此次《意见》的一大亮点就是:鼓励各类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不仅鼓励非公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集体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还将有序吸收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相似文献   

9.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毅中说:“制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目标和任务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难以提出量化指标.但至少应有定性的要求。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要与股份制改革一起来研究谋划。”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明康说:“金融改革很难孤军深入。要加强货币政策、金融监管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国企改革以及环境保护政策战略的配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混合所有制改革,被认为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国企改革中的一大难点和热点。此次出台的《意见》明确将分类、分层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各类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相似文献   

11.
在近期的一次经济形势分析会议上,银监会主席尚福林首次提出,下一步将推进银行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这意味着银行业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式破题,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将会有实质性动作。目前,国家有关部门等正在积极研究深化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其内部治理机制的可行方案,以推动银行改革的深化。本文对有关银行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财势     
《新理财》2014,(8):12-15
四项改革 近日,国资委召开发布会称,决定对国资委所监管的6家中央企业开展“四项改革”试点,分别是中央企业改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董事会行使高级管理人员选聘、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职权试点;向中央企业派驻纪检组试点。根据试点工作需要,国资委选择的6家中央企业为:  相似文献   

13.
在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董事长、总裁熊焰主持的第六届全球P E北京论坛“混合所有制改革专场”上,原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主任、党委书记李保民,中银投资浙商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裁李皓天,海峡汇富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裁路博,惠农资本合伙人董贵昕与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董事长、总裁熊焰就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机遇、挑战和改革方向提出了各自看法  相似文献   

14.
赵崟梯 《时代金融》2014,(9Z):71-71
在近期的一次经济形势分析会议上,银监会主席尚福林首次提出,下一步将推进银行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这意味着银行业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式破题,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将会有实质性动作。目前,国家有关部门等正在积极研究深化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其内部治理机制的可行方案,以推动银行改革的深化。本文对有关银行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对微观企业经济后果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引起了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学者广泛关注。本文首先从实践出发梳理中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发展历程,包括宏观层面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以及微观层面企业单一股权结构向混合股权结构发展;其次,按照企业产权性质,分类总结混合所有制改革在企业层面的四种基础模式;再次,从理论出发综述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微观企业层面经济后果的文献,并归纳出混合所有制改革发挥作用的两种机制:治理效应和资源效应;最后,针对实践前沿与理论研究的脱节,本文结合当前中国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实进展以及重要情境特征的变化,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全会指出:"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截至2014年8月,已有16个省份出台国资国企改革方案,发展混合所有制成为所有改革方案的"标配",可以说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大幕已经拉开。作为伴随着国企改制成立起来的资产评估行业,毫无疑问将迎来新一  相似文献   

17.
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是我国在十八以来加快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地方国有企业要走出深化改革存在的困境,进行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是其中可行的一条道路,然而地方国企长期存在的问题对进行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阻碍。本文在分析地方国有企业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提出改进的措施,以期为地方国企在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从风险承担视角考察多个大股东的股权结构下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效果.研究发现,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引入多个大股东有利于加强对内部人的监督和制衡,促进企业提高风险承担水平;且其他大股东的监督能力越强,对风险承担的促进作用越显著.国企混改中引入国有、民营和外资性质的其他大股东,都能够优化公司治理机制;非国有大股东的相对持股比例越高,越能够促进国有上市公司提高风险承担水平.在不同类别、层级以及处于不同市场化进程的国企中,多个大股东的治理结构都提升了风险承担水平.研究丰富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多个大股东股权治理领域文献,对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艺明  赵焱 《财政研究》2021,(10):27-43
基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劳动生产率、价值转形、利润率平均化等理论,本文构建了衡量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指标,实证地检验国有独资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否提升其劳动生产率水平.研究发现,混合所有制改革显著促进了国有企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并且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加,国有资本保留企业控制权的改革效果优于非国有资本取得企业控制权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显著提升了国有资本控股企业的人均工资水平,但对非国有资本控股企业人均工资的影响不显著.此外,混合所有制改革对非国有资本控股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抑制效应但对国有控股企业的影响不显著.最后,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资本控股和非国有资本控股企业的利润率皆存在提升作用.在理论和实证研究基础上,本文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会计师》2015,(20)
本文研究混合所有制下国有资本管理的主体、范围、方式以及资本收益等,为国有资本管理收益分配改革提供支持。方法是应用概念解析和定性分析方法对混合所有制相关问题以及国有资本管理和收益进行研究。混合所有制下企业的国有资本收益来源包含股权转让收益、股息和红利、清算收益等。本文就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国有资本收益分配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和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