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股权激励制度实施过程中,由激励股权①在激励对象间的分布形成的分布结构是除激励股权绝对数量之外另一个影响股权激励绩效的重要因素.但国内外现有研究却鲜有论及.本文利用实施股权激励的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阐明了高管层激励股权分布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形成的激励股权分布结构②,并进一步的研究了其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趋向选择平均的激励股权分布结构;激励股权分布结构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公司规模和股权集中度.公司规模越大、股权集中度越低,公司越易形成不均匀的激励股权分布结构;公司规模越小、股权集中度越高,则越易形成均匀的激励股权分布结构.这一方面体现了公司规模和股权集中度对激励股权分布结构的最大影响,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我国上市公司制定股权激励制度时采纳的依据的范围较狭隘,可能降低股权激励制度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选取2008~2014年1484家A股上市公司和宣告并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249家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股权激励计划实施和高管激励比例两个层面检验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整体上提高了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既能缓解上市公司投资不足,也能抑制其过度投资行为;高管激励比例与非效率投资程度整体呈负相关关系;高管激励比例与上市公司投资不足程度显著负相关,而与过度投资呈U型曲线关系,拐点位置在51%左右。因此,应稳妥深化高管股权激励改革,在全面总结国内外相关改革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股权激励制度及相关配套政策与措施,防止股权激励改革的异化发展。对于已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应根据自身情况,逐步提高授予高管的股权激励数量占激励总量的比例,以缓解投资不足问题,并抑制过度投资行为,提高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特殊的制度背景赋予了高管层极大的权力,基于我国国有企业特有的制度背景研究股权激励动机,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并为现实中我国国有企业的股权激励机制建设及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股权激励作为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一项长期激励机制,将企业经营者、股东利益、公司的长远发展结合在一起,从而促使公司经营者在谋求公司与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获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现代企业理论和国内外的实践表明,股权激励对于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完善委托代理关系、提高管理效率,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股权激励的宏观经济环境和相关配套法规政策是股权激励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本文从我国国情出发,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现状进行了描述,包括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在制度上的发展和股权激励的模式及其特点等.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尚未完善,实践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本文针对股权激励在我国上市公司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在宏观经济环境和公司治理结构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管层股权激励是上市公司管理中的重要机制,是极为重要的薪酬激励模式之一。高管层股权激励加强了公司股东与高管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公司高管为股东创造更多的利益。就此,以上市公司的高管股权激励为研究对象,初步探讨高管股权激励的基本类型和特点,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层股权激励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以我国2012—2016年509家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检验高管背景特征、高管激励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并探讨高管激励的中间调节效应。研究发现高管性别、年龄及平均受教育水平、薪酬激励、股权激励与企业社会责任显著正相关;薪酬激励对高管背景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股权激励调节作用不明显。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科学制定激励制度,综合考虑背景特征,合理配备高管团队,充分发挥高管层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6—2012年的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法,研究了高管股权激励与公司股权政策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倾向和分配力度的影响。研究发现:(1)与未实施股权激励公司相比,实施股权激励公司更倾向于分配现金股利,分配的力度显著更高。(2)股权激励程度越高的公司,分配现金股利的可能性越强,现金股利发放的力度更大。(3)控股股东拥有较强的控制地位对高管的自利行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越高,高管股权激励对股利政策的影响越不显著;股权激励显著影响股利政策在控股股东控股比例较低的公司成立,隐含了拥有较高控制权的股东能够抑制高管的自利行为。  相似文献   

8.
高管人力资本、高管报酬和公司绩效三者之间体现何种关系特征,是企业配置高管人员有效实施高管报酬激励的重要依据,是提升公司绩效的有效保证。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高管的任期与公司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与高管报酬存在负相关关系;高管年龄与公司绩效存在负相关关系,与高管报酬存在正相关关系;高管的教育背景与公司绩效存在负相关关系,与高管报酬存在正相关关系。公司治理因素尤其是股权因素对高管人力资本特征与公司绩效、高管报酬的相关性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张翠 《经济研究导刊》2014,(20):189-190
高管利益与股东利益趋于一致关乎企业未来的投资效率。近几年来,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都越来越关注股权激励对投资行为的影响,设置合理的股权激励契约可解决股东与管理层之间委托代理问题,提高公司价值。系统梳理了国内外股权激励对投资效率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在回顾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我国上市公司高管激励契约的合理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陈云桥  李杰  郝晗 《技术经济》2022,41(9):72-82
高管与核心技术员工作用于创新的不同过程,同时也是股权激励计划的主要激励对象,两者股权激励的互动效应对创新的影响值得探讨。选取2009—2015年成功实施股权激励的深A上市中小板与创业板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员工股权激励对高管股权激励在中小企业创新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能够显著增加企业研发投入与创新产出;相较于高管,核心技术员工股权激励强度越大,企业创新数量越多、质量越高;高管股权激励降低了创新转化效率。进一步地,融资支持效应和人才激励效应是员工股权激励补充促进创新的重要机制;代理成本在高管股权激励与研发投入关系中起遮掩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对外直接投资速率是企业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的重要决策 ,但并未引起学术界的广泛重视.文章从公司治理的视角剖析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速率的决策驱动机制,并基于2004-2013年中国上市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 ,探讨了高管股权激励对于对外直接投资速率的影响以及高管所面临的内外部约束机制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显示:(1)股权激励总体上使得高管倾向于选择快速扩张的投资策略;(2)内部约束机制会强化高管股权激励与对外直接投资速率之间的正向关系;(3)外部约束机制会弱化高管股权激励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速率之间的正向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民营企业内部 ,高管股权激励对于加快企业投资的激励效果以及外部约束机制的调节作用更加明显;而无论是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 ,内部约束机制的调节作用均十分显著.文章为如何充分调动企业高管积极性和主动性去实施"走出去"战略以及抓住国际化机遇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股权激励能否真实有效地缓解上市公司委托代理问题一直是学者们争论的话题。本文以2010—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我国股权激励计划为诱因,考察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动因。本文探讨了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计划实施期间及计划实施完成后的业绩表现,发现公司业绩在激励计划实施期间表现优异,但是之后,业绩出现大幅度下滑。在股权激励计划实施期间,本文并没有找到公司使用四种传统盈余管理方法——对应计利润、销售额、生产成本与酌情费用操纵的证据。深入研究后发现,在股权激励计划实施期间,公司高管会通过频繁的并购活动来操纵公司当期利润,然而股权激励计划实施完成后,高管不再专注于并购活动对公司当期利润的影响。本文为监管部门有效监管上市公司并购活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股权激励是一种有效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长效激励制度。在我国,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实行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的颁布,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实施股权激励,而股权激励是否真能如预期提高公司绩效,一直备受关注。本文以2010年54家实施股权激励的主板上市公司为例,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旨在为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和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股权激励制度在降低代理成本、实现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最有效配置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财务重述正是其中之一.本文的研究结论证实,实施股权激励政策的公司相对于未实施该制度的公司更容易发生财务重述.进一步研究发现,基于股价的股权激励模式比基于业绩的模式发生财务重述的几率更大.基于此结论,文章提出了股权激励制度的完善方案和上市公司对于控制内部交易、防止操纵短期盈余的有效措施,对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提升企业价值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刍议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以来,股权激励制度在中国上市公司中迅速普及。文章在分析了股票期权的激励原理和股权激励制度实施条件的基础上,认为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制度存在着证券市场有效性不够、公司行权条件门槛过低后和公司内部监管不力的问题,进而对改善中国股权激励制度提出相应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2009—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公司战略对财务困境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防御型战略,实施进攻型战略的公司更容易发生财务困境;高管货币薪酬激励在公司战略对财务困境的影响中具有负向调节作用;高管股权激励在上述关系中影响效果不显著.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战略激进程度对公司财务困境的发生具有一定影响.本文的研究为深入认识公司战略以及通过有效的高管激励方式来降低财务困境的发生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动态权衡理论,以1999-2014年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混合所有制改革这一“自然实验”条件,研究了高管股权激励对其融资决策中防御行为的影响,分离出激励和治理双重效应。研究发现:(1)股权激励有助于抑制高管融资决策中的防御行为,但这种效应只存在于民营企业中;(2)对于国有企业,只在股权分置改革后才观察到类似效果,而股改前高管在减少债务融资的同时,提高了股权激励水平,自我激励问题明显;(3)公司股权混合度越高,其在赋予高管股权激励上越谨慎,但在国有股比例较高的公司中,混合所有制改革显著提高了股权激励水平;(4)股权混合安排显著改进了股权激励契约在抑制高管防御行为方面的效率,这种效应在非国有股比例较高的公司中更强。  相似文献   

18.
内部控制是保障企业实现经营目标、合法合规目标、资产安全目标以及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然而,一些公司在设计、实施和披露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并没有严格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使得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较低.股权结构和薪酬是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最主要的方面.通过内部控制的理论和代理理论讨论了高管激励机制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通过上述理论机理分析表明,在高管处进行股权激励措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由于代理所产生的成本,由此在长远看来,这种激励手段十分有效而且非常稳定,使得高管有更大的动力去运行好目前的内控制度,最终实现该内控制度所期待达成的目标.而通过薪酬激励高管方式对内部控制有效性产生的影响表明,在结合股权激励的基础之上再对高管进行合理的高薪酬刺激才会避免由于高管的短视行为所导致的内控制度的失灵,这样高管薪酬激励才能更有效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现今我国企业制度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实施股权激励制度,对于公募基金公司而言,通过股权激励的方式不仅可以吸纳有志之士加入公司,更能留住人才,进而发挥经理人的潜力,进而提升企业自身的市场价值.近几年我国将股权激励计划应用于公司发展中的公司越来越多,也通过此种方式实现了企业对经营者的长期激励,本文对公募基金公司股权激励及实践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我国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股权激励制度与盈余管理程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提高激励股权数量的意愿可能诱发股权激励实施前严重的盈余管理;股权激励模式会对实施股权激励后的盈余管理产生显著影响,实行业绩股票模式时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比实行非业绩股票模式时的盈余管理更加严重;行权时长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公司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和性质也是影响盈余管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