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般认为京口、晋陵地区在六朝以前土地尚未垦辟,农业生产很不发达,直至六朝时期,经济发展水平仍低于先进地区。本文探讨了京口、晋陵地区从新石器时代至南朝末的农业发展历程,认为:六朝以前京口、晋陵地区的农业生产经历了新石器时代和春秋战国两次高峰,但经济发展很不稳定,常因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导致农业生产的倒退和衰落。进入六朝时期以后,京口、晋陵地区的农业得到了较为稳定的发展,其经济发展的水平逐渐赶上了发达地区。究其原因,主要有三:(1)永嘉以来大量南迁人口主要集中在这一地区,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矛盾。(2)大量水利工程的兴修初步改变了本地不利耕作的自然条件。(3)六朝政府的重农和安抚流民政策,促进了社会安定、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2.
麦类作物起源及其在南北朝以前的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业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从考古研究推断,距今约有一万年左右的历史。古代农业十分注重粮食生产,粮食作物统称“五谷”。古代曾先后以黍、禾、菽、麦、稻等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麦类作物一般包括小麦、大麦和元麦,俗称三麦。其中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分布范围遍及全国,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苏联。勤劳智慧的我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不断摸索,逐步提高,积累了极其丰富的麦作栽培经验,创造了十分珍贵的麦类品种资源。研究农业的历史经验,至今仍有理论上和实践上的价值。本文拟对我国麦类作物起源及其在南北朝以前的栽培与选种经验作一初步探讨,以供从事麦类作物研究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3.
郜媛媛 《中国农史》2023,(2):62-72+145
麦类作物大约在商代前后传入西南地区,从考古材料来看,西南地区麦类作物出现的年代呈现显著的西早东晚、北早南晚特征。本研究在系统梳理西南地区先秦时期麦类作物发现的基础上,结合周边地区发现的材料,对西南地区麦类作物的来源路径进行探索。麦类作物的传播路径可能存在北线与西线两条不同的通道:北线沿着粟类作物传播的路径率先传入甘青地区后,继续向南传播至川西地区,并一路南下传播至云贵高原;西线则自青藏高原南北两端向东传播。在麦类作物传入西南地区后,区域内平原和山地居民对于外来作物冲击的回应差异较大。平原地区的农业体系相对成熟、保守且稳定,不容易受到外来作物的冲击,因而麦类作物始终只占据全部农作物的极小份额。但山地则不同,山地作物系统倾向于多样化,且比较容易受到新物种的影响,作物体系转变较快,这在大麦的传播上体现得尤为显著。在西南山地地区,麦类作物传入以后,很快被当地居民接受,原有的作物体系被打破,部分遗址甚至转而经营以麦类作物为主的农业。  相似文献   

4.
范毓周 《中国农史》2002,21(1):23-26
有关商代的麦类作物,学术界争执不一,迄无定论。本文结合考古材料,重点分析了甲骨文中有关麦类作物的记载,指出:麦类作物无论是否起源于中国本土,其在商代确已成为常见的大田作物,而且小麦为“来”,大麦为“麦”,围绕麦类作物的种植和收获还有一定的祭礼典礼。  相似文献   

5.
李荣华 《中国农史》2012,(4):3-7,27
汉魏六朝时期,华北丰富的水资源、众多的水利工程以及南方稻作技术的北传,使得该地区的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水稻生产技术逐步提高。南下的北人,把华北的水稻种植技术带到南方,促进着南方稻作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麦类作物苗期田间病害鉴定易受外部环境影响的问题,本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室内智能麦类作物苗期病害鉴定棚。该鉴定棚通过微电脑自动控制光照、温度、湿度等气候条件,接种病原菌后作物发病充分,鉴定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且装置坚固耐用,适于推广。  相似文献   

7.
加强越冬作物的田间管理;早稻准备播种和开始播种;北方春播作物开始整地。一、麦类作物:黄淮地区对冬小麦进行顶凌耙麦,及早追施职氮素为主的返青肥,适时灌返青永,保证小麦过好返青关。南方麦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初期美国农业得到迅速发展,主要原因是联邦政府采取有效的农业发展政策,其中从国外引种粮食作物是农业生产水平质变的关键手段。由于中国作物资源的多样性和悠久的农耕历史,成为作物引种活动的首选目的地之一。在美国农业部主导下,哈佛大学阿诺德植物园和美国国家地理学会聘请植物学家、农业传教士和农业学者在中国开展了长期的粮食作物引种活动,获取大量的稻类作物、麦类作物、豆类作物和其他重要经济作物样本。这些中国粮食作物不仅解决了美国农业生产中种质资源缺乏问题,而且持续扩充了美国种质基因库样本数量,为美国跃居世界农业生产大国首位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
占磊 《中国农史》2023,(4):72-81
南朝时期“东境”与“东土”和“东诸郡”所指范围相同,包括吴、吴兴、义兴和南徐州部分地区及以会稽为首的浙东诸郡。“东境”频繁的自然灾害冲击了传统的水稻种植业,造成大量流民,也破坏了都城的经济基础。南朝政府施行开仓赈济、跨区调粮、开漕泄水和推广麦作等政策以应对“东境”灾荒,渐意识到在“东境”等地督种麦是调和折中后具有长期和多方面效益的、可实行的方案。这不仅能接续受破坏的粮食生产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救荒的作用,更可保障由“东境”、建康和缘淮地区共同构成的东部粮食供给系统的运转。另外,考察南朝政府灾荒观念之演变也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在“东境”推广麦作的原因和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10.
唐宋时期汉水流域粮食作物种植及其地理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西奇 《中国农史》2001,20(3):16-22
唐宋时期,汉水流域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小麦的种植面积及其在人民食物结构中所占的比重逐渐扩大,粟、菽等杂粮作物也占有一定比例.汉水下游湖沼区,水流域、汉中盆地、蛮河中下游及南河下游地区的水稻种植占据主导地位;唐白河平原在隋唐北宋时期水稻种植较为普遍,南宋以后,水田面积大幅度减少,逐渐演变为较为单纯的旱作区;襄宜平原北部和随枣走廊西端也存在着同样的演化趋势;在丘陵山区,麦、粟等旱地作物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在耕作制度方面,唐中后期到宋元时期,汉水流域已开始出现稻麦轮作复种制度,但不普遍,只在少数地方实行;绝大多数地区还是实行稻或者麦(或其它杂粮)一熟连作制;在山区则残存着接近于撂荒休耕制的"畲田".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作者“十三、十四世纪江南农业变化探讨”系列论文之二,探讨的重,大是此时期江南农业生产技术四个重要方面的进步,即水稻品种、农具、肥料和种植制度的变化。具体而言,水稻品种方面的进步,主要表现在江南人民对水稻主要品系籼、粳和 早、中、晚稻认识的改进,而这种改进又是以他(们在水稻选种和育种方面的进步为基 础的。在农具方面,最重要的进步是铁搭和田荡的发明和广泛运用。这两种新农具对 于水稻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至为重要。不仅如此,对于水田种麦的关键技术──起■来 说,铁搭的使用也是其关键。肥料技术的进步,则主要体现为肥料种类的增多和肥料加工方法的改进两方面。这些改进义大大促进了大田施肥的普遍。以上几方面的进步,都为“新二作制”──水稻与冬季旱地作物(麦、豆、油菜)的复种制的逐渐推广奠定了基础。总之,在江南农业史上,这个时期是一个重要的技术进步时期。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考古资料为主,并结合文献记载,对汉代至六朝岭南地区的农业生产,包括耕作技术、耕作制度、农具、家畜饲养等问题展开了比较深入的探讨.文章以为这一时期两广地区已摆脱了纯粹原始火耕水耨耕作方式,当时其他比较先进的耕作技术同样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六朝时代岭南地区农业生产已达相当水平,生产技术比起中原地区并不落伍,逐渐走上精耕细作的道路。文章进而对以往学术界较为普遍的北人将先进技术带入南方而造成南方飞跃发展的论点提出质疑。文章还通过进一步讨论陈霸先在岭南地区崛起的经济基础对上述观点进行了印证。  相似文献   

13.
六朝是我国历史上的寒冷期,也是南方农业取得重大进展的时期。除了气候转寒引发的人口南迁给南方农业发展带来充足的劳动力与先进技术等社会因素外,通过从作物产量、作物结构、农田水利等方面进行的分析可以发现,由于南北农业经济类型与基础不同,魏晋南北朝气候转寒对北方农业是很不利的因素,却对南方农业生产没有实质性负面影响,在某些方面甚至有利于南方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先秦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种植的小麦是冬麦还是春麦,是一个关系到如何评价麦作农业历史贡献与社会意义的关键问题。充分借鉴和利用现代农学知识,综合阐释考古材料和文献史料揭示的内涵可以发现:最初传入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小麦是春性且在春季播种的春麦,在长期的种植实践中,春麦在中原地区率先完成了冬性化过程,成为在秋冬季节播种、越冬生长的冬麦。春麦完成向冬麦的转变,更好地适应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自然环境,更为稳定地嵌入到当地固有的作物结构中,成为小麦本土化进程中极为关键的环节。  相似文献   

15.
燕麦是云南省山区传统的粮、草兼用作物。选择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且丰产的燕麦新品种种植,对于解决高寒冷凉山区农民的温饱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在云南省永胜县的高寒山区对5个燕麦优良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草莜一号”、“燕科一号”、“云燕一号”在抗性及产量上都显著高于对照当地小燕麦,可在该地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6.
王宝卿 《中国农史》2006,25(3):48-61
由于美洲作物具有耐旱、耐瘠薄、高产等特性决定其在中国北方旱作区得以大面积的快速推广。花生、烟草和棉花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对我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形成强大的冲击;甘薯、玉米和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使得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大幅度提高,引起饮食结构的巨大变化。在农业生产工具进步不大,农药、化肥没有出现的明清时期,美洲作物的引种推广是当时最为重要的科学技术手段,也是明清时期农业发展,人口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美洲作物的引种推广是明清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标志,大土地所有者减少。小土地所有者增加,土地出现分散状态是其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7.
在宋代,湖南形成了以水稻为主、麦粟为补充的粮食结构。首先,湖南是传统的水稻产区,占优势地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其中,占城稻不迟于12世纪30年代传入湖南,并得到大面积推广。其次,唐中后期以来,麦作技术传入湖南,并得以渐进式地推广,但小麦的全面推广主要在南宋。其他旱地作物如粟,在湖南也有所种植。  相似文献   

18.
西汉时期由于西北边关地区气候适宜种麦,且西汉政府在西北边关地区长年保持较大规模驻军,粮食耗费巨大,故此麦的种植受到了官方的重视。通过查阅汉简可以发现,麦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在军队中的使用范围有限,但在普通民众中以及进入商品流通环节后,却被广泛使用。麦在西北边关地区既有官方自上而下的推广,又有平民自下而上的接纳,最终形成了麦在该地区得到推广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三抗啤酒大麦新品种──沪麦8号沪麦8号是由上海农场麦类研究所科技选育而成的属二棱春性啤酒大麦,平均亩产384.2公斤,比对照品种苏啤1号增产23.8%。该品种目前已在四川、陕西、山东、浙江、河北、江苏等省市大面积推广种植。其中去年江苏有四个市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20.
密山、合江垦区的春麦已普遍抽穗扬花,冬黑麦正在灌浆,麦收就要到来。为了如强对小麦、大麦、冬黑麦等作物的选种、留种工作,保证选好留足,为争取明年更大丰收和达到良种自给有余打下基础,特提出以下几点意见,供作参考:(一)随着垦区耕地面积的迅速扩大,明年麦类作物的播种面积将大有增加,各农场应根据明年发展计划种植比例和密植要求,制定麦类作物的留种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