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就是学院教师与企业师傅交替、课堂教学与企业教学交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替的教学模式,通过"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既能学到物流专业的理论知识,又能掌握物流专业的实践知识和操作技能,使学生毕业就能上岗,上岗就能成为熟练操作工。  相似文献   

2.
付静  张星 《物流科技》2014,(4):44-45,49
总结了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几年来在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做法,即构建"校企一体"的人才管理模式,以充分调动企业和学校双方的积极性;构建"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进行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交替培养;构建"师傅带徒弟"的实训模式,使物流专业学生的实训落到实处,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物流专业的基本技能,达到"学生毕业就能上岗,上岗就是熟练操作工"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付静 《物流科技》2014,(8):43-44
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师傅带徒弟"的实训模式,就是学院与企业结合的模式、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模式、学院教师与企业师傅结合的模式、学生课堂学习与学生企业学习结合的模式,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实训模式,使学生既能学到物流专业的理论知识,又能掌握物流专业的实践知识,使学生毕业就能上岗,上岗就能成为熟练操作工。  相似文献   

4.
工学交替是把学生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一种教育模式,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文中分析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工学交替实践教学的特点,探讨并设计了实践教学考核机制,并结合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工学交替实践提出了实践教学考核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周路  邓培林 《物流技术》2015,(3):313-315
物流管理专业在已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为了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深化“工学结合”机制与内涵,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和学校资源开发出“123”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的教学实践使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实施的步骤更加清晰,对提高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素质和就业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也是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本文基于当前高职物流教学实践和人才培养目标,借鉴“PDCA”的循环理论,构建了高职院校“工学交替多阶循环”可持续物流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培养、实践教学、校企合作的多次循环实施,递进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职物流教育与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代表的中国职业教育迎来了突破性发展。按照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大力推行工学交替,校企合作,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给人才培养模式赋予了新的内涵。本文以工学结合、项目教学为切入点,阐述了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含义,并以高职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为案例,探讨了如何应用工作室模式营造实践环境,推动专业建设与发展,使人才培养目标积极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8.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明确具体的专业培养目标,构建适应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营造职业技术训练的教学环境,建设"双师型"的师资队伍。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从高校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分析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这四种能力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分析了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具体形式,归纳了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包含的内容,最后对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在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实施进行了研究,为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围绕提升学生“四种能力”的实践教学管理提供了一个总体思路和框架。  相似文献   

10.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是物流专业的核心课程,针对传统授课偏重理论知识体系的讲授,缺乏专业技能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弱的问题.经过两年的课程开发,将单一的专业实践教学整合为突出岗位技能的多重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五位一体”互动的实践教学模式,从精选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强化校内实训、考取技能证书、企业订单培养五个方面夯实学生的专业技能,为物流企业培养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1.
主要探讨了《电气控制技术与PLC》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改革思路。在有限的课时内,实现专科教学的理论以“必须、够用”为度。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的专业培养特色。采取以项目为导向、以实训任务为驱动、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突出实践环节,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大大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基础为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体现教师的价值、实现学生学用结合。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为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教师为企业员工培训、校企双方互相兼职。校企合作的实施方案为教师服务于企业、企业提供实践舞台、学生为企业项目具体实施者。  相似文献   

13.
王桂花 《物流技术》2012,(23):468-471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也是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本文基于当前高职物流教学实践和人才培养目标,借鉴"PDCA"的循环理论,构建了高职院校"工学交替多阶循环"可持续物流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培养、实践教学、校企合作的多次循环实施,递进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职物流教育与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本着“工学结合、学生主体,进一步围绕实际职业活动开展教学活动”的职教思路,许多高职院校对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实践教学,从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改革思路和建议。时至今日,对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仍未停止。如何在实践教学中提升学生职业角色感知,使学生毕业后能够直接胜任会计岗位的工作,一直以来都是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探索的重心。  相似文献   

15.
创新学校与企业合作、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习基地接合、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结合、专业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吻合“五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不单是指在某一段时间学生参加工作的“阶段式”结合,更应该是和专业建设尤其是课程改革相联系的“全程式”结合。  相似文献   

16.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逐步深入,给各行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使企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在“双创”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之下,学校必须针对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进行持续优化,加强实践教学效果,优化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为社会发展输入更多物流管理人才。本文主要分析了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谢虎军 《物流科技》2015,(5):130-133
通过调查分析,当前我国高职农产品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和企业的需求。通过研究,构建“产教融合、工学交替、企业顶岗、校企并行”的农产品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和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研究,最后提出高职农产品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与反馈。通过构建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期达到满足社会和企业对农产品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进一步促进和推动我国涉农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基于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工学结合模式构建的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辉  李选芒 《价值工程》2010,29(35):275-276
高职教育应当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其应用性,工学结合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通过对国际贸易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深刻认识国际贸易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体系的重要性,旨在研究并构建国际贸易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体系,有效促进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学习效果,使之成为高素质、高技能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相似文献   

19.
《价值工程》2016,(3):163-164
针对高职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较低的现状,通过组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整合优化各专业教育、实践资源,实行"工学交替,课证融通"教学模式,依托校企合作和开展各类技能竞赛等,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会计电算化专业是一个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很强的经济类专业,几年来,高职会计实践性教学改革,几乎都是以仿真模拟方式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这既不能够实际满足企业用人的要求,也不能够达到与企业会计工作岗位零对接的目的,这为学生对口就业造成了严重的阻碍。如果能够在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中采用"双真"教学模式,即把仿真教学逐步转换到全真教学的教学模式,就能够把学生在毕业之前,培养成企业会计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技能高手,以实现学生毕业即能就业上岗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