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传统的贸易理论强调的比较利益结构都是建立在一国产业的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的.是以“生产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为条件的。而新贸易理论大量运用产业组织市场结构、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来构建新的理论模型。我国在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发展产业闻贸易的同时,也应该利用国外需求结构的不同、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来发展我国产业内的贸易。  相似文献   

2.
迈克尔·波特在1990年出版的《国家竞争优势论》一书中提出了竞争优势理论,试图以此来解释一个国家为何在某个特定行业能够获得国际性的成功并进而取得垄断性产业地位。波特认为竞争优势主要由资源与才能要素、需求条件、关联和辅助性行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企业等方面因素在产品、产业结构和国际竞争力三个竞争层次上的不同组合构成的。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竞争优势理论是在批判和继承了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说等前人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3.
胡列曲 《经济问题探索》2004,(12):21-23,137
波特教授的竞争优势理论主要在企业和产业两个中、微观层面上展开,他把企业的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放在特定的产业结构和产业环境中来研究,使用了五种竞争力量、价值链、关联等分析工具来阐述竞争,并对全球性竞争、国家竞争优势和互联网与竞争优势的关系等重大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从而对企业战略理论、国际商务理论做出了杰出贡献。波特的理论对面临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挑战的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高竞争力具有重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国家竞争优势的主要理论进行了简评 ,认为钻石理论在应用到发展中国家时应进行修正 ;竞争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并不是相互替代的理论 ,由于应用范围不同应是互补而不是对立的 ;产业群理论比较适合于发达国家相对成熟的产业群 ,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群有其自身的成长规律 ;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不是一成不变的 ,不能用微观的企业发展理论来解释宏观的经济发展变化 ;政府在发展中国家所起的作用应比波特想象的要大得多  相似文献   

5.
对于今天“新经济”时代基本经济特征、并制定有效的国家战略,仅仅依靠“比较优势”的概念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是不能把握的,需要用新的“国家竞争优势”的理论来重新规划我们的经济战略问题。所谓“国家竞争优势”,是指一国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要从全局的角度、根据一国范围内可以调度的资源,并以最终在国际市场上确立本国产品市场占有率为目的的竞争能力。 一、“比较优势”概念不适应“新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供应链与竞争优势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琼隽 《财经科学》2008,70(4):101-107
本文把流动性视为经济全球化的理论特征,假设供应链为全球生产形态的最佳范式,把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从基于产业分析的国家竞争力比较理论推广为国家竞争优势形成理论,在贸易纯理论的框架内,将Pohl提出的商品、要素在时空中流动的假设与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学说,于全球生产形态上自洽成为一种统一的动态化贸易纯理论新模型--基于供应链作为全球生产形态的国家竞争优势形成理论模型.这个模型从生产形态上解释了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理论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7.
竞争优势理论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选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肖妮 《经济师》2005,(11):23-24
我国对外贸易长期实行比较优势战略,取得较大经济剩余,但也出现贸易条件恶化与贫困化增长的局面。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的比较优势战略呈现出不适性,我国外贸必须进行战略调整,从比较优势战略转向竞争优势战略。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具有重要的政策价值,使我们认识到一国兴衰的根本在于能否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而国家竞争优势形成的基础在于主导产业优势的建立。  相似文献   

8.
经贸文萃     
姜勇 《经贸实践》2003,(10):61-64
过去25年浙江的地区竞争优势之根本,在于其独创的“企业与市场”的耦合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浙江模式(民营小企业一区域完全竞争的专业市场-产品经营-块状经济)。  相似文献   

9.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论中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琳 《经济论坛》2004,(21):134-135
比较优势理论是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它主要是指比较成本论与要素禀赋学说。根据该理论,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导致了要素价格的不同,而且各国产品的要素使用比例也不同,所以各国产品成本不同,由此国际贸易产生。比较优势的贸易格局一般表现为,发达国家应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而发展中国家应出口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80年代美国的波特教授提出了竞争优势理论,即波特菱形理论。该理论要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一国能在某个特定产业获得长久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于洛寒 《时代经贸》2012,(22):100-100,102
我国的纺织业是依据比较优势理论发展起来的,其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了我国劳动力和原材料丰裕等有利条件,曾经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各国该行业竞争力的加强,尤其是在资源、成本、技术、贸易政策等方面优势的确立,使我国的纺织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诸如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减少、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下降等。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应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确保我国纺织业在国际竞争上的优势地位?本文拟通过对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两个理论优劣的比较,利用竞争优势理论特别是波特的五力模型全面分析了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提出了我国应该把纺织业现有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建议。最后对我国纺织工业提高国际竞争力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1.
国家为何和如何参与国际商品贸易,这在传统上一直属于宏观经济学领域讨论的话题,其中比较优势理论处于主导地位。20世纪80年代末,波特将企业层面的竞争优势理论运用到国家层面提出构建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在战略管理研究和国际经济学之间搭建起桥梁。但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中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长期争论也使该领域的理论创新停滞。进入2005年以后,一批来自发展经济学领域的学者,开创性地提出出口技术复杂度、产品空间等概念,将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从静态、总计层面的"量"的评价向动态、结构层面的"质"的评价深入。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结构观——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呈现在学者面前。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服装业培育竞争优势的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渊 《经济前沿》2004,(7):30-32
中国服装业之所以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低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本文针对目前中国服装贸易模式所面临的挑战,指出培育服装业竞争优势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用波特竞争优势理论分析中国服装业在培育竞争优势方面的瓶颈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服装业之所以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低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本文针对目前中国服装贸易模式所面临的挑战,指出培育服装业竞争优势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用波特竞争优势理论分析中国服装业在培育竞争优势方面的瓶颈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4.
基于“钻石模型”的湘西桠柑产业竞争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于分析产业的竞争优势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湘西作为中国最大的椪柑生产基地,具有极强的研究价值。主要运用波特的“钻石模型”,对湘西椪柑产业的竞争优势进行分析,指出应该充分发挥其竞争优势使椪柑产业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5.
王君 《生产力研究》2013,(12):87-89
文章从金砖国家经济贸易的特点及现状出发,采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竞争优势指数对浙江省与金砖国家外贸产品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金砖国家经贸产品的优势在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且这种优势在逐步减弱。同时,大部分金砖国家资本密集型产品属于竞争劣势,只有浙江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略处于竞争优势地位,但这种竞争优势也在不断弱化。  相似文献   

16.
胡林  孙仁金 《经济论坛》2006,(21):79-81
企业竞争优势是产业界和理论界都普遍关注的问题,而竞争优势的来源,即什么给企业带来了竞争优势,一直是企业竞争优势理论所研究的重要方面,是战略管理的重要依据。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各种理论观点分别从企业内、外环境的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对企业竞争优势来源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拟对这些理论观点进行较为系统的归纳和比较,认为“梅森—贝恩范式”主张的竞争优势由市场结构和市场机会所外生、“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观点”、“企业能力理论”和“企业知识理论”所倡导的由企业内资源、能力、知识所内生,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它们之间存在内在…  相似文献   

17.
张瑜 《经济论坛》2006,(2):60-61
一、价值链理论迈克尔·波特(1985)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成本领先和差异化两种基本形式,但是每个企业都是用来设计、生产、营销、交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活动的集合,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无法认识竞争优势。为了有效地识别竞争优势来源从而获取竞争优势,波特提出了价值链这一有力的分析工具。波特认为企业的价值链由两大类价值活动组成。第一,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五大类;第二,辅助活动,即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基础设施四个方面。成本优势地位和差异化优势都来源于企…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地区经济非均衡发展十分突出.后发地区经济发展的现实和发展目标的实现,对国家整体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具有重要战略作用.本文在运用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竞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了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后发地区的发展定位与竞争战略进行了分析,构建了一个竞争发展的分析框架.作者认为,解决我国地区经济非均衡发展的核心是后发地区的发展,而后发地区的发展定位和竞争战略选择,既应具有现实和实现的基础,也必将对后发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其发展定位层面,应使之更趋实际,实现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在其战略选择层面,应在实效的基础上,使竞争优势与优势竞争相结合,构建起有效的竞争体系,促进后发优势的实现,最终实现其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陈子彤  吕勇斌 《经济师》2004,(3):166-167
中小企业集群是一个有较强生命力和创新力的经济组织形式。集群内的企业通过合作与交流 ,可以发挥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的效应 ,同时亦可产生强大的溢出效应 ,使得市场交易成本降低 ,分工合作效率提高 ,由此带动集群内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乃至某一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集群竞争优势来源于成本优势、技术创新优势、市场竞争优势、产品差异化优势、合作优势、社会网络文化优势。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将国内市场潜力与企业GVC地位置于统一分析框架,利用2003—2015年微观企业数据对国内市场潜力与企业GVC地位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研究表明:国内市场潜力能够促进企业向GVC高端环节攀升,证明了大国市场可以作为企业GVC地位提升的动力来源。解构国内大市场优势因素发现,国内超大市场规模引致的虹吸效应、集聚效应、竞争效应通过降低国内中间品相对价格以及提升生产和研发效率的内在渠道促进企业向GVC高端环节攀升。进一步地,本文还发现国内市场潜力优势不仅可以促进本行业企业GVC地位攀升,还可以通过国内价值链的传导途径带动上下游行业企业GVC地位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