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预设是一个语用现象,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言语交际中扮演了重要的交际角色。本文试图从语用预设的角度来探讨语用预设对英语阅读理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语用预设就是指在运用语言过程中为交际双方共同接受的事实或命题,它虽然是句子的意义成分。但并不以语句的形式出现,而是隐藏在语句的背后,作为交际必备的背景知识存在。在谈话中,谈话能否顺利进行取决于预设的共知程度,而这共知性并非必须是确凿无疑的事实。说话者和听话人并不需要真正认为预设当然为真,他们可以接受一个真假不定甚至虚假的预设,只要这一预设对于谈话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就可把该预设暂且当成是真的。以保证谈话顺利进行。语用预设这一特点给说话人“强加”特定预设提供了可能。因此,预设作为谈话的起点,并不总是消极的,人们完全可以利用预设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3.
语用失误是人们在言语交际中使用没有达到完满交际效果的差错。它和特定的语境以及交际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关,与金融英语教学中没有注意语用能力的培养有关,极大地影响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解决语用失误的对策是,突出语境在金融英语教学中的地位,遵循语用原则,培养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4.
语用失误是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败重要原因之一,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国学生由于受母语语言规则、交际习惯、文化背景及思维方式的影响,易出现语用失误。本文重点讨论、分析在跨文化交际中的社交应酬——请客、做客过程中出现的常见的语用失误,通过分析产生这些交际失败的原因,提出对策,旨在提醒人们在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时要时刻注意中国同英语国家间的文化差异,减少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从而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5.
在英语口头交际中,语言的信息传递主要通过语音来实现,由于音调反映说话人企图强调的部分信息。因此英语调核在语句中的位置就是信息焦点之所在。英语调核在语音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在话语中可以揭示新信息,而且具有焦点功能。调核的位置是受语用预设决定的,语用预设、调核、焦点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语用预设是关键。调核是手段,焦点是目的。  相似文献   

6.
运用言语行为理论有助于对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进行解读,可以进一步分析由于言外之力传达失败或者不被理解导致的语用失误现象,进而找到语用失误的成因,以期能够更好地指导人们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7.
虚假语用预设作为预设的一种超常操作手段,是发话者通过将非交际双方共有的或者至少对一方有争议的信息处理为预设信息从而达到其特殊交际目的而使用的一种手段,在外交场合中经常被用到。本文以会话含义理论为依据,以《朱镕基答记者问》为语料,分析朱总理如何从容应对外交场合中的虚假语用预设现象,从而领略其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跨文化交际故障的剖析来说明影响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原因除了语言基础知识以外,还存在着语用失语问题,通过恰当的英语教学手段可以加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从而减少语用失语的产生,由此可见,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对英语教学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语用顸设就是指在运用语言过程申为交际双方共同接受的事实或命题,它虽然是句子的意义成分,但并不以语句的形式出现,而是隐藏在语句的背后,作为交际必备的背景知识存在.在谈话中,谈话能否顺利进行取决于预设的共知程度,而这共知性并非必须是确凿无疑的事实.说话者和听话人并不需要真正认为预设当然为真,他们可以接受一个真假不定甚至虚假的预设.只要这一预设对于谈话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就可把该预设暂且当成是真的,以保证谈话顺利进行.语用预设这一特点给说话人"强加"特定预设提供了可能.因此,预设作为谈话的起点,并不总是消极的.人们完全可以利用预设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0.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因素与英汉语用差异及失误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跨文化交际越来越重要,但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果在交际过程中不注意这种差别就很容易造成语用失误。只有了解语言中的文化因素才能消除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语用障碍和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交际能力的语用层面出发,指出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实质,在于培养他们的英语语用意识和语用能力.然而,在交际教学中,若仅依靠单纯的交际活动,并不能从根本上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因为,它忽视了我国英语教学的现实环境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所以,本文提出在交际教学中适当引入语用分析的方法,帮助学生增强对文化差异和语境变量的敏感度,以保证交际训练活动的质量,从而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12.
礼貌原则的相对性及引起的语用失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们在言语交际中都会遵循一定的语用规则。Leech在1983年提出礼貌原则,并根据英文的习惯把礼貌原则分为六条准则,以便取得言语交际的最佳效果。然而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对礼貌的观点也有所差异,导致言语交际中使用的礼貌原则也有所不同。本文分析了中英文交际中礼貌原则的相对性,并通过具体实例,分析跨文化交际中直接迁移所引起的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13.
曲解的语用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解作为交际者常用的一种语用策略,就是交际者根据特定的交际需求所选择的语言策略。在这里我们将探讨听话人在曲解说话人话语时到底实现了怎样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4.
跨文化交际指任何两种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中往往会出现语用迁移现象而导致交际失败。本文从招呼与告别、祝贺与赞扬、敬辞与谦辞及比喻与联想四个方面来探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迁移现象。  相似文献   

15.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的差异,常常会出现一些语用失误和误解。这些误解常常能导致交际失误乃至失败。本文对招呼言语行为、恭维言语行为、请求言语行为在英汉两种不同的文化中进行对比,举例并说明三种言语行为产生的语用失误给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交际所带来的麻烦,提醒外语学习者在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中注意文化差异,避免语用失败(pragmatic failure),保证交际意图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6.
语用能力与语用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具体情境中正确理解和得体运用语言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乃语用能力。缺乏语用能力正是外语学习在跨化交际中遭遇失败的重要原因。外语学习只有了解本族语的价值观和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循的礼貌原则等化因素,根据语境因素选择得体的语言形式,才能确保跨化交际取得成功。在大学层次英语课教学上,教师要从全面增强学生的化素养入手,灵活采用有效的方法向学生传播语言化知识,培养其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17.
外语教学中语用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交际能力的培养要通过语用能力来体现。针对学生语用能力滞后于语言能力的现状,阐明了外语教学中语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对如何培养语用能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英语学习变得日益重要的今天,中国学生的语用失误越来越引起了语言学家的重视。语用失误指在对外交际中不能得体、恰当地表达自己所出现的一些差错。本首先分析了语用失误的两个层面:语用-语言层面和社交-语用层面。然后,就如何在英语教学中使学生避免语用失误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即:在教学中引用语用学的有关知识;在教授语言的同时,讲授有关化的知识,并介绍了有关自由话题和非自由话题和英汉两种语言在交际准则上的一些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9.
语用失误常常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败。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不仅充分地诠释了语用失误的原因,而且也是解决语用失误问题的最佳策略。在此分别从跨文化交际的三个主要方面,即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和翻译论述了顺应理论的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20.
语用预设是交际双方所共享的知识,是交流顺畅的前提条件。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均可导致预设消失。预设若不能激活潜在的图形/背景关系或无法建立该关系,则预设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