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针对物流工程本科生知识面窄,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欠缺,对工作岗位期望高,与企业需求存在差距的问题,按国家提出的“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构建“一体两翼三融合”物流工程专业理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物流岗位需求的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知识体系”为主体;以“学科竞赛”和“实践教学”为两翼;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融合、理论与实践融合、校企政融合。  相似文献   

2.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是物流专业的核心课程,针对传统授课偏重理论知识体系的讲授,缺乏专业技能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弱的问题.经过两年的课程开发,将单一的专业实践教学整合为突出岗位技能的多重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五位一体”互动的实践教学模式,从精选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强化校内实训、考取技能证书、企业订单培养五个方面夯实学生的专业技能,为物流企业培养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3.
周路  邓培林 《物流技术》2015,(3):313-315
物流管理专业在已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为了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深化“工学结合”机制与内涵,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和学校资源开发出“123”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的教学实践使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实施的步骤更加清晰,对提高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素质和就业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戴孝悌 《物流技术》2014,(13):464-466
基于企业需求的新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在思想、知识、能力和身心方面提出了新的培养要求。加强“知行合一”的实践能力培养,强化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是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物流管理人才的重要一环。考虑到过去实践教学的不足,有针对性地采取以“顶岗实习,置换培训”为抓手的有效措施,加强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索,以强化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实践能力,更好地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现代物流人才的需求分析,总结了企业对物流人才能力的要求,建立了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应用能力框架.在分析“导师组”模式特点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导师组的构建,提出了基于过渡、实践、就业三大阶段的新型培养方式,为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付静 《物流科技》2014,(5):63-64
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就是学院教师与企业师傅交替、课堂教学与企业教学交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替的教学模式,通过“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既能学到物流专业的理论知识,又能掌握物流专业的实践知识和操作技能,使学生毕业就能上岗,上岗就能成为熟练操作工。  相似文献   

7.
韦震  张斌  俞迪岸 《物流科技》2024,(3):182-184
文章分析了当前物流管理专业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CDIO理念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方式,并以“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为例,重构了“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的教学方式。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的教学模式,以建模仿真作品为目标导向,通过任务式的教学方式,形成一个由浅入深、从理论到实践的闭环教学方式,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解决问题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地方物流相关企业需要大量的人才,对物流(快递)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根据国家要求职业教育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培养适应实岗位工作技能需求、具备职业提升和拓展能力的物流(快递)人才.通过校企专家共同探讨,明确地方物流(快递)企业对物流管理专业进行工学结...  相似文献   

9.
刘欣 《物流技术》2023,(3):148-151
面对当前物流行业人才专业能力不足、实践能力不强、职业能力薄弱等问题,以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为例,将企业人才需求融入课程培养体系中,构建了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强化校企双通道培养机制,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于一体的综合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0.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逐步深入,给各行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使企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在“双创”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之下,学校必须针对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进行持续优化,加强实践教学效果,优化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为社会发展输入更多物流管理人才。本文主要分析了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王红 《物流科技》2013,36(5):108-111
随着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增多,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也逐渐增多。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专业人才的培养远远达不到企业对人才的需要。鉴于此,以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现状调查结果为基础,以用人单位对物流专业学生的工作评价为依据,结合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的实际情况,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有效改革措施,切实改善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状况,力争培养出能服务社会、服务企业的高素质物流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12.
夏俊 《物流技术》2014,(17):495-496
从地方性本科院校物流人才的专业素质与技能培养角度出发,针对物流企业人才需求的特点对应用型本科层次的物流人才培养进行探讨,结合怀化学院情况,从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期望为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从地方性本科院校物流人才的专业素质与技能培养角度出发,针对物流企业人才需求的特点对应用型本科层次的物流人才培养进行探讨,结合怀化学院情况,从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期望为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能力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达林 《价值工程》2003,(Z1):92-94
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能力需求方面,企业对学生的期望与学生对企业的期望是否一致?其差距、偏离在什么地方?本文从实证研究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并尝试着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提供教学改革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许岗云 《物流科技》2010,33(9):132-133
为了提高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满足我国物流业快速发展对复合型物流人才的迫切需要。以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为研究对象,以科学设置实践教学体系为目标,针对目前国内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实践教学的特点,对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进行了探索,提出做好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建议。  相似文献   

16.
毕超 《价值工程》2014,(8):276-277
《运输作业》是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系列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该课程体现企业工作岗位与课程任务相对接,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相对接,以任务驱动为手段,力争把学生培养为技能型物流人才。  相似文献   

17.
从高校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分析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这四种能力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分析了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具体形式,归纳了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包含的内容,最后对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在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实施进行了研究,为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围绕提升学生“四种能力”的实践教学管理提供了一个总体思路和框架。  相似文献   

18.
曾超 《企业导报》2012,(21):202-203
连锁企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与连锁企业需求的差异日益凸显,而连锁专业的学生教学培养应该达到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学校应该明确人才培养计划,并合理设置课程及内容,构筑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通过校企、行业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利用这种形式,缩短学校与企业对人才要求的差距,学生才有出路,学校才有前途。本文主要对学校与连锁企业开发课程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9.
物流业的快速发展需要科学的物流规划,高校是培养物流规划能力的重要基地。文中在分析对高校物流专业学生进行物流规划能力培养的意义的基础上,将物流规划能力细化为若干个具体能力,并在学生的课程教学或实践环节中进行针对性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物流行业关系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随着我国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物流及相关专业的人员需求量不断增加。要高度重视对物流专业实训教学的深入研究,确保学生能够掌握专业的物流管理知识,将理论知识在实践操作中准确应用,提高物流效率,为物流行业的全面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在当前中职物流教学中必须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将实训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