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典型家庭农场组织化程度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阶段中国农业生产仍属于高投入、低效率的粗放模式,粮食安全缺乏可持续性。研究不同规模下不同组织形式的家庭农场生产效率,有助于揭示在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阶段中通过转变农业经营组织形式提高粮食生产效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新路径。本文利用湖北武汉、安徽郎溪等地家庭农场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三阶段DEA方法比较纯种植与种养结合两类典型家庭农场的全要素生产率和水稻生产效率差异,并探讨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和水稻的适度经营规模。结果显示,家庭农场的全要素生产率和水稻生产效率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不论是全要素生产率、水稻生产效率还是要素投入效率,种养结合农场总体高于纯种植农场。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种养结合农场中合理组织化对水稻生产效率的提升作用超过了纯种植农场中的专业化作用,其具有高单产、少物耗、轻污染、低成本、抗风险等优点,充分符合国家的"藏粮于技"战略,应受到积极鼓励和广泛推广。经营规模扩张对家庭农场生产效率的影响作用较为复杂,并不完全是线性的,应基于家庭和生产实际,合理确定家庭农场经营规模,走适度规模经营之路。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浙江省家庭农场的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综合比较分析浙江省家庭农场的劳动力、土地、资本及技术服务等生产要素与4种不同的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后,运用DEA(数据包络)评价分析方法,选取土地规模、受教育程度、租金、种苗的购买、雇工工资、有机肥的支出、农药与化肥的支出作为投入指标,产出方面选取农产品的销售额作为产出指标,对从事蔬菜、水果种植的62户家庭农场经营的规模效益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力图探求果蔬类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研究结果发现:浙江省果蔬类家庭农场小规模的最优经营面积为1.33~2hm2,中等规模的为4.67~6.67hm2或8~10hm2,大规模经营的为26.67~33.33hm2。此外,浙江省果蔬类家庭农场DEA有效的数目所占的比重较小,纯技术效率状态好于规模效率状态,生产规模普遍不合理,存在资源过度使用的问题,造成生产要素利用不合理与浪费现象。最后提出了加强农业生产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优化生产要素组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实证分析黑龙江省家庭农场的经营效率与经济效益,以期为未来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建议。[方法]文章选取黑龙江省4个县(市、区)83个家庭农场作为研究样本,运用DEA方法对调研数据进行经营效率测算,并与其经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黑龙江家庭农场综合效率平均值为0.459,总体处于中等水平,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黑龙江家庭农场户均纯收益较高,但政府各种形式的补贴明显高于纯收益。[结论](1)黑龙江省家庭农场技术效率值偏低,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要努力提升技术能力与管理水平;(2)经营效率与经济效益之间存在正相关性;(3)经营规模并非越大越好,应发展适度规模经营;(4)土地流转费用过高,导致家庭农场经济效益降低。应调整土地流转价格,协调好土地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5)财政补贴能显著提升家庭农场的收益,应充分发挥政府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将平衡计分卡(BSC)应用于家庭农场经营绩效评价,反映家庭农场经营绩效的综合水平和发展潜力,把握家庭农场经营绩效的产业与区域差异。方法 文章从经济、协调、管理、生态、创新5个维度构建家庭农场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9年吉林省东中西部4种产业类型家庭农场的问卷调查数据,使用模糊综合评价(FCE)对被调查农场经营绩效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结果 被调查家庭农场总体绩效处于一般和较好之间。其中,协调绩效良好,创新绩效处于一般和良好之间,经济绩效一般,管理绩效和生态绩效偏低;特别是在营销和融资渠道多元化,品牌化与有机化生产方面存在发展瓶颈;不同产业类型家庭农场经营绩效存在明显差异,种养结合类家庭农场绩效最为突出,果蔬类和粮食类家庭农场次之,养殖类家庭农场得分最低;家庭农场经营绩效的区域差异不显著。结论 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规范土地流转形式,加强金融服务建设,拓宽融资渠道,加快职业农场主培养,促进家庭农场全面、健康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基于上海松江区家庭农场的调查数据计算家庭农场的全要素生产率,离析出影响家庭农场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因素,据以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研究方法:Global Malmquist和混合Tobit模型。研究结果:(1)2007—2017年,全部家庭农场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为1.077 3,其中,纯效率变化指数为0.998 4、技术变化指数为1.075 0、规模效率变化指数为1.007 2;纯粮食种植型家庭农场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为1.061 9,纯效率变化指数为0.989 6,技术变化指数为1.071 9,规模效率变化指数为1.004 6;其他类型家庭农场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为1.081 7,其中,纯效率变化指数、技术变化指数和规模效率变化指数分别为1.027 9、1.049 0和1.014 0。(2)总体水平上,农场主是否有农业从业经历、是否有农机驾驶证、土地经营权合同年限、是否购买农机作业正向影响全部家庭农场的全要素生产率,但不同类型家庭农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研究结论:虽然松江家庭农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较快,但仍然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为此,需要提高家庭农场劳动力素质,切实保障好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福建省三明市葡萄、提子种植家庭农场为研究对象,以调查统计为基础,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为工具,采用超效率DEA模型,对三明市葡提类家庭农场种植规模和效率进行了科学的分析,根据分析评价,对葡提类家庭农场如何增加收入,增加效益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期对今后农户的生产经营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青岛市休闲农业为研究对象,分析青岛市休闲农业运行效率,为推动青岛市休闲农业发展提供建议。[方法]以青岛市15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的调研数据为基础,构建了青岛市休闲农业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青岛市休闲农业效率进行评价。[结果]青岛市休闲农业的综合效率相对较低,综合效率平均值为0. 577,仅达到最优水平的57. 7%,15个示范点中只有5个示范点的综合效率达到DEA有效。青岛市休闲农业的纯技术效率不高,纯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 713,有8个示范点的纯技术效率未达到最优。青岛市休闲农业的规模效率一般,规模效率平均值为0. 774,规模报酬不变的示范点有6个,数量最多。在15个休闲农业示范点中,有8个示范点存在土地和劳动力投入冗余问题。[结论]青岛市休闲农业综合效率与纯技术效率较低;规模效率一般,大部分示范点处于规模报酬不变阶段;投入冗余问题突出。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农业规模化生产的获利途径,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方法]利用山东省70个家庭农场样本的调查数据,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剖析在高地租和高雇工成本条件下规模化种粮大户的获利问题。[结果]从所选取的12地市70个具有代表性的粮食种植家庭农场与粮食生产农户平均投入产出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家庭农场粮食生产土地投入占总投入的44.27%,家庭农场即便要比平均水平多支付0.92万元/hm~2的土地租赁费用,仍然可以获得高于平均水平0.8万元/hm~2的收益。因雇工价格上升较快以及机械技术的发展,为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单位面积内家庭农场与平均水平相比减少了75%的劳动投入量。数据分析表明,农场获得较高利润的原因主要是生产规模的扩大获得了规模效益,表现在机器代替活劳动、要素节约、市场优惠、生产要素配合率以及政策受益等方面家庭农场优势明显。[结论]为了实现增加农民收入和资源节约等目标,应引导农业加快规模化进程。因此,提出了提高机械化水平、规范土地流转市场建设、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监督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明确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家庭农场经营效率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山东省824户县级及以上家庭农场示范场的专项调研数据,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家庭农场的经营效率,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检验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家庭农场经营效率的影响效应及其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农场在不同生产环节对农业生产性服务存有异质性需求,经营年限、种植规模、合作社参与、技术培训、订单农业、政府补贴力度显著正向影响家庭农场采纳农业生产性服务,而户口所在地、劳动规模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家庭农场在产前、产中和产后生产环节采纳农业生产性服务,其经营效率分别提升19.72%、26.34%和23.82%,影响大小排序为产中>产后>产前;农业生产性服务对不同经营特征家庭农场经营效率的影响存有明显异质性。为此,应加大家庭农场培育力度,深化家庭农场与农业生产性服务的有效衔接;以实际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家庭农场具有适度规模经济效应,可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今年以来,滨海县将家庭农场作为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商品化经营的一种重要载体来抓,截至目前,全县认定各类家庭农场458家,其中种植业家庭农场223家,养殖业家庭农场165家,园艺种植37家,种养结合家庭农场23家。目前,滨海家庭农场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正确引导并有效促进家庭农场发展,必须着力在推进"四项机制"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松江在发展家庭农场方面的探索和实践,被认为是可以在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推广和复制的“松江模式”。通过对该地区家庭农场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可以为发达地区家庭农场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优化资源配置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支持。方法 基于2017年上海市松江区943个家庭农场的问卷调查数据,文章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测算了不同经营规模家庭农场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并在此基础上运用Tobit模型进一步探究了其影响因素。结果 上海市松江区家庭农场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水平较高,达到0.922 6,且适度中规模家庭农场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最高,家庭农场主的性别、受教育程度、务农年限和经营家庭农场的年限以及家庭农场主的父辈是否经营家庭农场、家庭农场种植制度的选择等对家庭农场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具有显著性影响。结论 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而言,必须坚持以农户家庭经营作为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因地制宜推进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经营,同时,大力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鼓励家庭农场主对稻田进行3年1次轮茬,在改良后的土地上种植二麦。  相似文献   

12.
《上海农村经济》2013,(10):F0003-F0003
松江区组建家庭农场坚持农业现代化方向,坚持因地制宜,多种形式。目前,主要有机农一体、种养结合模式。提高了家庭农场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和生产效率。展现了农田连片、生态循环的都市现代农业的新风貌。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家庭农场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内外家庭农场发展的实践证明,适宜的家庭农场模式是农业现代化乃至经济崛起的关键.本文首先运用实证分析法对我国发展家庭农场典型地区及河南省已有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进行实例调查与分析,总结了我国及河南发展家庭农场的历程和现状;其次,运用归纳法得出了河南发展家庭农场存在土地流转难、政策支持不明朗、职业农场主人才缺乏等现实困境的结论;再次,结合土地流转情况以及现有土地所有者、经营者的能力和愿景,参考国内外家庭农场选择模式的经验,为河南设计”小规模兼营型家庭农场”的发展模式,并从经营主体、经营规模、认可模式、土地流转模式及规模4个主要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推进思路;然后,运用演绎法得出家族企业的公司治理模式为其发展趋势的观点;最后,从河南省角度提出加快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确立相关法规,制定与完善财政、税收、金融、保险等扶持政策,培育具有企业家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的政策建议,构建了制度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4.
<正>近两年来,江苏宿迁市围绕粮食、园艺、畜禽和水产等优势主导产业,着力推进家庭农场快速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到2014年底,全市经农业部门认定家庭农场已累计达4695个,居全省首位。家庭农场发展提升了农业经营规模,改善了农业经营效果。目前,全市从事粮食种植家庭农场平均种植规模286.3亩,从事园艺种植家庭农场平均种植规模146.5亩,从事水产养殖家庭农场平均经营水面102.3亩。一、推进家庭农场发展的路径配套政策相继出台,营造家庭农场发展氛围。2013年,市委、市政府  相似文献   

15.
<正>上海市高度重视家庭农场培育工作。自松江区2007年开始探索粮食生产家庭农场,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2018年全市家庭农场4424户,其中,粮食类2891户、机农结合类809户、种养结合类86户。2017年家庭农场平均纯收入约13.36万元,粮食生产家庭农场的土地经营规模平均为145亩,家庭农场水稻种植面积58.62万亩,占郊区水稻种植面积的50.78%。在实践中,注重  相似文献   

16.
《上海农村经济》2013,(10):46-48
2007年起松江开始探索发展规模在100-150宙的粮食家庭农场,并在粮食家庭农场发展的基础上,推进“种养结合”、“机农一体”家庭农场发展。至2012年底,全区家庭农场发展全1206户、经营面积13.66万衙,占全区粮田面秋的80%,其中种养结合家庭农场60户,机农一体家庭农场140户。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政府大力推进休闲农业发展的背景下,合理测算不同认定等级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效率,分析当前认定等级对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效率的影响,对于完善现有认定体系、引导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效率提升以及促进休闲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方法]基于2019年南京市72家规模以上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调查数据,文章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方法,兼顾休闲农业经营主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重发展目标,更合理、准确地对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效率进行测算,分析不同认定等级休闲农业经营主体的效率差异及其成因。[结果]随着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认定等级的提高,其综合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以及纯技术效率等指标并未同步提高;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土地与劳动力投入随着认定等级提高,存在不同程度冗余现象。[结论]建议进一步完善各级各类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认定指标体系、政策支持体系与认定类型,同时加强认定观念引导与宣传,通过加强政策引导与资源支持,推进休闲农业主体和休闲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常四娃,是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四娃圆梦家庭农场的农场主。2003年,他承包了本村60亩撂荒地种植玉米,年末纯收入5万元;2009年和2012年,他又两次流转本村撂荒地800亩种植了玉米和水稻,2013年养殖5000羽鸡,2014年又养殖300只羊,2014年,家庭农场种养综合纯收入达50万元。11年的时间,四娃圆梦家庭农场由单纯种植发展到种养结合,种植规模从60亩,发展到800余亩,纯收入翻了10番,折射出当地众多家庭农场的致富梦想和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湖南省沅江市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别是家庭农场发展迅速,在数量、规模、经营范围上不断突破。目前全市有家庭农场928家,按经营种类划分,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占48.6%;其次是养殖业,占28.3%;其他经营种类如种养结合、服务业等占23.1%。全市共流转土地48.3万亩,流转率达58.6%。发掘培训深度。加强相关的农业技术知识和三农政策法规的宣传,充分发挥示范家庭农场的带动作用,积极引导鼓励支持有文化、有头脑、有干劲的新一代农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家庭农场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主体,进一步研究粮食类家庭农场培育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培育对策和建议,对于确保粮食安全和实现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以山东省齐河县、肥城市、寿光市、安丘市、即墨市、莱州市的粮食类家庭农场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研,然后运用描述统计、均值分析、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粮食类家庭农场的经营现状及其成立和经营的影响因素。[结果]分别对应家庭农场成立和家庭农场经营等2个因变量,运用SPSS19.0软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分析结果 P值均为0.000,说明模型能够有效反映影响因素对家庭农场的成立存在显著的影响,有效反映影响因素对家庭农场的经营存在显著的影响;Durbin-Watson值分别为2.292、2.156,均介于1~3之间,说明回归模型残差独立,回归模型有效。[结论](1)社会化服务已经不再是培育家庭农场的障碍,农场主可以容易地获得生产资料、生产技术、生产过程服务,从劳务市场雇佣劳动者以及将农产品销售出去;(2)农场主和劳动雇工、资金及土地是培育家庭农场的主要影响因素;(3)产业带动对家庭农场的培育影响不显著;(4)基础设施对家庭农场的成立存在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