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术编辑知识创新是知识创新工程的组成部分,其创新活动贯穿于学术编辑全过程,创新成果构成新的学术编辑知识树;学术编辑知识创新包括条件知识、本体知识和实践知识三个层面。学术编辑知识增长的核心是知识创新,知识增长因人而异.具有不同的途径和方法;学术编辑知识创新的价值是其创新的有用性,主要表现在对本业的促进与实用,同时又进而表现为对社会的贡献;学术编辑已有知识同所从事的职业所需要的知识不相适应的矛盾是其知识创新的基本矛盾,是产生和推动学术编辑知识创新的动力源。学术编辑知识创新及其实现有其基本的层面、步骤、规律与模式,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2.
学术编辑知识创新系统的正常运转需要维系的动力,其动力从产生的层次上分,可区分为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从产生的基础上分,可区分为物质动力和精神动力;从作用的方向或性质上分,可区分为正动力和负动力。研究各种动力因素的产生,地位,作用及相互联系,寻找各种动力的合成与分解规律,并认识和利用这些规律,在学术编辑的知识创新实践过程中,发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对于提升学术编辑知识创新系统的总动力,加速学术编辑知识创新目标的实现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学术编辑创新素质具有目标性、选择性、质疑性、整合性、实践性和反馈性等特征。编辑的创新素质由敏锐的信忠序知、求新睿智的思维、犀利独到的眼光、质疑批判的精神、把关优化的能力和独具特色的风格组成。培养创新素质需要创新思维、学识奠基和实践引领。实现学术编辑创新素质的转化需要营造创新氛围、树立创新思维、弘扬科学精神和坚定创新意志。  相似文献   

4.
高校教师创新能力主要是由教学创新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两者复合而成。培养这种能力,教师本身要有创新精神;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和更新;高校要引入竞争激励机制,调动教师进行创新的积极性,并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5.
创新:编辑的永恒主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编辑源于创新,发展于创新,创新是编辑活动的实质,编辑主体劳动是一种创新性劳动。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组织财富和社会财富的基本来源,实现创新和利用知识力量是国家、社会和编辑出版行业及其他所有行业成功进入21世纪的关键。为适应社会发展,促进出版繁荣,必须进行编辑观念创新、编辑技术创新、编辑知识创新、编辑组织创新、编辑制度创新、编辑管理创新、编辑市场创新、编辑文化创新、编辑性有创新等项编辑创新。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时代学报编辑知识增长点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学报编辑必须寻求新的知识增长点。实现知识增长的途径为:以专业知识为依托,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夯实基础,站在学科的前沿;明确本业定位,不断开拓进取。知识增长的核心为知识创新,强烈的创新意识、敏锐的创新思维、全面的创新能力是实现知识创新的要素。  相似文献   

7.
学报要立于时代的潮头,不断发展壮大,只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要发展就必须创新,创新是发展的命脉,是制胜的关键.创新是为了提高学报的质量,质量是学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它关系到一所高校的学术形象和学术水平.高校学报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办刊理念的创新;二是编辑工作的创新,它包括编辑意识创新,编辑过程创新,编辑手段创新;三是知识创新即强化学报的创造力;四是体制创新即增强学报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由于种种原因,高校学报编辑在学术上渐趋边缘化。这种现象具体表现为学报编辑科研能力下降和学报学术质量不高。谨防学报编辑学术边缘化,必须究其原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论编辑的情报信息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报信息能力是编辑职业能力的基础。在知识经济时代,编辑工作要有所创新、创意、创造,就要克服种种情报信息障碍,获取情报信息;要实事求是地分析、综合、判断、吸收和开发情报信息资源;要实现情报信息能力的最高境界──—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向社会奉献最好的精神产品。  相似文献   

10.
期刊论文高质量编辑加工是实现学术内容高质量出版和传播的基础性工作。为做好该基础性工作,期刊编辑在论文加工过程中要讲究“三度”:面对自身,修改文章要适度,即既要服从学术期刊整体风格,也要兼顾作者独特写作风格,还要融入编辑自身创新风格;面对作者,沟通交流要讲究效度,即要同时讲究时间效度、质量效度和学习效度;面对读者,编辑加工要讲究通度,即要增强文章的可读性、传播性和启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