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新越  曹婵婵 《经济地理》2019,39(9):156-163
休闲与居住是城市的两大重要功能,结合休闲时代城市转型的宏观背景,运用POI(Points of Interest)大数据研究城市内部两大功能的协调匹配关系对城市休闲与居住场所的合理配建具有现实意义。基于青岛市10个区市2 524个休闲场所和703个居住场所的POI大数据,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方法探究青岛市休闲与居住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各区市二者的协调匹配关系,结果表明:①青岛市休闲与居住场所的空间分布重心及方位存在偏差,休闲场所呈现胶州湾东海岸一个发展极和多个集聚中心并存的态势,居住场所则表现为李沧、城阳、即墨面状连绵成片和莱西、平度多组团式集聚。②不同类型休闲场所集聚程度及服务的便利水平排序为餐饮艺术馆旅游景点图书馆商场博物馆公园电影院体育馆文化站科技馆。③依据休闲场所在居住场所3 000 m范围内的数量分布变化趋势可划分为0~500 m步行休闲、500~1 500 mRBD休闲、1 500~3 000 m特色休闲三个区段。④青岛市仅崂山区实现休闲与居住布局协调匹配,市南、黄岛、市北、胶州的休闲功能超前于居住,李沧、平度、莱西、即墨、城阳的休闲功能则相对滞后,依据各区市不同类别休闲场所与居住的匹配关系研究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服务业集聚区的概念由上海最先从海外引入。2004年上海市提出以区为单位,建设一批集商务、住宿、旅游、购物、餐饮、休闲为一体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2006年启动首批12个集聚区建设项目,目前全市集聚区规模达到20家。上海普陀长风和闸北苏州河北岸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将成为承接企业总部等的重要区域;漕河泾高新科技产业服务区的建设完全按照国际化、信息化、生态化的标准;杨浦区“海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已成功举办上海国际创意产业周。  相似文献   

3.
田赛赛  蒋漪漪 《当代经济》2018,(3):78-80,95
随着休闲活动需求的日益旺盛,休闲活动设施的合理布局尤为重要.本文以上海市黄浦区人民广场——南京东路休闲活动区为研究对象,选取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等作为具体的活动类别,利用兴趣点数据和城市路网数据构建基于街区尺度的休闲活动的空间识别及集聚特征的分析方法.采用核密度、标准差椭圆、缓冲区相结合的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广场——南京东路休闲活动基本上呈现高度集聚,餐饮和购物主要沿着交通线成带状分布,参与频度相对较低的休闲娱乐设施呈现组团式分布.另外,不同类型的休闲活动区有各自的空间分布特点和集聚特征.  相似文献   

4.
文章利用上海酒店业的空间数据,通过聚类和异常值分析,讨论了上海市中心地体系的演化。研究发现,上海市高等级中心地体系的演变属于典型的"点—轴渐进式"扩散模式,其中高等级中心地沿"延安路—世纪大道"呈东西轴向发展,长期以来呈现持续强化的特点;次一级中心地在中心城区内的分布呈现"大分散、小集聚"的特征;高等级中心地和次一级中心地都表现为"主城区—卫星城"的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5.
北京多种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对于居民服务设施的可获得性具有重要意义,可达性是评价设施布局与获得的有效手段。文章基于兴趣点数据将北京城六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划分为7类,采用累计机会法对各类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可达性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引入熵值法测度设施的综合可达性。结果表明,各类设施的空间分布并没有向城区中心地区集中,没有明显的中心集聚地,而各类设施可达性有相似的空间模式,均向城区中心集聚,并由中心向外围递减,单中心结构特征明显。各街道获得的各类设施数量存在显著差异,购物、餐饮、休闲娱乐设施的可获得数量高于其他设施,游憩设施平均可获得数量最少。各街道综合设施的可达性与基于熵值法的可达性具有相似的空间格局,多样性会降低或提高街道可达性位序,但对可达性空间分布变化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赵垚  叶强  莫正玺  杜卓阳  梁怡欣  万裕瑄 《经济地理》2023,(12):143-151+211
文章基于“饿了么”外卖平台开放数据接口,获取2019、2023年长沙市中心城区内外卖餐饮店地理位置信息,在解析外卖餐饮店的时空变化及集聚特征基础上,运用空间滞后模型(SLM)、空间误差模型(SEM)探讨其时空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长沙市外卖餐饮业分布由“一主两副”形态逐步演化为“多核心网络结构”现状格局,“网络化、均衡化”态势明显。(2)不同类型菜系外卖餐饮业态演化特征差异明显,地方菜高度集中于城市传统商业中心;外国菜依赖居民区、商圈形成聚集区;快餐小吃集聚区逐渐增多,与城市外卖餐饮总体变化趋势相符。(3)人口密度、地铁站、购物中心、休闲和娱乐设施等对外卖餐饮业总体空间格局起到主要解释作用,而房价、超市、公司企业、机关团体、高校、风景名胜、住宿服务等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弱。各相关因素对不同类型外卖餐饮业的影响强弱不同,对快餐小吃影响最大,其次是外国菜,地方菜最小。  相似文献   

7.
上海跨国公司总部的空间集聚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实地调查方法考察了上海市跨国公司总部的空间分布和集聚现象,对58家跨国公司总部的空间集聚、国别以及行业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上海跨国公司总部机构高度集中在五大地区:以陆家嘴为中心的浦东地区,外滩和人民广场地区,南京西路和淮海中路地区,虹桥古北地区,徐家汇地区。跨国公司总部均来自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等主要发达国家的世界500强企业,行业部门包括通讯电气、化学制药、家居餐饮、炼油冶金和金融保险等领域。分析认为上海跨国公司总部的空间集聚是在交通、企业形象、商圈等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产生的地理格局。  相似文献   

8.
黄友利 《经济师》2015,(2):82-83
新奥购物中心,坐拥别具匠心的奥林匹克下沉花园,依托气势磅礴的龙形水系,项目总规模达24.5万平方米,专享停车位2300余个。新奥购物中心旨在打造一个集休闲娱乐、文化交流、购物餐饮、主题体验于一体的大型购物中心,集合多种业态,融入主题鲜明的公园情景,满足不同消费客群的需求,定位为“北京·公园·家庭欢乐生活中心”,为徜徉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海内外消费者提供精彩纷呈的消费新体验。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重庆市休闲农业示范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差异和社会经济影响因素,以期对重庆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将重庆市301个示范点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最邻近指数、变异系数、核密度指数、空间自相关指数,得出空间分布特征。分析表明:示范点呈集聚分布且具有多中心核密度集聚特征;全局自相关Moran’s I指数的结果表明重庆市相邻区县间的示范点具有集聚的相似属性;局域自相关的LISA聚类显示,示范点多存在“低—低聚类”分布,主要在渝西地区;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示范点空间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发展水平和交通运输能力较显著相关,但与旅游发展水平相关性较弱。最后在农业发展、产业融合、交通网络建设、旅游资源优化方面对重庆市休闲农业示范点的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选取2006—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2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对长三角城市群城市经济韧性进行测度,采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K-Means聚类法及莫兰指数分别探究长三角城市群城市经济韧性水平的差异化特征、空间演变过程及空间集散特征,最后运用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1)在样本期内,长三角城市群27个城市的经济韧性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2)江苏省与浙江省的经济韧性差异最小,上海市与安徽省的经济韧性差异最大,且各省市间经济韧性的差异逐渐趋于稳定;(3)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市经济韧性具体表现为以上海市为核心的“中心外围”格局;(4)城市经济韧性呈现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和集聚特征,由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为主的城市经济韧性空间关联模式逐渐演化为多样类型;(5)投资、文化建设、社会信息化程度、行政调控力和环境治理对长三角城市群城市经济韧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上海市城市化的发展和上海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大量的境外人口被吸引到上海工作和居住。通过探索性空间分析,初步揭示了上海市常住境外人口的现状和空间分布特征。上海市常住境外人口比例比较低,将上海建成为世界城市还需要一定的过程,上海市常住境外人口已经形成了空间集聚性,在浦西形成以虹桥镇、虹桥街道、徐家汇街道为中心的常住境外人口热点集聚区域,在浦东形成以花木街道、张江镇、陆家嘴街道为中心常住境外人口热点集聚区域。常住境外人口集聚区的形成为上海吸引更多的国际人才,增强城市的国际联系和竞争力,加快国际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以长春主城区6类共2 418个服务设施网点为基础数据,采用ArcGIS 10.1软件,引用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圈层分析法等空间计量方法,基于服务设施布局视角讨论了主城区的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结果表明:服务设施网点所折射的城市用地结构以“单中心”集聚为主,同时外围也出现了扩散的再集聚,分层级呈现出“轴向式”与“跳跃式”并存的扩散格局,整体上形成了4级集聚中心;服务设施网点分布与建设用地整体上存在“偏差”,其集聚程度显著高于城市建设用地,“西南—东北”两翼的服务设施网点配套明显不足;服务设施高密度区主要集中于“三环”以内,与建设用地的扩展相比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城市外围因服务设施配套不足导致的城市功能缺失问题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3.
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及核密度估计方法对中国物流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两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间,两系统耦合协调水平从轻微失调上升到勉强协调阶段,但总体仍处于较低等级的协调阶段;耦合协调水平东西部差异明显,呈现出东—中—西部水平依次降低的空间分布格局;核密度曲线不断向右移动,表明两系统耦合协调水平不断提高,但波宽增加,波峰降低,各地区之间的差异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动态演进过程出现了明显的梯度差异;各地区耦合协调度存在空间正相关关系,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且集聚格局基本保持不变,主要集中在“H-H”集聚区和“L-L”集聚区,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16年上海市教育机构的相关数据,运用连锁网络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及ArcGIS空间分析方法测度了上海城市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研究发现:①整个网络具有较强的集聚性,节点中心性空间分异显著,呈现出小世界效应的特征。②网络层级鲜明,五角场街道、徐家汇街道为上海教育网络的集聚中心,处于城市网络的最高层级。整个城市网络呈现四边形架构的空间格局,五角场街道—徐家汇街道—张江镇—江川路街道为网络的核心架构顶点。③通过QAP回归分析发现,人口因素、地理距离、交通通达性、产业集聚、名牌效应以及商务经济发展水平是上海城市网络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对城市教育网络的扩展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上海市为案例地,采用无监督学习算法中的DBSCAN聚类、K-means方法,以及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通过空间大数据分析,解释城市宠物医院空间分布,探索其多元影响因素,并通过多源质性数据对空间分析结果进行深度阐释。研究发现:(1)空间特征上,上海市宠物医院的分布具有明显的聚集效应,呈现出从中心城区向周边区县扩散的趋势。(2)集群分布方面,上海市宠物医院共呈现41个集群,主要位于上海市主城区,逐渐向西南部和西北部扩散。(3)空间演变方面,上海市宠物医院各集群的空间形态具有明显的演变特征。(4)层级划分方面,上海市宠物医院分为五级,并呈现“一核多级”的空间分布特征。(5)影响因素方面,公交站点密度、公园广场密度与宠物医院密度呈负相关,宠物用品店密度、住宅区密度与宠物医院密度呈正相关,各要素影响程度具有空间分异特征。最后,文章指出宠物医院存在的多元可达性问题以及数字化背景下的新趋势,为我国通过城市空间管理提高社会福祉提供了新的参照。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10—2020年黄河流域沿线3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样本数据,利用博弈论组合赋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核密度估计、空间相关性分析、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探讨黄河流域绿色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时空格局、演变趋势及其驱动因素。研究发现:(1)2010—2020年,黄河流域绿色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耦合协调由濒临失调阶段上升为勉强协调阶段,空间分布从高到低依次是下游地区、上游地区、中游地区,各城市耦合协调度空间差异呈现扩大态势。(2)空间相关性分析表明,两者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上关联特征不强,空间外溢效应较弱。耦合协调度“高—高”集聚区主要集中于黄河流域下游地区,“高—低”集聚区主要位于黄河流域中游地区,“低—低”集聚区主要位于黄河流域上游地区。(3)绿色技术创新对下游地区耦合协调度驱动作用较大,政府环境治理能力对黄河流域上游地区耦合协调度驱动作用较大,人力资本水平对黄河流域中游地区耦合协调度驱动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17.
武汉市休闲旅游地空间结构及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武汉市224家主要休闲旅游地为研究样本,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法、Ripley’s K(d)函数以及缓冲区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探讨不同类型休闲旅游地空间结构及其差异性。研究发现:①休闲旅游地趋于凝聚型分布,不同类型休闲旅游地集聚化程度差异明显,其中,休闲旅游地在空间上主要呈"大分散、小集聚"和"小分散、大集聚"两种分布模式。②休闲旅游地总体上由中心向外逐渐递减,圈层性结构明显,不同类型休闲旅游地地域分布具有差异性。③休闲旅游地空间分布呈倒"U"型结构,具有显著的集聚特性,不同类型休闲旅游地空间集聚尺度差异较大。④经济基础、人口分布、资源禀赋以及交通状况等是影响休闲旅游地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但对不同类型休闲旅游地的影响具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地理学视角对短视频网络空间关注度进行研究,并探索性分析了短视频生产的新型虚拟空间与实体空间的关系及其交互机制。采用空间分布均衡性测度方法分析了城市旅游抖音关注度空间分布的均衡性,利用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ESDA)分析了城市旅游抖音关注度的空间结构特征,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分析了城市旅游抖音关注度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从空间分布均衡性来看,城市群城市旅游抖音关注度空间分布均衡性较好、集聚度适中,江西省和城市群的空间分布均衡性比较接近;湖北省和湖南省的城市旅游抖音关注度空间分布均衡性较差、集聚度较高。(2)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城市旅游抖音关注度整体格局呈“两翼较高,中部高低相间”格局,其中武汉市和长沙市关注度最高,位于第一等级。(3)从空间集聚特征来看,整体呈空间正相关,但空间集聚程度低,城市旅游抖音关注度空间分布较为分散。其中武汉市为高值集聚区,益阳市为低值集聚区,其他城市集聚特征不显著;武汉市和长沙市为热点区域。(4)从影响因素来看,电商物流水平、人力资源发展水平、移动互联网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创业环境质量回归系数均为正值,影响程度依次递减,对城市旅游抖音关注...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中心城市金融集聚水平与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10年全国286个地级以上中心城市相关数据的因子分析,将金融集聚因子降维成规模因子、质量因子和活跃程度3个较稳定的可解释因子,并与2005年相应数据进行比较。根据金融集聚指数,将我国中心城市金融集聚水平划分为全国性金融中心、全国性金融次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省域金融中心及地方金融中心。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全国中心城市金融集聚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展现,结果显示我国金融集聚最为显著的区域集中在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地区,上海、北京—天津、广州—深圳构成全国性金融集聚服务中心城市;金融集聚与城市规模有着极强相关性,2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是金融活动的主要集聚地;各省区的金融集聚中心一般为其省会城市及其副中心城市。分析金融集聚指数2005—2010年的变化率,全国金融业集聚态势有从全国金融中心向邻近区域扩散的趋势,并向中部和近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不断传播。  相似文献   

20.
何金廖  曾刚 《经济地理》2019,39(3):134-142,161
城市舒适性驱动下的创意产业集聚研究一直是国外城市研究的热点话题,然而国内相关的研究却非常稀缺。文章追溯城市舒适性理论的起源和发展,构建分析创意产业空间过程的城市舒适性指标体系,试图探讨城市舒适性对创意产业集聚的作用机理。选择南京品牌设计产业作为案例研究,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核密度估计、空间回归模型等方法,发现城市舒适性理论在解释创意产业的空间集聚动力方面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其中,高等教育、餐饮场所、购物中心、公园、停车场等因子是驱动品牌设计公司在南京老城中心集聚的核心动力。研究一方面证实西方创意阶层的部分结论,如教育舒适性对创意产业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发现中国语境下城市舒适性因子的组成和内涵与西方有着一定的差异,比如夜生活和咖啡文化在中国的语境中不一定适用。因此,城市舒适性研究应着重关注区域差异,发展和构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舒适性指标体系和概念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