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地理标志的黑龙江省大米区域品牌整合对黑龙江省大米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黑龙江省大米区域品牌整合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究了大米区域品牌整合的经济效益,提出了基于地理标志的黑龙江省大米区域品牌整合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农产品地理标志建设是推动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带动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文章基于京东平台绿茶茶叶的63659个产品数据,采用特征价格法实证分析了消费者对农产品地理标志、企业品牌以及两者交互影响的溢价支付。研究发现:(1)地理标志、企业品牌等均能为绿茶茶叶带来显著的正向溢价,源自东部地区的地理标志对农产品溢价的正向影响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2)地理标志的正向溢价有赖于其知名度建设,知名地理标志能够为产品带来显著的正向溢价,而非知名地理标志未能获得显著溢价。(3)地理标志与企业品牌存在显著的协同互补效应,相较于知名地理标志而言,非知名地理标志与企业品牌的协同效应更大,且主要体现在中低价位的产品中。因此,农产品地理标志建设不仅应重视申报注册,更应当重视品牌的推广和维护,而加强与企业品牌的合作是提升地理标志农产品市场价值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齐蓉 《时代经贸》2011,(10):164-165
本文将从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企业集群内部入手,运用博弃理论对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品牌风险进行分析,认为使用地理标志企业集群内部的个体活动有可能导致地理标志的品牌风险,从而指出单个企业追求短期效益的机会主义行为是破坏地理标志品牌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竞争力提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农产品全面过剩的今天,地理标志农产品由于承载着长期历史积淀形成的产品特色声誉,具有极高的品牌价值和品牌竞争力,成为中国农业优先发展的对象。但由于农产品加工业和冷链物流业发展缓慢,农业龙头企业弱小,对消费者消费观念变化反应迟钝,加上政府与行业协会对农产品质量管理松懈,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导致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建设成效有限。只有深刻认识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建设的不足,全面提高地理标志农产品质量控制能力,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的作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冷链物流业,加强品牌营销,并根据不同地区、产品特点因地、因品制宜地采取合理的发展战略,中国才能有效提高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从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企业集群内部入手,运用怿奔理论对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品牌风险进行分析,认为使用地理标志企业集群内部的个体活动有可能导致地理标志的品牌风险,从而指出单个企业追求短期效益的机会主义行为是破坏地理标志品牌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地理标志品牌建设与产业集群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了解地理标志品牌与产业集群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提升当地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本文以沂源县为例,从产业集群理论入手,对地理标志品牌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基于产业集群理论提出地理标志品牌建设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声誉衰退及治理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声誉是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经济实质,反映农产品质量及其它原产地特征;农产品地理标志声誉具有保障消费者权益、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效应;农产品地理标志具有公共物品特征,容易造成集体声誉的衰退与丧失;为了有效治理农产品地理标志声誉衰退难题,必须建立高效权威的管理制度,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增强农户安全生产意识与能力,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整合和优化农产品流通渠道。  相似文献   

8.
李晓博 《经济论坛》2014,(12):125-128
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出现了产业集群整体品牌现象。本文用"区域品牌"来界定这种基于产业集群,由区域地理名称与产业名称共同构成的品牌。本文对区域品牌的概念、内涵与属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集群企业的视角讨论了区域品牌的效应与风险。研究认为,区域品牌的内涵是一种共同的声誉(集群声誉Clusters Reputation),其根本属性是公共性;区域品牌的效应主要表现在对企业产品营销与企业个性化品牌创建两方面产生的积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用原产地效应与品牌伞效应来解释;区域品牌也可能带来"品牌株连"等潜在风险,法律手段与非正式制度的结合是风险防范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地域品牌是在特定地域内经过长期生产销售实践历史形成的,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鲜明个性特征和丰富文化内涵,被众多企业共同拥有和使用的产品品牌。因为其的地域性特色和品牌的开放性,所以品牌形象极易受到损害和仿冒。而地域品牌的保护是与地理标志的注册充分相关的,所以如何利用和保护地理标志,是地域品牌保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地理标志保护制度是对产品名称许可与质量特色的一种有效保护方式.该保护方式是公共区域品牌形成的重要基础与基本前提.地理标志产品公共区域品牌的建设主要是从公共政策制定、公共技术支撑、公共服务体系、公共宣传体系四个层面以促进其形成与建设.公共区域品牌的形成,对产品与产业及地域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迟铭  毕新华  徐永顺 《经济管理》2022,44(1):105-121
在相关文献梳理与分析的基础上,界定了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的概念,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资料收集,并利用扎根理论进行编码,提炼出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的结构维度。在此基础上,遵循量表开发的标准模式和范式,通过对Haier智家社群、小米社区和花粉俱乐部的问卷调查,实现了对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结构模型和测量量表的验证。研究发现:(1)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是一个多维度概念,包括问责机制、关系规范、社区激励和网络惯例四个维度;(2)经过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检验,本文所开发的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测量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不仅拓展了治理机制在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情境中的理论研究,实现了对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概念内涵和结构维度的探索,而且首次开发了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的测量量表,为后续实证研究提供了有效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12.
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术语、权属和商标保护模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基于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形成的产业集群整体品牌命名区域品牌具有明显的缺陷,最适宜的名称术语应为区域产业集群品牌。区域产业集群品牌是一种区域俱乐部产品、区域共有产权和标识性知识产权。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法律保护应采取地理标志集体商标、证明商标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13.
地理标志集群品牌对农产品产业集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标志”属于商标知识产权概念,是各国贸易谈判中的重要内容,是典型的涉农品牌。“集群品牌”是品牌管理概念,是当下品牌经营管理实践中的热门话题。以地理标志为对象,基于集群品牌管理理论对地理标志集群品牌与湖北省农产品产业集聚效应展开了探索性分析与讨论,以期为湖北省地理标志理论的应用研究探寻一条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欧盟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打造地域特色优势品牌、保护农业知识产权、促进农产品贸易的重要手段,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地理标志最早起源于欧洲,欧盟在产地保护、生产工艺、质量提升、品牌打造、监督管理等方面形成了很好的模式,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对欧盟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制度进行分析,研究其特点,对完善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欧盟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制度产生发展、政策法规、基本特点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加强中欧农产品地理标志交流合作提出了框架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产业集群视角,对政府引导型区域品牌构建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区域品牌内涵、特点及其构建的载体与基础,然后探索了政府引导型区域品牌构建的具体模式。以"浏阳花炮"为例,对政府引导在区域品牌构建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政府"以引导为主,干预为辅"的相应对策建议,以期更好地指导我国区域品牌的创建。  相似文献   

16.
"地理标志"属于商标知识产权概念,是各国贸易谈判中的重要内容,是典型的涉农品牌。"集群品牌"是品牌管理概念,是当下品牌经营管理实践中的热门话题。以地理标志为对象,基于集群品牌管理理论对地理标志集群品牌与湖北省农产品产业集聚效应展开了探索性分析与讨论,以期为湖北省地理标志理论的应用研究探寻一条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田滨 《当代经济》2010,(14):90-91
品牌是市场经济趋向成熟的必然结果,是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和发展可持续力的重要特征。努力培育品牌、聚集品牌,必须切实增强企业和全社会的品牌意识;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要加速产品品牌向产业品牌和区域品牌的提升和转变,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以产品内分工为主要特征的新国际分工体系中,寻求合理的产业链治理模式是本土企业和理论界孜孜以求的目标。以产品技术结构演变作为分析基点,本文探讨本土企业产业链治理模式的选择问题,对产品建构特征影响产业链治理模式的内在机制进行概括,并提出在产品市场需求不稳定背景下构建"柔性"产业链治理模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1990年代后,全球大都市区发展出现了新特征,这随之要求大都市区的治理模式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变革与调整。由于法国在国家发展历程、政府干预市场以及分权背景等方面与我国有极大的相似性,文章以法国区域复合治理模式为研究点,发现目前法国复合区域治理的作用焦点区域已转为大都市区,并以巴黎大都市区为例进行分析,指出复合治理作用下产生了"中央主导—地方自治"的发展模式,探讨产生该模式的核心,即"城市合同"的现实基础、多元参与主体、多目标导向及内在逻辑。由此更为深入的研究发现,造成法国区域治理模式转变的内在动因包括内外压力下的目标策略调整、新国家主义下的责权事权分化两方面,并从运行模式、实现条件、地方参与等多个角度归纳了对我国区域治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企业品牌与区域品牌的互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企业品牌与区域品牌是两种不同的品牌形态.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特征。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的关系是“树根”和“枝叶”的关系,它们互为依靠.互为贡献。企业品牌对区域品牌起着支撑作用.区域品牌对企业品牌有着倍数、追加优势等功能。在“企业创名牌、区域创品牌”的活动中,两者必须同时进行,不能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