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金融发展与我国经济增长波动性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利 《经济管理》2006,(11):84-87
本文试图检验我国金融发展与增长波动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金融发展影响增长波动性的机制。研究表明,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对降低增长波动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以加强自我激励约束为目标的银行业微观行为转变对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影响更为显著。而就金融结构而言.银行信贷对平滑产出波动的效果要强于股票市场。政府干预会降低经济稳定性,而对外开放则有助于提高产出稳定性。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考察和分析了金融发展对我国国有和非国有两部门产出波动性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三元悖论”政策目标组合选择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艳林 《经济评论》2012,(4):120-127
本文构建了"三元悖论"政策目标指数,并探讨了中国的宏观经济管理策略对经济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以汇率高度稳定作为首要目标,并追求适度的货币政策独立性,而谨慎追求金融开放,并积累了巨额外汇储备。这种策略的影响包括:(1)较高的货币政策独立性对降低产出波动率有积极作用,因持有外汇储备的间接影响使得汇率高度稳定政策也显著降低了产出波动率,金融开放同样也起到了降低产出波动率的作用;(2)积累巨额外汇储备与追求汇率高度稳定政策间的交互影响使得汇率稳定成为维持物价稳定的消极因素,货币政策独立性将降低国内通货膨胀波动率而积累过多的外汇储备却恶化这种影响,金融开放将增加物价波动性。文章凸显出过度追求人民币名义汇率稳定的弊端。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科技金融资源、科技金融经费和科技金融产出三个维度构建科技金融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中国2012-2017年30个省级层面的科技金融发展水平,构建空间计量模型研究科技金融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将总效应分解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结果 显示:中国科技金融呈现出"东强西弱";各地区科技金融发展存在空间正相关性,科技金融能显著促进邻近地区的科技金融发展;科技金融对经济增长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不仅能显著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而且对邻近地区的经济增长也有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4.
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与之相匹配的融资结构.本文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视角,利用我国各省市数据系统考察了不同经济结构下,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对经济增长的不同作用.研究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体发展水平的上升,直接融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逐渐增强,而间接融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所降低.同时在中、低发展水平地区,直接融资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并不是十分显著,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资源配置方式更有利于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5.
利用省际面板数据,我们探究了中国的银行金融中介与金融业规模对于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银行金融中介规模的发展虽然可以平抑宏观经济波动,但它对于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却是非线性的。即贷款总额与GDP比值若超出1.135,其对产出波动的边际影响将为正。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银行金融中介规模之所以会加剧产出波动,根源在于银行金融中介对公与对私资源配置的无效率。此外,中国金融业规模的增大会加剧产出波动,特别是对于经济较发达省份。进一步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的金融业规模的扩大之所以会加剧产出波动,更多是由非银行金融中介业务引发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金融发展与银行绩效的决定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间接金融发展程度较低,我国的金融发展还没有突破银行主导型金融体制的迹象。下一步除了扩大间接金融规模之外,还要在制度上进行改革。同时,对直接金融要进一步放松管制,鼓励金融中介发展,调整结构,以提高银行绩效。  相似文献   

7.
技术创新产出能力的提升及其转化为经济增长的过程都需要完善的金融体系作为支撑。本文利用1998-2009年中国内地31个省域的面板数据,构建检验金融发展体系对技术创新产出的作用及促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金融发展如何影响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及促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转化为经济增长的途径进行了探析。结果显示:我国省域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具有明显的时间滞后效应。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和金融发展结构均为影响技术创新产出能力的重要因素;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受到金融发展体系的影响,引入金融发展变量与创新产出的交互项后,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了显著提高。因此,充分发挥金融发展体系效率在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提升中的贡献,对促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的有效转化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价格总水平的异常波动是近年来我国面临的现实问题.从我国经济的发展历程看高经济增长往往伴随着高通胀,而经济衰退的同时又会出现通货紧缩.本文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理解为同一经济现象-价格水平异常波动的两种表现形式,利用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方法模型分析了中国实际产出波动对价格波动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封闭经济环境和开放经济环境下实际产出波动都是价格波动的格兰杰原因.Diebold-Mariano(D-M)检验也表明分别包含实际产出波动变量的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样本外预测模型能显著提高对价格水平变动的预测能力.所以,在全球经济衰退的环境下,面对内外需不足和企业投资萎缩导致的实际产出剧减可能使中国经济出现异常严重的通货紧缩.  相似文献   

9.
金融冲击和中国经济波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的金融危机及其引发的经济危机突出了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而这也让学者清楚地意识到在对宏观经济建模时不能忽视源自于金融市场的摩擦和冲击。本文尝试将金融冲击引入到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以此来解释金融冲击对实际经济变量和金融变量的动态影响,探讨金融冲击的重要性及其作用机制,并通过贝叶斯方法估计模型的结构参数。结果发现:金融冲击是驱动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最主要力量,它在解释产出增长、投资增长、债务增长、工资增长和就业的波动方面体现出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使存在其它多个冲击,金融冲击仍然能够解释近80%的产出增长波动。进行脉冲反应分析时发现,金融冲击会使产出、消费、投资和就业等出现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10.
中国对国际大宗商品的巨大需求决定了其价格波动对国内物价有重要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引起国内通货膨胀的本质是“成本上升型”通货膨胀。国际大宗商品波动在国内传导主要通过直接消费渠道、生产渠道和间接渠道,间接渠道又可细化为预期渠道、联动渠道和扩散渠道。在比较国内外商品价格指数的基础上,本文以中国的数据为基础,建立了进口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缩写为ICPI)。并以CPI、ICPI、产出缺口和货币供应量构建计量模型,得出:货币供应量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最大,产出缺口次之,ICPI再次之;但如果考虑到ICPI的波动幅度远大于货币供应量和产出缺口的变化,那么ICPI对CPI的影响可以与产出缺口和货币供应量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11.
安虎贲  杨帆  杨宝臣 《技术经济》2014,(12):109-114
利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环渤海经济圈内4省市(天津、河北、山东和辽宁)的金融发展与海洋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机制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显示: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均会不同程度地拉动当地海洋经济发展;山东省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对其海洋经济发展具有直接而显著的促进作用;山东省和河北省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主要通过促进当地整体经济的发展来间接拉动海洋经济发展,其中对河北省的拉动效应较为有限;天津市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不仅直接显著促进海洋经济发展,而且通过促进当地整体经济发展来间接拉动海洋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孙永权  余力 《财经科学》2007,(10):24-30
股市泡沫循环对经济会造成负面影响,政府的理性选择是采用公共政策对股市波动做出适当反应.本文在运用内在泡沫模型分析我国股市泡沫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把内在泡沫扩展到金融加速子模型中,探求股市泡沫循环对实体经济造成影响的具体机制,并用股票收益率和贷款增长率对金融加速子进行实证检验,进而推导出公共政策工具,且对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股市的公共政策做出政策评价.  相似文献   

13.
运用有向无环图(DAG)方法并结合基于S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和预测方差分解方法分析国际大宗谷物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传导途径及其效应。研究发现,国际食品价格波动影响国内消费物价水平和工业产出的传导途径不明显,其波动只能直接传导到国内的农副产品购进价格,进而直接或间接通过影响国内工业品出厂价格传导到国内消费物价水平,为中国治理通货膨胀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观察内蒙古近十年相关金融、经济数据,从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两个层面入手,考察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地区表现。结论是在内蒙古金融业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不完全显著,并认为这是由金融自身发展不充分而造成,因此建议通过加强金融业的建设,提高金融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以促进经济与金融的互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短期资本流动虽然与生产并无直接联系,但可以通过多种间接传导渠道影响产出,其最终影响程度取决于多种传导渠道的相互作用。本文运用符号限定的贝叶斯VAR(SBVAR)模型考察短期资本流动对中国产出的影响,经验结果表明:短期资本流入在整体上可能小幅地促进中国产出增长,但同时会造成相当幅度的产出波动。在目前短期国际资本大量流入中国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实现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的权衡,同时避免金融脆弱性,政策制定者应当实时监测短期资本流动,并适度利用正向的产出传导渠道。  相似文献   

16.
直接金融的生命力和投资银行的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改革开放初期阶段,中国资金流动过程与改革开放之前相比,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中一项重要特征是财政主导型经济向金融主导型经济演化,主要依据则是整个资金流动过程中,财政作用明显下降,而银行作用明显上升。据此,笔者曾提出了经济中的资金流动有赖于金融媒介机制,后者的发达程度直接影响到资金流动的流畅乃至实物流动的效率,尽管当时已经提出在金融媒介过程中还有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之分,然而,当时的直接金融实际上还很不发展,因此,理论分析的重心集中于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间接金融。  相似文献   

17.
在Hau(2000)模型中引入工资交错调整和交易成本假设,以此构建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基础模型,并通过一般均衡分析后发现,经济开放对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价格稳定和产出增长都会产生影响。贸易开放程度和金融开放程度的加深,将增强货币供给对短期汇率调整的影响;而经济开放度的加深,虽然在短期内会削弱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但从长期来看,将会对产出调整起积极作用。同时,运用校准法模拟分析后发现,随着我国经济开放度的提高,货币政策调节短期消费和产出的能力将会下降,特别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更多地表现在汇率波动上。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新的经济体制模式已基本明确,即在计划指导下的商品经济。这一新模式要求改革旧的调节体系,由靠计划和行政手段直接控制为主转变为用经济手段间接调节为主。这样金融调控便成为整个宏观管理的主要手段。推动金融宏观管理向以间接调节为主过渡,就成为保障整个国民经济管理得以实现的重要问题之一。间接金融调控就是指通过金融政策和金融手段,依据国家计划要求调节与控制资金市场,并进而调节整个市场体系,引导产业结构的合理调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世界经济周期波动的减缓,我国经济波动也呈现出稳定性趋势.文章通过建立具有货币政策干预的产品市场均衡模型,对我国实际产出波动率进行了成分分解,并将实际产出波动的来源归结为需求冲击、供给冲击和货币冲击的作用.通过这些经济冲击方差序列的度量,又对实际产出波动率进行了冲击方差序列的回归检验,发现我国需求冲击和货币冲击强度的逐渐平稳是经济周期波动率降低的主要原因,而供给冲击对实际产出波动率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仍然需要坚持需求管理的政策导向,以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分析中国食品价格波动属性的基础上,具体研究随机因素对我国食品价格波动的冲击效应和冲击路径.研究表明,国内自然灾害事件对食品价格波动不但具有显著的直接冲击效应,而且具有显著的间接冲击效应;国外自然灾害和经济危机事件对食品价格波动不具有直接冲击效应,但经济危机事件通过影响国内经济和价格水平间接冲击食品价格,且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