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5 毫秒
1.
近年来,在国家对西部地区经济建设的大力支持下,各地区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最为突出的是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是个动态过程,对某个地区经济发展进行准确综合评价是取决于该地区的经济政策和发展机遇的前提.本文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通过利用R语言因子分析法,建立10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对新疆各地、州、市经济发展水平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新疆各地州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尤其是南北疆经济水平两级差距较大,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前三的地州集中在北疆.需要不断地改善经济发展水平相较于落后的地区,缩小各地州之间经济发展差异,实现新疆各地州经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出现明显差异,地区经济差距不断拉大。为避免区域间经济发展的进一步失衡,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宏观区域政策,力图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差距,而其中重要政策之一就是偏向中西部的土地优惠政策。本文将土地要素引入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对各省区市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偏向中西部的土地供应政策并没有加快地区间经济差距缩小的速度,反而阻碍了区域经济的收敛。这主要是因为:中西部地区利用土地融资的能力远低于发达地区;在土地供应指标倾向落后地区过程中,中西部地区各省区市的土地供应也有差异,较落后的省区市没有获得相应的土地供给倾斜政策红利;落后地区的划拨用地所占比例过大,且相较于发达地区上升较快。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地区竞争力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国贞  崔会东  李美菊  张力 《经济师》2001,(12):107-108
当今世界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特别是我国已经加入WTO的新形势下 ,区域经济竞争力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是否具有经济实力、是否具有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河北省来说 ,各地区的发展条件、发展环境和发展基础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科学客观地揭示这种差异 ,对于了解该省省情 ,进而针对不同地区实施不同的宏观调控政策 ,保证河北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选取了一系列反映竞争力的指标 ,构造相应的指标体系 ,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 ,对河北省各地区的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 ,以求得逐步缩小地区差距 ,实现经济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朱占红 《经济师》2011,(4):200-202
对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标进行综合评析可以为决策部门衡量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重要依据。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部地区,是我国老工业基地,全省有12个地级市。文章应用因子分析法,运用SPSS统计软件,以黑龙江省12个地级市为样本,选取了能够反映经济发展情况的10项指标,对黑龙江省地级市经济情况进行分析和排名。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不同地级市之间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其中以哈尔滨、大庆为代表的城市经济发达,而以绥化等为代表的城市经济相对落后。最后,文章给出黑龙江省未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亭喜  苏旦 《经济问题》2012,(3):125-129
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是提高经济落后地区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同发达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一项长期战略。改革开放以来,从整体上说,我国各省区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不仅存在而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比较了三个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与变动趋势,分析了影响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了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所存在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县域科技进步是地区科技进步的基石,也是当前科技工作和区域创新最薄弱和最不受重视的环节,开展对县域科技进步的监测评价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充分利用了广东省县(市)科技进步考核收集到的科技数据,通过建立监测评价综合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广东各县(市)地区的科技进步情况进行了监测评价。从统计结果来看,广东县域科技进步整体水平一般,在科技进步工作领导管理上表现较好,但在科技发展指标上表现较差,在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上也表现一般。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县域科技发展水平普遍较差,主要有地区差距过大、城乡二元差距等客观原因和对县域科技工作不重视、支持力度不够等主观原因。  相似文献   

7.
中国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设计了一套适用于我国的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并采用德尔菲法和均值法对评价体系进行了实证测算。通过对实证结果的分析,本文发现:我国区域海洋经济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之间联系紧密;环渤海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在整体上暂时领先于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各区域在海洋经济发展中各具优势与劣势;各区域在海洋经济产出情况和海洋经济生产基础能力上的差距是造成其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间人类发展指标和大部分社会发展指标相对差距都有不同程度的缩小,但是经济发展差距在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显著增大,已经成为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挑战。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政府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监测预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经济问题,因此,构建地区收入差距预警体系,对我国地区收入差距进行监测预警,为政府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制定缩小地区收入分配差距提供参考依据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明确警情、寻找警源、分析警兆、确定警线、预报警度几个环节,构建了地区收入差距监测预警体系,利用泰尔指数单指标预警和综合指数预警两种方法对我国地区收入差距进行监测预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间差距占地区总差距的五成以上,各区域间差距比重有上升趋势;我国地区收入差距大部分年份处于中警区,少数年份处于重警区,说明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现状与变动趋势不容乐观.为了控制地区收入差距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应该密切监测各地区间市场竞争程度、城市化进程、对外开放水平和政府财政收支的差距.  相似文献   

10.
邹蔚  万君康  胡韫频 《经济师》2005,(8):39-39,41
通过对中、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和综合科技进步水平的各评价指标的分析,认为中、东部地区在科技资源的投入、科技意识和科技活动环境上的差距,导致了中部地区在科技活动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化以及科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的落后,进而形成中、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文章通过对差距形成原因的分析,寻找中部地区在科技发展上存在的优势,并为提高中部地区的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实现中部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静 《经济研究导刊》2009,(33):122-123
以重庆市13个区县单元为研究对象,选取反映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将重庆市这13个区县划分为发达地区、中等水平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三类,分析评价各类型的经济发展现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大陆地区外贸失衡与地区差距的关联与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的综合评价表明,中国大陆地区对外贸易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地区差异。以中国大陆1985—2006年间28省份的人均GDP、进出口总额和出口总额三者的变异系数为样本空间进行的VECM模型检验发现,地区外贸差异与经济差距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对外贸易差异是地区差距的格兰杰成因。总的来说,对外贸易差异主要通过要素收益变化与要素流动制约性、技术溢出与要素收益变化、要素积累与要素收益变化、制度创新与制度变迁4个方面对地区差距的变化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建设和谐社会是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从经济水平、社会结构、社会公平、人口素质、生活质量、社会稳定等六个方面来衡量社会和谐程度,拟选择41个评价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无锡、徐州、南京的社会和谐程度做一综合评价,确定地区间的相对进程,并简要分析影响地区和谐社会程度的主要因素,希望对地区的进一步发辰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地区经济差距与投资差距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泰尔指数将地区经济差距和投资差距量化,并对两者之间的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区投资分布的不均衡程度大于地区经济的不均衡,而且我国地区经济差距与投资差距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后期具有极为相似的变动趋势,到90年代后期则出现背离.其主要原因在于,技术、人力资本等带来的投资效率提高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地区经济差距是投资数量与效率的地区差距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河南产业集群选择问题统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慧 《经济经纬》2004,(4):83-87
以区域经济的产业集群理论为出发点,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选取了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9个指标,对河南省18个地区的经济水平进行了划分和区域分类,并据此进行综合评价,为河南省制定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形成产业集群提供了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中国省域农村经济综合发展实力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省域农村经济综合发展实力的内涵出发,综合应用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与德尔菲法,构建了包括6个二级指标、20个三级指标、138个四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评价与分析了中国大陆地区各省域2005年和2006年的农村经济综合发展实力状况,并针对我国农村经济综合发展实力弱、地区差异大、排位变化小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直观描述地区经济差距、地区进出口贸易结构、规模间的不同并统计度量,最后分析了我国东西中三地区的总体发展趋势和可能存在的联系。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外贸易对地区发展的变动,采取有效措施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差距,努力实现向经济发展较快的东部地区靠拢。  相似文献   

18.
地区经济差距问题是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鸿沟,我国亦然如此。文章重点研究外资区域分布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利用三大区域面板数据对地区经济差距与FDI规模和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模型回归分析,结果表明FDI确实是引起我国区域间经济差距加大的原因之一,FDI在各区域的分布不平衡又加剧了中西部与东部的发展差距,在各区域内部,FDI规模和结构的变化也使得各省间经济难以实现协调发展。回归结果说明,解决我国地区经济差距时不可忽视FDI因素,区域协调发展政策要与引资政策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通过构建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长三角25市金融生态环境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长三角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金融生态环境存在明显的区域差距,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指标、金融运行效率、财政对教育支出、社会信用和人口素质是影响金融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并依此提出优化长三角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各省市2008年经济状况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薇 《经济师》2010,(3):87-87,89
按经济发展水平,我国习惯上被分成东、中、西三个大经济区域。文章选取除我国港、澳、台之外的31个省市为样本,基于2008年第一、二、三产业和地区人均生产总值等综合反映各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采用欧氏距离、离差平方和法对所选样本进行聚类分析,将样本空间分为四类,并对所分类别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