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短期宏观经济政策及其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元春 《中国金融》2012,(18):78-80
5月份出台"稳增长"措施以来,宏观经济并没有明显反弹的迹象,反而呈现进一步回落的趋势。这种下滑趋势的持续要求我们应当对当前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反思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不仅延续了2011年逐季回落的趋势,而且在多重因素的持续作用下呈现出加速回落的态势。这迫使政府进行宏观经济政策再定位,"稳增长"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各类刺激政策开始重返。但从5月份出台"稳增长"措施以来,宏观经济并没有明显回升的迹象,  相似文献   

2.
激活农村消费以扩大内需,是我国宏观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途径。近年来,我国一直把开拓农村市场、启动农民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项重要举措,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受收入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农民消费需求不足,对经济增长拉力不强的问题仍较突出。  相似文献   

3.
经过2001-2004年的加速增长之后,2005年辖区经济进入高位调整增长期,CDP增速呈现“高位趋稳、稳中趋降”态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位企稳,消费需求继续平稳较快增长,物价水平稳步回落,金融运行保持相对平稳状态,整个经济金融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继续发展。同时,经济运行中出现了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企业资金趋紧等新问题。从国际、国内宏观经济走势和辖区经济增长的内生机制分析,预计2006年全辖经济将继续高位小幅回调,保持相对平稳的态势。  相似文献   

4.
尹涛 《金融博览》2005,(11):10-10
参与起草“十一五”规划的有关专家预计,“十一五”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生产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并存,最终可能使总供给持续大于总需求,通货紧缩再次出现。其主要原因是全国各地投资增长的体制性冲动过强,同时技术和资金供给充足,使总供给极易持续过快增长,而最终需求(主要是消费)增长相对偏慢且面临较多的中长期因素的约束,如果任由目前的投资或“十一五”初期的投资继续过快增长,未来生产过剩和需求不足的矛盾就会十分突出。为此,规划将从机制和体制上适度控制投资增长,并将积极扩大消费需求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一稳一控”成为“十一五”宏观经济政策的两个基点。  相似文献   

5.
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将积极扩大消费需求放在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位置,显示了决策层对扩大消费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扩大消费进行了新的定位,提出当前正确处理好投资和消费、内需和外需的关系,最根本的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还强调坚持以增加居民消费尤其是农民消费为重点,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努力提高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扩大消费的新精神、新要求,以扩大居民消费为重点带动整个国内消费需求的扩大,对实现2007年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严先溥 《中国金融》2012,(12):62-63
当前,要实现"稳增长、稳物价"的双重目标,必须保持消费的增长态势不变。预计今年扩大消费政策的基调将是保持原有扩大消费政策的连续性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1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幅提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宏观背景下,预计2015年我国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增大,宏观经济将面临三大风险和六大挑战。在中央提出"新常态"的判断后,我国将不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预计2015年我国在设定经济发展目标时,将进一步淡化经济增长速度,换之以弹性目标和发展区间进行管理,采取预调、微调等宏观调控手段予以应对。2015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中央提出要"再接再厉、趁热打铁、乘势而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面临考验。为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关键是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平衡",2015年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和难点就在于如何实现稳增长与促改革、调结构之间的平衡,其政策要点在于两方面:一方面短期内通过稳增长为深化改革和结构调整打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另一方面长期内围绕促进发展这一根本推进重大改革,激发企业活力。  相似文献   

8.
2012年,海南省经济增长呈现逐季回升态势,投资高速增长,消费、进出口、工业均保持较快增长。与此同时,全省金融运行平稳,存贷款均新增较多。但在当前较为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下,全省经济增长面临的压力依然较大,结构调整任务依然艰巨。2013年,海南省将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政策基调,不断扩大需求,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2011年,受房地产调控政策和宏观经济紧缩效应的双重影响,房地产市场开始进入量价齐跌的景气下行周期,房地产调控初见成效。展望2012年,受宏观经济减速、信贷的持续收紧和限购政策的维持和扩大化的影响,房地产行业将步入衰退期,房价将持续下跌,销量也将震荡下行。为防止房价大幅下跌对宏观经济和银行业资产质量的冲击,房地产调控需要在"稳经济增长,促房市回归"中找到一条平衡之路。  相似文献   

10.
2012年全球宏观经济环境的不景气使全球工业活动疲软,原油消费维持低迷水平。美国能源资料协会(EIA)、国际能源机构(IEA)、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三大原油机构将2012年全球原油需求增幅预测值不断下调,同时预测2013年全球原油需求增幅仅与2012年需求增幅持平。  相似文献   

11.
尽管我国从1998年就开始实行以扩大内需为主要内容的宏观经济政策,但由于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中许多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当前经济增长仍然受到有效需求不足和供给结构不合理的制约。文章着重围绕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从居民心理预期不稳定、就业压力加大、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商品供求结构失衡及居民消费观念滞后等方面分析成因,并提出有效扩大消费需求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记得在2005年底预测2006年经济增长前景时,大多数经济学家倾向于"高位趋稳,稳中趋降"的判断.然而,实际情况是2006年宏观经济依然保持高位,抑或出现过热苗头.这一差异是因为出现了若干原先预料不到或不足的因素.例如,地方换届、政绩压力,强化了行政性推动力量增长;又如,汽车需求在经历了一个时期的低迷后,2006年又出现了一个近乎"爆发式"的增长,这一点应当说是年初估计不足的.包括汽车在内的升级型消费产品的增长规律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由GDP支出法入手,即运用黑河市的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等经济金融相关指标,来对黑河市2007年~2012年近六年来的经济金融运行现状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与分析,从中反映出我市经济金融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几点政策建议。黑河市近五年经济金融运行现状分析我们用"居民消费与政府消费之和"代表"消费需求",用"货物和服务出口*当期汇率"代表"外需",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代表"投  相似文献   

14.
2012年,按照"稳增长、调结构、防通胀"的总体要求,全省财政经济建设工作将继续发挥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一是继续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增长。进一步完善家电下乡和摩托车下乡相  相似文献   

15.
2010年以来.随着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我国经济运行已开始进入常规增长轨道.2011年宏观调控的基调应定位于"控通胀、调结构、促内需、稳增长".预计2011年全球经济继续温和复苏,"二次探底"或快速增长的可能性均较小;我国消费、出口实际增长稳中有降,投资增长动力依然强劲;物价上涨趋势延续,通货膨胀成为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宏观经济政策转向.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由"双松"转向"一松一紧";金融监管政策趋紧,银行业面临较大的资本管理与经营利润压力;房地产调控政策效应递减,房地产价格可能在下半年快速反弹.在这种背景下,2011年中国银行业会继续保持平稳发展的势头,但资产业务的发展会受到抑制,资产质量问题也会有所暴露.  相似文献   

16.
2003年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分析1.我国经济开始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周期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突发的非典疫情冲击和严重的自然灾害等不利影响的情况下,2003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回升的态势,成为“九五”中期以来经济增长最好的一年。预计2003年我国GDP增幅将达8.5%左右,比上年高0.5个百分点。连续两年实现8%以上的高增长,这是“九五”中期以来的第一次。各项投资需求全面启动、新的消费热点逐步形成和扩散、出口增长持续强劲等均表明我国经济开始摆脱过去的“中期调整趋势”,进入到一个新的加速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推动新一轮高…  相似文献   

17.
近三年来GDP的首次“破8” 产生了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提“稳增长”而非“保增长”?二是当前“稳增长”会包含哪些政策手段?三是“稳增长”之后的经济形势会怎样?这些问题值得思考.笔者认为“稳”字意在熨平波动,但不设底线,不会为“保”而出台大规模刺激措施.但是,如果经济持续低迷,且物价涨幅持续回落,则2012年下半年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放松力度将可能继续加大,这些都将支持宏观经济在下半年企稳回升.  相似文献   

18.
经济增长问题不仅受到各国政府和居民的关注,同时也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我国仍然面临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影响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因此,本文分析了消费需求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给出提高消费需求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2003~2004年国内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和运行特点进行的分析与预测,提出以下主要观点:2003年宏观经济在保持快速发展势头的同时也积累了许多问题: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不协调;投资需求增长与消费需求增长不协调;货币信贷增速过快;部分行业部分地区增长“过热”,低水平重复建设抬头;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城乡发展矛盾突出,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等。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2004年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将注重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微调;宏观调控的重点是通过有效的微调遏制局部过热,实现经济社会统筹兼顾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2007年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势头,经济增长的协调性有所改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随着投资、出口调控政策的不断完善,2008年需求增长水平较2007年会略有降低;但各个产业的持续较快发展,将带动供给潜力的进一步增强。预计2008年社会经济总供求关系,将由总体供求平衡、局部供给不足,转变为总体供求平衡、局部产能过剩。根据对经济走势及主要问题的分析,文章提出2008年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