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然 《当代金融研究》2015,2015(4):52-60
哈特与富勒之争是20世纪重要的法哲学争论,前后持续十余年,并引起众多学者的参与。他们讨论的核心主题之一是合法性判准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集中反映了二者的法律观。二者对于法律性质的不同理解决定了他们对合法性判准的不同看法。本文重访哈特富勒关于合法性判准的争论,从中提炼出四个具体争论,并赞成富勒的基本立场,认为法律的内在道德是合法性判准的必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李敏莉 《金卡工程》2009,13(2):219-219
发生在西方世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哈特与富勒的论战是法学理论的一次经典的论战.本文通过对这两位学者的论战作一简单的回顾后,剖析了产生此次论战背后的社会渊源.反思此论战,笔者认为,两位学者所持的观点各有千秋,不能截至了当的支持或是否定其中一种观点.造成这种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两位学者所处在立场差异性,在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的多维性.  相似文献   

3.
霍姆斯作为美国法律思想的开创者,他的理论在整个西方法律思想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影响了后世的法律思想。他认为应该分清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将道德用语从法律用语中清除出去,用坏人的眼光去看待、预测法律,并且以行为的结果来衡量一个人的过失。他陈述了一种以法官的司法行为判断法律本质的法律“预测”说和主张法律与道德相分离的“坏人”之视角理论。  相似文献   

4.
陈龙 《金卡工程》2010,14(7):17-18
关于道德义务与法律义务之间的关系,有许多学者已经进行了激烈的争辩和讨论。本文主要围绕一个问题来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相似文献   

5.
黄朋  杜思危 《金卡工程》2009,13(9):48-49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是法哲学长期以来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透过对法律与道德的分析,其联系决定了我们对立法进行道德评价的可能性.道德本身就是法律的内在品格,这一命题为立法的道德评价提供了话语空间.不断地对立法实践进行道德评价有益于揭示法律的理性与人文关怀,从而使立法实践最大限度地符合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本文拟从<防震减灾法(修订草案)>的制定来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6.
吴汉 《上海财税》2003,(10):12-15
法制和法治在英语中往往通用,但“法治”一般相对“人治”而言。西方国家论及法治概念,常溯至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涉及近现代的洛克、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时代自然法学派代表人物。英国学者拉兹认为,法治的含义就是“法的统治”。在以富勒为代表的新自然法学派提出法制八项原则后,法制成了西方法理学著作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富勒认为,作为一个真正的法律制度,应该符合八项法律原则:(1)法律的一般性。  相似文献   

7.
潘一菲 《金卡工程》2010,14(9):142-142
自法诞生之日起人们就在探讨法与道德的关系,法是从属于道德还是与道德相分离?在当今的中国,刑法似乎是脱离道德的,近年来的许霆案、邓玉娇案都引起了部分民众的强烈不满,人民认为合道德的却受到了刑法的制裁。刑法精神和道德的分歧真的如此之大吗?刑法到底应该是高不可攀,还是应该与主流道德标准相一致?本文旨在理清刑法与道德关系。  相似文献   

8.
提高纳税人遵从水平是税务部门的工作重心,传统的威慑型遵从理论只强调人们理性自利的一面,在实践中暴露出一定缺陷,和实证结果不相符合的事实也大大削弱了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本文强调了纳税人心理因素,引入了税收道德理念,运用新兴的心理经济学理论对个人税收遵从行为进行分析,以期弥补传统威慑型理论的固有缺陷,并提供更符合现实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罗凤 《金卡工程》2010,14(9):365-365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一场涉及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全面战争。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在抗日根据地的建设中起了巨大作用,而且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道德救国更是在理论和实践上对中华民族的抗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0.
彭晓红 《银行家》2001,(2):108-109
活跃在中国大陆的外资投资银行数目极多,其中最有实力者当属摩根斯坦利添惠、高盛、美林这华尔街上的三巨头.而其他对中国业务觊觎日久、野心颇大的投资银行就多得不可胜数了,其中包括所罗门、汇丰、瑞银华宝、里昂、法国巴黎百富勒等等.  相似文献   

11.
企业性质理论总的可分为交易成本理论,契约理论,现代企业理论等三大体系,本文主要分析了契约理论对企业性质的不同理解,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并指出了它们的局限性及其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凯威 《金卡工程》2009,13(7):87-87
经济法的本质是经济法学研究的重要理论问题。本文讲了法的本质与经济法的本质释义以及理解经济法的本质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收购后实现铁路轴承的垄断收益是可能促成更高交易价格的潜在因素。外资厂商更具有长远的战略目光,而不仅仅是盯在历史财务数据与表现之上。舍富勒从西北轴承获得了铁路轴承25%的市场份额,如果再从洛轴获得30%的市场份额,将在铁路轴承市场形成垄断55%市场份额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论文讨论灰色营销理论、营销渠道理论以及道德问题权变模型之后,建立了营销渠道上的灰色营销行为模型,并利用营销渠道上可能会发生的两种不同情境(scenario)和中韩两国供应商数据进行了研究模型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道德强度’和‘信任’显著影响‘灰色营销行为意图’,在道德强度和灰色营销行为意图之间‘信任’的调节作用是随情景的不同而不同的。  相似文献   

15.
剥削问题是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以罗默为代表的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对它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重新解释。其中,罗默提出的一般剥削理论,在西方理论界影响很大。在罗默之后,埃尔斯特也探讨了剥削问题。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剥削理论既是对马克思剥削理论的一个挑战,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这个问题作出的新思考,但这一理论存在对马克思剥削理论的误读,还有许多问题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6.
企业性质理论总的可分为交易成本理论,契约理论,现代企业理论等三大体系,本文主要分析了契约理论对企业性质的不同理解,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并指出了它们的局限性及其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会计师》2017,(4)
自公允价值的概念引入我国以来,随着国内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与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对审计理论与审计实务工作的开展也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首先对公允价值的相关概念及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审计的特征进行阐释,然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视角分析审计风险的成因,并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审计风险的防范给出自己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廖燕 《金卡工程》2009,13(11):56-57
公法与私法的划分理论经历了很长的历史,它一直是大陆法系国家公认的基本法律分类,当今,关于公私法的划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本文从公法与私法的区别、公私法划分的意义以及公私法划分的危机几个方面来说明了公私法划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对公私法的划分理论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9.
自1992年我国进行会计核算制度的重大改革以来,会计理论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仍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会计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相应的对策,以促进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   

20.
自1992年我国进行会计核算制度的重大改革以来,会计理论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仍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会计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相应的对策,以促进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