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经济转型时期,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是创业人才的培养,而创业人才的培养的关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应以强化创业教育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要抓手,加强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教材建设,进一步完善现有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十分重要,是提升市场竞争力与就业能力的重要举措。文章以信息技术背景下交通运输类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为研究对象,对交通运输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进行分析,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对如何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促使交通运输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形成,针对于交通运输类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交通运输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意义、信息技术背景下交通运输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对策提出几点建议,希望为相关人士提供一定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阵地.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知识学习过程为载体,强化创新的途径,养成创新的习惯,是必要而且可能的.  相似文献   

4.
杨小林 《价值工程》2012,31(3):167-168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创新的精神、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方法为核心,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门技术人才,是高职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同时,针对当前对高职高专学生就业能力的需求,以及对高职高专学校培养人才的方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阐述了以社团模式进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所做的探索与实践,展示了社团的组织、实践及成果。  相似文献   

5.
彭顺生 《价值工程》2014,(24):242-243
以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为导向,培养软件技术专业人才是深化高职人才培养创新改革的重要举措,基于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了"以赛促教"、"以赛创新人才培养"的观点,通过引导学生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大赛,可以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6.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要承担起创新的使命,要把创新的主阵地定位于课堂,让创新教育落实到每节课的想法和具体行为中。课堂教学是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渠道,改革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模式,改变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目的,营造平等、愉悦、交互合作的教学氛围,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充分保证和发展学生主体活动的空间,既是学生生理、心理的需要,也是创新教育的…  相似文献   

7.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着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复杂过程问题能力,使学生在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创新能力。文章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的,指出高校教育教学方式改革的必要性,并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体制等方面提出改革对策,对于深化高校教学的改革,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创新人格为核心,以激发创新思维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结果,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如何培养出创新人才是职业教育的新要求、新课题,笔者就当今职业学校计算机教育的现状,谈谈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价值工程》2017,(27):137-138
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其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探索出能切实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策略和方法。文中首先明确了创新创业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其次提出了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载体培养创新人才;并研究了具体的策略、组织形式和活动开展的模式。经过在试点单位的实践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供了策略。  相似文献   

10.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以一定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为实现某种规格的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对高职院校的各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顺应时代变革的需要,以培养"技能型创新人才"这种新型技术型人才为目标,"规范"与"创新"并举,德育为先、实践为本、创新为魂,探索"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对高职教育改革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素云  张红燕 《价值工程》2012,31(33):272-273
学科竞赛是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之一,本文根据贺州学院近年来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和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赛事经验,针对机械与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从教学理念的创新,赛事创新平台的构建以及参赛过程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等方面,论述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的具体措施。实践证明,赛事成绩明显提高,也促进了我院实践教学改革的。  相似文献   

12.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要途径,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力量,必须围绕教学改革的大局,在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方面做出积极的努力。本文从对创新意识培养的理解切入,分析了目前研究生创新意识培养中存在的优势特性和薄弱环节,结合高校研究生培养平台,有针对性地对辅导员在研究生创新意识培养中的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王晓利 《价值工程》2011,30(30):224-225
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掌握创新方法,使用创新工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在教学环节中创造性地实施体验教学、影视教学、实例教学、研讨教学、模拟教学等诸多手段,使学生有效提高创新能力和创业潜力,实现这类课程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4.
李向东 《价值工程》2014,(24):271-272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国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责。本文通过对高校实验室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加强实验室统筹规划与管理,整合学科优势资源,加强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等措施,促进教学与科研相融合,提高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帆 《价值工程》2014,(14):223-224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关乎着我国的进步和发展,要想建设创新型的国家,必须培养创新型的人才,以此来促进国家的建设,提高国家的整体素质水平,推动我国的发展。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已将"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重要使命,但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理念体质、实践能力、教师创新能力、校园文化环境、学生兴趣满足等方面存在问题,严重制约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要通过转变教育理念、夯实创新平台、健全激励机制、营造良好校园氛围等途径,构建出符合我国特色的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6.
金瑛 《价值工程》2010,29(22):216-217
在教师能力结构中,创新学习方式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类型,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一些小学语文教师不同程度的忽视了对创新学习方式的关注和重视,降低了教学效果。本文以创新学习方式的视角,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结合我们的教学实验提出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职扩招,高职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他们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人才支撑。加强高职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资源,是高职院校的使命与责任。论文以南阳市为例,通过分析高职院校质量年报、整理电话访谈资料,梳理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影响因素,结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有针对性地提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对策,以期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周冠 《价值工程》2010,29(4):20-21
随着经济的发展,创新型企业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如何通过有效的管理方式,增加员工互动、提升员工信任、提高企业绩效、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诣在探索创新型企业的领导—成员交换对自我效能的影响;本研究对中国创新型企业的56名主管及其220名直接下属的配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领导—成员交换与自我效能呈正相关本研究表明,组织可以通过增加领导与部属的沟通,提高员工的效能,从而达到提高绩效。  相似文献   

19.
廖倩婷 《价值工程》2014,(31):186-187
企业领导的行为对员工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效率,甚至个人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关联作用,而员工的自身发展对企业的发展又有着重要的影响。企业员工个人对企业的影响作用可以通过其创新能力,创新行为的实施表现出来。然而在企业员工的日常工作当中,员工的心理资本是影响其创新行为实施的重要因素。由此看来,企业领导的教练行为、企业员工的心理资本、企业员工的创新行为的实施,这三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企业的发展也存在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