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农业科技投资的数量内生于一定的经济体系.农业公共科研投资和私人科研投资的投资领域由农业科技活动的经济学性质所决定.我国农业公共科技投资市场化的边界是一项农业科技投资由公共部门投资转向私人投资时,私人投资的效率增进加上政府规制成本的增加等于该项科技活动由公共投资所产生的效率损失和规制成本减少量之和时刚刚好.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在一定领域是互补的,而在另外的领域则是替代的.农业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的合作存在固有的缺陷.  相似文献   

2.
公共产品供给的"第四条道路"--PPP模式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唐祥来 《经济经纬》2006,16(1):17-20
PPP 是基础设施等准公共产品供给新模式。该模式依据公共产品理论和代理理论,依托私人部门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等优势,缓解了公共部门支出不足,提高了公共支出效率的新公共管理模式。PPP 的突出特点是公共部门向私人部门转移风险和私人部门向公共部门传递现金价格。我国已具备实行 PPP 模式的现实环境和管理意识。应重新界定公共部门,加强政府服务意识,加快公共管理改革步伐,通过 PPP 模式,减轻政府财政压力,提升我国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  相似文献   

3.
PPP(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又称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公共产品供给的新模式。该模式是根据公共产品理论、博弈论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借助私人部门在资金、管理以及技术上的优势,缓解公共部门支出不足导致公共服务效率低下的新公共管理模式。它具有实现资金的最佳使用价值、弥补公共资金不足、提升公共服务水平、降低成本、合理分担风险的优势。基于此,对政府通过PPP模式购买公共服务对政府、企业与公众各方带来的社会效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公共部门是指以社会的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被国家授予公共权力,管理各项社会公共事务,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法定服务的政府组织。政府是公共部门中最主要的成员,而基层公共部门主要是指县、乡镇和科级的公共部门。所谓基层公共部门的人才流失,就是指基层公务员脱离工作岗位,投入到其他的职业之中,或者在部门中不能发挥自身的才能,碌碌无为,即所说的显性流失和隐性流失。  相似文献   

5.
汤玉刚 《财经研究》2006,32(5):80-93
政府供给偏好包括政府供给的规模偏好与结构偏好,它们是社会各方政治影响力相互冲突和竞争的结果。我们通过构建“执政能力函数”,从最简单的消费者集团与纳税人集团政治影响力制衡模型,到多集团、多政府供给项目下的政府供给结构决定模型,再到官僚控制下的政府供给偏好决定模型,逐步阐释了政治均衡决定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属性,进而说明,相对于市场,政府供给规模和范围边界的收敛趋势会促进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改进。在我国当前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政府供给偏好的形成具有更多的动态特征,从提高整个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来看,公共决策的民主化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政治均衡的低效率,但无法从根本上消除政治均衡决定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属性,因此我国当前政府职能转型的核心重点不在于公共决策的完全民主化,而在于协调政府供给范围调整与市场经济深化的进程和路径。公平竞争、自发扩展的市场经济秩序是市场“内生型”政府供给偏好形成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决定了其供给应主要由公共部门提供。基础研究是一种公共物品,政府应在基础研究的供给上发挥重要作用。政府在基础研究中的作用表现在:直接供给、鼓励其他主体的研究及为基础研究创造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7.
冯俊平 《时代经贸》2007,5(10Z):124-124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领域成就日益突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也是在私人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影响下生长与发展起来的。但政府和企业毕竟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机构组织。二者之间存在严格界限。存在着管理目标上的差异,管理环节着重点的差异,对人员的素质和要求的差异。存在着适用法律方面的差异。分析这些差异对于指导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公共品供给制度的缺陷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公共品供给制度的显特征是政府调节是其公共部门的过度垄断,市场机制及私人部门和第三部门在公共品供给中的参与程度较低。因公共品供给过程中垄断代替了竞争,单一的政府调节和公共生产,导致公共部门规模膨胀,财政负担过重,公共咨询配置效率低下,公共品供给不足以及寻租行为猖獗,腐败现象蔓延等诸多积重难解的问题。本在简要回顾中国公共品供给制度变迁的历史过程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中国现行公共品供给制度的缺陷及其成因,理出中国公共品供给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
一、收费现象存在的必然性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满足生产和生活需求的消费品均可看作是商品。这些商品按照其经济性质的不同,大体可分两类。一种是与私人产权相联系的私人商品,它具有明晰的产权边界,存在可交易性,消费者可以在市场上以价格的形式进行购买;另一种是与公共产权相联系的公共商品,萨缪尔森将其特征概括为效用的非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受益的非排名性。因为存在“三性”,其产权边界不清晰,必然导致存在不想付出任何代价而又希望得到公共商品利益的人,即“搭便车者”。这种情况下,政府替代市场向消费者提供公共商品…  相似文献   

10.
一、改革地方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投融资体制,构建有效的市场化竞争机制。1.在农村公共产品投资领域,地方政府应实行不同的供给机制,对供给领域进行竞争性环节和非竞争性环节的划分。对于竞争性环节,应该引入竞争机制;对于非竞争环节,应该以公共财政(财力)为基础,实行价格听证制度、招投标制度、合同出租等多种方式,由市场形成价格和竞争机制,逐步形成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的复合调节、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混合生产,提高公共产品的资源配置效率。2.形成多样化的农村公共产品筹资机制,引入市场经济运行的法则为公共产品筹资提供丰富的选…  相似文献   

11.
蔡东方  孔淑红 《技术经济》2017,36(9):124-130
通过构建不完全契约理论下的一般均衡模型,对比分析了PPP模式中的融资约束和融资激励对公共产品提供效率和社会福利的影响,并探讨了融资约束条件下的效率损失。结果显示:私人融资的专业性可以提高公共产品合意程度,但是私人部门的融资约束会抵消其专业性带来的好处,导致社会福利损失。最后针对民营企业参与PPP项目对政府提出建议:必须打破融资约束和制度歧视,完善和规范金融市场,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引入专业机构参与公共产品提供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local government and private sector in an institutional context consistent with a centralized fiscal system. Under decentralized wage setting in the private sector, the effects of shocks in the two sectors depend on whether private and local public goods are substitutes or complements in the union utility function. Higher wage markup in the local government sector unambiguously decreases government output while the effect on private sector employment is ambiguous. Higher income taxes have ambiguous effects on local government output. Shocks in the private sector can be reinforced through feedback effects from the local government sector. A shift from decentralized to centralized wage setting in the private sector reduces wages and increases employment in both sectors.  相似文献   

13.
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建设模式主要有民营企业建设模式、传统政府采购模式、PPP模式等三种.不同的建设模式会产生不同的实施效果.通过比较研究显示,在建设公共自行车系统的三种主要模式中,PPP模式具有很大优势,它有利于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减轻政府负担,保证项目实施效率,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供给主体单一会导致公共服务质量低下,应利用公私部门间各自优势,引入市场机制,理顺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间关系,构建政府、市场与社会三者间共同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新模式,以期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相似文献   

1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分级提供各种地方性公共品 ,满足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的共同需要。但是 ,政府提供并不等于政府生产 ,更不等于政府垄断生产。中国现行地方性公共品供给制度的主要缺陷是地方政府以及公共部门的过度垄断。按公共品生产与提供、直接生产与间接生产分开等原则 ,打破垄断 ,有序地向国内外开放公共品生产市场 ,大力推进公共品生产的市场化 ,形成“公”与“私”以及各自内部的竞争 ,将有助于提高地方性公共品供给效率 ,增进公共福利 ,并有助于推进中国的市场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tests the 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 (PIH) for public consumption. Unlike private agents, a government is a representative national, infinitely-lived agent that usually faces no liquidity constraints. Thus, the expectation is that the PIH restrictions should not be rejected for public consumption. However, using U.S. data, the paper is unable to find evidence supporting the permanent income model of public consumption. Public consumption is found to be sensitive to lagged public income and too smooth relative to permanent public income. The results therefore cast doubt o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public sector as a social welfare optimizing agent.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This article applies political economy theory to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PPPs). First, we propose that social welfare is the appropriate normative evaluation criterion to evaluate the social value of PPPs. Second, we specify the goals of PPP participants, including private‐sector partners and governments. Third, we review the observed outcomes of PPPs and analyze them from both a political economy perspective and a social welfare perspective. Fourth, based on a comparison of the actual outcomes of PPPs to normatively desirable social welfare outcomes, we propose some ‘rules for governments’ concerning the design of government PPP institutions and the management of PPPs. We argue that if governments were to adopt these rules there would be fewer PPPs in total, they would be more like traditional government contracts and there would be a greater likelihood of improved social welfare. However, political economy theory also explains why implementation of any reform will be difficult.  相似文献   

18.
公共部门与非公共部门收入差异的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社会阶层动态演化理论,本文提出了部门收入差异阶段性假说。随后利用CHNS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该假说。结果表明,第一阶段(1989—1997年),在较高的收入层次上,非公共部门比公共部门具有明显的收入优势,并且这一收入优势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非公共部门的教育回报率也更高;第二阶段(2000—2009年),在中低收入分位数上,公共部门比非公共部门表现出明显的收入优势。在较高的收入分位数上,非公共部门不再具有收入优势。在较高的教育水平上,两大部门的教育回报率接近。同时,两个阶段中在较低和较高收入分位数上表现出的部门收入差异主要源自部门特征因素。实证研究支持了阶段性假说,为我国收入分配结构性调整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9.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国外经济援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把国外经济援助分成直接对私人的经济援助和直接对政府的经济援助来讨论这两类经济援助对政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我们发现对私人的经济援助的增加可以使得私人消费水平和政府公共消费水平增加 ,但是它也导致政府收入税税率和通货膨胀率的提高 ;另一方面 ,对政府的经济援助增加可以使得均衡时的私人资本存量、私人消费水平和政府公共消费水平增加 ,同时可以使得均衡时的收入税税率和通货膨胀率下降。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studies the optimal policy of a government which maximizes intertemporal social welfare using such instruments as taxes on interest income and wages, and debt in conjunction with public investment. In doing so, it has to face a decentralized economy where in each generation individuals and firms are free to maximize their own objectives subject to their own private constraints. The welfare function is a sum of discounted generational utilities and its maximization is handled by using dynamic programming. From the first order conditions so derived, it appears that an optimal policy of taxation and public capital accumulation is that which sets the tax rates according to Ramsey's optimal taxation structure and which equates the rate of return on public investment to the rate of social time prefere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