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6 毫秒
1.
张碧蓉  陈刚 《中国海关》2007,(12):19-20
2006年,中国船舶完工量新船成交量和手持造船订单量3项指标创历史新高,中国造船产量连续12年稳居世界第三.2006年我国船舶共计出口53.1万艘(条),出口总额近80.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0.9%,月均出口金额达到6.67亿美元.  相似文献   

2.
2007年,世界船舶市场依然延续2006年的兴旺态势,无论是造船完工量、新船订单、船价都一再突破历史记录。我国作为世界造船大国,在2007年同样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各项指标持续攀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其中船舶出口金额更是首次突破百亿美元,月均出口金额突破10亿美元。据海关统计,2007年我国船舶共计出口155.6万艘,出口金额达到122.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2%。随着航运市场的兴旺,2007年我国船舶进口金额也有较大增长,进口船舶7960艘,金额9.9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7%。船舶配套产品进口25.9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4.27%。  相似文献   

3.
船用钢板价格与手持订单量同船价指数的定量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0年到2004年的5年间,我国的造船产量年均增长26%。2004年,造船产量达到880万载重吨,占世界造船份额的14%,连续10年列世界第三位。预计今年我国造船产量将首次超过1000万载重吨,约占世界造船份额的18%。船舶工业已成为中国机电行业中重要的出口支柱产业,2004年出口船舶达到560万载重吨,出口金额达到31.6亿美元。造船行业对于提升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和扩大进出口贸易显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4.
排行     
《中国对外贸易》2004,(10):94-94
中国船舶出口:欧洲成第一大买家 商务部最近发表欧洲船舶市场考察报告说,欧洲向中国订造新船量占中国出口造船量超过一半,成为中国造船业第一大海外市场。 2002年,中国向欧洲出口船舶总值约10亿美元,占船舶出口总额的51.6%。去年1月至6月,中国向欧洲出口船舶价值达8.37亿美元,同比增长135%。其中出口德国3.33亿美元,同比增长200%;出口瑞典1.4亿美元,同比增长170%。  相似文献   

5.
综合新闻     
《船舶经济贸易》2008,(2):10-11
2007年全球造船四强座次排定;我国造船三大指标发布;造船业锁定今年发展目标;2007年我国船舶出口122亿美元;2007年船配产品进口增长74.27%;船界首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成立;非法入驻华机构不得在境内验船;大连船舶重工两产品被评为国家级新产品;  相似文献   

6.
近10年来,世界造船业从高峰到低谷,经历了一个大整合周期,在全球范围内的深度淘汰和兼并重组之后,行业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经历在中国造船行业尤为明显.在这样动荡起伏的市场背景下,扬子江船业(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扬子江船业”)逆势前行,持续发展,手持订单充足,船舶交付记录良好,产品组合升级完善,财务实力不断壮大,成为中国造船行业的佼佼者之一,造船产量自2009年起连续位居中国造船行业前5强,人均造船产量、利税水平居中国造船企业前茅,2016年在中国企业500强中位列第458位,并入围全球造船十强企业.截至2017年3月末,扬子江船业手持订单量84艘,总价40.3亿美元,387万修正总吨.因此,分析扬子江船业这一造船“老兵”如何保持基业长青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2016年6月,当北半球国家基本已经步入夏季之时,世界航运和造船业却好像还在经受上一个冬天的严寒.作为传统造船强国的韩国也在这轮风暴中摇摇欲坠,2015年大宇造船海洋、三星重工、现代重工亏损合计接近50亿美元.三大船厂首次同时亏损超10亿美元,大宇造船海洋更是史无前例地亏损超过28亿美元.2016年的新接订单更是雪上加霜,第一季度韩国三大船厂除现代重工接到2艘苏伊士型油船外,三星重工和大宇造船海洋接单量均为零.考虑到海工市场异常惨淡、新造船需求疲软,今年韩国造船业仍将面临困境,盈利能力也将继续恶化.  相似文献   

8.
当前,全球范围内的交船脱期现象十分普遍,巨量订单的履约面临着严峻的考验。2007年,全球造船业平均脱期率达到11%,各种主要造船大国分别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脱期现象。其中,第一造船大国韩国,近一段时期以来脱期的船舶达到30多艘:日本脱期率也在10%以内:中国的情况亦不容乐观,2007年就有近百万吨船舶未能按期交付。  相似文献   

9.
2003年中国船舶工业增长势头强劲,造船生产经营成绩显著,船舶出口金额结束了长期在十几亿美元徘徊的局面,一跃达到30.22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57.03%,比机电产品出口增长高了12个百分点.船舶出口到93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希腊、挪威、美国、英国等世界航运大国和日本、韩国、德国等主要造船大国,成为中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机电产品出口支柱产业.2003年我国进口船舶8.12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33.74%.船舶出口额大大高于船舶进口额,贸易顺差22.1亿美元.  相似文献   

10.
1船舶工业面临着新的挑战 从邓小平同志1977年发出"中国的船舶要出口,要打进国际市场"号召起,20多年过去了,我国的船舶工业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造船产量和货运船舶手持订单份额已连续5年居世界第三位.据英国权威咨询公司的统计报告,1999年我国货运船舶成交量首次突破全球成交量的10%,显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1.
一、概述 据我国海关统计数字,2005年,我国船舶出口215761艘,出口总金额47.18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9.4%,月均出口金额近4亿美元.2005年,我国船舶进口3818艘,进口总金额4.908亿美元,比上年减少52.7%.2005年,我国船舶进出口贸易实现顺差42.281亿美元.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 造船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船舶配套设备金额占到整艘船舶成交额的60%左右,世界船舶配套设备年销售总额同造船、修船和游艇工业所占市场份额大体相当.发达的船舶配套业是提高造船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如韩国船用设备的装船率达90%以上,日本更是高达98%,德国、挪威等欧洲国家,船用设备不仅可满足国内造船业的国产化需要,产量的60%还用于出口.可以说,没有强大的船舶配套业支撑,就很难成为一个造船强国.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进出口商会船舶分会对2002年上半年我国船舶进出口情况的统计,今年1至6月,我国船舶出口472723吨,比去年同期增长333.4%,出口金额87460万美元。在全国218家从事船舶出口业务企业中,船舶出口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有20家企业,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名列首位,上半年出口5艘船,出口金额为9251万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0.6%。公司控股的中德  相似文献   

14.
一、造船工业的发展,带动了船用钢管需求的增加 2000年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和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新接获船舶订单460多万吨,创造了历史新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连造船新厂承接的5艘出口伊朗的30万吨级VLCC油船,实现了我国造船业历史性突破。2000年两大造船集团公司承接的新船订单已超过250万吨。据专家预测,我国造船能力到2005年将达到1000万吨。  相似文献   

15.
以世界造船大国著称的日本,首次转向中国订船。去年底,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顺利向日本出口一艘5.2万吨储油轮和一艘破冰船之后,又新签署了包括两艘1.5万吨级散货船在内的共计5艘新船订单。这不仅对于进一步打开和进入日本船舶市场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标志着中日两国造船业之间的合作又迈开了新的步伐。  相似文献   

16.
今年一季度.我国船舶出口高速增长的态势不减。据海关统计。一季度我国船舶出口共计729559艘,出口总金额39.1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5.53%,月均出口金额超过13亿美元:一季度我国船舶进口133艘,进口总金额2.6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47.32%。一季度我国船舶进出口贸易实现顺差36.47亿美元。  相似文献   

17.
2016年,“低谷”几乎是全球船舶与海工市场现状的形容词,人们在寒风中依然没有收到任何“温暖的预告”.今年前10个月,全球仅成交新船订单359艘,共2482.2万载重吨(DWT),同比下降73.5%,与2007年最高峰时候的5234艘总计26020万载重吨相比,甚至不到10%.位于行业第一的韩国造船业在经历了2015年数十亿美元的巨亏之后,今年形势更加危机,主要船企的新接订单严重不足,手持订单持续减少,创下了继2003年之后13年来的最低值.现代重工、三星重工和大宇造船海洋三大船企又接连陷入罢工风波,劳资双方在市场低谷期矛盾不断激化.为了拯救造船业,曾经以“造船立国”的韩国政府开始大力援助造船业,出台各种改革措施以求尽快突破当前困境.  相似文献   

18.
今年9月份以来,世界金融形势急转直下,世界造船市场仿佛一夜之间就由“盛夏”步人了“寒冬”。虽然一直以接单质量高,船舶产品技术竞争力强而自诩。日本造船业也未能抵挡“冬天”的阵阵寒意。根据日本出口船协会统计,2008年10月份,日本六大造船企业承接出口船订单累计8艘,是自1991年以来17年间的最低水平。其中川崎造船接单3艘,三井造船和万国造船分别承接2艘,  相似文献   

19.
2005年~2006年两年中,全球船舶建造量将达到4000万总吨,与造船工业密切相关的船舶动力市场销售总额接近60亿美元,整体造船市场产品总额预计达到450亿美元,每年交付使用的船舶达到1864艘.这些数据来自英国船舶格拉斯-维斯特乌特咨询中心新近出版的<世界船舶动力报告>.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国船舶工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可以用“抢眼”两个字来形容。2005年,中国船舶工业年生产量首次突破1千万载重吨,达到1200万载重吨,占到世界船舶市场18%的份额,造船产量连续10年列世界第三位。全年接获船舶订单达1699万载重吨,完工出口船舶752万载重吨,完成出口交货值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