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机箱里的线绕弯太多了,你知不知道现在铜多少钱一公斤?”某电子制造企业的老板对他手下的产品主管怒吼。原因很简单:老板发现产品里用的导线绕弯太多,便责令产品主管重新规划产品内部结构,“把线都给我尽量拉直喽,能省一点是一点”。  相似文献   

2.
忧老怪 《新前程》2006,(4):95-95
老怪: 我是因为会“做事”而进入公司的.可悲的是.却因为不会“做人”而不得不离开公司了。老板是个坚持己见的人,听不进我的建议和意见,同事们也常常不配合。遇到无法说服老板、同事的时候,我常常扪心自问:在这家企业我到底有没有尽心尽力?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很明显,仅凭做事而不善于“为人”根本无法得到重用。我这样的性格已经在两家公司、四任老板那里屡遭挫败.难道我一定要改变自己的秉性才可以混迹职场吗?  相似文献   

3.
让品牌“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是许多老板梦寐以求的心愿。在国内众多的品牌中还有太多的企业根本不懂得去保养品牌,以至产品投向市场“长不大、活不久”的现象比比皆是。品牌要长寿,唯有日积月累的保养,它才能永远“活下去”。  相似文献   

4.
休闲一页     
《西部财会》2005,(4):64-64
辞退的原因新来的年轻职员被老板叫去。“我注意到你,”老板说,“你工作勤奋,而且在每一件小事上都很认真。”年轻人面露喜色,期待老板的嘉奖。“所以,”老板说,“我不得不解雇你。”“天哪,这太不公正了。”老板笑着说:“我这里已经有过好几个像你这样的年轻人,后来他们都成了行家,然后突然跑出去自己办公司,拼命想挤垮我。”  相似文献   

5.
三年前,姚爱国从楚州区第三农机公司下岗后,一度对生活充满了痛苦和困惑,当时的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能够成为一名生活殷实、意气风发的“小老板”。下岗后的姚爱国看到陶瓷市场的巨大商机,很想拿下某品牌地砖的代理权,可是家庭经济困窘,东借西凑之后还有两万元的资金缺口。就在他万般无奈之际,劳动部门的再就业小额贷款为他带来了转机,  相似文献   

6.
盛明  学良 《科技与企业》2002,(12):26-27
在江苏省常熟市,知道高德康的人可能不太多,如果说起“波司登”这个羽绒服品牌或者是“高老板“,不说家喻户晓但也差不多。街头老百姓有些得意,仿佛“高老板”就是他家亲戚。说起这个高老板,多少有些传奇色彩。于是记者从上海驱车一个小时,到江南的一个小村庄去探究一番。  相似文献   

7.
《经营者》2007,(3):57-57
入选理由: 杨龙对媒体一向很低调,因为他更愿意看到自己的品牌在传播而不是自己走在前台,以至于人们脱口就能说出仁和药业的名字。却很长一段时间不知道他的老板是一个获得过“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中国品牌建设十大杰出企业家”、“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的人。只是他的那些老乡在电视里看到仁和药业的广告片时,会兴奋地告诉周围的人,那是他们家乡的企业。[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五个答案     
《财会月刊》2013,(5):I0001-I0001
玛丽刚到一家公司当会计,老板对她说:“当会计最重要的是细心,你看,这些账目至少要算过三遍,再拿给我看。”玛丽就在办公桌旁算了好长时间,下午她来到老板的办公室,十分愉快地说:“我已经把这些账目认真算过五遍了!”老板听了。十分高兴,满意地说道:“好好.你是个很有责任心的会计。”玛丽听了,立即拿起账目说:“你看,五个不同的答案都在这里了。”  相似文献   

9.
周和毅 《企业文化》2002,(11):67-67
“包装”一词时下非常流行,企业界尤其如此。很多老板很迷信这个东西,似乎企业只要一被精心“包装”,便可“速成”一个光彩夺目的“品牌”,便可以让政府信任、银行放心、顾客倾心、员工安心、老板舒心,于是乎优惠政策能争取,大笔贷款能得到,顾客趋之若鹜,产  相似文献   

10.
几年前,曾有一经济案轰动申城:一位靠卖“三黄鸡”、“马海毛”起家的女“老板”。在资本积累到能投资房地产开发时。因在经营中触犯法律,被送入了牢房。笔曾应这位女“老板”因财务方面问题咨询之邀.有过一面之交,方知这位女“老板”以及她的副手(也是丈夫),均不懂得财务管理,对财务报表也看不太懂。据说,她在经营中犯法,与她不懂得财务管理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许多中小企业老板或年轻创业者常问,一个合格的老板应该做什么?也许也有很多人都会回答。要想获得持续发展与长久成功。最终成为做一个好老板,做的事情很简单,即设定一个愿景(梦想),树立一种价值观,背负一个使命,然后身体力行坚持不懈。然而,很多人却忽视了要成为合格的老板,还有些事情是不应该做的。笔者总结了成为合格老板的八条戒律,谓之“八戒”。努力做到“八戒”,可以让企业发展安然无恙,稳步前进。  相似文献   

12.
某商场的老板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听到了两位客户抱怨卫生纸卷太大。他感到很奇怪:“卷大、量多不好吗?”问过之后他才明白。原来这两个客户是低档宾馆的采购人员,由于宾馆投宿的客人素质较低,每天放在卫生间可用几天的卫生纸,往往当天就没了,造成了宾馆管理成本的上升。这位商场的老板了解了情况后.立即从造纸厂订购了大量的小卷卫生纸.并派人到各个低档宾馆去推销,结果受到普遍欢迎。可见,客人的不满常常蕴含着巨大的商机。  相似文献   

13.
史晓燕的先生这样评价她:“精明、能干、果断,没她做不成的事。只要她一出面,就能搞定。”她的助手感喟道:“这是一个很特别的好老板。她有情急不讲理的时候.但是当她冷静下来后,她一定会在行动上让你明白她的歉意,是个让人时敬时怕时爱时恨的老板。”二女儿也很欣赏她:“将来我就要像妈妈一样,做个女强人!”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组司空见惯的长镜头:外出打工者回家过年,赶汽车挤火车,大多弄得疲惫不堪,但再看看几个不多见,但也不鲜见的“特写”,某国企一外出打工者却开着老板的轿车回家,另一位节后被老板派的专车接走……这当然令原单位的工友啧啧称羡,又连连称奇:某某、某某在厂里并不咋样,怎么一出去就“变”了呢 ?  这类事看的多了,便不会觉得“怪”,但个中缘由很值得人们思考。民企老板与国企领导比较,前者的知识层次与管理才能,远远不及后者。早期的民企老板出自农民和城市无业者,受过的教育不多;近几年一些行政干部和知识分子下海,…  相似文献   

15.
有一次,赵雷参加一次交易会,当赵雷与一位老板交换名片后,那位老板很诧异地看着八亿时空这四个字。赵雷问他:“您知道八亿时空?”那位老板很不好意思地说:“不知道。”赵雷又说:“那中关村在线呢?”老板一听,很高兴地答道:“当然知道,很好的硬件资讯网站。”赵雷心中长出了一口气:“中关村在线就是我们投资的。”那位老板硅出了惊讶的神情……无为而治当初供职于航天部的赵雷,“为了解决吃饭问题”投奔了四通集团,担任广告经理。在内部的一次调整中,他的位置被别人代替,半年之后.由于没有找到新的岗位,他被迫离开四  相似文献   

16.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很有可能遇到这种情况:对某种牌子即产品的商标,尽管在营销管理的各个方面使出浑身解数,其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还是上不去,甚至下滑。如若真是如此,那么应该怎么办?许多成功的企业的回答是:技种牌子竞争。譬如,浙江省余杭县有家红星五金厂,生产排油烟机,几年前曾先后打出“红星”、“如宝”等好几个商标,产品销售就是本理想。后来,他们将商标改成“老板”牌,生意就做得红红火火。如今,该厂已迅速发展成为杭州老板实业集团,ly4年实现销售总额59亿元,其中排油烟机就达3.5亿元,创利税近500万元。“老板”…  相似文献   

17.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国外的市场都充分显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一我们已经进入了“品牌时代”。在家电、服装、食品等行业,品牌竞争已经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在国家的引导鼓励下.制造业、IT业等行业.也开始实施品牌战略。对传统的施工企业而言,由于历史的原因,向来给人以死板、陈旧、缺乏活力的感觉,似乎与品牌这个”时尚”的词搭不上边。然而,随着品牌时代的到来.施工企业也需要依靠品牌在激烈的竞争中谋求生存和发展,而且品牌建设也并非高深莫测,同样可以用系统、规范的方式来运作。  相似文献   

18.
“富人村官”、“老板村官”的出现已经不是一年两年的现象了.我刊也报道过一些诸如此类的现象。新农村建设不可能有固定模式,各地农村靠什么途径实现,需大胆探索。“老板村官”虽然体现了财富力量对选举的作用或渗透,却是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成果,因此不能简单施以好坏判断,更不可一棍子打死。  相似文献   

19.
新锐公司有两名主力干将张平和李伟,当初都是刚出校门的大学生,既无经验又无资历,四处求职,却处处碰壁,是新锐向他们敞开了大门。上班那天,新锐老板杜伟对他们说:“经验和资历都是从无到有的,我相信这只是时间的问题.而不是你们自身的问题。”张平和李伟听后.非常感激老板对他们的信任,在心里发誓一定要竭尽全力为老板工作。杜老板对下属本着“以诚待人,以理服人”的原则,从来不摆老板的架子,对下属的工作也不妄加干涉,多数情况下会尊重员工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2007年11月13日.深圳著名房产中介公司“中天置业”的老板蒋飞被发现失踪.随后.中天置业在全国各地开设的140家分行,除成都分行外,其余分行全部歇业,深圳警方所辖各区分局为此公布了专门的案件受理电话。今年年末.房地产中介行业可谓进入“多事之秋”。从深圳中天置业蒋飞卷款潜逃到北京中大恒基原董事长刘益良被警方控制,以及最近又爆出的深圳另一知名地产中介长河房地产经纪公司濒临倒闭。随之而来的是中介行业深深地陷入了信任危机。据某网站所做的统计.认为通过中介买卖二手房“不安全”的网友比例高达七成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