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比重居高不下且呈不断增长趋势,已成为我国银行业的一大隐患。造成这一现象有宏观经济环境、银行自身经营管理不力等多种因素,而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呆坏帐冲销制度不尽合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一、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呆坏帐核销的认定条件过严,只有在借款人或担保人破产或死亡、失踪后未能还清的贷款才属于可核销范围,而客观现实中许多企业在事实上已经处于停产,关闭状态,根本无法偿还银行的贷款,但因不属于上述认定范围,银行无法对该类企业的债权进行及时的清理,这一方面造成银行无法有效阻止其…  相似文献   

2.
我国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已形成相当的规模,而相应的风险计量与信贷退出机制尚未建立。结合财政部下发的金融企业贷款呆帐准备的计提与呆帐核销的新办法,对如何在我国金融机构内部建立个人住房贷款呆帐准备计提与呆帐核销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赵琳 《新疆金融》2005,(7):31-32
呆帐资产是指金融企业对借款人和担保人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实施必要的程序追索后,确买无法回收的符合一定条件的股权或债权。核销则是金融企业依据财务政策及核算规定,通过使用呆帐准备金,对呆帐资产损失进行内部帐务处理的行为。呆帐资产核销是金翮企业的一项基础性业务,对于改善银行资产结构,减少不良资产,准确核算损益,促进金融企业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提高资产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不良贷款管理须澄清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所指的不良贷款,是指按照我国银行日常管理的口径被列入逾期、呆滞、呆帐的货款,即借款人不能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偿还的贷款。  相似文献   

5.
刘勤  景帆 《现代金融》2006,(3):45-46
当借款人提供的抵押物价值远远高于一家银行贷款额度时.借款人可以提出以超出贷款部分的抵押物到另一家银行申请抵押贷款,如重复抵押符合法定条件,应当认为各个抵押合同均有效。当借款人到期不能履行债务,抵押物被处理后,各个抵押权人有权要求参加清偿分配。作为银行应如何对待重复抵押、防止并减少贷款风险呢?根据“登记为主、签约为辅”的清偿原则,必须办理登记手续.使抵押合同有效,这是确保优般偿的前提条件。特别是在办理最高额抵押业务时.  相似文献   

6.
保险贷款是在保险公司承保的条件下,商业银行向借款人提供的贷款。若借款人失去清偿能力,银行根据贷款五级分类法确认为损失类后,由保险公司承担贷款的全部或部分本金和利息。这种贷款方式是适应银行资产风险管理的要求,在保险业务和商业银行贷款业务领域内的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7.
呆帐≠坏帐     
笔者发现,有些单位在清欠工作中,把呆帐也当作坏帐核销了。这是有失偏颇的。因为呆帐和坏帐虽有联系,但不能等同。 所谓呆帐,是指逾期未能收回,可能成为坏帐的应收款项。而坏帐则是确定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因此,对待呆帐不能像对待坏帐那样,将其核销了事,而应将其纳入清欠重点,或通过信函,或派专人进行催收。在清理、核实确认无法收回时,方可办理核销手续。  相似文献   

8.
账销案存贷款就是指对借款单位(借款人)因自然灾害、破产或暂无执行能力等原因不能归还的贷款,是银行利用国家政策相关规定,经国家有关部门核准,实行银行内部账务处理而核销的贷款。因此,该类贷款只是银行内部账务处理的一种形式,但对借款企业或借款人来说,银行和借款单位仍然存在债权债务关系,银行仍然可以追索债权。  相似文献   

9.
王卉 《西安金融》2004,(8):57-57
贷款呆帐准备金是银行按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计入当年损益的、用于弥补贷款损失、提高银行抵御风险能力的一种专项补偿基金。我国自1993年起,按照银行年初贷款余额的1%实行差额提取贷款呆帐准备金。1998年1月1日起,改为按年末贷款余额的1%进行差额提取,并从成本中列支,当年核销的呆帐准备金在下年予以补提。1999年,工、农、  相似文献   

10.
“借新还旧”贷款类似于传统的“转本收息”或“换据”贷款。就是指贷款到期后未能及时归还,银行又从新贷款中发放给借款人用于归还部分或全部原借款的贷款。贷款的“借新还旧”与贷款的展期没有本质的差别,皆是因借款人不能按期归还贷款而对贷款期限的延长,使可能出现的风险后移不能及时暴露。更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5月12日我国四川省发生的特大地震,为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地震灾区房屋损毁无数,这里不免就要涉及以住房按揭贷款为主的诸多问题。5月23日,银监会紧急下发了《关于做好四川汶川地震造成的银行业呆账贷款核销工作的紧急通知》。其中,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于借款人因本次地震造成巨大损失且不能获得保险补偿,或者以保险赔偿、担保追偿后仍不能偿还的债务,应认定为呆账,并及时予以核销。  相似文献   

12.
1988年底,全国农业银行和信用社贷款余额达3504.47亿元,其中逾期贷款283.4亿元,呆滞贷款354.2亿元,呆帐贷款44.9亿元,分别占全部贷款余额的8.0%、10.1%、1.2%。农贷资金长期大量沉淀呆滞,在过去资金“吃大锅饭”和重放轻收的年代,是个“老大难”问题,未曾引起各行领导的重视,去年抑制通货膨胀,压缩信贷规模,不少行采取措施,收回了一些过去沉淀的旧贷,对于盘活资金起了一定的作用。但都是权宜之计,对于如何进一步搞活信贷资金,尤其是对今后农业贷款的风险防范和呆帐的核销处理,未能形成制度化、规范化。本文试就这方面的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案为虚假贷款纠纷中名义借款人已经获得法院判决其未向银行借款,而银行未能及时删除其向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提交的有关该虚假贷款的信息,以致名义借款人无法从银行再借款而引发的纠纷。本案的根源在于虚假按揭贷款,因此涉及两个诉讼,一是关于名义借款人与贷款银行之间是否有借款法律关系,另一诉讼则是在前诉结束后,银行未能及时删除有关不良信用记录而对名义借款人是否造成名誉侵  相似文献   

14.
在缺少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不良资产的机制下,核销呆帐贷款损失作为农村信用社处置不良资产的重要手段,不仅是农村信用社改善自身经营质态,优化贷款结构,增加收益的迫切需要.而且对农村信用社适应竞争、增强资金实力和发展后劲,提高抵御经营风险能力,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计算贷款利息是银行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贷款计息实行"合同利率法"后,计息分段过多的困难已不复存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这么一种情况:借款人不是一次性还清贷款本息,而是分次归还部分贷款。此时该笔贷款要求按利随本清的原则计息,那就必然遇到如何才能分别求出本金与利息精  相似文献   

16.
信贷保险的定价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保证贷款的贷款保险定价研究尚处于空白领域。本文考虑了保证贷款的清偿顺序以及借款人和保证人的债务结构对贷款保险定价的影响,通过计算保证贷款的预期损失推导出了贷款保险定价的数值解析式。通过算例分析的研究,总结了借款人和保证人的资产相关性、波动性和收益率对保险定价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按揭"一般认为是英文Assets Gage(财产抵押品或担保品)的译音.住房按揭贷款是指借款人向房地产开发商购买房产时,自己先支付购房款的一部分,其余部分由银行贷款支付;在银行贷款支付期间,该房产的权益属银行所有.当借款人还清全部贷款本息后.该房产的权益才转移到业主的一种贷款方式.  相似文献   

18.
流动资金循环贷款 流动资金循环贷款是贷款人与借款人一次性签订借款合同,在合同规定的有效期内,允许借款人多次提取、逐笔归还、循环使用的流动资金贷款业务(以下简称循环贷款).可以发放循环贷款的企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信誉良好,按期清偿贷款本息,无不良履约记录;结算业务60%(含)以上通过我行办理;资产负债率低于60%;信用等级为AA(含)以上(提供低风险担保的可以不受信用等级限制);除信用方式贷款外,能提供符合贷款人要求的贷款担保;贷款用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规定,承诺贷款不以任何形式流人证券市场、期货市场和用于股本权益性投资.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抵押贷款是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财产作为还款保证,借款人在不能按期还款时,贷款方按合同约定依法处理抵押物,用于清偿贷款本息的一种借款方式。由于这种贷款是以一定的抵押物资作保证,因此,近年来已逐渐成为各家银行贷款的主要形式。但是,由于抵押贷款的不完备性和信贷资金管理的误区,还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对抵押企业或抵押人的审查把关不严。现在,很多企业全靠银行"输血",依赖贷款维持生存。这类企业,表面上看,对银行提出的贷款办抵押积极响应,但实际上,这类资不抵债的企业,办抵押只是一种形式。而作为银行自身,有一部分对  相似文献   

20.
案情中国农业银行贵州省A 支行于1994年5月30日与借款人钢板锄锻造厂(以下简称锻造厂)、保证人轻纺贸易公司(以下简称轻纺公司)签订了《保证担保借款合同》,合同约定贷款本金213万元,履行期为1994年6月1日至1999年5月31日,轻纺公司对贷款承担连带保证责任。贷款到期后,A 支行于2000年11月2日向锻造厂送达《债务逾期催收通知书》,但该厂仍未归还贷款本息,遂 A 支行于2001年5月31日向地区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判令借款人锻造厂还本付息,担保人轻纺公司承担连带清偿责任。一审中,借款人锻造厂对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