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澳门回归后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新纪元.澳门经济将如何再创繁荣,在新时期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的发展路向,将再度成为澳门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一、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澳门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其实从1990年澳葡政府委托著名的美国麦健士公司就澳门中期经济发展规划所做的研究报告《澳门未来十年发展前景》就已经开始.该份研究报告开宗明义指出:“澳门己处于其发展的转折点,一直采取的随波逐流式的发展模式迄今已走到尽头,己能看到一些重大的、结构性的不利情况影响澳门经济.”报告认为澳门应  相似文献   

2.
9月5日,党中央国务院为支持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印发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明确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四大战略定位: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新平台、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新空间、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新示范、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高地.今天我们围绕《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  相似文献   

3.
澳门回归后,在经济发展上将以何种态势进入新世纪?这取决于澳门跨世纪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而其核心就是澳门未来的经济发展的路向、定位及准确选择澳门的主导产业.澳门跨世纪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是:建立服务主导型经济.在粤港澳经济一体化中发挥其作为一个区域性服务中心的作用,并成为我国同欧洲及拉丁语系国家之间实现贸易的“桥梁”.笔者认为,这是按优势条件选择经济发展战略的模式.即以澳门具备的优势条件为选择其模式的根据,以贯彻扬长避短的原则.澳门是自由港和单独关税地区.这是澳门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澳门有维护自由竞争的法制制度,保  相似文献   

4.
香港和澳门均已回归。“一国两制”方针的实施,必将使中国的区际法律冲突甚为复杂、特殊。本文拟就“一国两制”与区际法律冲突的解决模式进行探讨。“一国两制”与区际法律冲突“一国两制”即在一个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但香港、澳门和台湾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组成部分,都不是国家实体[1]”。根据中英《联合声明》和中葡《联合声明》,中国分别已于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华…  相似文献   

5.
一、澳门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 (一)CEPA为澳门和内地的更紧密合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2003年10月17日,国家商务部和澳门特区政府签署了《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并于2004年实施。以世界贸易组织(WTO)多边规则和“一国两制”方针为法律依据的CEPA是国家主体和其单独关税区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它的实施不仅消除了澳门与中国内地经贸交流中的制度性障碍,  相似文献   

6.
回顾澳门约济发展的历程,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整个70年代和80年代是澳门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而进入90年代以来,由于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自从澳门进入政权过渡期后葡萄牙政府在澳政策很大程度上“重葡国利益而轻澳门发展”.导致澳门持续20年高达二位数的经济增长率渐成昨日云烟,转而进入了一叫年均增长率仅为4~6%的缓慢增长时则、但是.随着新千年的到来,回归后的澳门,吡邻东方明珠香港,背靠祖国广大腹地,其经济发展正面临重新进发蓬勃活力的契机。一、末代没低的“善后之举”从1991年开始到1999年12月20日澳门政…  相似文献   

7.
研究未来澳门经济定位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自设框框.要跳出框框客观地选择澳门的发展道路,选择的标准就是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在澳门的体现,就是要有利于“一国两制”构想的顺利实现,有利于提高澳门居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提高澳门居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增强澳门整体的经济实力.澳门发展目标的选择要立足于适应性,适应环境,适应自身,为人之所不为,为人之所不易为,以己之长,补人之所短,在夹缝中求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回归前后,澳门经济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并不理想:原有的结构性矛盾和制度性问题尚未解决,又遭受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加大了澳门经济走出困境、重新复兴的难度。到1998年,澳门经济已连续3年出现负增长。民心思归、人心思变,成为澳门社会的现实心态和强烈愿望。澳门的回归,正好为澳门未来发展提供了一个新契机。澳门可以摆脱过去主权分割造成的人为障碍,在“一国两制”和“澳人治澳”的基本框架下,长远地思考和探索澳门经济发展道路,根据澳门自身发展要求来改革澳门社会体制中种种陈旧落后以及与现代澳门发展不相适应的内容。澳门…  相似文献   

9.
《澳门经济四百年》一书出版由黄启臣、郑炜明编著的《澳门经济四百年》一书,最近已由澳门基金会出版。该书是第一本系统论述澳门四百年经济发展史的著作。此书对澳门经济四百年的风风雨雨,世事变幻和社会演进,作出了详尽而深刻的撰述,是一本资料丰富,内容全面的书籍。澳门顺利回归祖国要解决三大问题新华社澳门分社社长郭东坡最近强调:要实现澳门顺利回归祖国,要解决语文、人才、法律三大问题,目前的状况与平稳过渡的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但解决这三大问题的工作已经有了一个较好的开端。中国贸易投资洽谈会在港获佳绩“香港九四中国贸易投资洽谈会”六月初在港签订协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九九回归”的临近,澳门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回归后澳门经济的定位及发展策略更是经济学界的热门课题。有的提出澳门应该根据本地特点和优势,着重发展娱乐、康体和会议的综合式旅游,争取成为中国的拉斯维加斯;或提出筹建巨大的基础设施方案,如建设港澳大桥、深水港、大型旅游景点等,从根本上改变澳门的投资环境,使其成为名符其实的  相似文献   

11.
建设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新高地的四个支撑点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1年9月5日正式公布《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横琴合作区将从"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的新平台""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新空间""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新示范""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高地"四个战略定位出发,加快提升合作区综合实力和竞争...  相似文献   

12.
《经济研究》1978年第1期上,发表了林子力、有林同志的文章:《论政治和经济的关系》(以下简称“论关系”)。文章批驳了“四人帮”政治决定经济、政治不为经济服务等谬论。学习这篇文章后,受到不少教益,但也感到有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例如,在承认经济是第一性的前提下,还能不能承认政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过来决定经济的发展?讨论这个问题是为了完整地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在政治与经济关系问题上的基本观点,进一步揭批“四人帮”在这个问题上散布种种谬论的反动实质及其诡辩手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1999年12月20日我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日益临近,有关澳门的回归、澳门与内地联系与合作等问题,成为人们广泛关注和讨论的热点.毫无疑问,“九九”澳门回归将是继“九七”香港回归之后,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又一盛事,是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澳门回归祖国后,澳门与内地经济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发挥,为两地经济的繁荣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一、澳门的“委黎多”不是澳门总督的名字杨国桢著的《林则徐传》多次提到澳门的“委黎多”,如第204页说,英军舰“窝拉疑”号于1839年8月底到达广东海面后,义律“立即赶到澳门向葡萄牙总督委黎多游说,表示只要同意让英商  相似文献   

15.
孙文友 《新经济》1995,(2):20-23
由澳门经济学会主办的“国际机场与澳门经济新发展”学术研讨会于1月14日在澳门南湾商业中心举行。澳门政府经济财政政务司贝锡安、运输工务政务司麦善道、经济司长薛凯丝、政府策划暨合作办公室主任苗兰图,以及澳门和来自广东、台湾等地的专家学者及经济界人士近百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由澳门经济局主办的“国家‘十一五’政策规划下澳门企业发展方向专题交流会”,于3月28日下午在中华总商会大厦四楼何贤纪念堂举行。国家商务部政策研究室主任柴海涛、澳门经济学会会长刘本立,以及广东省“十一五”政策规划专家小组成员封小云分别作专题演讲,详细介绍“规划”的内容,并与澳门企业代表探讨有关“十一五”政策规划下,澳门企业发展的方向及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中葡两国政府已于1987年4月13日签署了关于“澳门地区(包括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以下简称澳门)是中国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为主要内容的联合声明。从本联合声明生效之日起至于1999年12月19日止的过渡时期内,如何利用有利的经济、社会形势,进一步促进澳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实为举世瞩目。本文从宏观经济控制的角度,略抒个人认识。一、振兴澳门经济的优势分析自70年代以来,澳门这块弹丸之地(仅16.4  相似文献   

18.
一、横琴岛“珠澳旅游试验区”构想的背景1999年12月20日澳门将回归祖国,作为祖国统一大业的第二站,澳门的回归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回归后澳门经济能否保持繁荣和稳定,关系重大,举国瞩目.但澳门由于地域狭小,以旅游博彩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单一,岛内社会治安时好时坏,加之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澳门经济及社会面临很大压力和新的挑战.回归前夕尽早考虑与澳  相似文献   

19.
澳门社团组织的形成有其深刻的政治、历史、经济、文化原因。在澳门4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社团充当了葡人政府与华人交流的桥梁,澳门回归后,社团进一步繁荣,充当特区政府与市民交流的桥梁。目前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立足未来筹划澳门的社团政治发展,加强社团立法。  相似文献   

20.
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9月6日在哈萨克斯坦发表的题为《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中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9月7日,中哈两国签订了《中哈关于进一步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的签订,标志着中哈政治互信、经济合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丝绸之路经济带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2013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抓紧制定战略规划,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加强海上通道互联互通建设,拉紧相互利益纽带。”“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已经写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和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表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3月5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如何打造这条我国深度开放的陆上大通道,对我们是机遇更是挑战。本文立足国家战略,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实施以来的实践进行了研究,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区域定位与桥头堡战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