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6 毫秒
1.
何海军 《中国储运》2011,(11):114-116
随着《株洲市轨道交通千亿产业集群振兴规划及行动计划》的实施,株洲市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但要使轨道交通产业得到健康发展,中小企业配套是重要一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株洲轨道产业中小企业仍显弱小,中小企业配套政策的落实与实施有待进一步细化与规范。因此,对株洲轨道交通产业中小企业配套政策的实施策略进行研究成为了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都市圈轨道交通规划对碳排放的影响,将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划分为建设和运营2个阶段的碳排放。基于都市圈轨道交通碳排放特点,系统梳理都市圈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全过程的碳排放构成,分析都市圈轨道交通规划对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影响;在传统规划技术路线基础上,基于双碳目标对都市圈轨道交通规划技术体系进行优化,在规划目标及指标中增加能耗及碳排放指标,在规划技术路线中增加碳排放预测、绿色装备、智慧能源、绿色机制等相关内容;建立了涵盖都市圈轨道建设阶段、运营阶段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模型;并以西安都市圈富平—机场市域(郊)铁路作为案例,从建设投资、客流效益、建设阶段碳排放、运营阶段碳排放等方面对轨道工程方案进行了比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机动车的快速增长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巨大压力,城市饱受交通拥堵的困扰,因此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成为各个城市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首选途径。由于轨道交通具有运输能力大、安全、快速准时、节约用地和污染少等明显优势,因而城市轨道交通大规模建设及线网规划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与此同时,轨道站点及周边地块的开发和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为了更好地凸显轨道交通的优势,充分利用轨道站点实现交通可达性,从而推动轨道站点及周边范围内的产业发展,有必要对轨道站点及周边用地进行综合开发。  相似文献   

4.
日前,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轨道交通用关键材料重点项目课题正式启动。本项目以国家交通运输业发展战略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牵引,根据铁路运输高速化以及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节能、环保、安全、舒适的发展趋势,开展轨道交通关键材料及其工程化技术的深度研发;采取改进提高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方式,获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适用材料技术,推动以现代交通关键材料为基础的产业群的发展,提升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李东 《交通企业管理》2007,22(11):37-37
当前世界产业发展集群化趋势日益明显,产业集群已成为产业升级的客观要求。大力发展产业集群,打造区域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加快韶关经济的发展。韶关市与省内其他地市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6.
总结轨道交通不同发展阶段技术装备变革的不同需求,对特种铝合金材料进行供求分析,说明轨道交通技术装备国产化对铝产业发展的影响。对我国铝制造业的发展,提出加强科技创新与自主开发能力,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延伸铝加工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作为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其轨道交通起步较晚,第一条轨道线路轻轨2号线于2005年开通.截止2012年底,重庆轨道开通了轨道1号、2号、3号和6号线共4条线路,轨道运营里程达到131公里,位列西部地区第1位、全国第5位. 轨道交通是一个城市国际化的标志.对城市而言,轨道交通是硬件设施,而城市文化则是软件设施,两者对于城市的发展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产业、经济、政策、技术、人才等优势因素的深度融合,国内城市群和都市圈轨道交通正在快速发展。通过对国内外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系统既有调度指挥模式进行梳理,汇总得到基于分散架构和基于集中架构的2种调度指挥模式;在对2种调度指挥模式的优劣势和实施适应性进行分析后,通过弥补劣势和改进适应性,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协同架构的调度指挥模式;对3种调度指挥模式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并结合国内城市群和都市圈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提出了面向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系统调度指挥模式的建议实施路线;以京津冀城市群作为案例,验证了建议实施路线的合理性,将为加快建设“轨道上的城市群和都市圈”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
总结轨道交通不同发展阶段技术装备变革的不同需求,对特种铝合金材料进行供求分析,说明轨道交通技术装备国产化对铝产业发展的影响。对我国铝制造业的发展,提出加强科技创新与自主开发能力,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延伸铝加工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根据《宁波城市总体规划》和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从促进城市空间优化重组、完善城市功能布局和促进城镇体系建设3个方面分析轨道交通对宁波城市格局的影响。说明轨道交通建设对引导宁波城市发展,形成以中心城市为龙头、南北组团为两翼、中小城镇集群推进、城乡协调联动发展的大都市区新格局,确保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特大城市、大城市及城镇密集区,已经由单一城市为核心演化为多城市集群的空间格局.《2035年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中提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的交通圈.《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加快建设集高速铁路、普通铁路、城际铁路、市(郊)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于一体的现代轨道交通运输体系,构建高品质快速轨道交通网.以都市圈同城化通勤为目标,加快推进城际铁路网建设,推动市域铁路向周边中小城市延伸,率先在都市圈实现公交化客运服务.多层次、多制式、一体化的轨道交通系统将成为城市群(都市圈)轨道交通系统主要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轨道交通指的是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城市里营运有序、快速及时、可达性好、客运量大且衔接合理的公交化轨道客运系统。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轨道交通建设也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在“十五”期间,我国轨道交通建设投资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建成了大约450公里的轨道交通路线。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及轨道交通总量偏低的现状,指出浙江地区轨道交通的发展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结合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提出要重视浙江中西部地区轨道交通规划及构建浙江地区“8”字型结构的城际轨道交通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江苏省无锡市地处长三角核心区域,作为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工业基因为无锡市的发展注入活力,早在2015年就提出“产业强市”发展战略,到2022年又提出加快构建“465”现代产业集群发展,即构建以4个地标产业集群、6个优势产业集群和5个未来产业为支撑的“465”现代产业体系。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作为无锡6个优势产业集群之一,是无锡市制造业重要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实力,对无锡制造业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江苏沿江港口物流产业集群与港口发展的基础较为扎实,但总体上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结合影响因素分析,江苏沿江港口物流产业集群与港口现代化发展可从以下方面着手:构建创新型港口物流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环境、实施港口现代化工程、产业集群与港口发展融合互动、完善区域综合运输体系、延伸港口物流产业链并适时"选择全球价值链"和提高要素水平。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全球领先的隧道施工智能装备和高端轨道设备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铁建重工)在本届展会拥有隧道掘进机行业1550平方米的最大参展面积,展出了掘进机、特种装备、轨道系统、新型轨道交通装备、高端农业机械产业板块的40余台代表产品和模型,尤其是展示了为川藏铁路量身打造的超级隧道智能装备。  相似文献   

17.
何海军 《中国储运》2014,(9):122-124
近年来湖南省经济以产业群为依托发展迅速,但相关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却明显滞后,特别是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仍以传统物流为主要运作方式,严重影响了湖南省的产业群发展。文中首先分析了湖南省产业群发展的现状,然后分析了产业群发展中的问题以及现代服务业中的难点,特别是现代物流业面临的问题,最后根据湖南省的产业群发展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湖南省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现代物流业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8.
我国汽车物流行业的区域分布主要受到汽车生产企业区域分布的影响,目前已经形成了东北汽车物流集群、京津汽车物流集群、武汉汽车物流集群、上海汽车物流集群、广州汽车物流集群、重庆汽车物流集群六大汽车物流集群。从各区域的汽车物流产业客户分布来看,东北汽车物流产业集群以一汽集团为核心;京津冀汽车物流产业集群以北汽、天津一汽为中心;武汉汽车物流产业集群以东风汽车为中心;上海汽车物流产业集群以上汽集团为中心;广州汽车物流产业集群以广汽集团和东风日产为中心;重庆汽车物流产业集群以长安汽车为中心。  相似文献   

19.
2012年2月13日,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企业的首个跨国战略合作协议在上海诞生。当日,中国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公司与泰国曼谷轨道交通公司(BTSC)在上海签署了《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公司与泰国曼谷轨道交通公司战略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阐述香港和日本基于TOD的轨道交通项目融资模式,以科斯定理为理论基础分析土地综合开发是实现轨道交通外部效应内部化的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研究分析"轨道+土地"模式的具体操作方式,提出"捆绑运作"方式更有利于通过多种途径拓展轨道交通项目的收入来源,同时提出争取政府政策支持、完善相关法律规范、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发展轨道交通TOD模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