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刑法修正案(八)》对涉税犯罪规定作了重要修改。取消了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和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死刑,并将虚开不具有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功能的普通发票和非法持有伪造的发票等行为纳入到《刑法》中。本文在比较新旧规定的基础上,对新规定的出台背景、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新规定的对当前打击涉税违法犯罪工作影响做了分析。这同时也是对《刑法修正案(八)》涉税条款的解读。  相似文献   

2.
2003年4月初,由国务院“807专案组”督办的普少荣等人里取出口退税案终于水落石出,北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以骗取出口退税罪叛处普少荣无期徒刑并处罚金2100万元;以骗取出口退税罪叛处巫裕强有期徒刊15年并处罚金1000万元;以骗取出口退税罪叛处原北海市国税局进出口管理分局局长徐绍福有期徒刑4年。  相似文献   

3.
刘森 《北方金融》2022,(1):47-51
关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本质,理论上主要有三种观点即行为犯说、目的犯说以及"抽象的危险犯"说,但这三种观点皆有不妥之处.但不可否认的是虽然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本身不具有危险,可为了防止利用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行为的发生,有必要提前对虚开的行为进行处罚即预备行为正犯化.虚开的发票本身并没有导致国家税款损失的危险,只是后续利用本发票进行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才可能导致国家税款流失,不能混淆不同犯罪所具有的危险,所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本质上是真正的抽象危险犯,既不是行为犯或目的犯,也不是"抽象的危险犯"说实际上所指的具体危险犯.至于本罪量刑过重的问题则很难通过刑法解释解决,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还是立法修改.  相似文献   

4.
出口退税有助于外贸企业提升其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为外贸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与此同时,出口退税操作涉及海关、税务等多个领域的法律法规,如何确保出口退税的合规性,也成为不少外贸企业面临的挑战。特别是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对虚开增值税发票、骗取出口退税行为的打击力度,不少企业由于对出口退税合规性的重视不足,被认定为存在骗取出口退税行为并遭遇行政处罚。鉴此,厘清出口退税合规操作要点,对外贸企业而言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文娟 《上海金融》2023,(11):71-79
虽然《刑法修正案(十一)》将“重大损失”作为骗取贷款罪的唯一入罪标准,但在司法实务中“重大损失”的认定仍会面临诸多棘手问题。因此在骗取贷款罪的司法适用中,我们应确立“重大损失”的认定规则:第一,明确提供虚假申请资料获取的贷款金额不属于重大损失。第二,厘定民事诉讼程序操作对“重大损失”的认定具有决定性作用。第三,重大损失的主体对象和涵盖损失要素的选择应遵循有限性原则。第四,我们应构建“贷款到期时+执行程序终止时”重大损失的双重起算节点。如此方能契合贷款资金所有权保护的立法定位,助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刑法对涉及滥用贷款行为规定了贷款诈骗罪、高利转贷罪和骗取贷款罪三个罪名.刑法条文对三罪中取得贷款的手段进行了不同的表述,但它们的本质特征都在于使用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欺骗手段,并且对心理事实的虚构和隐瞒也能构成相关犯罪所要具备的欺骗手段.而行为人在骗取贷款过程中的主观目的的差异便是三罪名之间进行区分的主要...  相似文献   

7.
涉嫌犯罪的税务案件包括逃税案;抗税案;逃避追缴欠税案;骗取出口退税案;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案;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案;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案;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案;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案;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案;非法出售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案。税务机关在依法查处上述违法行为过程中,发现违法行为涉及的金  相似文献   

8.
刘剑文 《中国税务》2010,(10):29-30
2010年8月23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刑法修正案(八)》草案。此次刑法修改的重点之一是适当减少死刑罪名,草案拟废除近年来较少适用或基本未适用的13个经济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其中包括“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和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死刑”(以下简称“增值税死刑”)。本文就增值税死刑废除问题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程辉 《税收征纳》2014,(6):35-37
“营改增”辅导期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的账务处理,有其一定的特性。现做以下梳理和解读,并以例题的方式加以解析,提醒增值税事项会计处理的相关事项。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28号规定,试点纳税人取得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后,发生增值税偷税、骗取出口退税和虚开增值税扣税凭证等行为的,主管税务机关可以对其实行不少于6个月的纳税辅导期管理。  相似文献   

10.
一、保险诈骗罪的犯罪构成特征(一)保险诈骗罪的客观方面特征保险诈骗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保险法律、法规,进行保险诈骗,数额较大的行为。保险诈骗罪的行为手段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法条中规定的五种行为方式。第一种是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诈骗保险金。所谓"故意虚构保险标的"是指行为人为了骗取保险金,违背法律关于诚实信用原则,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时,在保险对象上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  相似文献   

11.
我国刑法对于偷税罪"二次行政处罚"犯罪成立标准的规定存在诸多立法缺陷,而且不符合税收征管实际,在实践中难以操作。应对此进行相应的修改予以完善:明确规定"二次行政处罚"的时限与数额;将扣缴义务人因偷税被税务机关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行为犯罪化。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涉税犯罪案件由公安机关的经侦部门管辖。公安机关因其"以块为主"的横向管理体制和不掌握纳税信息资料的先天不足,出现了受理案件渠道不畅、侦查协作机制不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不衔接和地方政府行政干预严重等侦查体制上的弊端。要走出当前涉税犯罪侦查的困境,必须对现有涉税犯罪侦查机制进行改革。建议建立一套单独的税务警察机构,以从根本上消除当前侦查体制上的弊端。  相似文献   

13.
论偷税故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税收执法实践中,认定偷税是否应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故意性一直是争议最为激烈,且至今没有解决的问题之一。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不但会对纳税人造成不公平,同时也会极大地损害税务机关自身的形象,侵蚀纳税人对税法的遵从度和对税务机关的信赖度。如果从习惯法来理解偷税的故意性,从偷税与偷税罪的关系以及近期国家税务总局一些相关的规范性文件来进行分析,可以拓宽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环境税税收返还制度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收返还制度被发达国家广泛运用于税收实践中。本文从环境税税收返还制度设计的国际经验出发,探讨了环境税税收返还制度的实施目标与操作途径,并建议在我国未来的环境税改革中,结合国情进行环境税税收返还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5.
出口退税在推动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方面正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某些不法分子利用这一政策采取各种手段骗取出口退税,造成了国家税款的流失,弱化了出口退税的杠杆作用。本文从当前我国出口骗税的特点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增值税制度、完善出口退税政策体系、建立协调机制和加大惩治力度等治理出口骗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出口骗税问题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如何防范和打击出口骗税行为已成为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对此,各国纷纷采取措施,从制度设计、税收管理、监控检查、机构设置等方面对出口骗税进行防范和打击.本文借鉴了国际经验,对我国防范与治理出口骗税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税务处理决定与税务处罚决定的关系问题引发了实践与理论的诸多争议.在司法实践中,不同裁判观点长期并立不利于税务执法标准的统一和税务管理秩序的维护,凸显了厘清争议的必要性.税收征罚关系应当符合税收征管构成要件、遵循行政诉讼审理原则以及契合差异化证明标准,从而确立了征罚关系绝对独立观点的合法性.征罚关系绝对独立观点认为,税务处理决定与税务处罚决定是相互独立的行政行为,二者之间并无明确的相互拘束力,且二者所认定的违法事实和追缴金额无需保持一致.基于此,税务机关、复议机关与人民法院应当随之调整执法标准与审理标准,确保该观点贯穿于税务争议解决的全链条.  相似文献   

18.
我国生态税费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的税收体系,存在着诸如保护生态环境的主体税种缺位、现行制度立法层次低、设计税种时环保因素考虑不够、优惠形式单一等问题。建议开征专门的环保税,改革相关税种,构建以环保税为核心,以相关生态税种和生态税收优惠措施为辅助的生态税收新体系。  相似文献   

19.
要从根本上提高公民的纳税意识,仅仅依靠严厉的惩罚手段是远远不够的。在税收宣传和征管工作中必须灵活运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分辨出不同纳税人的不同需要和共同需要,对纳税人实施科学的激励,创造和改善条件,满足纳税人的多层次需求,从而全面、有效地提升公民的纳税意识。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的税收实践中,虽然纳税人是导致税收流失最主要的方面,但由于征税人方面的原因而导致的税收流失也不容忽视。运用预期效用理论,对税务人员的违规行为进行建模分析的结果表明,应加强对税务人员的管理,以防止和减少因税务人员的违规所导致的税收流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