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床误差建模是误差辨识与补偿的前提。文章对TTTRR型五轴联动机床的误差项和机床各相邻运动体间的特征关系进行了分析,在多体系统理论基础上,建立了TTTRR型五轴联动机床的误差模型。  相似文献   

2.
五轴联动机床系统足解决叶轮、叶片、转子等复杂曲面的唯一手段,而目前很多企业又急缺五轴技术的相关人才,因此学习并掌握五轴联动加工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实训基地建设、培养方案和考核体系等入手,阐述了我校在五轴联动加工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举措,能为其它相关院校及培训基地提供一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3.
五轴联动加工中心是一种科技含量高、精密度高专门用于加工复杂曲的机床。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系统是解决船用螺旋桨、叶轮、重型发电机转子、汽轮机转子、叶片、大型柴油机曲轴等加工的唯一手段。文章重点针对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的优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作为国民经济增长和技术升级的原动力,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已经成为当今加工工业中重要的加工工具,随着工业化的深入,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必将应用于更加广泛的领域,我国只有紧跟世界机床发展的步伐,深人研究,不断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才能在新的机床工业发展中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5.
数控机床的综合误差的测控技术是实现其综合误差补偿的主要手段,包括机床的检测操控及验收等方法,是一项技术难度非常大的工作,本文通过对机床综合误差源产生机理的分析及需应的检测仪器和手段的介绍,分析机床综合误差测控原理及方法,为多轴联动数控机床伺服进给机构误差测试提供方法与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在多轴联动数控机床伺服进给机构定位误差精度影响因素中,有多种误差因素制约机床精度,本文以静态螺距误差补偿理论为依据,研究静态均化补偿的采集与补偿方法,并以SIEMENS840D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测试总结,为误差建模、误差测试、误差溯源以及误差控制的全过程提供测试方法与依据,并以此推广应用,从而全面提高机床精度机理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7.
《价值工程》2019,(6):177-179
HyperMill自动进行干涉避让,为五轴刀路进行准确验证,进一步保证了五轴加工的安全性,避免机床干涉,刀具干涉,夹具干涉等。提出一种通过NX建模导出stl格式模型进行建立虚拟机床,实现了机床仿真模拟加工,采用HyperMill自带的HyperVIEW进行模拟仿真,大大提高了五轴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8.
在此针对北京机电院研发的BV100双转台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对其后置处理的相关算法系统地进行了推导;结合UG/PostBuilder后置处理器开发工具和后置处理算法,开发了该机床的专用后置处理器,最后通过叶轮零件的切削加工实验验证了该后置处理器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普通数控车床是两轴联动机床即X轴和Z轴,但是加工圆弧时如果不能正确判断第三个坐标轴Y轴方向,就会出现混乱。本文通过分析数控车床前置刀架和后置刀架的坐标系关系,从而掌握G02和G03的正确应用。  相似文献   

10.
五轴数控加工是一种高效的数控加工模式,能加工复杂异形零件,大大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文章介绍了五轴加工的定义、特点、分类;描述了五轴数控加工中3+2、4+1、5轴联动三种加工模式的特点以及加工范围;着重介绍了五轴加工的关键技术,包括五轴设备、加工工艺、五轴CAD/CAM软件,这三者是五轴加工的核心技术,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1.
提高机床的软件补偿方法和坐标测量机的精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机误差的建模和测量方法。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基于刀具的位置误差或笔尖的位置误差的个别轴关节运动误差参数组合。本文的目的是在机器误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错误的分类。这种方法的相关性研究,通过案例研究机制之间的联合运动角度和线性轴机床的直线度误差。通过基于纯粹抽象的数学实验,探索模拟联合运动的直线度和角度误差建模。实验结果结果表明,在某些情况下的关节运动直线度误差不得作为估计整合联合运动学角度误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张榕宾 《价值工程》2023,(33):130-132
预测加工精度误差可以提前发现误差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废品和次品的产生,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基于此,本文以德国的“DMG”(DMG-100P)数控机床作为案例,研究了多轴多工位数控机床加工精度误差预测方法,采用模型对机床加工过程中的误差进行了预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方法包括数据采集、神经网络模型构建与预测、实验验证等。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多轴多工位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误差,为提高机床加工精度和效率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某企业离心叶轮零件复杂曲面的五轴加工,采用虚拟测量技术,来降低加工误差,提升叶轮使用性能,介绍了离心叶轮叶片的五轴加工误差和虚拟测量技术。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速切削数控加工方式展开,论述数控机床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数控加工方式也由单一向多样化发展,具体地说包括5轴和3轴的联动数控加工,从而得出3轴联动数控加工方式加工模具型面时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价值工程》2017,(33):88-91
根据典型的通道类零件叶轮的结构特征,首先利用CATIA的混合建模技术对其进行了详细设计,然后根据Power MILL对叶轮五轴联动加工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产生了深窄槽道和大扭角的加工轨迹,最后在优龙五轴联动加工中心上进行加工,验证该叶轮加工方案的可行性,加工程序的正确性。通过仿真和实际加工结果表明,该叶轮完全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6.
燕杰春 《价值工程》2011,30(36):111-112
本文基于Vericut平台,以配备华中数控系统的VMC850B四轴联动加工中心为例详细介绍了机床运动模型构建和数控系统创建的过程,并通过设置毛坯,指定刀位轨迹文件,配置相应参数,成功实现了叶轮加工过程的仿真。  相似文献   

17.
大型凸轮类轧辊往往需要使用五轴联动数控龙门铣床进行加工,文章介绍了如何利用车床和三轴数控龙门铣加工大型凸轮类轧辊,并用实例详细介绍了利用该方法对加工工艺的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8.
刘志刚 《科技与企业》2013,(23):372-372
本文从离心压气机的叶轮五轴数控加工工艺入手,分析离心压气机的叶轮五轴数控产生的多种加工误差,并通过加工试验来探讨五轴数控加工技术的准确性、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大型凸轮类轧辊往往需要使用五轴联动数控龙门铣床进行加工,文章介绍了如何利用车床和三轴数控龙门铣加工大型凸轮类轧辊,并用实例详细介绍了利用该方法对加工工艺的优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技术+创新--是涉足制造业的中小企业渡过各种危机的法宝之一.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我们上海庆强数控机床厂凭着最新型的五轴联动大型数控龙门式加工中心(与上海电气中央研究院、上海交大一起承担"上海市大型技术装备专项--五轴联动龙门式加工中心"的研制工作),在双回转摆动铣头这一核心功能部件上拥有一项发明三项实用新型专利,并由有关部门认定"该项目综合技术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和大型五轴联动龙门式焊铣床(具有四项专利,入选2009年的国家最具创新能力企业名单中,排在第12位)两个新品,创出了2009年人均产值超过30万元的历史最好业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