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前我国的慈善立法跟不上现实需求,亟需一部系统的慈善法对现存问题进行规范。慈善法需要明确定位政府在慈善事业中的组织监管角色,明确民间慈善组织的独立法人地位,明确慈善事业的公示和监督体系与程序,明确募捐人和捐赠人的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要规范和完善慈善税收优惠制度,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政府、慈善机构的公信度。  相似文献   

2.
慈善事业职业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慈善事业职业化需要有数量庞大的公益慈善组织、专业化的慈善事业人才、良好的全民慈善氛围和适度公正的慈善组织评价考核体系。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慈善事业起步比较晚,慈善不足和贫富分化成了当前社会的一对重大矛盾。职业化发展必须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营造慈善文化、扩展慈善组织、合理定位慈善组织、建设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建立慈善组织监督评价体系、拓宽慈善组织资金来源渠道。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慈善事业不断发展,而个人捐赠比例由于"熟人文化",慈善机构公信力不佳,政府对慈善捐赠重视不够等原因却不断下降。转型期,政府应加大对慈善捐赠的支持力度、完善慈善组织自身建设、健全慈善捐赠相关法规、创新慈善捐赠的方式和手段,促使全社会积极参与慈善事业,使个人捐赠真正成为未来慈善事业发展的主流和基石。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慈善事业不断发展,而个人捐赠比例由于“熟人文化”,慈善机构公信力不佳,政府对慈善捐赠重视不够等原因却不断下降。转型期,政府应加大对慈善捐赠的支持力度、完善慈善组织自身建设、健全慈善捐赠相关法规、创新慈善捐赠的方式和手段,促使全社会积极参与慈善事业,使个人捐赠真正成为未来慈善事业发展的主流和基石。  相似文献   

5.
通过当前一系列典型慈善案例,反映我国急需制定规范慈善事业发展的基本法。在借鉴国外慈善事业监督制度的基础上,建议我国慈善立法可以从捐赠人的义务、慈善机构的自律和社会监督三个方面来构建慈善事业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6.
慈善事业是一项基于道德的社会事业。美、英两国都十分重视慈善事业的发展,并且各自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实践模式。美国慈善事业的特色包括:民间主导型的实践模式、税收激励下的慈善动机和稳定的社会公信力。英国慈善事业的特色包括:"慈善模式以政府资助为主、民间组织为辅"以及慈善事业具有良好的监管制度。美、英两国慈善事业的实践经验为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一是要完善慈善法律体系;二是要降低慈善组织的进入门槛;三是要加强慈善组织的内部结构治理;四是要加强政府对慈善组织的支持力度;五是要加强对慈善组织的管理与监督。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慈善事业的需要也更加迫切。本文针对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严重滞后于需求的现状,深入剖析慈善文化、法律制度等环境因素对慈善事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并从民众"慈善观"的转变、政府恰当的角色定位和出台相应的政策法律等途径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慈善事业的需要也更加迫切.本文针对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严重滞后于需求的现状,深入剖析慈善文化、法律制度等环境因素对慈善事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并从民众"慈善观"的转变、政府恰当的角色定位和出台相应的政策法律等途径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9.
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从事慈善事业的意愿也在不断增长,促进了我国慈善事业的迅猛发展。近几年我国社会保障压力逐日剧增,慈善事业成为社会保障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弥补了"市场不为、政府不能"的空缺。在一定程度上慈善事业健康迅速发展依托于慈善组织的正常运行,但慈善组织能否正常运转又很大程度上受到慈善资金是否正常运作的影响。目前,作为慈善机构生存和发展基础的慈善基金在运作过程中出现了各种不容小觑的问题,需尽快解决。本文主要分析了基金运作过程中出现的相对量偏低、支出结构不合理和运作效率低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建国之后,我国慈善事业呈"V"型发展态势,从急剧消失至迅速复兴,由官办慈善向大众慈善转变,其地位日渐凸显。慈善事业之所以受到重视,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而发展慈善事业,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福建慈善事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但仍需恰当处理好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并立足当今,以史为鉴,顺应国际化潮流,积极与国外慈善组织互动,以推动慈善事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
公共领域、政府失灵以及公共产品理论给出了政府财政支持慈善组织的"合法性"证明,慈善组织的现实作用更是为政府财政支持提供了现实依据。然而中国慈善组织遭遇公信力资本先天不足、治理问题、生存困境和发展"空间错位"等一系列失灵。克服和缓解这些"失灵"需要政府各方面的支持。国外的"二维"政府支出安排对支持慈善组织的发展曾起到关键作用,但将之移植于中国,就需要考虑移植后可能产生的效应以及在中国语境下的修改。  相似文献   

12.
中国红会系列困境并不是孤立的现象,其背后折射出我国慈善制度和传统伦理观念所面临的尴尬。在观念层面构建慈善伦理的现代性,塑造中国慈善事业的公信力,是引导我国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当代中国慈善伦理现代性的构建,需要实现从偏袒无序向公正有序、从模糊操作向机制透明、从人际信任向制度信任三个层面的转变,需要在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慈善捐赠动机可归为:价值理性社会责任——利他;目的理性自身战略——自利;法规理性生存压力——互利。慈善捐赠的后果看似相互矛盾但内在逻辑一致。我国慈善捐赠的规模、结构与模式与西方显著不同。在研究我国企业慈善捐赠动机与后果时,应该把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与制度因素作为外部变量考虑进去。今后应结合慈善捐赠的他利、自利和互利动机,借鉴西方经济学与管理学相关理论,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来研究慈善捐赠与社会效益、短期效果和长期利益的关系,得出内在逻辑一致结论,以促进我国企业慈善捐赠规模发展和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14.
明清时期地处江南的嘉兴府商品经济日趋繁荣,社会变迁加剧,催生了众多的慈善组织。这些慈善组织呈现了数量激增、内涵拓展、主体多元、地域延伸、兼具传统与近代两重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5.
税收政策是各国激励慈善捐赠的重要手段.我国为促进慈善捐赠而实施的税收激励政策包括针对慈善组织和针对捐赠人两类,目前存在享受税收优惠的慈善组织范围小、税种的缺陷与缺失以及纳税人税收抵扣手续繁琐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分别从扩大慈善组织受惠范围、开征遗产税与赠与税、完善相关税种以及简化税收抵扣程序等方面进行改进,促进慈善捐赠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汶川地震使人们开始关注慈善捐助活动,也开始关注慈善组织的法律地位。慈善组织其本质特征是公益性和社会性,国外法律通常将慈善组织定位为财团法人或者将其置于信托制度的体系之下,而我国民法只规定了社团法人,一些零星的关于慈善活动的法规也未对此问题做出明确规定。要准确界定我国慈善组织的法律地位,必须首先完善法人制度,增加财团法人的相关规定。其次,应该严格区分慈善组织与行政机构、慈善组织与慈善组织中的自然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7.
在政府、市场与社会良性互动的体制机制中,社会组织具有关键性的地位和作用。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自贸区建设,以市场化、国际化和法治化为其目标和任务。在自贸区的市场化、国际化和法治化进程中,社会组织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在现行体制和法律、政策中,自贸区社会组织建设有诸多障碍。针对这些障碍,自贸区社会组织建设的制度创新重点在于:明确自贸区社会组织的法律地位;变革自贸区社会组织的管理模式;协调自贸区内与自贸区外的关系;促进自贸区社会组织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8.
《慈善促进法》正在加紧起草之中。在慈善组织取得主体资格条件、法律法规衔接问题、慈善信托等方面,借鉴国外慈善组织的法律建设和实践管理经验,提出相关的立法建议,以期为我国民间慈善组织有序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慈善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慈善捐款逐年攀升,连创新高;与此同时,慈善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对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不断加大,社会影响力逐步提升。然而,不断爆出的慈善“丑闻风波”,使得社会大众对于慈善捐款的用途产生诸多疑问,公益慈善组织的社会公信力受到极大的挑战。通过对慈善捐款的产权和信任分析,探讨慈善组织走出捐款困境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