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ESO是经理股票期权(Executive Stock Cptiens)的简称,它是以一定价格授予经理人本公司的股票和授予未来购买股票的选择权,即在签订合同给予经理人在未来某一特写日期以签订合同时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的选择权(Option)。管理学界认为,经理人股票期权是一把锃亮的“金手铐”,即留住了人才,又充分挖掘了人才的心智潜能,  相似文献   

2.
1.股票期权激励机制有助于稳定和吸引出色的人才。一方面,股票期权制度将经营者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紧密相连,保证了有能力和有贡献的经营者可以获得相应的报酬,因此有效防止人才因企业回报不对称而流失。另一方面,为了留住人才,许多公司对经理股票期权附加限制条件。一般的做法是规定在期权授予后一年之内,经理人不得行使该期权,第二年到第四年(期权持续期通常为10年),可以部分行使。这样,当经理人在上述限制期间内离开公司,则他会丧失剩余的期权,这样就加大了经理人离职的机会成本。  相似文献   

3.
一、股票期权制度的含义和功能 股票期权(Executive Stock Options,ESO),是指企业在与经理人签定合同时,授予经理人未来以签定合同时约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公司普通股的选择权,经理人有权在一定时期后出售这些股票,获得股票市价和行权价之间的差价,但在合同期内,股权不可转让,也不能得到股息。 股票期权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1.是远期的;2.是一种权利,既可享受也可放弃。这两个特点决定了股票期权对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理,这种机理至少可起到以下几点作用:(1)由于股票期权是远期的,它有利于防…  相似文献   

4.
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计量的目标,是要在会计报表中计量企业接受的经理人提供的有价值的服务,这些服务是企业通过授予股票期权而获得的,理论上企业应该对受到的服务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通过对授予的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的计量,来替代对企业获得的服务的公允价值的计量。  相似文献   

5.
一、员工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发展历程 员工股票期权制度产生于1952年的美国,由于当时个人所得税边际税率高达92%,为了避税,菲泽尔公司推出了第一个面向所有雇员的股票期权计划。股票期权制度产生后,很长时间都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初露峥嵘,当时一些锐意改革的企业如美国迪斯尼公司和华纳传媒公司等大量授予经理人员本企业的股票期权,以期将经理人员的利益与所有者的利益及企业的长远发展联系在一起。进入90年代以后,  相似文献   

6.
经理人股票期权是为获取职工服务最具有代表性的股份支付交易,既具有职工薪酬和衍生金融工具的特性,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特性。经理人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应反映这种特性,应将股票期权授予日的公允价值确认为一项管理费用,在行权日与授予日其公允价值间的差额作为利润分配项目加以确认。  相似文献   

7.
罗建华 《广东审计》2003,(12):10-11
股票期权计划亦称股票期权制,是委托人(所有者)为了降低代理人(经理人)的道德风险,允许代理人在约定的时间里享有以某一预先确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本企业股票(或股权)的一种制度安排。股票期权的基本要素包括授予对象、授予的股票数量、授予日、执行日、执行方式等。按照其在授予日执行价格和授予数量是否确定,股票期权又分为固定型股票期权和变动股票期权。凡在授权日就明确执行价格与授予数量的,属于  相似文献   

8.
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之后,给予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常常被视为解决公司股东与经理人利益冲突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在我国现有的公司治理与制度环境下,经理人股票期权制度是否可以降低经理人代理成本和提升公司价值?文章以信息不对称理论、经理人代理理论分析了伊利股份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案例,认为伊利股份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不仅没有降低经理人代理成本,反而成为经理人实现私利的工具。  相似文献   

9.
股票期权报酬计划会计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在对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报酬支付方式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其会计处理问题作了探讨。笔认为企业应在股票期权授予日确认一项人力资产和一项权益或负债,并用公允价值对其计量;在期权的有效期内,将相应的资产摊销,转为各期费用;期权到期行使时记录为负债的清偿或股票的发行。  相似文献   

10.
股票期权是上市公司按照规定的程序授予本公司员工的一项权利,该权利允许被授权员工在未来时间内以某一特定价格购买本公司一定数量的股票。“某一特定价格”被称为授予价或施权价,即根据股票期权计划可以购买股票的价格,一般为股票期权授予日的市场价格或该价格的折扣价格,也可以是按照事先设定的计算方法约定的价格。  相似文献   

11.
所谓股票期权,是指企业根据股票期权计划的规定,授予其高层管理人员在某一规定的期限内,按约定的价格(认股价或行权价)购买本企业一定数量股票的权利,而持有这种权利的经理人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行权或弃权。对股票期权的理解,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认识:第一,股票期权从其本质来讲,只是一种激励手段。其目的是通过对高层管理人员的激励,促使企业经营者的目标与企业股东的目标最大限度地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企业越来越广泛地采用基于股票的员工报酬计划,经理人股票期权便是其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就经理人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而言,其核心是要将股票期权确认为什么的问题,目前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费用观”,另一种是“分配观”。本文从经营者股票期权的经济学内涵和现行财务会计模式存在的缺点两方面来分析为何“分配观”优于“费用观”。  相似文献   

13.
覃予  陶黎娟 《财会通讯》2009,(2):117-119,126
鉴于用股价来估计期权价值的缺陷,本文从经理人投资决策会影响企业价值,继而影响经理人股票期权价值的角度,引入确定性等值法,构建了对经理人股票期权价值估计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以下结论:经理人投资风险项目底线值是其风险规避程度和风险项目波动幅度的增函数,是经理人持有股票期权比例的减函数;股票期权价值是经理人风险规避程度的减函数,是风险项目波动幅度的增函数。  相似文献   

14.
一、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内涵及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取向 股票期权本质上是一种金融衍生工具,是指买卖双方按约定的价格在特定的时间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股票的权利,当股票期权合约到期时,合约双方当事人就必须以事先约定的价格执行合约。将股票期权引用到企业管理中来激励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就形成了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它是指企业公司管理者在与企业所有者约定的期限内(如5—10年)享有以某一预先确定的价格(行权价)购买一定数量本企业股票的权利。  相似文献   

15.
股票期权及其实施障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经理股票期权是指公司授予其经理人未来以一定的价格购买本公司股票的权利,是一种用来激励公司高层领导及其它核心人员的制度安排。这一制度源自美国,是市场体系进一步成熟和现代企业公司治理日益规范的产物。自上  相似文献   

16.
杜鹃 《四川会计》2003,(12):27-28
股票期权是指企业给予持有者在特定的时间内以事先确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本企业股票的权利。事先确定好的购买价格叫行权价格,在实践操作中行权价格有可能与公司授予期权股票市场价格相等,也有可能不等,不等时行权价格一般比市场价格低。当企业的经营状况良好,股价上涨,经理人员就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以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购买本企业股票,成为本企业股东,并取得股票期权收益,收益金额为行权价与行权日的市场价格之差。如何对股票期权进行会计核算呢?股票期权会计主要解决股票期权是否应在表内核算,如果在表内核算,则涉及对期权费用进行确认…  相似文献   

17.
利润分配观下经理人股票期权的会计核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理人股票期权是股东授予高级管理人员在未来某一特定日期,以签订合同时约定的价格和条件购买一定数量公司股票的权利。经理人股票期权通过让管理者分享剩余收益,协调了管理者与所有者之间的矛盾,使二者目标趋于一致,最终降低了企业的委托代理成本,是一种有效的长期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18.
汪灵  周冠文 《中外企业家》2009,(12):208-208
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是最科学的激励制度,由五个环节构成,正面效应很突出。但是受益人在被授予股票期权后是不是一定会努力工作,受益人努力工作和公司业绩提高有没有必然的联系,股票期权的核心假设到底符不符合现实,经理人在股价上涨后行权是不是一定可以得到收益。  相似文献   

19.
<正> 关于受益人的确定受益人就是股票期权实施的对象,主要是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为了增强激励作用只能把受益人局限于公司的少数高层管理人员,并以此发挥"锦标制"的功能,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激励效果;其次,在有限的股票期权额度范围内,授予过多的人员无法拉开差距,造成事实上的大锅饭;最后,股票期权本身也是有成本的,可以根据股票期权模型计算出股票期权的价值,如果将股票期权授予那些对公司市场价值以及与公司利益无关或相关性很小的人员则背离了股票期权的初衷,就等于公司的股东将所付出的激励成本白送给受益人。所以,在确定受益人时,应尽量缩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经理股票期权设计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理股票期权制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美国,其基本设想是“按业绩计酬”,使公司经理的利益尽可能与公司股东的利益一致。根据有关文献的统计,1997年美国企业的经理股票期权具有以下特点:(1)经理股票期权激励是美国大公司普遍采用的一种激励性报酬方法。美国500强工业企业基本上已全部实施经理人股票期权计划。(2)使用股票期权激励的普遍程度随市值增大而上升。1997年按市值计算,用股票期权奖励总裁的公司分别为69%(2.5亿美元以下)、65%(2.5—5亿美元)、66%(5—10亿美元)、78%(10—25亿美元)、89%(100亿美元)。(3)就经济部门而言,使用股票期权激励最普遍的是通迅服务部门(89%),最不普遍的是公用事业部门(53%)。(4)在使用股票期权奖励的公司中,其总裁报酬中很大一部分是股票期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