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三标”管理体系是指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三个管理体系有机结合,使用共同管理要素,通过“三标一体化”整合型认证的综合管理体系。目前,存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单一认证、“三标”管理体系整合认证以及企业标准体系认证等多体系认证并存的现象。企业一次又一次  相似文献   

2.
覃容  彭冬芝 《企业活力》2006,(11):78-79
“三标”管理体系是指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三个管理体系的有机结合,使用共同管理要素,通过“三标一体化”整合型认证的管理体系。企业标准体系是指企业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包括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目前,我国在体系认证上存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单一体系认证、“三标”管理体系整合型认证、企业标准体系认证等多体系认证并存的现象。于是出现了一个企业同时运行几个体系的情况。无疑,这些体系的建立与运行提升了企业的专业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郭红琦 《质量春秋》2008,(10):43-45
在业界。人们常把ISO9000、ISO14000和OHSAS18000三个管理体系标、准(以下简称“三标”)的有机整合称为一体化管理体系。由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基本原理一致,都强调自愿性原则。且在内容上有兼容的公共部分,均可能成为贸易的条件,因而在理论上进行一体化整合是可行的。实践中,认识到了一体化管理体系能带来管理效率的提高。以及体系建立、认证和维护费用较低等好处.越来越多的企业或其他组织正在不断实施“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许多企业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4.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大管理体系标准被称为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被当今世界公认为先进的科学管理标准。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就是将质量管理体系(QMS)、环境管理体系(EMS)、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AS)的管理原则、体系结构和总体要求相互融合并保持一致的综合管理体系,它以产品实现过程为主线,优化资源管理,提高效率和效益,持续追求卓越目标。三标一体化的有效实施,能够为企业抵御风险,赢得机遇,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赵正佳 《企业活力》2004,(11):70-71
<正>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国际贸易的需要,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OHSAS 18000职业健康安全标准引起了全世界的极大关注,各国企业纷纷建立了相应的管理体系并开展体系认证。然而,企业在实施这三个标准、建立并运行相应的管理体系时,由于三个体系强调各自的专业管理、专业分工,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仅以建立体系后的评审为例,如果一个体  相似文献   

6.
1引言 在国际经济合作中.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ISO/CD14690(HSE)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已成为相互认可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7.
许继集团作为我国继电保护行业的“排头兵”,早在1995年就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2年8月,公司领导层根据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经验和进一步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需要,作出了“共享系统资源,整合管理职能,建立以质量管理为主线,融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为一体的一体化管理体系,并尽快通过认证”的决策。2003年底,公司的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成功构筑并顺利通过了中联认证中心的认证,从而使公司的企业管理水平步人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8.
现已公布的2000版ISO9000族标准(CD2)有3项:ISO/CD29000、ISO/CDZ9001和ISO/CD29004。现分别介绍如下:(1)ISO/CD29000ISO/CD29000主要包含两部分内容:(1)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原理(说明性内容);(2)术语和定义(规定性内容)。在‘俄明性内容’冲,CD。主要阐述了ISO9000族标准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它介绍了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内容、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步骤、质量管理体g评价、过程方法和巴进环的应用等,同D也提供了质量管g体系和其它管理食系所关注目标的模式。“‘规定性内容”主要是对ISO9000族标准中的术…  相似文献   

9.
姜敏 《中国质量》2012,(5):55-57
当前,由于国际化管理体系标准的深入推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已在国内大中型建筑施工企业和铁路建筑施工企业中得到了普遍的贯彻与执行;对建筑施工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环境保护、员工作业的安全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发挥了巨大的主导和推动作用。随着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与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以下简称"三标"管理体系)的实施和普及,如何保持"三标"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是建筑施工企业共同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10.
陈有忠 《中国质量》2003,(12):32-34
施工企业的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代表了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管理应以质量管理为纲,企业贯彻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OSHMS(OHSAS18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依据这些  相似文献   

11.
王晓生 《质量管理》2011,(10):60-63
质量经理知识大纲的第12章“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其他管理体系标准”的知识点包括:对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理解:对ISO22000以及ISO/TS16949、TL9000、AS9000等其他管理体系标准的识记。  相似文献   

12.
曾巨波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12):156-157,155
文章通过对GB/T28001、NOSA五星安健环管理与传统的电力行业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分析研究,揭示各种安全管理体系各自的侧重点、互补性,建立一体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3.
随着ISO9000标准和ISO14000标准的推行、质量体系认证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广泛开展,人们在考虑如何使ISO9000、ISOI14000和拟议中的ISO职业安全与卫生管理体系标准结合起来,建立一体化的管理体系,以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本文就此作初步探讨。1一体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从标准的内容和制订过程来看,虽然质量管理体系(QMS)和环境管理体系(EMS)是彼此独立的管理体系,但ISO在其制订或修订过程中考虑到了相互的兼容,其核心的管理体系要素二者相似,包括方针的建立、组织的机构和职责、文件控制、监测与测量、内审,以及…  相似文献   

14.
管理体系标准的整合是21世纪标准化发展的基本趋势。文章阐述了质量管理体系(QMS)、环境管理体系(EMS)、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个标准不整合给组织贯标工作带来的困难,分析了三个标准的内在联系,提出了三个标准整合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5.
基于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大多数已经取得质量、环境、职业健康等管理体系认证的实际情况,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应当考虑与其他管理体系进行有机融合。文章研究分析了企业标准体系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等管理体系的异同点,得出各体系之间具有兼容性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各体系整合的必要性、可行性和进行整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英国特许质量协会会员、特许质量专家伊恩·道林(Ian Dalling)最近在《质量世界》撰文提出一种管理元素分类法,用12项管理要素定义一个组织的所有运营流程。道林指出,这种方法已经在实际设计和管理体系整合过程中得以应用及测试,适用于多管理体系标准,如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ISO17025《实验室认可》等,但亦适用其他管理体系标准、法规、行为准则。他提出该分类法是为了激发人们对该主题的兴趣并加以研究,因为它对管理体系整合的绩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企业建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时往往强调单一(或某种组合)体系的作用和重要性,而忽视企业整体标准体系的建立。由于这些管理工作是企业整体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假如仅仅强调这些工作而忽视这些工作与其他工作的联系,忽视其他工作与这些管理体系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那么这样建立的管理体系往往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华宝孔雀致力于精细化管理的探索,并把推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推荐的诸如ISO1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管理体系标准列入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进贯标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有效提高了精细化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  相似文献   

19.
质量经理知识大纲的第12章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其他管理体系标准的知识点包括:对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理解;对ISO22000以及ISO/TS16949、TL9000、AS9000等其他管理体系标准的识记。  相似文献   

20.
管理体系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的特点.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或国家有关机构制定的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以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AS18000)等标准建立、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的一套文件化的系统管理制度。企业通过国家认可的认证机构的审核后,取得相应的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笔者拟对管理体系认证费用的会计处理作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