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西经济结构单一化、刚性化、重型化、惯性化严重,对资源型产业的依赖程度过高,非资源型产业发展受到抑制,资源型与非资源型产业发展严重失衡。为实现山西经济的转型跨越发展,必须构建资源型与非资源型产业的协调发展新机制,包括资源型与非资源型产业平衡机制、矿产资源收益合理共享机制、接续替代产业发展促进机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产业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2.
在资源型经济区域,资源价格的高波动性导致了区域内贸易条件恶化、价格和收入波动、"荷兰病"、资源财富管理欠佳和顺周期的财政政策等一系列问题,同时抑制了资源型经济区域内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了解决资源价格波动对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建立资源价格稳定基金,该基金的核心是设定资源价格波动的上下限价格,超出价格上限一是的收益由政府提取建立资源价格稳定基金,同时低于资源价格下限的部分由政府对资源企业进行补贴,从而平抑资源价格波动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16,(11)
资源型经济是以资源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的经济,其根本特征是经济增长严重依赖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和消耗。资源的大规模开发会促使国家或区域经济的迅速繁荣,同时也会造成工业化的逆转和经济社会发展质态的退化。山西是我国最为典型的资源型经济省份之一,煤炭对山西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也逐步固化形成了"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转型发展是资源型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山西的唯一选择。因此,研究资源型经济转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2008年的金融危机导致煤炭大省山西经济增长剧烈下滑,原因在于经济的周期性变化导致煤炭价格波动比一般产品强烈。本文对煤炭价格波动的原因从供求两方面进行了分析,煤炭供求的低价格弹性、经济周期、预期、替代品价格波动、以及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煤炭价格的剧烈波动。在资源型区域,煤炭价格波动导致生产要素集中在煤炭产业,引发“反工业化”现象。基于山西的实证分析验证了煤炭价格的剧烈波动,近年来的数据也显示煤炭价格波动导致山西经济增长波动,并出现了“反工业化”现象,拉大了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5.
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经过多年发展,山西经济结构呈现单一化、重型化,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型产业的依赖程度过高,资源型与非资源型产业发展严重失衡。新形势下,促进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的协调、均衡发展是实现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张慧敏  暴丽艳 《经济师》2014,(2):146-147
面对当前严重的全球环境问题、资源压力问题,世界各国政府均在积极探索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都已成为世界各个国家的战略发展之首。山西作为我国最大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中部重镇,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走势对"十二五"期间国家战略的全面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基于此,2010年12月,国务院批准山西成为全国最大的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进行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国家级试验区。结合山西实际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协调措施。不仅为山西资源经济转型制度创新奠定重要的参考基础和实际价值,更对国内其他省份的经济转型发展制度创新与战略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人口与经济空间关系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山西省人口普查资料和GDP数据,利用地理集中度、ESDA以及区域重心方法,分析了2000-2010年经济与人口的空间分布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区域整体和区域内部对经济与人口空间关联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经济分布格局有较大改变,但由于资源型地区经济结构的特殊性以及人口流动的滞后性,人口分布格局几乎不变;人口与经济耦合程度在资源型地区与非资源型地区出现极化现象,人口与经济不协调程度加剧的县域增加,并呈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但整体来看,2000-2010年山西区域均衡发展程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基于区位熵理论的中国资源型地区判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区位熵理论,通过对我国主要省份资源型产业的研究与比较,对我国资源型地区进行了定量判定,并对各省资源型产业所占比重进行排序。资源型地区应该是指,在一定阶段,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的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大规模动用和耗费资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且资源性产业长期在国民经济各方面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地区。笔者引入区位熵指数这个指标,从该地区资源型产业的产值在区际间是否具有相对优势与资源型产业所用劳动力在区际间是否相对比重较大两个方面来测算、分析各个省份在资源产业方面的优劣。根据全国各地区的资源性产业地区生产总值区位熵S1的计算结果,归属于资源型地区的省份为:山西、黑龙江、陕西、青海和新疆五个省(区);根据对资源性产业劳动力区住熵S2的测算,资源型地区特征明显的省份为山西与宁夏两个省份;测算全国各省份煤炭开采与洗选业的专门化指数S3的结果显示,资源型省份为山西、内蒙古和宁夏。总的来说,资源型地区的有山西、黑龙江、陕西、青海、新疆、宁夏和内蒙古等7个省份。  相似文献   

9.
合同能源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市场化节能机制,其实质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业务方式,它不仅为节能各参与方创造大量的经济效益,还带来显著的环境与社会效益。在山西建设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进程中,若能提高对合同能源管理的重视和促进这种富有效率的专业化节能服务机制发展,将对解决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中工业新型化、城乡一体化、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治理等一系列问题发挥积极作用,为山西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特别是资源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制度支持。  相似文献   

10.
君南 《环境经济》2007,(11):8-15
有人说,如果没有煤炭,山西可以活得更好,就像其他没有资源的省份一样可以确定新的经济重心。但这个假设从来就没有成立过,因煤而生好似山西的宿命,作为山西最大的支柱产业,煤炭工业的起伏与山西经济基本上呈现同向波动态势。然而,单一的煤农二元经济结构不可能支撑一个省份的持续发展,是在荣耀过后坐以待毙,还是断臂求生寻求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11.
在部分地区资源枯竭、煤炭市场价格走低的前提下,作为山西支柱企业之一的山西煤炭集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转型发展是低碳经济环境下,煤炭企业的必然选择。文章以财务公司为切入点,探究财务公司通过产融结合机制、价值链延伸机制以及兼并重组机制推动山西煤炭集团资本结构的多元化、产业链的延伸、产能结构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山西煤炭集团财务公司未来发展的思路,以期在推动财务公司理论研究深入的同时,为山西煤炭集团的转型发展提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我国矿业循环经济研究——以铝土矿资源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矿区及其周围环境造成了破坏,产生了地质灾害及矿山废水、废渣、废气等三废排放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矿产资源的有限性和跨越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实现最大的经济发展,使资源型循环经济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以我国铝土矿资源为例对合理开发矿产资源及发展铝土矿资源循环经济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资源型经济对资源丰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特别在发展国家情况尤甚。"资源诅咒"的问题也日渐成为困扰资源丰裕的发展中国家的主要问题。实际上,资源型经济所带来的问题不是每一个资源丰裕的国家和地区都要必需遭受的。通过合理产业结构调整和适当的资源财富管理措施,资源型经济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是可以规避的,也可以实现资源型经济的转型。  相似文献   

14.
鲁欣  周成  夏骕鹔 《经济问题》2023,(3):122-129
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省是资源型地区的典型代表。以山西省11个地级市的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为研究目标,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技术,利用山西省地级市的地理特征和经济特征组建空间权重矩阵,使用2001—2020年山西省1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研究表明,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增长和旅游业发展均呈现出明显的空间自相关关系,旅游业的发展有效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且呈现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但同时旅游业发展对当地的经济增长也产生了阻碍作用。在资源型地区高质量转型发展的过程中,短期内不宜将旅游业作为替代性支柱产业,但要充分发挥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的支撑作用,同时要加强区域合作,构建良好的空间格局,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培育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5.
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方向是实现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的根本转变。产业转型的主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要支撑则是科技进步和创新,为此必须大力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文章以煤炭大省山西为例,就资源型地区创新能力的提升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空间结构与组织是"资源诅咒"研究被忽略的一个分析视角。在资源型经济的自强机制作用下,人口与经济活动倾向于空间分布的分散化,形成资源型区域特殊的"核心边缘"结构和要素流动特征,导致核心区域集聚效应弱化及偏态的城市功能,反过来又制约制造业集聚、现代服务业发展,强化了反工业化倾向,促使区域发展落入"资源诅咒"陷阱。通过对山西省核心边缘结构及2000—2010年人口与经济集聚动态等分析,对上述观点做了验证,并提出基于资源型经济转型的空间结构优化路径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借鉴德国鲁尔区经验推进山西资源型产业结构升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苑琳 《经济问题》2003,(11):75-76
德国鲁尔区由原来的煤炭、钢铁等传统的工业转变经济结构,走出困境,形成一条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并显现良好的发展前景,要借鉴这些经验,有效推进山西资源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8.
资源型经济是指主要依赖于自然资源优势而形成的经济形态。山西作为煤炭大省,是我国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地区。山西多年来由于经济发展高度依赖煤炭,不仅导致经济大起大落,而且还带来了经济增长乏力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流通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在促进经济转型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立足山西现实,大力发展流通业,不失为促进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甘肃庆阳为例,对西北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西北资源型地区在去产能和节能减排双重约束下,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压力,促使经济转型发展就成为首要任务。而转型发展必须以文化旅游为依托加快经济结构转型、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优化经济结构、以循环经济带动经济转型发展、以引进外资为契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最终才能实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方晓红 《经济导刊》2011,(12):91-93
我国资源型区域是以当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发、加工为主导的城市类型,根据国家发改委《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课题组的统计,我国处于资源型区域的总人口为1.54亿人,80%的资源型县域分布在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