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在我国,"税务诉讼"一词多用在税务行政诉讼范畴内,特指纳税人针对税务机关提起的行政诉讼。税务诉讼不应仅限于行政诉讼中,还应存在于其他诉讼领域。厘定税务诉讼,应以税务诉讼在内容上的涉税性与在形式上的诉讼性为标准,涵盖一切与解决税务争议有关的诉讼活动,外延上包含税务行政诉讼、税务民事诉讼和税务刑事诉讼,税务诉讼具有多重性、综合性、复杂性、多元性及多样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2.
李青 《涉外税务》2002,(8):37-39
举证责任制度是各国行政诉讼法中一项决定胜诉与败诉的重要制度。税务行政诉讼是行政诉讼的组成部分,税务行政诉讼中当事人之间的举证责任分配直接决定着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在诉讼程序中所承担的举证义务和败诉风险的大小。本文简要介绍和评价了美国国内收入法典中举证责任的有关新规定,并将其与我国税务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制度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税务行政诉讼是纳税人及其他税务当事人认为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当侵害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由人民法院对税务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司法活动。在税务行政诉讼中,税务机关有责任、有义务积极应诉,充分行使应诉权利,针对原告诉讼请求进行辨驳,依法维护合法的具体税务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4.
据《中国税务报》载“2002年,全国共诉讼发生税务行政诉讼案件1764件,其中纳税人主动撤诉962件,法院维持税务机关行政行为273件,税务机关胜诉率仅为34%”。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以往税务机关的行政执法水平。在纳税人权益普遍得到尊重的今天,税务机关作为国家重要的行政执法部门,在税务行政执法过程中,受到着税收征管法和行政诉讼法及纳税人的监督。  相似文献   

5.
陈建浦 《税收征纳》2009,(4):28-29,31
加强税务稽查案件程序化审理,对于保证税务行政执法的合法性、正确处理税务违法案件、健全税务稽查机制及促进专业化分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有助于形成约束监督机制,促进稽查人员履行职责,发挥税务稽查职能。提高办案效率,逐步规范税务稽查具体行政行为,避免和减少税务行政复议、诉讼等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税务检查是税务机关依照国家有关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对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情况进行审查监督的管理活动。税务检查权是税务人员实施检查行为、监督和督促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重要保证和手段。对于税务检查,新《税收征管法》新增了一个条款,修改了四个条款,保留了一个条款。与原征管法相比,进一步明确了税务检查权,明确了税务机关与有关单位和个人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加强了对税务机关的执法制约和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也为稽查人员行使税务检查权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法律规范。超越《税收征管法》规定的权力范围行使检查权,会直接侵害纳税人的权益,并可能引发税务行政复议和税务行政诉讼。因此,稽查人员正确把握税务检查的权力范围,正确行使这种权力十分重要。那么,在税务检查中,稽查人员如何正确行使税务检查权呢?  相似文献   

7.
目前税务部门包办式的代理现象容易造成法律问题:税务代理超出规定的范围引起的诉讼属民事诉讼还是行政诉讼?在税务代理中税务部门是否能够秉公执法?在职税务人员从事代理工作,构成犯罪的罪名如何确定?税务代理法律责任分为四类:民事违约责任;经济连带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独立、平等的民事代理法律关系是规范税务代理工作的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8.
税务行政处罚是指各级税务机关对税务管理相对人(即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等)违反税收法律规范的行为给予的行政处罚,税务行政处罚不同于一般的行政处罚,它具有一系列特征。  相似文献   

9.
饶立新 《涉外税务》2012,(10):11-12
税务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是纳税人维护其合法权益的常用法律救济途径,税务机关做好纳税人权益保护工作就必须保证"途径"的畅通。但现实情况是,纳税人的税务行政复议、诉讼意愿和行为常常遭遇税务机关和人员的"围追堵截",纳税人的维权意识和能力受到抑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比较重要的是,税务机关对税务行政复议和诉讼在认识上、考核制度上存在偏差。第一,认识上的偏差反映在税务机关对行政复议和诉讼的功能定位不准,即将复议和诉讼只视为一种监督手段,而忽视其救济功能。的确,在  相似文献   

10.
田涌 《税收征纳》2005,(3):14-15
税款征收与税务稽查在补税工作中常常会遇到税款追缴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税务机关执法人员大都能正确执法,但也有部份因把握不准,忽略了征缴税款的法律依据中“三年”与“五年”的期限,没有严格区别两个容易混淆的法律概念,即一般情况与特殊情况,由此而引发征纳纠纷,有的引起行政复议,甚至引起行政诉讼。近几年,关于追征税款提起诉讼,将税务机关告上法庭,  相似文献   

11.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具有固定性、强制性和无偿性的特点.在税款征收过程中,涉税纠纷不可避免.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法治进程的推进,通过诉讼程序解决涉税纠纷的越来越多.如何应对税务行政诉讼现已成为各级税务行政执法机关的一项基本技能.这需要税务机关从选好应诉人员、深入案情研判、做好出庭准备和谨慎出庭应诉等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刘义 《中国外资》2011,(2):196-196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具有固定性、强制性和无偿性的特点。在税款征收过程中,涉税纠纷不可避免。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法治进程的推进,通过诉讼程序解决涉税纠纷的越来越多。如何应对税务行政诉讼现已成为各级税务行政执法机关的一项基本技能。这需要税务机关从选好应诉人员、深入案情研判、做好出庭准备和谨慎出庭应诉等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邓宏 《税收征纳》2014,(3):20-21
税务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它的具体税务行政行为,与一切纳税单位和个人的切身利益有着紧密的联系。如何在税务行政诉讼中进一步提高税务机关的应诉能力,把握证据运用这个重要环节.承担举证责任,是个需要认真把好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潘丽芳 《新疆税务》2001,(10):12-13
证据是法律适用的事实基础,没有证据法律就失去适用的条件。证据也是税务行政执法机关依法作出行政行为的依据,只有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才能正确运用法律法规作出客观、公开、公平的判断和裁决,离开了事实证据,税务执法就成为无本之木.税务稽查机构是税务执法的前沿部门,行使一定的税务处理权和税务处罚权,只有正确收集证据,充分运用证据,才能做到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行政处理得当。据有关资料反映,1999年税务机关税务诉讼案件的诉率为66%,2000年上升到82%,远远高于全国行政机关的平均败诉率。败诉除执法行为不规范、执法程序不到位等原因外,事实不清,没有收集、调查足够有力的证据,就随意作出行政处理也是导致败诉的原因之一。在法制环境日益改善,公民法律意识日益提高的形势下,对税务稽查部门依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推进依法治税,提高税务稽查执法水平,必须从基础做起,强化证据意识,正确收集、运用证据。  相似文献   

15.
董占涛 《税友》2001,(1):33-33
税务行政赔偿,是指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务过程中,因其行为违法而侵犯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及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闪并造成损害,由税务机关依法给预赔偿的一项法律责任,税务行政赔偿是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其他当事人因税务行政违法侵权所受的损害给预救济的一种手段,对于税务人员违法行政造成的损害,受害人不能向税务人员个人请求补偿,但是,也并不是说税务人员个人请求补偿,但是,也并不是说税务人员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税务人员应负的法律责任,另由其他法律法律约束,对于税务违法行政造成的损害,受害人也不能针对侵犯机关和个人提出民事赔偿诉讼,对于这类损害,受害人只能通过请求行政赔偿的方式得到救济。  相似文献   

16.
法国税收法律争端的解决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滨 《涉外税务》2006,(4):49-53
法国税收法律争端包括有关税基确定、税款缴纳、税务机关越权行为和税收法律责任等方面的法律争端。因税基确定引起的争端通常通过非诉讼的行政机制与司法诉讼机制加以解决。涉及税款征缴争端的解决机制,因财政部门或税务部门分别实施税款征收行为而有所区别。其他形式的争端通常通过一般的行政诉讼程序来解决。  相似文献   

17.
崔飞  林雯 《税收征纳》2001,(5):33-33
税务行政复议,是纳税人和其他税务当事人认为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作出的税务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上一级税务机关或本级人民政府提出复议申请,由复议机关对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制度和活动。但是,有些纳税人往往错过了规定 的行政复议时间。那么税务行政复议时限有哪些规定呢?  相似文献   

18.
税务文书送达是税收具体行政行为生效的前提要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税务部门面对的纳税人情况日趋复杂,部分纳税人为逃避税款,规避税务文书送达,甚至以此进行行政复议甚至诉讼,给税收工作开展造成很大障碍。做好文书送达及文书送达证据的保存,应得到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已于1999年10月1起施行。它是继《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之后的又一部规范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的重要法律,该法的颁布实施,对于加强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制约机制促进行政机关合法、正确地行使职权,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具有重大意义,为了全面、正确地贯彻实施行政复方乐趣,切实按照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做好税务行政复议工作,国家税务总局又制定了《税务行政复议规则(试行)》(以下简称复议规则),此规则也于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依法向税务行政复议机关申请税务行政复议,是纳税人和其它税务当事人的一项权利。税务行政复议是指纳税人及其他税务当事人认为税务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依法向税务行政复议机关申请复议,由税务行政复议机关受理税务行政复议申请,并作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其任务是为了防止和纠正违法的或不当的具体税务行政行为,保护纳税人及其他税务当事人的佥权益。监督税务机关依法行使职权,那么纳税人和其他税务当事人应当如何正确进行税务行政复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笔以《行政复议法》和《税务行政复议规则(试行)》为依据。结合工作实际,就有关规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刘晓伟 《税收征纳》2007,(10):16-18
2007年5月29日,国务院公布了《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于2007年8月。1日起施行。税务行政复议,是纳税人维权申请救济的主要途径之一,对比税务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具有程序相对简单、救济耗用成本较低等优点,在解决税企税收争议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施行后,纳税人应关注哪些方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