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最新数据表明,我国经济增长触底复苏已然确立.这种复苏能否持续下去,不仅要继续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更应该注重经济政策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2.
刘颂根 《福建金融》2010,(10):30-32
本文在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实践的基础上,针对后危机时期的特征,分析了摘要:本文在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实践的基础上,针对后危机时期的特征,分析了如何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政策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等问题。如何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政策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刺激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要不要退出?何时退出?怎么退出?针对这些问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在接受《新理财》采访时表示,积极财政政策将采取淡出式退出。  相似文献   

4.
从1998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到2008年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再到2020年及以后应对新冠疫情冲击与推动经济复苏,积极财政政策发挥着推动经济企稳向好的关键作用,但同样也因其可持续性和有效性以及可能带来的经济变化而引起广泛争论。为此,回顾积极财政政策的整个历史脉络,有助于我们在观察历史的基础上理解当前积极财政政策正在展开的方式。从体制环境、政策工具和政策成本等角度努力求解积极财政政策的有效性,不难发现:其一,财政体制是适应和支撑积极财政政策有效运行的关键。财政承受力决定积极财政政策的信心和底气,而体制与政策的匹配有助于提升政策运行的效率。其二,中央采取不同的政策工具会促使地方政府做出不同反应,积极财政政策能否产生预期效果取决于中央和地方目标、行动的一致性。其三,政策成本的类型及其可被消化的程度决定着积极财政政策空间的大小。这就要求政策的最终目的不在于盲目救助,而是真正地将政府财政作为转化为与社会主体协力应对危机的行为,以发展活力消化政策成本。进一步将提升积极财政政策的有效性融入对国家宏观经济治理与全球经济危机应对的思考中,可以得出积极财政政策的未来方向在于处理好体制改革与政策选择、短期调节...  相似文献   

5.
自1998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其风险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5年多来,积极财政政策对启动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实施时间的拉长,政策风险也在不断增加。积极财政政策手段和政策目标的综合性,决定了政策风险的多样性。对积极财政政策的风险,一定要全面把握、综合评估,以进一步优化政策措施,加大风险防范力度,提高政策实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史高飞 《南方金融》2004,(11):9-12,19
随着我国经济逐渐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对积极财政政策应适时淡出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作为积极财政政策重要支撑,增发国债的政策也面临向何处去的抉择。那么,现有的国债政策是否应该坚持,如果不坚持又该如何调整,调整到底要涉及到哪些方面,调整之后又会产生哪些效果,哪些将是积极的,哪些又是消极的,这些都直接关系到我国财政政策的取向,进而影响到宏观调控的大局。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规模控制与提高市场流动性两方面予以论述,最后得出了财政政策淡出下国债政策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中国财政部部长金人庆称,中国总体宏观经济表现良好,已经走出通货紧缩阴影。今后,中国将采取中性的财政政策,有保有控,确保中国经济的持续稳步健康发展。中国将采取中性的财政政策,积极财政政策"淡出"问题至此获得了一个明确的"官方答案"。何为中性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的必要性和困难何在?实施中性财政政策,财政该干什么,不干什么?本期话题由武汉大学孙志、王汝津,李旭辉三位博士就此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8.
易澳妮 《新理财》2023,(10):19-21
<正>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政策作为重要的宏观调控政策,体现了党和政府战略意图,具有鲜明的导向性。自1998年诞生起,历经四次演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积极财政政策。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积极财政政策应更加注重政策的增长效应、协同联动、结构优化和可持续性,奋力提升积极财政政策的效能。  相似文献   

9.
宏观税负是事关一国政府集中社会财富程度,体现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矛盾焦点的重大问题,在经济性因素、征管性因素一定的情况下,宏观税负水平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政策制度性因素的变化。为应对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的持续冲击,我国已连续十余年不间断地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积极财政政策的持续实施,直接降低了我国多种口径测算的宏观税负。这种降低在激发微观经济主体活力的同时,所引致的财政收支矛盾不断累积、财政政策积极有为空间不断收窄的问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进一步提升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与安全性,还需注重从支出层面、收入层面和管理层面同时发力,以确保宏观税负的适度与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0.
从1999年到2009年的十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三个十年,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十年,也是财政政策从积极到稳健、又从稳健到积极的一个轮回。这十年财政政策的演变研究,给我们带来一个深层次的问题:积极财政政策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要不要持续实行?如果2005年继续  相似文献   

11.
谭珩 《财政科学》2021,(3):10-14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2021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对疫后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但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本文从税收的视角,论述在积极的财政政策背景下,我国税收政策对经济恢复发展的作用、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相关税收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形态和发展目标的变化,财政政策体系目标和运行逻辑也需要超越建立在确定性思维基础上的凯恩斯主义分析框架,财政政策供给要根据风险权衡原理,视公共风险的结构和强度进行相机调整.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下,财政须充分发挥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与重要支柱的作用,以应对各种不确定性作为财政政策体系运行的目标,与金融环境协调配合,在保证财政自身风险可控前提下,通过灵活多样的政策工具为经济社会注入确定性,降低风险、引导预期,使经济社会系统整体的公共风险最小化.  相似文献   

13.
理解财政,需要转换思维.表面看,财政行为是利益的分配和转移,而从实质看,财政行为是风险的分配和转移.财政通过分配和平衡风险,避免风险在某处聚集并在风险链上放大,避免了危机的产生,这实质是化解公共风险,所以财政的本质功能是通过平衡风险化解公共风险,以维护社会共同体的生存和发展.财政的基础性作用在于,只有财政有这种平衡风险的内在功能.与社会共同体面临的公共风险治理要求相匹配,是现代财政的判断标准.如果财政能够很好地平衡风险、化解公共风险,那就是现代财政;通过改革与公共风险治理要求相匹配,就是现代财政改革.新时代的现代财政改革,要立足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大国财政体系,应对面临的全球风险挑战;织密预算的制度笼子,完善权力的财政治理体系;建立公平与效率融合的财政制度;为形成经济双循环格局"架桥铺路".  相似文献   

14.
我国“十四五”时期财政收入基础和税源分布将发生持续性的重大变化,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包括居民收入增加、消费扩大、服务业上升、数字经济成长等,但风险因素更加不容忽视,财政将面临收入增长减速、支出需要增加、债务进一步扩张的多重压力,可持续性将明显承压。本文指出财税体制的改革速度亟待与经济发展的趋势与速度同步,提出财政可持续的若干建议,并就2021年财政政策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5.
消费金融公司的设立将有利于刺激居民消费,拉动内需。但是,在利率非市场化条件下,这也带来新的货币政策调控问题:中央银行如何对消费金融公司调控来实现政策目标。存款准备金政策对不吸收公众存款而发放无抵押担保的信用贷款的消费金融公司将无用武之地,而以贷款准备金政策(对贷款征收法定准备金)为工具的货币政策调控框架将会大展身手。文章构建了贷款准备金政策调控框架并用以分析其对需求结构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6.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十四五”规划的重要时期,反思疫情常态化防控下的社区基层治理问题,探索财政发力的路径,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文章从风险治理视角,立足于“韧性社区”基本特征,大胆尝试以“蜂巢”模型说明城市与社区之间、社区与财政之间的关系,并对武汉市自2012年以来韧性社区建设情况进行分析,剖析构建韧性社区过程中财政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及原因,就如何疏通当前财政高质量发展的堵点,提出以财政适当集权和社区经济放权改革来实现财政供给与社区需求的动态平衡的可操作性建议,以期为财政“十四五”规划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财政性存款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性存款制度是人民银行实施准备金管理的重要手段,以往对于银行机构漏缴、少缴财政性存款的问题,不是认定人民银行监管不力,就是认定银行机构自律不足,往往流于局部。本文尝试从财政性存款制度的政策起源、目标变迁为出发点,从人民银行、银行机构、财政部门三方的深层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分三步改进、改革财政性存款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论证了进出口政策性金融对企业“走出去”的支持作用,并针对企业“走出去”存在的问题,找出了进出口政策性金融在支持我国企业境外经营的不足,提出了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支持企业“走出去”的一系列可行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功能弱化的行为金融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图借助于行为金融学基本理论,从理论逻辑的角度,对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功能弱化的深层次原因及其相应的一系列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论界定、剖析和探究,并归纳出若干结论性观点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敏  李晓军 《财政科学》2020,(3):106-1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民营经济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随着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和受到国内经济下行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国民营企业,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民营企业普遍面临着成本增高、终端市场受限、融资难融资贵、税费负担重等发展瓶颈制约问题.如果这些困难和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会严重影响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和阻碍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要以降税减费为主攻方向,减轻民营企业发展中的压力,帮助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实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本课题以四川省达州市为例,提出财政部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1234"工作思路和对策措施,积极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动力强起来、发展质量高起来、发展速度快起来,为达州加快实现"两个定位"和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