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强度差异分析   总被引:51,自引:1,他引:51  
本文假设我国西部与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强度差异是西部与东部地区人均GDP差异的函数,然后同其他回归变量一起检验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使用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实证估计。本文的研究结论为:第一,总体而言,西部与东部地区的人均GDP差异存在收敛,随着人均GDP的收敛,西部与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强度差异也是收敛的,但收敛的速度慢于人均GDP的收敛速度。第二,不同西部省份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能源使用效率是收敛还是发散存在差异。本文的政策含义是:政府在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时,要鼓励和引导各地区充分利用能源禀赋以及能源利用效率方面的差异进行合作,走能源节约型的可持续的区域平衡增长道路。  相似文献   

2.
车亮亮  韩雪  武春友 《经济地理》2015,35(2):134-140
在煤炭市场更加开放的背景下,各地区间煤炭价格联系和煤炭贸易关系更加密切。在对中国煤炭产消格局和区域间供求平衡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空间均衡模型分析区域煤炭流动格局合理性,研究表明:中国煤炭严重短缺趋势仍将持续,煤炭流动格局日趋合理。同时,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中国各地区万元GDP煤炭消耗量的空间关联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各地区万元GDP煤炭消耗量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性,全国各地区的煤炭资源利用效率均在不断提升;煤炭由资源利用效率低且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资源利用效率高且经济较发达地区,煤炭资源赋存和煤炭利用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增长方式不同,能源利用的效率也存在差异.能源利用效率的改善对于地区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数据分析法(DEA)规模可变模型在个体差异、相对效益评价上的优势,对我国30个省市区能源利用效率有效性进行评价,以期为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驱动因素分解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中国1995~2006年30个省(市、自治区)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核算的基础上,运用对数平均权重分解法(LMDI),对各省区人均碳排放的区域差别及其变化三个影响因子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能源效率的提高对各省区碳排放的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抑制作用,经济增长则是导致碳排放增加的主要驱动力因素,而能源结构变化对碳排放的贡献微弱,且在不同的省区作用的方向不同。因此,增强各地区的低碳发展能力,中西部地区应重点发展能源利用效率技术,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东部地区的应将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作为重点,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碳生产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的现实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历史纵向分析和地区层面的横向比较,发现: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产业结构是能源消耗强度的重要影响因素;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与美日等发达国家,巴西、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改进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已成为我国的当务之急;国内能源利用效率较高的省份主要是北京、上海和广东,与其经济发展水平、能源消费结构密切相关。因此,我国应提高优质能源消费比重,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动对外贸易结构的转变,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通过技术进步提高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环境污染强度;制定有区别的区域节能目标和政策措施,既要考虑一般性影响因素,也要考虑本地区特殊影响因素,促进地区经济、能源和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中国29个省份为研究对象,使用经过LMDI改进后的面板数据模型从省级层面对中国的能源回弹效应进行测算,并进行面板聚类分析,发现中国能源回弹效应在不同时间段出现不同波动性.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影响,中国各地区能源回弹效应出现较为明显的集聚特征:一类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能源消费地区,这些省份同时也是主要的能源输入地区或能源相对匮乏地区;二类是资源构成较为单一、能源消费量较少的能源输入地区;三类是经济发展水平居中的能源输入地区;四类是经济欠发达的能源主要输出地区.  相似文献   

7.
环境税收对区域经济环境影响的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基于2002年全国、广东和贵州的三区域绿色社会核算矩阵(GSAM),构建了区域资源-经济-环境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利用此模型主要分析征收碳税和能源税对各地区经济环境的不同影响效果,结果发现要素禀赋和经济结构等区域的不同特征制约了环境税收的实施效果,为我国环境政策的实施必须要考虑地区差异性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2005—2018年中国30个省份为研究样本,采用非径向非期望产出SBM模型测算各地区的碳排放效率;其次,通过改进的STIRPAT模型分析科技创新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并探究其作用机制。主要结论:(1)2005—2018年中国及东、中、西三大区域的碳排放效率整体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2)科技创新能够显著地提高碳排放效率,西部的科技创新水平对碳排放效率的正向促进作用明显高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3)影响机制表明,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是科技创新促进碳排放效率的重要途径。各地区应该明确未来减排工作的重点方向,提高碳排放效率,实现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减排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使用2008—2017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每年截面数据分析得出各地区的因子综合得分及排序,并在此基础上以每年因子综合得分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作为TOPSIS综合评价法的理想解和负理想解,计算出各地区的因子综合得分与理想解的贴近度,以此评价各地区的碳达峰能力。结果表明:(1)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能源结构与政策驱动导致各地区的碳达峰能力有所差异;(2)碳达峰水平空间差异性明显,表现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快于中西部地区、可再生能源丰富地区快于化石能源丰富地区;(3)率先达峰区域一般为经济发达地区,可再生能源丰富以及政策驱动优势比较明显的地区能够在规定时间内达到峰值,而处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政策文件缺乏、可再生能源缺乏的地区滞后于规定达峰时限。鉴于经济发展水平、能源结构、政策驱动对碳达峰的关键作用,建议对不同地区采取差异化碳达峰。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台湾产业的区域经济聚集情形为研究样本,将台湾以地理区域分为大台北、桃竹苗、中彰投、云嘉南、高高屏等五大地区,利用Translog成本函数来分析传统暨基础制造业厂商在各地区是属于都市化或地方化经济的情形。实证结果发现,厂商有持续聚集于大台北地区并产生都市化与研发外溢经济的现象,而相同的分析结果也得到云嘉南地区则有地方化经济效果的现象。最后本研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台湾政府为了均衡区域发展,如果分散大台北地区的厂商就较为困难许多,反而从南部地区如云嘉南地区着手较易成功。  相似文献   

11.
传统区域划分方式多从地理区位的角度出发,缺乏对拟解决问题的针对性.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资源条件、发展状况以及能源效率水平差异悬殊,对各地区进行更为科学的聚类分组将有利于节能潜力的合理挖掘,同时可为针对性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针对能源效率问题对中国30个省级地区进行聚类分析,并对新分组后各组内地区能源强度变异系数的收敛性进行检验.根据选取的指标,将30个地区分为6组,重新分组后,各组均具有明显的特征;能源强度表现出了显著的收敛性;能源强度变异系数曲线总体上呈倒U型变化规律,说明在组内能效差异水平到达峰值后,组内各地区的能源强度开始进入收敛期.  相似文献   

12.
目前,针对碳减排的研究已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及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热点课题。本文通过分析2003~2012年中国工业碳排放总量及强度分布,总结了中国工业碳排放的特征,认为影响中国工业碳排放的首要因素是工业经济规模,人口规模为次要因素,行业结构、能源效率及能源结构是影响工业碳排放减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区域FEEEP系统协调发展研究——基于DEA方法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物、能源、环境、经济和人口是区域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五个要素,简称FEEEP系统,其协调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文章在DEA方法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我国各地区FEEEP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FEEEP系统协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动态变化轨迹.结果表明:在整体上我国各地区FEEEP系统的协调性具有下降的态势;过高的"三废"排放、人口总量和带有区域特征的能源投入结构是导致区域FEEEP系统协调性下降的主要因素;经过"十五"期间的发展,我国各地区FEEEP系统协调性的区域差异越来越显著.  相似文献   

14.
长江经济带的空气质量问题是当前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2016年的年度数据和季度数据,结合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对长江经济带129个市州的空气质量状况进行刻画,并通过空间计量模型,深入分析长江经济带129个市州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最后,运用k-means聚类方法,综合经济、人口、交通、能源等因素,将长江经济带划分成四个区域,并根据其大气污染状况,区分重点治理区域。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空气质量状况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且地区间空气质量状况分布呈现出高高聚集和低低聚集的两极分化,污染溢出效应显著;城镇化率、能源消费量和人口密度对空气质量均呈显著正向影响,汽车保有量对地区空气质量状况存在显著负向削减作用,并且邻近地区空气质量状况对本地区的影响更大。因此,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离不开多方协作、共同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应充分考虑本地区经济发展特征和能源消费结构,分区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治理。  相似文献   

15.
中国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研究——来自信用观点的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货币政策的"信用观点"为理论前提,运用VAR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我国直接融资还不发达、东、中、西部地区的银行体系特征还存在较大差异的现实背景下,中央银行统一的货币政策通过各地区的银行体系进行传导时,将通过影响各地区银行系统提供信贷的能力而影响各地区私人部门的信用可得性,从而导致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体现出较大的差异,最终表现为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为此中央银行必须实施差别化的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利用外资规模一直保持增长势头,但是各个地区利用外资的效率水平是不一样的,呈现很大的差异性。文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反映外资利用效率的十六个指标进行综合得出各地区的外资利用效率水平指数,运用聚类分析对区域利用外资的水平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7.
<正> 汽车工业是吉林省经济的主导产业。研究和探讨这一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的空间转移和结构演变,对于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近代产业在地区经济一般发展特征的简述,探讨汽车工业在吉林省区域经济中聚集与扩散的基本思路。一、近代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18.
基础设施投资有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利用2003~2012年的31个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双对数模型估计了基础设施的投资乘数效应。全样本回归结果表明教育投资对国内总产出的促进作用最大,培育人才对促进经济的作用显著。分区域回归结果显示能源基础设施投资对中部地区总产出的促进作用最大,教育投资对西部地区总产出的促进作用最大,水利基础设施对东部地区总产出的促进作用最大,表明基础设施投资在各区域存在不均衡效应,各地区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阶段进行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9.
基于SS分析法的江苏产业结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地区产业结构的状况,不仅决定了某一地区在区域分工中的相对地位,而且对地区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运用国际上常用的偏离-份额分析法比较江苏各地区产业结构的相对优势和劣势,以及现有产业结构对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对于各地区正确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经济增长质量,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区能源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入分析我国地区能源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对挖掘地区节能降耗潜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地区能源效率现状和地区能源效率差异特征;其次探讨了能源效率差异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对能源效率差异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998~2008年我国地区能源效率呈现明显的东、中、西递减的梯状现象,能源效率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省份,能源效率较低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资源禀赋比较丰富的西部内陆省份;地区间的能源效率差异正在拉大而地区内部的能源效率差异则相对收敛;技术进步、经济发展水平、能源消费需求对地区能源效率差异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就业结构、经济开放程度呈现显著的负向影响。针对实证结果,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