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最近有经销商向记者透露,当前有些区域强势白酒品牌正在酝酿一股涨价风潮,同时加上剑南春最近调价,更是给这些区域强势品牌“带了个头”,而且剑南春涨价后留下的市场空当也使这些品牌涨价变得相对容易些。目前这些区域强势品牌大部分是中档或中高档品种,  相似文献   

2.
赵传平 《糖烟酒周刊》2007,(33):110-112
武打小说中经常看到。所谓高手就是伤人于无形之中,而价格战的最高境界,就是在不影响自身发展的情况下给对手以致命打击;涨价了,成功了。涨价了,哗声一片。成熟产品的涨价是敏感的,企业在执行成熟品牌的调价策略时,时机运用很重要;市场上什么价格空当是有利于产品销售的,什么样的价格空当又是诱人的陷阱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涨价和资本冷静成2021年白酒行业关键词。不论是高端白酒、次高端白酒和中低端白酒,涨价贯穿全年。相对白酒终端市场的热闹,白酒资本市场则趋于冷静。估值修复、理性回归成为去年下半年以来白酒资本市场的主基调,连此前风头正劲的酱酒也出现"退烧"的迹象。涨价贯穿全年涨价一直是白酒行业的热点现象,而这在2021年表现尤为突出。2021年白酒涨价范围更广、频次更高、幅度更大。  相似文献   

4.
潘灯 《品牌》2010,(Z1):62-64
<正>多数白酒企业不该因为涨价潮而自乱阵脚,尤其对于很多区域品牌来说,问题不是"涨不涨",而是活不活。2009年8月1日起,随着《白酒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核定管理办法(试行)》(下简称《办法》)的正式实施,白酒企业或集体涨价的传闻已经称为现实。现在看来,无论是高端品牌还是中低端品牌,都做好了涨价的准备,一场价格风暴山雨欲来。此次白酒涨价的背后动因何在,白酒企业又该如何应对呢?  相似文献   

5.
白酒市场的整体发展趋势一直是我们和业内人士关注的对象,我杂志社在2004年第一期上以《白酒市场井喷销售风险显现——白酒涨价、市场回暖及经销商压货现象调查》为题对2003年的市场热点进行了相关报道。前段时间,业内又有媒体报道说,白酒市场经过几年的调整,在2003年已经止住了持续下滑的局面,并开始好转。持这种观点的理由有  相似文献   

6.
徐敬 《糖烟酒周刊》2006,(29):18-18
从我们做营销的角度来看,产品的涨价并非所有时候都是因为原料的涨价。有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涨声一片时,喔喔今年还将360度奶糖和多奶蜜下调了价格。这说明了什么呢?最近三年来,各行各业都在涨价,食品行业我了解的产品有白酒、瓜子、饮料以及糖果等。  相似文献   

7.
去年末和今年第一季度,酒业领导品牌涨价信号频传,葡萄酒业的张裕,白酒行业的五粮液、茅台、剑南春、国窖等纷纷上调产品价格.或者开始筹划涨价工作,激起了市场和股市的热情反馈。在业界被上述企业的涨价现象牵住目光的同时.以古越龙山为代表的黄酒企业也发出了强烈的涨价信号:从4月5日开始,古越龙山原酒价格率先全线上涨,上涨幅度从5%~38%不等。黄酒涨价.是要搭白酒、葡萄酒涨价的班车,还是有自己的战略考量?黄酒这样大幅度的涨价.近年来非常少见,前几年糯米涨价带来生产成本提高。但也不见黄酒提价.为什么会选择这个时机进行产品价格上调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进行了深入的走访调查。  相似文献   

8.
娄向鹏 《广告大观》2010,(11):51-52
茅台涨价了,五粮液涨价了,泸州老窖、剑南春、红花郎……还有二线名牌白酒也在悄悄跟进上调价格。2010年中秋未到,白酒销售价格已是“涨”声一片,一点也不逊色于楼市,说炒房不如炒名酒,不是虚言。  相似文献   

9.
在22期《政策白加黑》的文章中,我们曾因青花瓷汾酒换包装、欲提价一事进行了讨论,其中曾有部分商家朋友表示了自己的担忧,而当我们白酒栏目组在对太原市场最新动态调查时,同时对汾酒涨价一事进行了回访,发现太原市场的诸多经销商对青花瓷汾酒的涨价之事都能接受,并且,对高档酒市场影响甚微。在高档酒市场上茅五剑和青花瓷汾酒等的销量依然稳定,一切都在按部就班,一切都已顺理成章。  相似文献   

10.
每年元旦和春节的"双节"档期,像茅台、五粮液这样的传统白酒一线品牌都少不了要涨价一回。然而今年"双节"前的白酒市场却显得很不寻常:茅台和五粮液都没有上调价格的计划,而"老大"茅台在厦门的售价更是半年来几乎没有动过。反观二线品牌,泸州老窖、郎酒、水井坊等却纷纷在节前掀起涨价潮。分析人士指出,二线品牌欲跻身一线阵营,是这些品牌掀起涨价潮的主因。  相似文献   

11.
2003年的确是白酒市场不平凡的一年。之所以说不平凡,是因为这一年白酒市场出现了很多往年难以预料的情况,而且这些情况将对白酒市场的未来产生一定影响。非典的出现,高端白酒市场的竞争大规模加剧。以及与此有着密切关系的白酒市场整体涨价。这三大热点构成了2003年白酒市场的主旋律。随着2003年白酒市场的变化,2004年白酒市  相似文献   

12.
汪洋 《糖烟酒周刊》2007,(10):148-149
时下,中国几大高档白酒纷纷涨价:从目前高档白酒第一格局四大品牌五粮液、茅台、水井坊、国窖·1573来看,他们已经为自己未来的扩张打造了“价格”武器,但我们知道仅仅是价格武器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在价格武器后面隐藏的是各位霸主的争霸思想。后起之秀国窖·1573本着消费者需要不断教育的思路,正以“法家”思想全面争霸终端市场;水井坊以第一位挑起高档白酒的名份,进行“高尚生活元素”的品牌打造,让消费者自己感受品牌价值的“道家”思想争夺高端;而茅台也逐渐以合理的产品结构,构筑起高档白酒坚固的防御城墙,同时用“兼爱”思想来渗透消费群,可称为“墨家”营销思想之典范;再看我们的“白酒大王”五粮液采用的却是“诸子百家”思想之长的“儒家”思想正在“儒行天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谷惠 《商业文化》2005,(7):115-117
从外界的感觉上讲,中国的白酒行业目前似乎还是利润率相对较高的行业。由于市场集中度不高、进入门槛较低、市场空当大、消费量大等因素,很多业外企业都杀了进来,少数先行者如小糊涂仙、金六福等先后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4.
这一段时间,处在淡季的白酒市场同自然气候一样,也在经历着多雨的“梅雨季节”,那就是此起彼伏的涨价、涨价。现在的形势,用兰州义顺公司张总的话来说就是:厂家都是不涨不行,面子上过不去,调价又怕减少了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15.
贺菲 《糖烟酒周刊》2005,(48):87-88
针对于企业来说.在实施涨价的过程中,首先要给产品制定一个合理的价位。真源(化名)饮品的成功提价.给产品的价格调整带来了一丝启示:调整产品价格,寻找到市场最佳的价位空当.往往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何俊  梁咏 《糖烟酒周刊》2004,(10):16-17
2003年是中国白酒界最令人失望的一年,在这一年里,除了名酒涨价这个现象外,几乎看不到什么亮点。  相似文献   

17.
华墨 《商界》2010,(8):122-123
尽管各家酒厂都在对白酒销售量的下滑遮遮掩掩,但逆市涨价却是不争的事实。茅台在今年第一天扛起了涨价的大旗,出厂价猛增13%,随后五粮液、泸州老窖等纷纷跟风,进而成为全行业的“集体行动”。提前嗅到涨价风潮的投资客们早在去年年底就囤积白酒,到今年上半年,个个都赚得盆满钵溢。  相似文献   

18.
王凯胜  王晓鸿  蒋慧萍  郭静 《糖烟酒周刊》2005,(29):B0002-B0002
兰州20元~50元之间的主流白酒产品多为地产品牌,如域酒、世纪金辉酒等,茅台、五粮液、剑南春在高档白酒市场的地位非常稳固,本地酒推出的高档产品销量普遍不佳。老名酒价位处于中低档和高档之间,存在拓市空当。最近,全兴、浏阳河正准备进入兰州市场,针对当地市场的特点。以及老名酒如何开拓市场。本刊经销商版邀请兰州市场运作比较突出的几位经销商嘉宾发表了他们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最近几年来,五粮液的出厂价格一直在上涨。这种调价频率在五粮液跨越式的发展历史上并不多见,在整个白酒行业发展史上也是不多见的。然而,恰是这种跳跃性增长的势能。使五粮液在竞争对手面前始终保持了领先优势。本文将以五粮液涨价为线,探寻五粮液在高端市场和白酒行业长期领跑的超强能量。  相似文献   

20.
明君 《成功营销》2012,(5):102-103
生产工艺的革新一直是白酒行业几十年来的重要课题,实现生产工艺的全面工业化和现代化,更是整个行业多年来的梦想。而劲牌公司枫林小曲酒厂的正式投产,使这一梦想终于照进现实。提到2011年的白酒市场,人们可能会想到一个关键词:涨价。事实上,除了高端白酒价格竞相飙升,这个行业还在悄然发生着一项重大的变革,那就是白酒酿造的生产方式正在逐步从传统走向现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