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悟文 《饭店世界》2005,(6):26-26
进餐厅就餐,遇到某项服务,如叫服务员换毛巾、茶杯加水、取菜单添个菜等等,我们的服务员会面带笑容、礼貌地对我说:“请稍等。”这几乎已是饭店业一成不变的口头禅了。这句话好吗?显然,服务员的话并没把我这个客人的事放在第一位,要我“稍等”,要等他其他事做完后再来为我服务。然而,这位服务员并没去干其他事,他在第一时间立即为提供了我需要的服务。可见,在他说“请稍等”时,并没进行过思考一一是否真要客人等候?  相似文献   

2.
2006年夏天,一天中午12:30,有一位客人入住了2202房,这位客人是海门人,30多岁,经商。大概过了不到一个小时,有一位身材高大的访客,满脸通红,急促地到分台对值班服务的小黄说:“服务员,快点帮我去开一下2202房。”服务员经询问得知访客需要找的客人与2202房客人确实是相符的,但还是按规定回答说:“对不起,  相似文献   

3.
提起服务,我们大多会想起伺候人。服务者如同、r头、小厮,被服务的就是作威作福的老爷、太太。于是,我们常见有人在餐馆对服务员大声咆哮,在酒店对服务员呼来喝去,堂皇的理由是:我是被服务的。  相似文献   

4.
案例一:早晨五点半,某宾馆1618房客告知月艮务员要求退房,服务员照例检查客房设施及配备在卫生间的物品,检查发现一袋浴液不见了,服务员对客人说:“小姐,您使用了我们为您配备的浴液,要收十元钱的。”客人很诧异:“是吗?没有啊。”最后在服务员的反复辩说下,客人选择了赔偿,并要求迅速办理退房手续,原因是客人要赶乘六点半去外地的火车。就在客人退房走出宾馆之前,服务员在面盆下的马桶后找到一袋尚未歼启的浴液,当即告诉前厅取消赔偿。  相似文献   

5.
细致的个性化服务一定是发自内心的服务。细致的个性化服务能否做到,就在于服务员是否会“用心”多想一想、多问一问,同时要求服务员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莱酒店餐厅,四位客人拿着文件在人声嘈杂的餐厅里商谈生意,服务员小王见状,主动询问客房部有无空房一用,客房部随即提供了空房,当这四位客人知道这些后,感到十分惊喜。  相似文献   

6.
餐厅服务员在上岗前一般都要经过岗前培训,但岗前培训往往只能解决规范化服务和标准化服务问题,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服务员,还必须掌握个性化服务技巧,这需要服务员在对客服务过程中不断探索,积累经验。根据餐厅服务员的服务经验和个性化服务技巧,可把餐厅服务员分为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7.
时间逼近2004年圣诞节。在北京国美电器航天桥店,美的DY-T3型空调的价格已经降到了每台1648元。当记者假扮成顾客在电话里询价时,客户服务员表示这个价格还有的商量:“在电话里不好说.您还是过来再谈吧,我们可以给您最优惠的价格。”服务员保留了一丝警惕心理,但她肯定地说,价格要比以前“低很多”。  相似文献   

8.
100+1=0     
到A市旅游的小龚一家在启程回家前,来到了所住酒店的商场,想买一点纪念品带回家去。当他们一进酒店商场门,就迎来一位服务员,她一直跟着小龚嚷喋不休地摊荐商品。小龚听得有些不耐烦了,因为服务员没完没了的介绍,影响了他们家人之间的交流。于是,小龚对她说:“我们需要的时候再叫你,好吗?”可她说;“不行.我必须陪着你们,这是我们酒店商场定的规矩。”小龚的家人也说:“我们不需要你,你还跟着我们?”她不高兴了,不说话了.但还是跟着.弄得小龚一家没买任何东西,  相似文献   

9.
一天,中餐厅接待大型的团队晚宴订餐,因人手不够,让二线人员到餐厅去支援传菜工作。正要上菜时,餐厅陈经理找到我说:“小刘,现在餐厅楼面看台服务员不够,你就负责这两台客人的看台服务吧。”“我?我能行吗?”我颇感意外.毕竟以前我们到餐厅支援时,都是负责用托盘把菜肴从厨房传到餐厅,再由看台的服务员端上桌给宾客,虽说平时也常见过他们的现场操作,对他们的操作规范也熟悉,但毕竟没有现场操作过,恐怕……陈经理笑着说,没事的,你一定行的。我只好硬着头皮接下了这个任务。  相似文献   

10.
蒋仞 《饭店世界》2007,(1):36-36
使我产生思考的,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一次在某地知名餐馆吃饭,上的菜中有一道明显的“粗制滥造”,一桌人都抱怨色、香、味均差,但大家也容忍了。最后一道菜是鱼汤,向服务员催了几次,可等到碗中的白米饭都凉了,汤却迟迟上不来。我叫服务员,希望她能进厨房去催一下,殊不知服务员的回答令我惊谔不已:“已催过了,不能再去催了,再催,厨师要骂啦!”于是我去跟餐厅经理说,他也是“息事宁人”,对我们说:“就再耐心等一会吧,惹毛了厨师,反而更慢。”看来,厨师是得罪不起的,客人是可以怠慢的。  相似文献   

11.
在酒店餐厅,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客人不得不以打手势、敲桌子,甚至大声吆喝的方式引起服务员的注意。其实,服务员只要懂得一些“肢体语言”知识,就完全可以避免这种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12.
元月6日,房务部收到了一封来自北京客人余先生的表扬信,信中余先生对一号楼服务员的服务态度是这样评价的:“这里服务态度很好,非常人性化,使我们几位老年人感到很温暖。”说到人性化服务时,余先生特别提到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当余先生看到房间内的无线蚊香加热器使用起来挺方便,想买几个带回家,可找了几家商场都没买到。  相似文献   

13.
<正> 十·一放假期间,我与友人到一家看上去还很上档次的洋快餐小聚。由于是第一次光顾,在点菜时,漂亮的服务员极力推荐本店的特色菜——炸鸡腿。于是五个人每人点了一个,然后又点了其它几样菜肴。菜上得很快,味道也还可以。但当那道"炸鸡腿"上来时,我们顿时傻了眼:每只鸡腿足有半斤多重,满满地盛了两大盘。这能吃得完吗?喊来服务员,问:"鸡腿这么大,怎么不事先告诉我们一声?"只见那服务小姐微笑着很有礼貌地答:"对不起,先生,我们这里,顾客永远是对的,服务人员不能对顾客的要求说‘不’,请您原谅!"望着礼貌文明的服务小姐,我们哥儿几个只能默默无言,别别扭扭地吃完了饭。  相似文献   

14.
谋求利益最大化,是商人的天性,酒店终端商当然也不例外。事实往往是这样的:前脚收了你家的专场费,后脚又收别家的钱,不仅允许其继续做推广活动,如有奖销售等,还对其收买服务员不闻不问。对此,他还振振有词,“活动推广费是单独收取的”,“服务员自己的事情不是我们管辖范围之内”等等。竞品没有上促销员,但市场推广一点也没耽误,照样卖得好。而掏巨额专场费的自己,只能干瞪眼,没辙。  相似文献   

15.
读懂客人     
从酒店服务的角度上讲,客人是什么?有人说:“客人是上帝!”又有人说:“客人是朋友.是亲人!”还有人说:“客人是老师!”这些话从某些视角上讲都对,但笔者认为,又都不能科学地解释清楚,从而影响我们对客人的认识和服务。  相似文献   

16.
鹦鹉学舌     
A饭店的常住客李先生很少在本饭店用餐,总是步行到饭店对面的一家酒楼用餐。该饭店的大堂副理得知这个情况后,亲自去拜访李先生,问其原委。李先生说:“饭店的服务员是‘鹦鹉’,每次见到我只是会‘鹦鹉学舌’地说‘您好’、‘欢迎光临’、‘这边请’。而对面酒楼的服务员是‘百灵鸟’,我每次去总能听到曲目不同的悦耳歌声,有时是‘李先生,欢迎您每天光临餐厅,我们感到非常荣幸’,  相似文献   

17.
美国希尔顿饭店是这样评价“最佳饭店”的:“一所最佳饭店决不是它的楼体设计、造型和陈设,也不是它的客房床具和餐厅食品,而是那些精心、细心,使客人有一种舒适、安全和宾至如归之感的服务员。”那如何来培养这一类服务员呢?依我个人所见:一所专门为旅游行业培养实用型人才的职业学校,除了要培养学生有过硬的操作基本功和一定的理论知识水平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其具有高度自觉的服务意识,这是教学的需要,是学生的需要,也是学校的需要,更是客人的需要。这种服务意识的培养、训练、强化,可以通过不同的手段和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8.
王纬 《饭店世界》2008,(1):22-22
酒店的早餐一般在6:30~9:30,大多数酒店对住店客人提供免费早餐。如今,时有睡懒觉、睡过头的客人。有两位客人下楼到餐厅已决10点了,一看已过了早餐时间,不禁懊丧地说了一声:“唉,来晚了。”这时,服务员迎上前去接着客人的话茬说:“先生,不是你来晚了,是我们餐厅关早了,真对不起。为了保证你们能吃上早餐,我们特地为你们准备了早餐盒。”说着,  相似文献   

19.
“个性化”服务即有针对性地满足不同客人合理的个别需求的服务,它是相对于“标准化”服务提出的。在我们探讨服务之初提出的“标准化”服务,在满足客人的基本需求层面上是比较奏效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者更加成熟,对我们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迎合这一变化,各家酒店都在使尽浑身解数,研究客人间需求的不同,然后有针对性地予以满足,以期留住客人,并在市场中分得更大的“蛋糕”,“个性化”服务便在这种睛况下出现并为经营者所重视。  相似文献   

20.
在扬州旅游的几位客人来到一家淮扬菜馆,他们对淮扬菜了解不多,就请服务员协助安排菜肴。服务员首先为他们推荐了清炖蟹粉狮子头,介绍说:“清炖蟹粉狮子头,曾作为开国第一宴的主菜,也是周总理生前最爱吃的一道菜。”客人一听是周总理爱吃的菜,马上点头认可。接着,服务员又为他们推荐了拆烩鲢鱼头,介绍说:“这道菜是扬州著名三头宴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