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低粘度液态双酚F型环氧树脂的合成工艺条件对树脂性能的影响因素。双酚F型环氧树脂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环氧氯丙烷(ECH)/双酚F(BPF)=10/1,催化剂为苄基三甲基氯化铵,用量为1,8%(mol/BPF),醚化温度为75℃,醚化时间为6,0h,闭环时间为1,0~1,5h,碱过量2%。  相似文献   

2.
在催化剂-三乙基苄基溴化铵和阻聚剂-对羟基苯甲醚的作用下,由丙烯酸和环氧树脂为原料合成丙烯酸环氧树脂。通过实验得到了关键步骤的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4小时,最佳催化剂用量为单体总量的0.8%,单体配比:丙烯酸/环氧树脂为2.05:1(摩尔比);收率90%,粘度为186mPa·s(25℃)。  相似文献   

3.
齐鲁化工区50 kt/a环氧树脂项目招商 本项目以环氧氯丙烷、双酚A为原料,采用连续法生产工艺,建设50 kt/a环氧树脂生产装置。 环氧树脂(Epoxy Resins)是热固树脂的主要品种之一,广泛应用于防护涂料、电子、电器封装材料、粘接剂、复合材料等领域。2000年国内总生产能力约120 kt,产量约为48 kt,总消费量约为165 kt。预计2005年环氧树脂需求将达到220kt。 本项目总投资5.1亿元。化工区内公用设施配套完善,  相似文献   

4.
BST型固体超强酸(TiO2/SO42-)催化合成萘乙酸甲酯最佳反应条件为:n(甲醇):n(α-萘乙酸)=10:1,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2 h,催化剂用量为α-萘乙酸质量的1%,酯收率大于92%.  相似文献   

5.
环氧树脂灌封胶在电子电器工业领域应用广泛.单组分环氧树脂灌封胶在使用工艺和性能方面都优于双组分灌封胶,其关键技术是开发潜伏性的固化剂.用苯胺衍生物对双氰胺进行改性,制得了一种新型潜伏性固化剂.该固化剂与环氧树脂最佳配比为25/100,在110℃可快速固化,室温下贮存期在100 d以上.  相似文献   

6.
以荸荠为原料,利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菌种对荸荠汁进行乳酸菌发酵,制备活菌型荸荠汁饮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荸荠护色、糖化、发酵工艺和配方进行了优化。研究表明:荸荠漂烫最佳工艺为时间80 s、温度70℃、柠檬酸浓度0.5%;荸荠糖化最佳工艺为时间80 min、温度70℃、酶量30 U/m L、pH7;荸荠发酵最佳工艺为时间30 h、温度42℃、接种量5%、乳清粉添加量6%;配方为每100 g荸荠汁乳酸菌发酵液添加8 g白砂糖、0.5 g柠檬酸钠、0.02 g黄原胶。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双乙酸钠的特点及应用情况,提出一种合成工艺,考察了物料配比、反应温度、时间及干燥条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当n(HAC):n(Na2CO3)=(3.8:1)~(4.2:1),反应温度为110~120℃,反应时间为1~2h,干燥温度为70~80℃,干燥时间为2~7h,产品质量合格,收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8.
BST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萘乙酸甲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ST型固体超强酸(TiO2/SO24)催化合成萘乙酸甲酯最佳反应条件为:n(甲醇)∶n(α-萘乙酸)=10∶1,反应温度65 ℃,反应时间2 h,催化剂用量为α-萘乙酸质量的1%.酯收率大于92%.  相似文献   

9.
双酚A型二醚二酐(BPADA)是重要树脂聚醚酰亚胺(Ultem)的前体。以双酚A和N-甲基-4-硝基酞酰亚胺为主要原料,经成盐、缩合、水解、酸化和脱水5步反应合成了BPADA,总收率48.0%。采用单因素实验对合成反应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得到了实验室制备BPADA较适宜的反应条件。所得中间体及最终产物通过熔点测定、核磁等手段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平菇子实体为对象,探讨了食用菌子实体多糖的提取工艺,考察了料水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醇析浓度等因素对提取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水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1:40料水比,100℃,提取3.0h,80%乙醇醇析;碱法提取的最佳工艺为:0.7mol/L氢氧化钠,1:60料液比,100℃,提取5h,80%乙醇醇析。  相似文献   

11.
通过试验测试了多种使用温度在-55℃~120℃范围内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用的基体树脂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性能对比,得出了用TDE-85多官能团环氧树脂改性的648^#酚醛环氧树脂、三氟化硼单乙胺、丙酮体系是最佳的基体树脂体系的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12.
以乙醇为提取剂,采用微波辅助方法提取了青柿子中的单宁。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提取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提取青柿子中单宁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料液比1:12,微波温度50℃,微波功率300W,提取时间120s。在此条件下单宁的提取率为198mg/g。  相似文献   

13.
《化工科技市场》2010,(7):58-58
2010年5月下半月以来,随着两大原料环氧氯丙烷和双酚A继续阴跌调整,环氧树脂终端用户接货有限、随用随拿,导致环氧树脂下行不止。目前液体E-44商谈价格为21500~23500元/t,E-51参考商谈价格为22000—24000元/t;  相似文献   

14.
7月下旬双酚 A 窄幅回探、ECH 僵持走稳,国内环氧树脂由于下游需求疲软仍持续小幅慢行走跌趋势,不少厂家面临高库存和资金紧张压力,特别是现货市场货源依然充裕,市场竞争性仍激烈,此种情况在需求淡季短期内难以缓解。当期固体环氧树脂E一12(604)主流商谈在19 800~20 200元/t,较上周跌200~300元/t,两主要生产集中区域黄山和山东地区,固体装置开工最多4~5成,厂家缓慢消耗  相似文献   

15.
以蜜胺(三聚氰胺)为母体,经羟甲基化、磺化、缩聚得到M-40标准型产品。羟甲基化反应温度90℃,缩聚反应温度80℃,在M-40标准型基础上,可配制成缓凝型、早强型、抗冻型等多种产品。经检测,各项指标均符合GB8076-87、GB8077-87要求。添加1.3%M-40减水剂,可使混凝土的塌落度由未添加时的6.5cm增大到15cm;可提高混凝土制品的密实性、强度和抗渗性;增强混凝土的缓凝性、触变性;  相似文献   

16.
以龙眼干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龙眼果醋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过程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龙眼果醋酒精发酵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26℃、酵母接种量6.0%、果汁糖度22%,在此条件下发酵,酒精度可达8.8%;醋酸发酵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28℃、果醋菌接种量0.13%、酒精度10%,在此条件下发酵,醋酸含量可达57.02 g/L。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丁醇环氧丙烷聚醚和甲醇环氧丙烷聚醚两种聚醇醚,以及它们的硼酸酯;合成了二乙醇胺硼酸酯,并探索了反应的最佳条件,得到氨基酸硼酸酯的最佳合成工艺为:n(二乙醇胺):n(硼酸)=3:1,反应温度达130℃,反应时间3h。  相似文献   

18.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的合成与红外光谱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论文以羟基硅油、甲苯二异氰酸酯、聚己二酸乙二醇酯和1,6-己二醇为原料,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环己酮为溶剂,合成了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用红外光谱法对制备过程中的原料、中间体及产物进行了红外表征;通过红外谱图的分析与比较,得出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合成反应的影响规律,甲苯二异氰酸酯和有机硅改性聚氨酯中异氰酸基的主要特征峰出现在2270cm-1附近,比较产物中该吸收峰的强弱可以为合成条件的确定提供依据.由此证明了最佳合成工艺路线和合成条件的合理性,即反应的最佳温度为90℃,反应时间约10h.  相似文献   

19.
采用回流抽提法对马黛茶中多酚进行提取,并对其纯化工艺进行研究,依据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的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V/V)70%,回流温度为80℃,回流时间60 min,料液比为1∶9。  相似文献   

20.
项东升 《化工科技市场》2006,29(8):19-21,36
对利用乙醛酸、苯酚、邻苯二甲酰亚胺合成DL-对羟基苯甘氨酸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摩尔比乙醛酸∶苯酚∶邻苯二甲酰亚胺=1.0∶1.2∶1.2,十八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为催化剂,用量为乙醛酸质量的2%,反应时间为8 h,反应温度为60℃,收率达83%以上,产品纯度为99%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