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高等教育在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历程中,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是关键。为此,必须注意和解决好的问题是:首先要科学地认识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地认识民族传统文化在实现教育现代化与国际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要具有科学的文化意识,要了解和研究各国教育的特征和改革与发展,就要了解赖以铸就各国教育特征的文化传统;再次要正确处理好三个矛盾和问题: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民族性与国际性的关系;东西方文化的关系。选择、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现代教育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思想基础,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中国人民在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要持有批判的态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从而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一我们在此题目所示的范围之内,实际上面临着两种选择,而不是如一般所理解的,只是经济发展与现代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选择;其实,更主要的和首先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化的选择。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以其传统文化为立足点和接受屏幕,对于“社会的现代性系列’卿社会现代化指标,是会存在一种选择机制和选择目标的。不同的社会──历史状态、不同的文化心态,即不同的“前现代”状况,会做出不同的选择。事实上,中国从鸦片战争后,一代一代的改良主义者、民主主义者、革命民主主义者以至马克思主义者,都对“现代化”做出了选择,并且…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农民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农民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有着密切联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离不开作为中国人口绝大多数农民的普遍接受和认可。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推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更使二者的关系尤为密切。农民的文化传统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提供思想土壤,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推动了农民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进行了本次问卷调查及研究分析。调研结果显示,加强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大众化教育是弘扬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举措,也是现代化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宋玉浩 《魅力中国》2010,(34):86-87
政治文化是社会政治体系中最深层的东西,它和政治现代化密切关联。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在人们观念形态中的反映,随着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也必然面临着传统政治文化革的。中国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现政治现代化,必须在正确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对传统政治文化加以改造,按照一定的路径和原则实现其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新时期创造性转化必须把传统文化的精华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然而外来文化的侵蚀渗透、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不够等困境及原因,应充分认识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以及西方文化的关系,大胆创新儒家思想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8.
《中国老区建设》2020,(3):29-29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在过去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改进的过程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饶静认为,乡村治理现代化应立足于中国实践和中国传统,植根于中国文化根基,对乡村治理进行创新和改革,以回应现代化的要求和挑战,从而实现乡村有效治理、乡村社会良好发展。在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和现代不是一个截然分开的过程,也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关系,而是在过去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改进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9.
学术界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现代化研究大多缺乏系统性,其学术成果多半集中在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关系研究,成果重复多,缺乏那一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内在逻辑性辩证研究。其热点和焦点集中在毛泽东思想的研究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历程研究。  相似文献   

10.
焦艳  黄琳庆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8(4):152-154,164
传统文化价值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以其深厚的底蕴和深邃的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与思索,对加强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作用。文章阐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并探寻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刘曼  齐红娜  羡敬贤 《特区经济》2013,(10):239-240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文明的精髓,是我们民族的脊梁。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现在方方面面: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精神指导,使其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为治国和处理国际事务、国际关系提供精神支持;提高国民的文化修养,凝聚民心。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走向现代化的有力且必不可少的推动力,是我们发展的精神支柱,我们应不遗余力地为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而努力奋斗,为我们的后代构建一个内外兼修的文明社会。  相似文献   

12.
A traditional educ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Confucian classics, was a pillar of imperial China's social structure for centuries, preparing elites for a series of highly competitive exams conferring gentry status and civil service positions. Reformer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alled for 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seeing in Western education the skills necessary to develop China's economy.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system was joined by a “modern”, Western track, which offered teaching in science, math, social science, law, and engineering. In this paper, early 20th century employee records from the Tianjin-Pukou Railroad are analyzed to identify differences in labor market outcomes associated with study in the traditional and modern educational systems. The employee records reveal that modern and traditional education were both associated with wage premiums, but that these were significantly larger for individuals trained at high levels in the modern system, especially those trained in engineering. Individuals trained in the traditional system worked disproportionately in the clerical department of the railroad, while those with modern education were more often in managerial and technical role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evidence suggests that these results are not driven by sorting into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ccording to ability.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beyond years of schooling, the content of schooling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及举措给东北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东北老工业基地能否迎接挑战、实现振兴,关键在于要有理性的文化反思和适合的文化选择.正确的文化选择应该以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文化的深刻分析为前提.总体上看,东北老工业基地文化属于农业社会的经验主义文化,同时又与计划经济体制相契合,这不但影响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也严重阻碍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因此,实现由经验主义文化向理性主义文化的转型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高校文化是一所大学历史传统、办学理念、价值追求的综合体现,不仅包括外显的、有形的可感符号文化,还包括内隐的、无形的可知精神文化。将企业成熟的文化管理模式CIS导入高校文化建设,从战略的视角系统地对高校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有利于高校文化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健康发展,最终实现文化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张华 《理论观察》2002,(3):81-82
教育作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动力系统 ,在全球化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这一点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在全球化的竞争中 ,突出地体现在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因此 ,合理地调整我国教育产业的结构 ,建立良好的内部运行机制 ,提高教育运行效益和人才培养水平 ,是提高我国在全球化进程中人才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也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可忽略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屠呦呦是我国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本土科学家。从屠呦呦获诺奖分析中国创新型人才培养历程,发现存在将基础教育排除在培养体系之外、教师创新教育培养能力薄弱、学术市场创新风气不正、人才评价机制存在问题、忽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挖掘等问题、面临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全新的契机将加大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注的机遇,同时也有不少挑战:高校教育环境需要改革、加强基础教育中的创新教育刻不容缓、发扬联合创新同时应注重培养个人创新的模式、科技体系结构不合理,体制存在弊端,创新资源分散、效率不高的挑战,阐述了屠呦呦诺奖给中国培养创新型人才带来的启示: 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协同培养创新人才、团队合作催化新事物的诞生、注重人才的多学科交叉培养、改进人才评价体系,推崇创新,注重对原创的保护、重视创新人才教师队伍建设、重视传统与现代科技的传承与结合、人才本身应当不计名利,宁静致远。  相似文献   

17.
从哲学角度浅析高校校园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校园文化的变化,就是高等教育整个哲学的变迁,所以有必要对高校校园文化进行反思与创构.伦理人性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精神前提,创造个性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人文使命,民族本性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教育归属.这一教育理念的反思与创构,必将彰显高校校园文化真善美的功能导向、价值规范、时代魅力与人文风采.  相似文献   

18.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就业预备期教育,其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方向是校企合作、产学结合,而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耦合则是校企深层次合作的体现。高职院校要想真正实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实现高职学生就业的“零距离”、“无间隙”,就必须重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耦合。  相似文献   

19.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与学校教育结合形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日益受到现代社会主流教育的冲击,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逐渐失传,年轻一代对自己的民族文化知之甚少的状况,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应该在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基础上,把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主流文化教育相结合,实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徐萍 《理论观察》2003,(4):81-83
西安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为此,我们将与西安现代化建设有关的因素概括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五个子系统,其中包括35个指标。本文集中讨论了各项指标权数的确定,现代化得分的计算方法,以及现代化水平综合评价方法,以便定量地反映西安市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水平,监测和揭示西安地区在现代化建设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促进西安地区现代化建设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