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本文从语法表现形式及情态量值两方面来探讨和研究英语人际意义的情态隐喻,情态隐喻主要有六种语法表现形式,通过它们达到表现说话人自身看法的效果的目的。情态隐喻分为客观隐喻表达与主观隐喻表达,分别有高、中、低量值,且是相对的。通过这两方面可以实现语言的人际功能。  相似文献   

2.
情态是语言人际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功能语言学极大地拓宽了情态的范围。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在对英语情态系统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英汉情态进行对比分析。两种语言的情态都可以通过定式情态操作词、情态附加成分、情态隐喻、名物化结构等多种方式来实现,但英语和汉语都有十分复杂的情态系统,因而在情态表达语的具体形式、功能和意义上都有显著的差别。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美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的讲稿作为语料,根据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中人际功能的理论框架,从语气和情态意义两个方面进行人际意义分析,探讨大学生演讲比赛演讲词的语言特点,人际意义实现的手段及达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和评价系统理论,对英文求职信进行分析与研究,旨在揭示英文求职信实现人际意义的语言手段。本文试从语气系统、情态系统、评价系统三个方面分析英文求职信的人际功能。  相似文献   

5.
Halliday在1985年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提出了语法隐喻的概念,打破了传统的隐喻观,将隐喻的概念扩充为语法隐喻与词汇隐喻.以此为基础,通过对语法隐喻的三种类型,即概念隐喻、人际隐喻、语篇隐喻做级转移、类转移和性状转移的分析,认为概念隐喻、人际隐喻与语篇隐喻并不都涉及级转移,提出级转移不是所有语法隐喻产生的必要条件,性状转移与类转移是概念隐喻产生的必要条件,Halliday提出的13种语法隐喻的类型是对概念隐喻的细分.该结论有助于明确语法隐喻的产生条件,加强对隐喻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从认知角度看情态动词的多义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态动词具有多义性的特点。运用“力”这一认知图式可解释情态动词意义的本质,运用隐喻这一认知手段可说明情态动词的多义性。  相似文献   

7.
在认知型情态的使用上,学习者存在多用、少用、使用不当和用法单一等问题。研究表明,认知型情态在学术话语中是一种重要的人际意义实现手段。在英语教学和论文写作中需提高学生对认知型情态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人际意义实现的三个方面,语气、情态和人称指示的研究,对英文广告语如何达到传递信息,拉近广告人与广告受众者之间距离的交际目的,对广告如何更好地实现其在人际交流中的人际意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应该"作为一个多义情态动词,既可以表示认知情态动词,也可以表示道义情态动词。因此,哪些因素会影响其情态义的解读成为研究的重点。文章通过分析体标记、谓语动词、疑问形式以及人称代词是如何影响多义情态动词"应该"情态意义分化的,将有助于更全面地学习和掌握情态动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50篇英语学术书评中的情态表达进行统计和分析后发现:书评作者通过情态表达,造成不同程度的确定与不确定,从而使书评既有可信度又体现了对书作者和书评读者的尊重,从而有效地维护“话语权力和“保全面子”。  相似文献   

11.
情态动词作为一种特殊的助动词,其用法和意义构成了一个变化纷纭的系统。文章从Langacker的认知语法角度对情态动词的演变和发展进行了深入和系统的探讨,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情态动词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名词化语法隐喻在英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名词化语法隐喻是实现语法隐喻最强有力的方式.名词化语法隐喻的语义特性决定了它在语篇构建中具有多种功能.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合理利用名词化语法隐喻的语篇功能使语篇的表达更简洁、连贯、客观、准确、生动,从而有效提高英语作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根据功能语法,语言不仅传递信息,而且还可以用来同他人建立和保持一定的社会关系,实现一定的社会行为,即实现话语所体现的人际意义。本文试图探讨刑事法庭审判话语所体现的人际意义,具体从语气系统和话题控制两方面分析刑事法庭话语的人际意义及其所体现的权势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语料库方法研究中国大学生口笔语中情态动词的使用特点,并对比分析在不同语体中情态动词的使用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1)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口笔语表达中都倾向于使用核心情态动词表情达意;(2)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口语中过多使用如:can、must、should等断言性情态动词,笔语中虽然也存在过多使用can、should的问题,但仍能够灵活使用委婉情态动词may、could、would;(3)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口语表达中使用的核心类情态动词显著多于笔语中的核心情态动词;(4)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口语即兴表达中未能熟练运用如dare、need、usedto、besupposed to等边缘情态动词和半情态动词,只能过多依赖使用高频半情态动词haveto。  相似文献   

15.
Halliday指出人们对语言的要求决定了语言所必须完成的各种功能。这些功能就是语言元功能,包括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在语篇中,不同的功能通过不同的子系统得以体现。本文通过对及物性、语气、情态和主位系统在语篇分析中的应用分析,指出语篇是如何通过这些系统实现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的,旨在说明语言元功能对语篇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当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注重口语训练,而口语教学中很多情态动词should、will和can等过多使用义务情态而过少使用认识情态,情态动词与否定词not和人称代词搭配时倾向少用缩写形式以及情态序列多用于肯定句与疑问句中少用等等。文章通过比较情态序列,探讨英语口语教学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系统功能语法认为语言是一个语义系统网络,并通过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提供意义潜势。意义的选择体现对形式的选择。人们在对语言进行选择时,是同时对语言的三大功能中的子系统进行选择来表达和加强意义。本文将从及物性、语气、情态,主位结构和衔接关系等方面来进行分析,探讨索尔·贝娄的开篇之作《晃来晃去的人》的文体特征以及由此表达的主题意义,真正实现形神合一。  相似文献   

18.
语旨是指交际活动所设计的人及他们之间的社会地位关系,体现人际功能,在词汇语法层上,体现在语气、情感系统及表达态度意义的词汇的不同选择上。小说《傲慢与偏见》片断中人物之间对话的语气、情态和词汇选择,揭示了会话双方之间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关系。  相似文献   

19.
"指不定"是汉语口语常用的表推测的情态词,从表达说话者的态度上看,情态词"指不定"主要用于说话者不希望发生的事情;从表达的情感上看,"指不定"主要表达说话者对自己或他人的提醒;从说话者认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程度上看,"指不定"可以表达说话者对事件进行肯定性较强的推测。"指不定"核心情态义可以概括为说话者对不希望发生的事情进行肯定性的推测,多用于表提醒。  相似文献   

20.
英语中表示推测意义的情态动词有很多。不同的情态动词表示推测的语气、确定程度各不相同;相同的情态动词在不同的句子中表示推测的时间也不尽相同。掌握它们的用法及含义,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提高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