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刘威 《经济世界》2001,(11):58-61
改革开放20年来, 我国消费者已逐渐从“商品消费”进入“品牌消费”的阶段。调查显示,我国居民消费明显集中于名牌商品, 前10名品牌的占有率之和一般在70%至 80%左右,处于市场领导地位的品牌的平均利润为第二品牌的4倍,这就是品牌效益的体现。然而在品牌意识日渐提高的同时,相当多厂商过分强调品牌经营,导致品牌经营不当甚至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实际上品牌经营也是需要遵循辩证法原则的,在某些情况下,“有所不为”比“有所为”更有必要。辩证法之一:品牌可以无限做大吗 在推出新产品时, 厂商通常借助于已有著名品牌…  相似文献   

2.
娃哈哈公司和达能公司的合作,曾长期被外界视为中欧商业合作的典范。作为进入中国的跨国资本,达能在13年间,以不到14亿元人民币的投资,分回超过40亿元人民币的红利;娃哈哈在达能加入后,也成为中国本土市场价值最高的饮料品牌。曾经被称为“模范伙伴”的达能和娃哈哈,最终对簿公堂,上演了一场被商界称为中国对外开放以来最大的“中欧国际官司”。虽然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和平分手,但留给中国本土企业的启示和思考却是值得长久回味的。  相似文献   

3.
如今达能强购娃哈哈的事件闹得满城沸沸扬扬,而这一事件最重要的还是它所引发的思考。在中国经济连续高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觊觎中国市场,很多跨国公司通过并购中国知名企业进入中国无疑是最稳健的方法。中国企业品牌自我保护意识急需加强。文章在查阅大量文献以及进行了大量市场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迭能收购娃哈哈事件的剖析,深入分析了中国企业品牌并购危机,并给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据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的分析报告显示,《财富》杂志排名前250位的大公司有近50%的市场价值来自于无形资产,品牌价值是企业无形资产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改变使得消费市场已逐步从“商品消费”时代进入“品牌消费”时代。在“品牌消费”时代,企业能否培育出自有品牌,并塑造成知名品牌,将决定一个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加强品牌规划管理与运营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成为企业现代化和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5.
罗建幸 《新经济》2009,(11):68-68
2009年9月30日,娃哈哈、达能正式“离婚”。在历时三年的达娃讼争中,达能已在中国境内外诉讼中连续遭遇数十次“失败”,这在中外企业纠纷史上,是中方一次难得的胜利,保住了中国仅剩不多的民族品牌。  相似文献   

6.
说起“中华老字号”我们通常会想起:品牌的知名度及美誉度较高。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的民族企业。“头顶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瑞蚨祥。”这句旧社会流行于北京城的顺口溜反映出的是当时的消费时尚,尽管没有象今天这样成熟的品牌观念,但品牌消费和品牌崇拜已经不自觉地支配起人们的头脑。  相似文献   

7.
“化妆笔有爱丽丝,香水有梦巴黎。”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初的女孩子对上述上海化妆品品牌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8.
品牌延伸,是指企业在成功创立某品牌后,利用这一品牌的巨大影响,开发与该品牌同名的产品的企业发展战略。这种企业发展战略通常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搭便车”。近年来,国内一些著名的企业纷纷采用这种战略,搭名牌产品的“便车”,大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中获取了可观的利益。如香港的金利来集团,从“金利来”领带逐步发展到包括衬衣、西服、皮带、箱包等高档男士用品系列;山东海尔集团,原是一家单纯生产冰箱的企业,后拓展到生产包括彩电、空调、洗衣机、微波炉、电脑等众多家电产品的大型企业集团;浙江娃哈哈集团原来的主导产品是“娃哈哈”儿童果奶,后发展延伸到八宝粥、矿泉水、非常可乐等食品饮料系列;广东的白立集团,自“立白”洗衣粉创出牌子后,其“立白”品牌也迅速延伸扩散到肥皂、洗洁精、牙膏等日化产品。类似的企业还有长虹、TCL、海信、康佳等。  相似文献   

9.
品牌延伸的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霞 《经济论坛》2006,(18):86-87
一、品牌延伸是企业品牌经营的一个重要手段市场营销专家菲利普·科特勒博士曾指出,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图案,或是他们的相互组合,用以识别企业提供给某个或某群消费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相区别。品牌尤其是名牌是一种价值量很高的无形资产,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消费者已逐渐从“商品消费”进入“品牌消费”的阶段。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居民消费明显集中于名牌商品,前10名品牌的占有率之和一般在70%至80%左右,处于市场领导地位的品牌的平均利润为第二品牌的4倍,这就是品牌效益的体现。随着全球经济…  相似文献   

10.
在广阔的商品市场中,品牌到处可见。耳熟能详的品牌,能够激起人们强烈的消费欲望。近年来,铁路客运市场推出的“夕发朝至”城际快车、旅游专列等,不失为客运品牌。那么,铁路货物运输能不能创造出“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呢?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企业的品牌并购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今达能强购娃哈哈的事件闹得满城沸沸扬扬,而这一事件最重要的还是它所引发的思考.在中国经济连续高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觊觎中国市场,很多跨国公司通过并购中国知名企业进入中国无疑是最稳健的方法.中国企业品牌自我保护意识急需加强.文章在查阅大量文献以及进行了大量市场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达能收购娃哈哈事件的剖析,深入分析了中国企业品牌并购危机,并给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内外化妆品品牌相比其产品质量已无明显差异,然而在市场竞争中,国内化妆品品牌与境外品牌相比总处于劣势地位,这主要表现在品牌信息传播策略的差异上。国际品牌市场定位明确,品牌形象和品牌文化鲜明,并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同。而国内化妆品企业在品牌塑造过程中市场定位不清晰,没有制定系统科学的品牌传播策略。国内化妆品品牌传播现状制约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优化品牌信息传播策略是国内化妆品在品牌传播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3.
《新经济》2009,(3):13-13
一个集中展示全球品牌商品的“超级展场”品讯网在广州建起。这是国内外首个涵盖相关百货行业,向消费者传播品牌价值、商品卖点的垂直门户,涉及服装、化妆品、箱包、鞋类、运动系列、珠宝首饰、钟表眼镜等百货行业品类,目前集合国内外品牌、奢侈品牌2000个,并在陆续增加。据悉,  相似文献   

14.
成风 《新经济》2004,(7):52-55
2004年国际著名化妆品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大举并购行动触动了许多国内著名化妆品品牌的神经,市场格局在短期内发生重大变化,让国内化妆品巨头们不得不急谋应变对策。  相似文献   

15.
“品牌”的英文单词写作“brand”,这是从挪威文来的一个单词。这个词直译作中文是“烙印”的意思。最早指的是在马区上烙上一个个不同的印记以示区别。“烙印”这个原始释义在今天还有影响。在房地产市场,购房人在选择项目品牌时也是在选择某一种身份,某种阶层的消费烙印,也就是说这种消费带有强烈的指向性。  相似文献   

16.
浅析旅游品牌联合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厚功 《时代经贸》2007,5(11Z):10-11
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旅游消费意识逐渐成熟,旅游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各种“价格战”、“促销战”此起彼伏,然而这并非是旅游企业的长久之计,旅游品牌联合营销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在把握旅游品牌营销的相关概念及内涵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旅游品牌联合营销存在的优势,并提出了旅游品牌联合营销具体策略,以期为中国旅游企业的营销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时下,经济领域中“一牌出名,子孙满堂”的现象颇引人注目,不妨枚举如下。“娃哈哈”是营养液的牌子,它的宣传词“妈妈我要喝”不知勾起多少年轻妈妈的爱子之心。现今则有“娃哈哈”感冒药、营养八宝粥、绿豆沙、纯净水、非常可乐问世,据报载,“娃哈哈”还准备进军房...  相似文献   

18.
苗明 《时代经贸》2012,(15):61-65
古船品牌采取“不同产品品牌扩展”与“同种产品品牌扩展”同时进行的经营战略,这一战略有效地实现了古船产品低成本、高速度、大规模地进入市场。在实施这一战略过程中,古船品牌坚持遵守质量标准,准确定位市场,规范营销管理,从而提升了品牌影响力,满足了消费者需要。  相似文献   

19.
吴秋琴 《时代经贸》2007,(3Z):162-163
目前国内共有“中华老字号”2000余家。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如今“老字号”能正常营业的仅为30%,效益好的只有10%左右。“老字号”企业经营陷入困境的原因是什么,市场竞争已经进入品牌竞争的阶段。拥有一定数量的“百年老店”成为现阶段我国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而利用好我国企业现有的品牌资源无疑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情,在这些资源中,“老字号”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20.
引言:当今世界,品牌商标琳琅满目,广告传媒铺天盖地,各行各业都在跑步进入品牌时代,越来越多的商家意识到了品牌的重要性。物业服务产业作为房地产市场的消费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