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国家治理发轫于国家的形成过程,其核心是公共权力的产生、运用与监督。鉴于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的理念,我国政府财务报告审计应结合政体和国情,从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角度进行目标定位,提升国家对经济资源的汲取、监管、再分配、整合和公信能力。由此建立政府财务报告审计的主客体关系、实施机制、结果报送和运用机制,按照提升国家治理五个方面能力的目标明确审计主体是国家审计机关,审计对象是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核算系统,审计方式为与财政预算执行审计、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统筹实施,并根据国家治理五个方面能力确定具体的审计内容等,以增强审计效率,提高审计价值。  相似文献   

2.
陈英姿 《审计研究》2012,(4):16-19,25
审计监督带有鲜明的政治意义,公共权力是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交叉点,国家审计通过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制约,促进国家治理机制的完善。我国的国家治理具有大党治理、大国治理、转型国家治理等特征,随着国家治理模式的演变,当前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民参与的治理新模式。国家审计由于其自身特点,能够推进国家治理的有效性、国家治理的法治性和国家治理主体的多元化。针对国家治理的治理模式和本质特征,国家审计要从党委、政府、公民三个层面入手,通过加强经济责任审计、政策执行审计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等路径,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刘建营 《理财》2012,(3):80-81
近年来,各级审计机关认真履行宪法、审计法赋予的神圣使命,在财政预算执行、财务收支、公共建设项目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等方面,不断加大审计执法力度,揭露和查处了大批严重违法违纪案件,较好地发挥了审计监督职能。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影响制约审计监督职能发挥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亟待加强创新、改进和完善。一、现行审计职能不能适应国家治理需要  相似文献   

4.
杨肃昌 《财政监督》2012,(14):16-17
审计体制作为一国审计制度的核心,是制约审计职能发挥的决定性因素。现行审计体制与公共支出绩效审计的本质相矛盾,不仅大大制约了公共支出绩效审计的发展,而且也割断了公共支出绩效审计与人大预算监督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有审计体制改革,建立"立法审计",公共支出绩效审计制约政府权力的本质才能凸现出来,而其自身也才能有突破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赵晓龙 《理财》2003,(1):18-19
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如何将国家建设项目审计与预算执行审计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在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中的重要作用,是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者急需思考和解决的一个新课题。当前突出强调国家建设项目审计与预算执行审计有机结合,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服务”和“两个需要”上。“三个服务”即:能够为政府编制、管理投资预算及进行宏观经济决策服务,为人大加强对投资预算执行情况监督服务,为资金使用单位提高国家建设项目管理水平服务。“两个需要”即: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调整投资审计工作…  相似文献   

6.
国家审计是各个国家政治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国家用权力依法监督并制约权力的制度安排。美国国家审计历史悠久,自身定位比较清晰,提出了审计机关成熟度模型,围绕完善国家治理的定位设置审计机构,大量的审计报告和高风险领域清单每年都会公布于众,通过审计实现国家治理的重大意义。我国国家审计的本质是"免疫系统",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是在我国国家治理的大环境中内生出来的。本文对我国与美国的国家审计如何实现国家治理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对我国国家审计实现国家治理的路径进行定位,对于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推动国家审计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地方官员权力异化和国家审计监管对地方政府负债行为有显著影响。官员权力异化越严重,地方政府债务增长速度越快,债务风险越大。但是,国家审计监管力量越强,越有可能降低官员权力异化对地方政府负债的影响程度,进而降低地方政府负债增长速度和债务风险。结果表明,较强的国家审计监管力度有助于防止地方政府官员权力滥用和寻租,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  相似文献   

8.
叶向阳 《理财》2004,(8):20-20
随着财政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国家财政收支活动的范围也在发生变化.由于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监督的对象是围绕着财政收支活动而展开的.预算管理制度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审计监督的内容。在公共财政框架下,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监督的主要内容为:  相似文献   

9.
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是法律赋予审计机关的权力和责任,实施以来,在规范财政资金管理、推动财政预算改革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当前公共财政框架体系逐步完善和财政预算改革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探索实行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绩效评价"三位一体"的部门预算跟踪审计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
国家财政内部监督是广义国家财政审计的一部分。所谓财政审计又称财政收支审计,是有关监督部门依照《宪法》和《审计法》对政府公共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所实施的审计监督,是政府审计的一种形式。根据我国现行的财政管理体制和审计机关的组织体系,财政收支审计包括本级预算执行审计、下级政府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以及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既包括财政部门内部监督检查,又包括外部对财政部门的审计。  相似文献   

11.
在建国58周年来临之际,我们编发了这组稿件。三位作者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从不同的角度讴歌了伟大祖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沧桑巨变,赞颂了工商银行改革发展的辉煌成就,字里行间充满了热爱祖国、热爱工行的深情,语言朴实无华,自然流畅,颇值一读。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国债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而产生的,后被赋予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但国债发行导致财政不可持续以致危及国家安全之事时有发生。国家安全非但不能与国债脱钩,反而更加倚重于国债。但与历史上的显性倚重不同,这种倚重是隐性的,而且是全方位的,指向未来的。  相似文献   

13.

Public sector corporate governance distinguishes itself from its private sector counterpart by the considerable diversity of objectives and management structures in the former. There is a need to address performance as well as conformance issues in public sector governance.  相似文献   

14.
吴卫军 《新理财》2010,(10):91-93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剧烈震荡过后,市场开始重拾信心,经济逐步复苏。在亲历了这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之后,如果给我向国家政策制定者提一条建言的机会,那么我的建言是提升公民的财务能力。  相似文献   

15.
国家审计如何更好地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国家审计的现实目标。本文从国家经济安全的概念和体现形式入手,深入分析国家审计与国家经济安全的关系,以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审计局限,提出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下,应按照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目标要求重新定位审计工作的方向和着力点,即以落实权力主体经济责任为主攻方向,强化对公共资源整体性的监督,保障公共资源安全;强化对公共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保障公共权力运行安全;强化对公共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保障公共管理安全;强化对国际竞争引致公共风险的监督,保障宏观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6.
17.
《银行家》2002,(3):16-17
2月5日至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金融工作会议. 会议以加强金融监管、深化金融改革、防范金融风险、整顿金融秩序、改善金融服务为主题,全面总结了199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以来的金融工作,对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作出部署.  相似文献   

18.
刘家义审计长提出了"审计实质上是国家依法用权力监督制约权力的行为,其本质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一个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论断(简称审计的"国家治理"论)。本文探讨"国家治理"论的理论基础和实现路径。我们认为,"国家治理"论秉承社会契约论,基于不完全契约下的代理理论,在国家审计本质、目标和职能认识上,实现了对"免疫系统"论和"审计监督"论的超越和升华。国家审计应坚持以提升人民幸福为中心,围绕建立善治政府,充分运用监督、评价和鉴证三大职能,主要从监督责任、评价效率、提高透明度和促进民主法治四个方面,夯实国家治理基础,促进善治,最终提升人民幸福。  相似文献   

19.
国家审计与反腐倡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共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将国家审计纳入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并对审计机关参与反腐倡廉建设,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发挥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面对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任务,审计机关有义务、有责任,同时也有能力为此发挥积极作用。本文在深入分析国家审计与反腐倡廉关系的基础上,明确地提出了总结经验、进一步把握国家审计促进反腐倡廉建设的规律性,明确目标、进一步增强国家审计参与反腐倡廉建设的主动性,强化职责、进一步突出国家审计服务反腐倡廉建设的针对性,创新方法,进一步提高国家审计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有效性等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